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荣,向 彦
(廊坊卫生职业学院,河北 廊坊 065000)
医疗行为关系到人的健康与生命,医护人员医德医风建设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是关系党和政府威信的大事,也是医院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树立窗口形象的基础。因此,医德医风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常常形成舆论的热点,如何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杜绝行业不正之风就成为医疗机构常抓不懈的课题。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职业卫生学校学生深入学习,提高认识,认真对待,不断提高医学生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平和作风行为,真正树立医学生“防病治病,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
对医德医风存在的问题,有人进行了一次调查。根据调查和座谈讨论情况看,“医德医风的主要问题:一是服务态度比较生、冷,占14.3%;二是与患者的交流和沟通不到位,占13.2%;三是过度检查、不合理用药,占10.0%。其他问题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根据这次调查,我们可以看出群众反映较多的医德医风问题是关于服务态度和沟通方面的,而参考以往调查,过去排在首位的过度检查、不合理用药,不合理收费,现已位于第三位和第四位,说明医德医风有了新的改观,同时也面临全新的形势。我们认为当前医德医风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以下几方面:
医学院校对医学生进行医德医风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医德医风教育的形式单一。医学院校现阶段的课程设置大部分是关于基础和临床医学知识的教学,而临床类学生的人文教育非常欠缺,开设的《医学伦理学》、《医学导论》、《医学史》等人文社科类课程也为选修课,为考查类科目,导致学生不重视,课程设置也变得意义不大。医德医风教育只是德育教师的教学工作,医学专业课教师和其他的学校管理人员缺乏对学生进行医德医风教育的意识。没有针对医学生专业特点,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医德医风教育。
(1)医务人员配置不足。医师配置不达标,护士严重不足。医师、注册护士占卫生技术人员比例分别为46.88%和32.79%,医护比例倒置。医务人员超负荷、超强度劳动,任务繁重,责任重大,精神高度紧张,缺乏足够休息,对患者既缺乏足够沟通时间,也缺乏足够耐心。
(2)劳动报酬分配不尽合理。从事医疗行业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是高风险、低回报的一种职业。医务人员承担的责任、义务和风险与他们的收入比例偏差较大,其实际收入远远小于实际付出。在这种心态下,部分医务人员就会通过其他渠道来增加自己的收入,就易受物质利益的诱惑,做出有损于医德医风的不良举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既担负着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任务,又要为自身生存和发展参与市场竞争。在激烈竞争的条件下,出现了一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悖的医德行为。如收红包、开大处方、用贵药和做不必要的检查等现象,这些现象给医德医风教育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在这些影响下学生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一切向钱看,学生的医学道德意识淡漠了,救死扶伤的职业思想也动摇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由于医学院校的学生还不够成熟,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强,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对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增强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树立正确的医德医风。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坚持医学生医德医风教育的方向,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和教育学生,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引进课堂;引导学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路线、纲领,武装学生的头脑;引导学生学习中国发展的历史、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形势政策、了解社会发展规律、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另外,还要积极引导医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
共同理想是一个民族的指路明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的共同理想。大学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要牢牢把握医学生医德医风教育,不断创新医学生医德医风教育的形式、途径和方法,要通过多渠道帮助医学生提高认识,带领学生走出校园,指导医学生服务于社会,在医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认识,增长才干。当然,社会主义医学事业在蓬勃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而自觉认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转化医学生的价值目标、价值追求、价值取向,树立为社会主义医学事业努力奋斗的信念,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才能大有作为。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民族发展的精神支撑。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大力弘扬医学生医德医风教育的主旋律,必须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所有医学专业课的教学中,要不断强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民族精神,结合各科的教学内容,用古今中外名医事例和现实生活中先进的典型对学生进行医德医风教育,让医学生从祖国文化中汲取营养,培养学生勤劳勇敢、爱好和平、团结统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并树立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维护国家的利益和民族的尊严。大力弘扬医学生医德医风教育的主旋律,必须培养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当今医学发展日新月异,今日的医学生就是明天医疗卫生事业建设的生力军,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决定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前途。医学院校应当深化教学改革,构建有利于创新的教育模式,使当代医学生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开拓进取,不断创新。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道德的基本准则。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基础,是医学生医德医风教育的价值坐标。因此,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价值坐标,进一步发挥榜样的作用,特别是要注重医学生身边典型的示范作用,积极挖掘学校先进学生代表在践行当代医学生核心价值观中的示范作用。要通过开展宣传和学习典型的活动,营造践行医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浓厚氛围,使医学生明确是非、善恶、美丑,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推动形成良好的医德医风,形成和谐的医患关系和文明的社会风尚。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价值坐标,积极开展医学实践活动,培养医学生巩固医学专业思想,发挥医学生专业特长,增强回报社会的意识,做好社区卫生服务。要通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系列活动,对学生进行医德医风教育,把实践活动融入到医学生学习生活中,让他们从自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引导他们知行统一,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价值坐标,进一步重视医德医风文化建设,充分利用校园媒体如校报、校刊、校园网、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对学生进行医德医风教育。
[1] 黄汉藤.医德医风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医院管理,1996,(16).
[2] 李向珍,闫文明.浅谈医学生的医德医风教育[J].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11,(6).
[3] 陈淑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