荣媛媛,姚 菡
(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 410015)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的普及,贫困生也相对增加,为帮助这些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建立健全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不断加大。在高等学校,建立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困难学生生活补助、国家助学贷款、生源地贷款以及征兵入伍学生、基层就业学费补偿等多种形式的资助体系。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贫困学生在学习和生活方面的问题。教育部也一再要求高校开展“绿色通道”,要求高校确保困难学生不能因家庭经济困难辍学,必须保证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在资助工作的执行过程中,我们发现,就在全社会关心、关怀贫困生物质困难的同时,一种新的贫困现象又悄然而生,称为“双重贫困”,即贫困生在承受经济压力的同时,又同时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产生心理问题,这种贫困生相比单单只是经济贫困的学生,心理问题很突出,所以更加需要社会关爱和帮助。在评定和发放奖助学金的时候,我们也发现,很多学生不仅仅是经济困难,更多的是因为环境、压力、心理等多方面影响,存在不健康心态。
2012年,某高职院校对抽查的200个贫困学生进行调查,从中发现:有60%的学生是因为家乡在老少边穷地区,家庭很贫困;有35%的贫困学生是属于家庭突变,比如车祸、父母疾病等原因;有5%左右的学生是属于其他原因。
针对这样的贫困结构,我们也调查了学生对于发放的助学金是否要回报社会的调查,统计结果中多数学生还是认为要好好学习,回报社会和国家。但是也有这样的情况,有一个从偏远地区来的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从小一直享受国家的困难补助,他却认为这些是理所应当的,他们家庭困难,必须得到补偿,这种想法引起我们的深思。
如果单单只是家庭经济困难,通过物质、金钱可以摆脱贫困。可是,如果学生心理有问题,甚至“双重贫困”时,一旦处理不当或忽视,就可能导致贫困生误入歧途。因此,双重贫困生往往更需要帮助,更需要关爱,需要很长时间的关心和教育。
在研究中了解,很多学生由于长期处于只满足温饱、对于物质和精神的需求都很低的状况,他们从来不敢多想其他的事情,做什么事情都畏畏缩缩。在看到生活优越的同学时,通常会感到自卑,不愿与同学同行,担心自己的行为受到别人的轻视。与高自卑心理伴随的是高自尊,贫困生的自尊心一般都很强,他们对于外界的评价非常敏感,时常从别人的言行中来判断他人是否尊重自己。很多贫困生宁愿挨饿受冻也不愿意接受他人的资助,怕在同学中间抬不起头,怕受到轻视,拒绝一切帮助。
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由于很自卑,根本不想告诉别人自己的情况,也不愿与人交流,往往在人际交往中沉默寡言、孤僻、不合群、自我封闭。但是,由于经济困难,自己要生存,势必会产生种种担忧,包括对经济、对学业、对就业的种种担心。很多贫困生一进校就非常关心就业问题,面临毕业的贫困学生尤为紧张、焦虑。因此,很多贫困生的性格慢慢养成内向与孤僻,思维易于狭隘与极端,在处理问题时,想法往往过于偏激,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误入歧途。
越是贫困学生,越怕别人看不起,往往会对“贫困”一词过于敏感。当然,大部分的贫困生能正视贫困、勤俭节约、吃苦耐劳,在学校表现突出,成绩优异,申请到奖学金完成学业。但是,也有一小部分学生为了争面子而竞相攀比,虚荣心理隐隐作祟。尤其是,大学生刚刚接触社会,离开了家,离开了父母,对事情看法本来就单纯,且虚荣心强、爱面子,将助学金用来购买高档手机等;甚至有的学生宁可挨饿,也要高消费,一旦满足不了,就会想不恰当的方法,使自己误入歧途。
“双重贫困”不同于单单只是家庭经济困难,因为存在心理问题,不会让人直接看出来,一般带有隐蔽性。笔者通过长期观察、内心交流,以及多年的资助工作经验,分析了形成“双重贫困”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
学生家庭经济困难,是形成贫困生心理障碍的直接原因。许多农村或偏远地区的学生,家庭经济很困难,见识少,与城镇学生相比尚未解决温饱,交不出学费、住宿费、书费等问题,从而引发紧张、焦虑和不安的心理。因此,变得很畏惧,不与同学交流,不参加集体活动,自己独来独往,很多事情埋在心里,时间一长,就容易产生心理障碍。
学生从贫困地区来到经济发达的城市读书,“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和不断被激起的物质需要与满足之间的矛盾”加剧,新学校、新城市、新环境都给家庭经济贫困学生的心理带来巨大的冲击,经济满足不了自己的欲望,因而产生沮丧、困惑和茫然心理状态。
许多贫困学生的家长受教育程度低,对子女进行的教育是以“跳出农门、脱离贫困”为主要思想,这与心理健康教育发生错位。
