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政策对涉农高职院校农科教结合的科学引领

2012-08-15 00:45蔡新职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院校人才培训

蔡新职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湖北黄冈438002)

宏观政策对涉农高职院校农科教结合的科学引领

蔡新职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湖北黄冈438002)

我国要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必须大力发展农业科技,大量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高职院校走农科教结合道路,将促进其现代大学职能的实现。当前国家的阳光工程培训、人才发展战略、教育发展战略、农业科技发展等诸多宏观政策,对高职院校农科教紧密结合发挥了科学的引领作用。

农业科技;人才培养;职业教育;社会服务;政策指导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农业科技呈现飞速发展态势的今天,要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根本出路在于大力发展农业科技,关键支撑在于大量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而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大历史使命,在解决“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发展“三农”的重大历史进程中自应发挥重大作用。基于“三农”问题处于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中之重”的地位,结合高等职业学校(高职院校)的职责与使命,我国诸多宏观政策对高职院校推行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加强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造就新型农业人才,积极开展农技服务,提供了科学指导。在此,仅撷取数个极具纲领性和指导性的重大宏观政策,结合高职院校涉农人才培养工作,略作述评。

一、“中央一号文件”为农科教结合指明了方向

“中央一号文件”原指中共中央每年发的第一份文件。在1982年至1986年,中共中央连续5年发布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新世纪以来,2004年至2012年,中共中央又连续9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因此,“中央一号文件”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共中央重视“三农”问题的专有名词。

2012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在不同的年代背景下,中央一号文件各有侧重。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一半篇幅聚焦农业科技,突出强调农业科技创新,把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出台了一系列农业科技创新的新思路、新政策。文件指出,必须坚持科教兴农战略,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打破部门、区域、学科界限,有效整合科技资源,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推动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要完善激励、评价考核机制,引导科研教育机构积极开展农技服务,鼓励科研教学人员深入基层从事农技推广服务,支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承担农技推广项目。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大学也是公益性服务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业院校、研究机构今后要实行推广教授、推广型研究员制度。中央一号文件的这些提法,实际上给高职院校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指明了出路,那就是在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中开展科学研究,在承担农技推广项目中开展社会服务。而面向“三农”开展技术推广和技术攻关,积极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农业生产者继续教育、农村创业人员培训等涉农培训工作,正是高职院校行之有效的产学研结合、农科教结合的主要形式。

农业科技的发展,归根结底取决于各个层次的农业人才智力支撑,取决于具有科技素质、职业技能的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因此,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加强教育科技培训,全面造就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明确提出要振兴发展农业教育、加快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大力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在新型农民培养上,文件主要采取“三大举措”,即进一步提高涉农学科(专业)生均拨款标准,对到农村基层工作并符合条件的高等院校毕业生实行国家补偿学费和代偿助学贷款,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并落实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政策。为落实中央一号文件,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加强自身建设,办好涉农学科专业,从而跻身为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在全日制教学中培养农业人才,在开展涉农继续教育中培训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在各类短期涉农培训活动中培养农村发展带头人、农村技能服务型人才、农村生产经营型人才。还可以借助国家“阳光工程”等政策,对未升学的农村高初中毕业生免费提供农业技能培训,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所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职能的实现,在解决“三农”问题的过程中大有作为。

二、国家人才发展战略政策为农科教结合明确了目标

2010年6月6日,《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人才规划》)发布。《人才规划》明确了到2020年我国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其中培养和发展农业科技人才被多次重点提及。比如,培养开发农业科技人才被列入“大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的任务中,建设农村实用人才队伍被列入“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的任务中。后者的发展目标是: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和经营能力为核心,以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农村生产经营型人才为重点,着力打造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数量充足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主要举措有:大规模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推进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素质提升计划和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发展急需的农业技术人员培养的支持力度,推进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社会工作者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技人才下乡支农等工作。为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人才规划》着意加大对现代农业的人才支持力度,将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列入到重大人才工程中,给予农业科研杰出人才科研专项经费支持;支持有突出贡献的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开展技术交流、学习研修、观摩展示等活动;选拔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负责人和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生产能手和农村经纪人等优秀生产经营人才,给予重点扶持。

2011年9月1日,农业部发布《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1300万人,农民科学文化素质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5%”,将“大幅提升农业科学技术和物质装备水平”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7项主要任务之一。要完成这一任务,首要的措施是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其中与培养农业人才密切相关的具体措施包括:深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实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特设岗位计划;加快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和集成应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加强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培育一批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农业技术推广骨干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大力培养新型农民。

《人才规划》从一个方面体现了国家对培养开发农业科技人才的高度重视与支持,《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明确了培养农业人才的具体目标和迫切要求。高职院校在认真解读两个规划的基础上,如能以培养农业人才、服务农村经济为己任,紧密跟进,积极开展涉农培训、农技服务相关工作,既可以为把我国人才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作出贡献,又可以推动自身培养职能的完善与发挥,进而推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上新台阶。

三、国家教育发展政策为农科教结合设计了路线

在教育领域,无论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还是《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都强调要面向新农村建设,积极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特别是《教育规划纲要》认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因此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且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把加强职业教育作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统筹,促进农科教结合。强化省、市(地)级政府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责任,扩大农村职业教育培训覆盖面,根据需要办好县级职教中心。强化职业教育资源的统筹协调和综合利用,推进城乡、区域合作,增强服务“三农”能力。加强涉农专业建设,加大培养适应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力度。支持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参与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开展进城务工人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逐步实施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免费劳动预备制培训。同时,为构建学习型社会,全面提高国民素质(这其中自然包括广大农民与基层农技人员),《教育规划纲要》将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确定为战略目标之一,提出要加快发展继续教育,要实现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教育规划纲要》还提出将开展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试点,特别将推进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培养新型农民作为试点项目之一。

