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小伟,张丽丽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句容 212400)
高职高专院校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专业机构。高职高专学生的鲜明特征就是扎实的理论基础、较高的技能应用能力,其中机械类学生就表现为工程能力。《数控技术》是高职高专机械类学生的重要专业课,同时也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
目前,《数控技术》教学还存在这样一些问题:①课堂教学内容与工程实际脱节。教师对着书本讲解数控编程的指令,讲解数控机床的运动动作,讲解数控机床的结构原理。没有具体的工程环境,没有相应的设备,不形象不直观。学生只能是“知其然”,无法“知其所以然”。②教学实践设备不足。由于数控机床使用维护成本高,致使部分学校实体设备数量不足。另外数控机床还带有一定的危险性,部分学校不愿大量安排学生实习,并且部分学生不敢动手操作,从而导致教学实践设备使用不足。③任课教师的知识技能不全面。由于数控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要求教师既能讲理论,又能指导实践;既熟悉数控机床的操作,又掌握数控机床的原理与维修。但是这样的知识技能全面的教师为数很少。此外,数控技术正在快速发展,社会对其需求也在不断深入。因此,《数控技术》课程要与企业紧密联系,强调工程应用,强化工程能力。
应用型人才直接服务于生产、生活,承担着转化应用、实际生产和创造价值的任务。因此高职高专学生应具备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应用等四个特点。我们在进行教学改革过程中紧密靠近行业,充分体现课程工程性质,通过三个环节连贯实施。
我们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营造企业氛围,创造企业基础,然后通过三个阶段连贯实施,使学生的工程能力逐步建立、巩固。
第一阶段制造技术的基础训练。本环节主要任务是在老师的安排、讲解、示范下学习掌握机械制造的基础技能,初步建立工程的概念,初步了解企业的工作流程。
第二阶段项目化综合性训练。本环节让学生从参与工程项目,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分析能力和初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本环节可以采用校内项目化形式教学,也可以采用到企业的工学结合的形式进行训练。我们是通过工学结合的形式实现的。我们请企业人员参与课程设置,制定课程标准;让学生到企业里去实践学校里学到的理论技能。在工学结合的过程中,企业、学生是工学结合的主体,学校是工学结合的组织者,教师是具体的管理者。
首先,学校事先必须做好充分的调研,制订一整套完整的规章制度和实施方案,并仔细挑选合作伙伴,以确保工学结合的成果——能否提高教学质量,能否使学生素质达到设计要求,能否提高就业水平和质量。
其次,企业关心的是经济效益和是否能挑选到合适的人才。为此企业必然和学校进行多次磋商,保证学生在工学结合前就具有基本的知识和能力,同时也使学校的教学文件具有工程化的特色。
再次,学生通过工学结合,可以尽早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熟悉企业,提高适应性,缩短就业后的“缓苗期”。同时学生通过工学结合不仅可以全面锻炼自我,又可以有一定的劳动收入,品尝劳动收获的快乐。
最后,教师在工学结合过程要不断为学校的教学质量目标和企业的经济目标进行协调。这个过程既保证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又增加了教师与企业的联系,锻炼了师资,为开展校企合作提供条件。
由此合作各方实现各自目标,收获各自利益,实现多赢状态,保证工学结合良好运行。
第三个阶段工程创新训练。本环节的目标是为了让学生的工程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学生掌握基本制造技能之后,教师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开展一些开放性项目,让学生自由发挥,自主设计,逐步实施。开始可以先做一些单体零体,如徽章、立体印章、各式小纪念品等。然后再制作螺纹配合、曲面配合等一些配合零件。最后部分能力较好的学生还可以参加实际工程项目的设计制造。这样学生就充分实现了由学到用,使得知识变成实实在在的技能。
人的发展是在一定地理环境与文化环境下的发展。在适宜的环境下,学习者获得相应的情绪体验,形成相应的认知结构,产生一种学习的冲动,逐步形成自主自发倾向,最后形成自主学习的理智感。因此,要保证三个环节的顺利实施,整个教学环节流畅有序,就要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我们从两个方面进行环境的构建,一个方面是人文素养,一个方面是企业氛围。
1.人文素质方面
