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安安
(惠州学院 教育科学系,广东 惠州 516007)
对高等学校来说,知名的学校品牌代表着良好的学校形象,代表着社会、教师、学生和家长对学校的赞誉与认可。高等院校在高校竞争中打造学校品牌显得尤其重要。高等院校打造学校品牌的方式方法有很多,如充分利用本校资源、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学科建设、创办特色专业、建设校园文化环境等。然而,所有这些方式方法的实施,最后都离不开教师素质的提高和教师潜能的开发,因此创建学习型教师团队,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应作为高等院校打造自己学校品牌的战略工程。
学习型教师团队,不仅是为了达成共同目标彼此分工协作相互依存的教师群体,还是一个有持续学习及创新能力、能不断创造未来的团队。它就像具有生命力的有机体一样,能在团队内部建立完善的自我学习机制,将教师的学习和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师个人、团队和整个学校得到共同的发展。
学习型教师团队,是以领导班子的团结、学校各层级上下协调及群体环境民主、和谐为基础;以建立完善的让教师“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学习成为工作新的形式”的学习机制为核心。即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团队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高校教师的创造性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以信息和知识为基础的教育工作团队。这种团队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具有高于个人绩效总和的综合绩效。
一方面,教师团队的学习动机应该是自主的、强烈的和持续的。教师学习的动力来自于自身内心的强烈渴望,教师成为自己学习与发展的主人:教育的知识在不断地增长和更新,教师的学习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过程,而是分阶段的、持续的过程;另一方面,教师要懂得怎样按照自己的计划去进行学习,主动寻求团队和整个社会系统的支持;懂得如何通过社会考察、网络学习、课题研究、观摩讨论等途径进行全方位的学习,使整个团体拥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当前,高等教育改革正以学科建设、课程改革为切入点而逐步深入展开,学科建设、课程改革为高校教师的工作开辟了全新的工作平台,拓展了全新的思考空间,当然也带来了新的矛盾与困境。高校教师要迎接改革的挑战,解决在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就必须积极参与学科建设、课程改革实验,参加教育科学研究,教师在成为教育者的同时,也应该是一名研究者。
过去人们常常认为,高校中某些教师无研究课题、无论文,只是从事重复性的单调的教学工作,他们的工作缺乏学术性、研究性和创造性。然而,许多教师只要给他们创设良好的学习、创造的条件,这些教师完全可以达到更高的专业水平。因此,一个学习型的教师团队,是一个能够通过共同的学习而生成新的观点与理念、新的视角与视野、新的内容与方法、新的体制与模式的团队。通过学习型团队的创建不仅提高了教师个人素质,同时也培育了教师团体的素质,从而巩固和发展高校的品牌,为学校发展创设新的格局。
根据构建学习型组织的基本要求,结合高校教师团队建设的特殊性,提出创建学习型教师团队的思路、对策和具体措施,高校依此通过打造学习型教师团队来达到树立高校自己的品牌的目的。
拥有终身学习的信念是创设学习型教师团队的前提。社会科技与生产力的发展,使得人们超越了在传统社会中形成的“教育+工作”的学习和生活模式,取而代之的是终身教育思想。终身教育在时间上贯穿了从摇篮到坟墓的人生全过程;从空间上超越了学校的围墙;从学习的内容来说无所不包;从学习的目标来说是为了促进人的完善与社会的和谐。建立学习型的教师团队,首先要求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理念,为了应对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世界,所有的人和组织都必须培养其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而终身学习恰恰是高校教师适应环境和促进自身不断成长壮大的主要战略。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对高校教师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传播人类文明的教师,只有不断学习,使自己的大脑成为一条生生不息的河流,不断地筛滤旧知,接受活化新知,才能使自己的知识成为源头活水,才能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才能胜任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与课程改革的需要。形成一支善于学习,善于思考,迅速把新知识应用于教育教学之中的学习型教师团队,这已成为高等学校创建品牌的关健。