2011年10月25日,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国家粮食局等九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要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坚持农科教结合,努力培育新型农民。《意见》明确农村职业教育要以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坚持学校教育与技能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逐步形成适应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现代农村职业教育体系。通过重点办好一批农业职业学校和涉农专业,组建一批农业职业教育集团,落实和完善免学费等扶持政策等措施,提升农村职业教育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能力。对农民技能培训,《意见》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加强三教(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统筹,推进农科教结合,支持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升农村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就业创业能力。二是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职业教育培训网络。三是推广培养培训新模式,推广“送教下乡”、“流动课堂车”等培养培训新模式,组织实施分类培训,增强培训实效性。

《教育规划纲要》和《意见》从不同的层面与角度,特别关注职业教育增强服务“三农”能力的建设,强调农科教结合,明确加强涉农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这都从教育层面上成为高职院校积极推进农科教结合的原动力。

四、农业科技发展政策为农科教结合提供了保障

从“十二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考量,通过科技进步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关键是要强化推广应用。创新与推广成为农业科技主调,必须创新、推广两手抓。为了实现创新、推广两手抓,2011年12月26日农业部正式印发《农业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规划提出,在“十二五”期间要形成上中下游贯通、产前产中产后衔接的新型农业科技体系,农业科研院所和涉农院校的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能力要明显增强,要构建以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为主导的多元化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在这一过程中,高职院校可以依托自己的人才、知识和技术优势,鼓励和引导校内涉农科技人员面向生产一线,积极深入基层开展农技推广与服务,既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应用,又可促进农业科研与生产的有效对接,为高职院校科技开发提供广阔的研究空间、现实的任务驱动和便利的实践支持,进而推进高职院校全面发展。

针对农业人才培养与教育培训,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强农业科研人才、技术推广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等三支人才队伍建设。其中,与高职院校密切联系的培养措施主要有,创新农业高等教育与高端人才培养模式,选送基层农技骨干到高中等农业院校、科研院所进行研修、深造,引导和鼓励高校涉农专业毕业生到县、乡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工作,依托农业职业院校等培训机构和涉农企业培育农村各类实用人才,推动农业部与教育部属及地方属涉农高等院校的部部共建、省部共建,引导涉农院校在专业设置、课程选择、人才培养等方面与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需求紧密结合,强化农业职业教育行业指导,探索校企联合、校地联合等多种人才培养方式,加大实训力度,提高农业职业院校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等。这些培养措施,如能一一落实,必将影响深远。一方面既可以培养大批专业知识和能力符合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高等人才,又扩大了高职院校的生源。另一方面,这些措施中的许多提法,恰好与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理念及基本做法不谋而合,可以促进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在农科教结合中大为提高。

五、国家阳光工程政策为农科教结合提供了范本

为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就业技能,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实现稳定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从2004年起,农业部、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科技部、建设部共同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简称为“阳光工程”)。

阳光工程按照“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管、农民受益”的原则组织实施,培训内容最初基本是非农产业的相关岗位和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后来发展到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职业型农民培训、农民创业培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和基层农业科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等。以其中的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为例,它以发展粮食生产、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目标,以重点推广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以及农技推广技能、农业公共信息服务技术、农业政策为主要内容,以基层农业科技人员为主要对象,培训形式为采取分期分批分专业到农业高等院校接受培训。阳光工程实施以来,一批高职院校通过积极建设与参与,成长为本省(市)阳光工程培训基地。高职院校积极开展阳光工程培训,无论是从培训对象看,还是从培训内容、培训形式看,都可以促进其办学与社会服务的层次与形式因之而增加,也使其农科教结合具有了更加切实可行的形式和更为丰富多彩的内容。

根据政策规定,阳光工程项目资金不得用于培训机构的基本建设开支,不得购置小汽车等固定资产,不得提取项目管理费。但可用于教师聘用费、教材费、培训场地租赁费、实训费、参训学员食宿费、与农民培训相关的其它直接费用。在培训过程中,培训机构根据培训需要开展实训基地建设,购置实训设备与耗材,其中部分开支政策是提供支持的。因此,高职院校开展阳光工程培训,既可以为其基本教学建设提供部分资金支持,又可以促进其实践性教学的全方位开展,这也从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高职院校全日制教学质量的提高。

综上所述,国家宏观政策如同春风吹绿神州大地,既惠及“三农”,又惠及高等职业教育。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积极开展农科教结合,众多宏观政策既提出了殷切希望,又明确了发展方向。高职院校根据自身的办学属性与实力,面向基层,注重实用,加强农科教紧密结合,把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人才、提供以技术推广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服务、提供各类应用技术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必将促进其现代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职能高质量、高效益地实现。

[1]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人民日报,2010-06-07.

[2]农业部.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EB/OL].http://www.moa.gov.cn/ztzl/shierwu/,2011-09-04.

[3]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中国教育报,2010-07-30.

[4]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意见[N].中国教育报,2011-11-08.

[5]农业部.农业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N].农民日报,2011-12-30.

[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N].人民日报,2012-02-02.

G710

A

1672-1047(2012)02-0012-04

10.3969/j.issn.1672-1047.2012.02.04

2012-03-03

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产学研结合的高职科研工作”(2011B253)。

蔡新职,男,湖北蕲春人,硕士,副教授,科研处副处长。研究方向:高职教育。

[责任编辑:胡亚学]

猜你喜欢
院校人才培训
人才云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