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雪梅,尤志国
(河北大学 艺术学院,保定 071002;张家口教育学院 艺术系,张家口 075000)
2011年10月25日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要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并制定了到2020年的文化改革发展目标。《决定》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河北省“大西柏坡”红色旅游文化建设,特别是在“大西柏坡”红色旅游背景下的文艺精品开发与研究,需要认真领会《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精神内涵,不断加大深化、内化、活化的广度和幅度。上述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传播”即“大众传播”这一行之有效的手段。在现代社会,传播实际上已经成为主流文化的核心传媒。笔者试从传播学视野就“大西柏坡”红色旅游文艺精品的开发进行分析研究。
当个体的音乐意念、艺术灵感、动机或创造诉诸社会并得到周围环境的共鸣时,接力性的传播就有可能开始。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明的延续,与传播的“接力性”有着密切关系。这里有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即“文化生态”的问题。就是说,在开发红色文艺精品的同时,还要有效地传承红色文化,需要探寻“古今”、“雅俗”之间的平衡点。
河北平山县的红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全县红色旅游景区(点)革命遗址有240多处。如西柏坡红色发电站、人民日报、晋察冀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社旧址、“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旧居等。不可否认,西柏坡这个令人向往的“红色首都”,的确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然而,一些红色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和挖掘,随着时光的流逝,甚至有些红色文化资源正在消失。因此。“廓清资源状况、挖掘整理恢复”就显得非常紧迫。
河北省“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强力推进大西柏坡”、“构建石家庄大西柏坡红色旅游”的战略,石家庄市政府批准实施的《大西柏坡总体规划2011—2020》,使大西柏坡成为“红色名片”的构想有望成为现实。而河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大西柏坡”概念,为上述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红色文化传播的接力性,其自身就是一个“发光体”,是时代的一面镜子,折射着一个时代的文化指向和精神渴求。
所谓传播效果的“模糊性”,不是没有传播目标,而是给受传者留有很大的艺术想象空间,每一个人均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阅历,进行“二度创作”,从而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可见,如何才能实现传播的模糊性,就成为一个现实的问题。
建国后,特别是新时期以来,当地政府在原西柏坡村附近,陆续恢复或重建了中共中央旧址、西柏坡纪念馆、西柏坡纪念碑、西柏坡石刻园、西柏坡影视厅、五大书记铜像、领袖风范雕塑园、周恩来评语碑、文物保护碑和新世纪青少年绿色文明园等10余处革命教育景点,使西柏坡成为了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
2011年开始,在恢复中央六部委旧址等工程的基础上,平山县还将有计划地逐步恢复华北人民政府、全国政协、新华社、中共中央北方分局、《晋察冀日报》社等旧址,修建曹火星纪念馆(曹火星为平山抗日老战士,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作者)、平山革命历史陈列馆等一些独立的红色旅游景点。此后,旅游业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年接待游客突破了300万人次,总收入达16亿元。
这些红色文化资源的逐步恢复,不但可以丰富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还可以打造以西柏坡纪念馆为龙头的红色文化集群旅游线路。
为达到上述目标,当地政府采取了较为科学的决策和措施,如举办“2010西柏坡文化旅游节”等活动,同时,还以现代数字技术为载体,创作动漫、影视文化精品,极大地丰富了大西柏坡文化品牌的内涵。但这些骄人的成绩,与《决定》和“大西柏坡”建设的战略构想要求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此,“大西柏坡”要达到传播的“模糊性”,就要以“做点、连线、扩面”入手,整合红色文化资源,形成较为合理的文化效度。
这种透明性传播,体现出文艺创、唱、奏质量的透明性,以及声音品质、情感投入和传播反馈的透明性。在透明性的传播中,传播者能迅速、充分地接收到受传者的反馈信息并根据这些反馈对传播进行修正或强化。一般来讲,传播的模式为:“创作(creation)—表演(preformance)—听众(audience)”,称为CPA传播,文艺传播者与文艺受传者“面对面”的透明性,即PA面,在CPA传播链条模式中,构成新的传播形态——媒体传播。
笔者调查发现,目前西柏坡红色文化传播的链条并不是很完整,如PA面就处于比较弱化的状态,特别是在如何及时获取市场信息、反馈受众愿望等方面,亟待采取有效措施。
建设“大西柏坡”的重要内涵就是要开发出红色文艺精品,进而形成一条成功的文化产业链条。在不断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同时,还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融入先进文化元素,特别是要借助数字化手段、现代传媒技术等载体进行产品的研发、推广。文艺产品定位要做的具体工作包括:
(1)了解掌握受众的需求。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我们创造的文艺产品只有满足群众的需求,这个产品才是鲜活的、有生命力的。