在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学校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往往在忙于应试学习中被忽视,甚至受到他人的非议,也会影响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学生认为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有心理问题,学生畏惧心理健康教育,很多贫困生害怕同学们另眼相看,不敢正视自己的心理,不去和老师、同学沟通,耽误最佳时间,以至于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
还有部分学生,一心就想就业,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生活,改变家庭情况,可现实有时并不是那么容易,就业面试失利,薪酬与期望值不符,或者看到其他同学父母安排好了就业,而自己没有那么多的优势等问题一出现,心态变得不平衡,产生厌恶社会的情绪,出现种种心理问题。
人格是一个人的灵魂和精神世界,不能因家境的贫困导致人格的缺失,不能让自卑心理成为人生发展的绊脚石。在学生享受国家和社会资助时,更多的进行感恩和奉献教育,从思想上,让学生认为这些是社会的关爱,而不是理所应当。不仅要在物质上支持他们,更要在精神上鼓励他们,加大对贫困学生心理问题的关注度。
要正确看待他人的帮助,人在困境中是需要他人的帮助的,这种帮助容易让人产生被同情、被怜悯的感觉,但帮助者的动机是善意的,实质上是社会的爱心体现。作为贫困生,一方面要对别人或学校的帮助心存感激,另一方面要树立回报社会的理念,把社会的关心和帮助化作学习的动力,化作对社会的贡献,在自己就业之后还要帮助他人脱贫,让社会的爱心得以不断传递与延续。
造成“双重贫困”的根本原因还是家庭经济困难。国家和社会在资助方面要采取应对措施,首先,要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建立贫困生档案。其次,将贫困生档案的情况分类管理,对于单纯的家庭贫困学生,多多教育,避免产生“双重贫困”;对于已经出现“双重贫困”的学生,通过谈话、心理干预等多方面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及时发放相关资助的经费,解决贫困学生学费缴纳难题,减轻家庭负担。还可通过“勤工助学”暂时解决部分困难学生的生活问题,使他们懂得要付出才有回报。
学校以育人为根本宗旨,贫困生问题的解决也应遵循这一宗旨,在帮助他们解困的同时,应着重培养贫困生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鼓励他们奋发成才。↙
其一,要使经济支助与自立自强有效结合。笔者建议,在可能的情况下,将困难补助改为特别奖学金,同时加大勤工助学力度,优先满足贫困生的需要,力求通过贫困生的诚实劳动获得报酬,从而达到既解决实际困难,又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
其二,要使勤工助学与成才有效结合。在劳务型勤工助学基础上,要大力开辟文化、技术型岗位,将勤工助学与教学、科研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让贫困生参加到教学和科研活动中,及早进入科研、开发、生产过程,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能力。↙
其三,要使社会支持与回报社会有效结合。社会以及学校对贫困生的支助,既是对贫困生的关心和爱护,也是对贫困生的期望。应有意识地将支助活动加以深化,变社会的爱心为学生成才的动力,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贫困生只是经济贫困,并不意味着其他方面比别人差。因此,不必因为贫困而自卑。在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学生没有瞧不起贫困生,自卑主要来自于自我的负面评价,是自己瞧不起自己,这种消极的想法影响了自己的心理健康,妨碍自己与他人的正常交往。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尊是要靠自己的行动树立的,要积极努力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
学校在贫困生就业中,要适当地给予帮助和偏向性,对于表现优秀的贫困生优先推荐,指导他们成功求职,顺利就业。并且教育他们要靠自己的努力,摆脱贫困,改变命运,回报社会和国家。
经济困难已经给贫困生带来了不幸,不能让他们再因为经济困难变得双重贫困。因此,在国家、社会的关爱中,学校和家庭要更多地关注他们的心理,希望可以有更多的贫困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出贫困,改变人生。
[1]李子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教育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07,(1).
[2]朱韶晖.新时期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刍议[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3]宋术学.关于加强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