这里的团队目标是指共同的愿景,包括学校的整体发展目标和教师个体的职业发展目标。共同愿景是一个群体力量愿为之奋斗、可实现而又有挑战性的、具有召唤及驱使人前进的愿望、理想及远景目标。凝聚教师组织的共同愿景是使每一位教师真心实意地为之奋斗,共同愿景是他们真心向往的目标。学校的共同愿景来源于教师的个人的愿景而又高于个人愿景,它是教师的共同理想。学习型团队目标的确立,可以为教师的学习和教育教学活动提供方向和动力,并对活动起着监控和调节作用。教师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学习实际来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设计,确立自己的专业发展的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近期目标。高校教师在制定个人目标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学校整体发展的目标,努力把教师自己的专业设想、规划与学校的共同愿景有机地结合起来;高校的管理者更要站在创建高校品牌的高度,从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去考虑如何开发教师的潜能、使用教师的专长,以共同愿景统领教师共同的价值体系,完善团体的目标指向,才能产生有利于共同愿景实现的行为,最终既达到高校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目标,又达到打造高校品牌的组织发展目标。
在建构学习型教师团队组织愿景及确立学习型教师团队发展目标时,应遵循以下3个原则。
2.2.1 开放原则
在创建学习型教师团队过程中,努力营造一个互信开放气氛,有利于教师团队中的成员之间相互分享经验和沟通信息、情感,人人愿意提供智慧、能力,增进彼此之间感情,相互促进共同成长,勇于面对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使学习型教师团队成为不断改进创新的“学习型组织”。
2.2.2 互动原则
国外学者用专业个人主义来形容教师及其职业,认为尽管教师面对的是学生群体,但教师的教学工作从备课到上课、从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到考试评价,整个过程是以教师个体行为和个体劳动为主,对于高校教师尤其如此。这种工作方式使得每个高校教师或多或少都有职业孤独感。而学习型教师团队要求团队成员之间双向乃至多向沟通,把个人学习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更需要团队成员之间的互动,互动的核心是学习型教师团队组织与成员的相互塑造,目的是激发学习型教师团队组织内部每个成员的活力,进而使整个学习型教师团队组织保持整体创新能力及组织目标的实现。
2.2.3 激励原则
在创建学习型教师团队过程中,激励原则的运用有利于促进教师个人目标的达成与学习型教师团队共同愿景的实现。具体运用激励原则须注意3点要求:
1.激励必须增加对教师有价值的东西;
2.激励必须能影响教师在学习型团队组织中的行为;
3.激励必须考虑物质奖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的方式、方法。
创建学习型团队要发扬团体精神和合作精神,不但重视教师个体学习和个体智力的开发,更要强调教师的团体学习、合作学习及群体智慧的开发。高校教师的劳动形式上是个体的,劳动成果(培养的学生和取得的科研成果)又是集体智慧的结晶。高校教师有没有团队合作精神,能不能互相砥砺、互相促进,形成个人提高→团体提高→个人再提高→共同提高的健康发展态势,不仅是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能否呈良性循环的保证,也是高校教师队伍能否形成强大的整体实力并最终决定一所高校能否常态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并因此培育教师的“在团队中学习、为了团队而学习”的团体精神和合作精神,是创建学习型团队的重要工程,也是高校创建品牌的需要。可以通过加强高校教师间的互动、合作来培育团体精神和合作精神,主要通过3个途径。
2.3.1 专业成长上的互动合作
首先强调高校教师在专业学习、专业成长方面既要依靠自己的努力,也要发挥团队的作用,特别是通过教师个体、教研组、学科群之间的互相砥砺、互相学习、互相促进达到既提升高校教师个体的专业素质,又提升团队的战斗力的目标。专业成长方面的互动合作方式主要包括读书学习的互动交流、教育沙龙的共同切磋、一帮一的师徒引领等。这些互动和合作,不仅使大批刚刚走上高校教师岗位的博士们迅速地成长起来,适应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也可以使老教师在观念更新、先进教育技术手段的掌握应用方面有突破性进展,从而促进高校教师团队素质的整体提高。
2.3.2 教学科研工作上的互动合作
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上,在充分发挥高校教师个人专长的基础上,重视依靠团队的团结协作、群策群力,共同完成各项工作。如为了充分张扬教师的个性,又能更好地互相寻找他人优点,达到共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目的,可以采取一种比集体备课更高级的教学集体互动模式——同课异构(即同学科、同教研组相同的授课内容,在上课过程中教师之间互相听课、评课、交流、再集体备课),这样能有效地激活团队的生气和活力。在科研项目的申报与进行过程中,组建科研团队,针对课题的方向,由有专长的教师作课题主持人,其他教师相互协作。
2.3.3 成果分配上的集体分享