因此,充分了解受众人的文化精神需要,满足他们的审美需求,开发符合实际的红色文化产品,是实现河北文化产业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打造“大西柏坡”文化精品,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体制的改革。在满足人们审美需求方面,还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譬如现在创作的反映长征、三大战役、七届二中全会等内容的节目,就是借助“声、光、电”手段形成的特殊效果,营造了美妙绝伦“真实”场景,非常符合现代人们的审美需求。
(2)与总体传播经营策略一致。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以及河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大西柏坡”构想,进行市场化经营策划,做到上下贯通、协调一致。
(3)了解目标市场的特点和规律。这是进行现代市场运作的基础和前提,可以想象,如果不懂也不了解目标市场特点和规律,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开发建设大西柏坡,创建一流红色文化品牌,应该注重软实力、软环境的培育和建设。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提升红色理念,展示时代风采。理念是红色文化精品成功的基本保证,打造西柏坡红色文化精品应该遵循“文化是灵魂、红色是品牌”的理念,以弘扬西柏坡精神、挖掘历史文化为切入点,深入挖掘西柏坡文化的内涵,打造大西柏坡红色文化品牌。
二是融入文化元素,彰显地方特色。文化产品要融入文化元素,形成西柏坡文化特色。首先要成立西柏坡精神研究会,把西柏坡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同时还要借助“西柏坡论坛”、“西柏坡文化艺术节”等平台,彰显西柏坡品牌丰富的内涵。另外,还要挖掘“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这个主题的深层内涵,以西柏坡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为线索,塑造红色艺术形象,丰富红色文化内容,并融入现代文化元素,形成红色旅游文化氛围。必须坚持“以红为主,古俗兼容”的原则,打造集古今、中外、雅俗最佳切合点的西柏坡红色文化。
三是运用综合手段,打造文化品牌。利用西柏坡的红色资源优势,借助电视、报纸等媒介,策划并创作宣传以红色西柏坡为主题的文化作品,丰富红色文化产品的种类和内容,打响具有西柏坡精神的文化品牌。
四是抓好“四个一”工程,打造文艺精品。“大西柏坡”的精品要体现一定的文化品位。就是说,在满足消费者心理和精神需求的前提下,还要注重软环境、软实力的建设。在大西柏坡建设中,软环境、软实力的质量将决定着大西柏坡的品质和品位。因此,需要抓好“四个一”工程,即一出戏、一首歌、一个雕塑、一首诗,并使其承担起延续红色文化的重任,成为激活地方水土、推动地方经济的助推剂。
五是明确定位思路,建构文化格局。景区建设设计要融入西柏坡的文化特色、本土特质,体现西柏坡独特的精神文化内涵。按照“以红为主,古俗兼容”的思路积极打造“大西柏坡”文化旅游精品路线,把红色文化与当地的政治文化、历史文化、生态文化和民俗文化融合在一起,形成独特的“大西柏坡”文化格局。
“大西柏坡”战略构想的定位,不仅要挖掘《决定》内涵,更重要的是开发文艺精品,实施“品牌战略”,还要以西柏坡为核心,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将旅游产业做大做强,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
要打造西柏坡红色旅游文化产品,一定要创造出不同于他处的文化产品,要具有差异性、排他性,这是市场经济的选择。如张艺谋策划的“映像刘三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西柏坡本身就是一张“名牌”,这里有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奋斗的足迹;有中共中央、新华社等中央机关的旧址……因此,西柏坡红色文化品牌的宣传,一定要“打名人牌”,深刻挖掘红色文化的内涵。
品牌的树立是一个“立体”工程,需要按照市场规律去实施:(1)营造良好环境,转变经营观念。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要勇于解放思想,坚持政事分开、企事分开的原则,重点培育文化市场、营造和谐宽松的文化发展环境;转变经营理念,以产业发展带动事业进步;落实《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大文化市场的开放力度,形成良好的文化投资环境,从而增强对包括外资在内的非公有制资本的吸引力。(2)调整产业结构,提升综合能力。发挥红色文化资源丰厚的优势,使红色旅游文化成为河北文化产业的一面旗帜;同时要打造一批大型的、综合性的文化产业项目,使文化产业及早步入市场化、集约化、规模化的快速发展轨道。(3)加速城市化进程,拉动文化消费。城市化是影响文化消费需求的一个重要因素,据推算,河北省城市化率每上升一个百分点,至少可以拉动8亿元的文化消费需求,相当于全年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十五分之一。因此,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实施“大西柏坡”的战略,就必须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以拉动文化产业发展。
“大西柏坡”概念的提出,廓清了人们的思路,为红色旅游背景下的文艺精品开发与研究指明了方向;《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要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及到2020年的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为实施“大西柏坡”的战略奠定了思想和理论基础。可以相信:西柏坡精神,不仅属于平山,更属于石家庄,属于河北省,属于全中国。
[1]艾布拉姆斯.镜与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A].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孙东升.创意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J].江东论坛,2008(3):14.
[4]黄永林.论民间文化资源与发展文化产业的主要关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8(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