现在的学生已经是90后了,他们个性鲜明,思维活跃,但是由于生活条件优越,在家长的宠爱下,也养成了任性、怯懦、依赖性等不好的性格习惯。为此我们首先给学生进行品质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①人文品质。以人为本,突出人的发展,把教育与人的自由、尊严、幸福、终极价值紧密联系起来,将理想、追求、伦理道德、严谨求实、宽容合作的人格品质教育贯穿课程教学始终。使学生获得正确思维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能力、大胆疑问和情感的自律能力,彰显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②宽容品质。理性宽容是每个成功者的不可或缺的品质。唯有理性宽容,才能使研究者彻底避免急功近利、浮躁的学风,淡泊名利静下心来,潜心研究课题,刻苦钻研技术。③创新品质。“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形成创新品质,首先要培养创新思维,再塑造创新人格。创新品质是一种素质,体现人的知识水平、心理水平、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等方面,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
2.企业氛围方面
人文素养的构建保证了学生正确坚定的思维方向。我们还要通过营造企业化的工程氛围,激发、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从而完成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①实验设备的企业化。实验厂房和实验器材都尽可能的按照企业的标准进行设计、建造,让学生在视觉、触觉等感官上体验企业氛围。②实验项目的企业化。将企业的生产项目与学校的教学现实相结合,抽象整理成试验项目。通过试验项目的企业化可以使学生认识到企业能用到哪些我们学习的知识技能,明确学习的目标性。③实验流程的企业化。按照企业生产工艺的方式完成实验项目,从而,学生可以很好地理解企业的生产模式,感受企业文化。
除了上述两个方面外,我们还配合技能鉴定和技能竞赛等形式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保证工程能力的培养。技能鉴定是标准性考核,技能竞赛是参考性考核,不管哪种都要有较高的技能,能很好地激励学生深入研究,强化训练。同时教师也在辅导的过程中得到训练,得到提高。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我们在《数控技术》教学改革中对教学评价主要从两方面进行。①项目评价。我们的教学内容是采用项目化的方式实现的。项目评价内容包括:零件的质量评价、项目的工艺合理性、程序优化及机床操作水平、独立处理问题以及合作交流能力等的综合评价。通过零件的检验,分析产生次品、废品的原因,使学生树立生产成本意识和市场经济意识。让学生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体会机械加工的严谨和一丝不苟。②学习评价。通过学生在学习全过程中的表现、操作技能水平、实践活动环节完成情况、学习小结完成情况,给学生一个学习评价,以评促学。
我们通过以上方法对《数控技术》课程进行改革,很好地解决了校内实践设备不足的问题,使学生有充足的实践机会,而且能在企业环境下建立工程意识,培养工程能力。学生看到自己加工的工件为合格产品后,会树立自信;产品能出售,会产生价值观念,从而使自己在对待数控技术的态度上发生变化。
[1] 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关于数控人才需求与数控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调研报告[R].2003,7.
[2] 汤泽.数控技术教学改革的探讨[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5).
[3] 魏宏波.数控技术教学改革探讨[J].科技信息,2009,(13).
[4] 管嫦娥,谢仁华.基于项目化与兴趣化相结合的数控实训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信息,2011,(12).[5] 熊勇.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数控加工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
[6] 张丽丽,贾小伟.项目化教学法在《机械制图》课程的应用浅谈[J].职业时空,2011,(10):83-84.
[7] 李霄.任务驱动法在数控实习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1,(12).
[8] 陈大龙.数控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华章,2009,(20).
[9] 王前.大学评价的创新性研究[N].中国教育报,2012-0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