在教学与科研团队管理中可采取集体与个人兼顾,进步与成功并重的评价奖励机制。即评价奖励一个教师时既看他个人的教学科研成绩,也看他同学科、同教研组、同科研课题组教师的成绩。这样,每个高校教师要得到好的评价,在做好个人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同时,也要加强与其他教师的协调、互助和合作,从而使高校教师自觉发扬团体精神和合作精神。
创建学习型教师团队过程中要努力创设一种氛围——在工作中学习与反思,在学习、反思中工作,就是要将学习与工作融为一体。一方面,高校教师要把工作视为学习的机会,针对工作和工作中的问题来学习,把工作的过程看成是学习的过程,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与反思,并在积累大量的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炼出系统的工作理论。另一方面,高校教师又要把学习视为必要的工作,贯穿于正在进行的工作过程中,着实现明确的团体目标而学习,增进教师彼此的了解与联结,在学习中相互帮助、相互促进。把学习的信念、方法、内容、目标落实到实际的工作之中。从而做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通过学习、工作与反思的有机结合,形成系统思考的团队思维模式。
系统思考是学习型组织的核心修炼,它引导教师由看片段转向看整体;由对现状被动的消极的反应转向创造未来而积极行动;由孤立的、静止的思维方法转向掌握动态的、相互联系的均衡搭配的思维方法。因此,学会系统思考是建设学习型教师团队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创建品牌的具体方法。
系统思考是以系统动力学为理论基础的一种思考方式,它使人们掌握事物的本质,从事物的缓慢变化中觉察到这种渐变,提升组织思考能力,达到完善自我的最高境界。在系统思考过程中,教师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完善自我:一是从整体的、系统的观念来提出问题。高校教师担负着培养未来建设国家人才的重任,面对新的教育形势,教师必须树立整体的、系统的观念。在培养人的观念上必须以培养全面整体发展的人为目标,不能以孤立的、片面的观点来看待人的发展。把自己的工作看成是一项整体的、系统的工程。对任何教育现象都要以一种整体的、系统的观念来思考,只有这样,培养的学生才能得到全面成长。二是用全面的、发展性的理念来分析问题。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同时教育工作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就需要教师用全面的、发展性的理念来分析教育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摒弃静止的、守旧的经验主义做法。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教师必须用全面的、发展性的眼光来分析学生成长中存在的问题。对教师自身的成长也是如此,客观地、全面地分析问题,提出目标方向,从而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三是以互动的、创造性的思路来解决问题。高校教师的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创造性工作,教育工作又是在教师和学生互动的基础上共同完成的。因此,高校教师必须用互动的、创造性的思路来解决教育工作中的问题;必须依靠团队的力量、集体的智慧来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合作精神的人才。
机制(mechanism)原指机械或工具的内部结构方式及其功能作用。现代组织学把其引申为系统整体运作所依赖的组织结构、调控方式及其制导保障体系。机制合理能促进系统的发展,反之会阻碍、甚至破坏系统的发展。
学习型教师团队的形成不仅要求每位教师都要学习、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还需要学校为其创造良好的条件,构建相应的制度保障机制,从制度上为教师提供学习的空间和环境,鼓励教师争创一流,创建学习型教师团队,这也是高校创建品牌的必然要求。
2.5.1 建立恰当的教师薪酬制度
薪酬激励是任何一项工作的基本条件,在新的聘任制度下,教师的薪酬已逐渐从平均主义发展为“按质取酬、责重多得”的原则,这对教师团队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激励作用。高校在建立绩效考核的基础上,对学习型教师进行薪酬激励是完全必要的,这有利于构建学习型教师团队。高校对各级各类名师要有名师津贴,对学习型教师进行分类并给予不同的津贴。使学习型教师在高等院校能享受到较高的薪酬,激发他们的工作创造力和积极性,为学习型教师团队的发展提供保障。
2.5.2 建立多元化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
建立多元化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是新时期对教师评价的客观要求。多元化发展性教师评价注重教师的未来发展、长期目标、个人价值和专业价值,强调评价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实施领导评价、教师自己评价和教师互评相结合,提高全体教师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扩大交流渠道。多元化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最终目的。它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关注教师的个人需要,尊重教师的个体差异,促进教师实现个人价值。因此,建立多元化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是建设学习型教师团队的重要制度保障。
2.5.3 建立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成长机制
1.建立青年教师培养制度,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现在多数高校的青年教师比较多,他们学历高,对新生事物敏感而富于创新精神,是高校教学科研的生力军。但他们的教学经验不足,缺乏实践中的应对能力,为了促进他们尽快地走向成熟,高校必须建立青年教师培养制度。一是学徒拜师制。每位刚毕业的新教师,学校要指派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作为他(她)的指导教师,签订师徒结对协议,带教期满,学校要进行验收,执行情况作为青年教师转正和晋级的依据。二是定期开展青年教师的岗位练兵活动,学校通过实践课、汇报课、展示课和教学竞赛课等组织青年教师进行岗位练兵,并用录像的方式将全过程反馈给教研组和本人,以供他们分析研究。这种方法可以收到对症治疗的极好效果,促进年轻教师的快速成长。三是搭建舞台让他们能够脱颖而出。例如一些高校开展的“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奖赛”就是很好的办法之一。大奖赛的宗旨是探索体现课程改革精神,体现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整合的教学新样式。通过参与授课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实践、教学评价来促进学科组所有教师的观念转变和专业发展。同时,给青年教师提供一个表现自我、展示才华的舞台,激励他们争做教学改革先锋。这种大奖赛形式,能够取得很好的激励效益,加速青年教师的成长。有条件的高校要积极地编写校本教材,并让一定量的教师参与,也是培养青年教师的好办法。通过编写教材,可以从中产生新的理念、新的教学方法以及创新能力和意识。
2.建立高校导师团和专家团,使教师专业发展直接得到高层次的指导
首先,根据高校实际情况,组建导师团或专家团。团员可以是学校领导、学校名师、学科带头人和外教专家等多种类型,可以建立专家导师的“会诊制度”。每一学期要有重点、有计划地诊断一到两个学科,跟踪听课,结束时要有“诊断报告”,提出问题,指出改进方案。其次建立教学活动的专家咨询制度。教研组创特色、课题研究、教学比赛等重要活动,要积极听取专家的意见或建议。第三是建立学校骨干教师的专家带教制度,培养和推出在教育教学上有一定研究,有较鲜明的教育教学特色和较显著的教育教学效果的品牌教师。
3.倡导青年教师的教育研究与自己的教育实践相结合,“让教育充满思想,让思想充满智慧”,使青年教师尽早树立科研实效性观念
首先要进一步加大科研投入,完善科研激励机制,体现“多学习、多思考、多探索、多动笔、多得益”的原则,激励青年教师积极投入教育科研。
其次要树立起“教中研、研中教,向科研要质量”的观念,大力倡导科研与教师及教育实践相结合,在已形成的制度化、普及化基础上,追求提高和有效,提倡个案研究、小课题研究,使科研源于教学、服务教学、促进教学。
4.以创建“学习型教师团队”为载体,抓好高校教师团队的梯队建设
高校教师团队的梯队建设,是学校整体发展的重点,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培养更是重中之重。这是学习型教师团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程。高校可以通过制订 《高校师资培训计划》、《高校青年教师培养方案》,大力加强校本培训工作力度,强化教师争当名师的意识,坚持学习、研究、实践、提高协调统一,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要注意发挥高校优秀骨干教师的指导作用,加强师德、师能、师研和现代教育技术四位一体的较为系统的综合培训,使之与教研组、年级组层面的“师徒结对”相衔接,与骨干教师培训相贯通,与出国外语培训相配套,全程、全方位地加强教师的培养力度和教师梯队建设。要提倡教师个人拟定自培计划,把自我发展与高校发展紧密结合。要求教师从日常工作做起,提出“六个一”的基本任务,即读一本书,开一节专题研究课,参加一项课题研究,撰写一篇论文,展示一课有自己风格的教案,撰写一个有典型意义的教学个案。高校也可依据教师专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高校未来发展的远景目标,分层次地组织青年教师培训班、中青年骨干培训班和外地外校引进的中青年教师培训班,以求解决成熟、拔尖和融合3个教师梯队建设的关键问题。
创建学习型教师团队是打造高等院校学校品牌的战略工程,是永无止境的,它是一个随着社会进步和高校自身发展而不断完善、不断提高的过程。同时,创建学习型教师团队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应根据地区和高校自身文化特色不断地去探索、创新和发展。
[1]倪树平,任建华.学习型教师团队建设的思路与对策[J].教学研究,2007,(1):112-113.
[2]张莉莉.论学习型教师团队建设[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1):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