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林业发展战略措施及前景分析

2012-08-15 00:44逯红梅
山西林业 2012年5期
关键词:造林全市绿化

逯红梅

(1.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林业局,山西 临汾 041000)

临汾市地处黄河中游、山西省西南部,全市辖1区2市14个县。“十一五”期间,该市按照“山上治本、身边增绿、促民增收”的发展战略,以工程建设为载体,以科技为先导,以改革为动力,以践行低碳经济为目标,全面构建“点、线、面”相结合的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实现了森林资源的快速增长和林业产业的成长壮大。到2010年底,全市林地面积达到123.07万hm2,活立木蓄积2 075.61万m3,森林覆盖率达到了28.90%。“十一五”期间的林业建设,为全市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呈现出盛世兴林、加快发展的喜人局面。

1 “十一五”期间采取的主要措施

1.1 全面完成“十一五”期间的营造林任务

五年来,全市共完成国家林业重点工程13.59万hm2。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建设、太行山绿化等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全市森林资源得到了快速增长,生态状况有所改善,森林面积和蓄积实现大幅度增长,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控制,流失程度不断减轻。围绕山西省委、省政府“山上治本、身边增绿”的战略调整思路,全面启动通道绿化、交通沿线荒山绿化、村庄绿化、环城绿化、厂矿绿化、城市绿化为主要内容的六大造林绿化工程,全年启动实施了汾河流域绿化等省级重点林业工程,通过打造精品工程,全市造林速度和质量明显得到了提升,共完成省级造林绿化工程5.26万hm2。

1.2 努力培育区域经济的快速成长,实现林业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

2012年以来,民营林业逐渐发展壮大,针对民营林业发展缓慢、规模小、区域化程度低的特点,该市加大了对林业技术和政策的引导,在政府的协调组织下,建立区域型林业产业。“十一五”期间,全市的花卉产业已形成拥有11个市场、47个企业、115户花农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格局;干果经济林面积已达到30余万hm2,总株数22 050余万株,形成了以红枣、山楂、核桃、花椒、仁用杏、连翘等多品种、多区域的产业基地;建立了30余家饮料加工企业,实现了产销一条龙的经济增长模式;杨树丰产林面积达到了3.80万hm2,建立了原料林基地,建设了年产20万t的机械磨木浆厂和高档文化用纸厂,林业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了有机结合。

1.3 稳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继土地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之后的又一项重大改革,目的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经过村界修正、森林资源调查、勘界确权、签订林地承包合同、发放林权证等环节工作,全市勘界确权已完成59.40万hm2,位居全省第一。

1.4 不断创新造林绿化机制,拓宽林业投资渠道

在造林绿化上,该市因地制宜,在减少工程资金投入上采取了一系列的切实可行的办法:一是“群众整地挖坑、专业队伍栽植”造林,二是企业投资、专业队造林。在造林绿化投入机制上,主要采取了以煤补林、认养造林基地和合造同有、利益共享的机制。

2 林业未来发展方向

根据科学论证和调研,临汾市确定了“十二五”期间林业工作的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实施林业生态强市为战略,以实现森林面积、林木蓄积“双增”为目标,以创建林业生态县为抓手,兴林富民,依法治林,科技兴林,不断加强造林绿化步伐,切实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林业产业,为全市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实现低碳经济提供了有力的生态支撑。在这个总体思路的指引下,到“十二五”结束时,林业的总体目标任务是:新增有林地15.87万hm2,达到77.73万 hm2;森林覆盖率增长5.10个百分点,达到35.60%;30%的县(市、区)实现林业生态县,林业总产值达到27亿元,实现大地增绿、林业增收、环境增色、农民增收。

2.1 构建生态林业产业,以生态优势服务低碳经济

根据全市生态环境现状,继续实施植树造林工程,以国家、省确定的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生态公益林建设、自然保护区建设、“三北”防护林建设、太行山绿化、汾河流域植被修复等重点工程为依托,不断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提高森林质量,促进碳吸收和固碳能力。

2.2 构建区域型林业产业,以高效优势服务低碳经济

区域经济的发展在推动全市林业发展水平上的优势较为明显,各县(市、区)根据自身实际先后建立起核桃、花椒、红枣、仁用杏、连翘等经济林基地,还有许多民间大户造林、大户育苗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这些区域型林业产业仍然应成为全市低碳经济下林业发展的趋势。

2.3 构建市场型林业产业,以价值优势服务低碳经济

在开展植树造林的同时,积极发挥森林资源价值优势,瞄准市场需求,调整林业结构,发展碳汇造林项目,拓宽市场接轨渠道,实现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并驾齐驱的双赢局面。

2.4 构建工业型林业产业,以资源优势服务低碳经济

利用全市的资源优势,建立龙头企业,实行基地加农户的产业化经营体系,将分散的林果农户联为一体,把经济林产品销售、加工和市场开拓联为一体,使林果实现反季节销售增值。鼓励林产品加工企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促进与之联动的物流企业、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

3 林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3.1 面临的问题

在低碳经济时代,林业的发展已不单是植树造林的问题,而是探索林业产业发展道路,创造优化生态环境,增强林业碳汇能力的问题,在传统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的制约下,全市低碳经济下的林业发展势必面临很大的困难和挑战。

3.1.1 认识不到位

目前各界对发展低碳经济的认识不够,概念模糊,还有的认为发展低碳经济会影响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临汾市以煤炭为主的经济结构的相关链条企业而言,片面追求经济利益,逃避社会责任,忽视环境保护要求的现象依然存在,这势必会影响到林业的发展。

3.1.2 体制机制不到位

体制机制不到位,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尚未形成稳定的政府、企业多元投入机制,财政支持力度也明显不足。

3.1.3 保障体系不到位

重栽轻管历来是林业发展所要解决的难题。2012年以来,随着林业的快速发展,毁林、毁树、违法占用林地的现象依然存在,由于利益的驱动,不法分子肆意破坏森林资源,践踏造林成果,加之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的肆虐,保障体系有必要进一步加强。

3.1.4 科技支撑不到位

碳汇林业需要一大批技术人才,而现有的林业技术力量缺乏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经验,加之林业方面的专业人才面临着青黄不接的局面,粗放的管理技术远远不能适应低碳经济下林业的发展需要。

3.2 应采取的对策

3.2.1 提高全社会对低碳经济的认识

利用各种形式加大力度进行宣传,不断提高社会公众对气候变化、碳汇林业、碳补偿的了解,提高公众应对气候变化意识、造林固碳意识,在全社会树立热爱森林、保护森林和建设林业的良好风尚,引导全社会树立生态价值观、生态政绩观、生态道德观、生态消费观等生态文明观念,推动林业大发展。

3.2.2 大力开展营造林工程,全面推动生态建设

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荒山造林、“三北”防护林建设、太行山绿化等国家重点造林工程,积极探索科学发展生物质能源思路,源增量提质,增强森林碳汇能力,促进林农增收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共赢。

3.3 强化科技支撑,提升低碳经济水平

在现有造林规划的基础上,开展碳汇造林试点,对造林和森林经营以及林木生长的全过程进行碳汇计量和检测,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营造林模式,鼓励科技人员通过技术承包、技术转让、技术服务、联合开发、创办经济实体等形式,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林业生产力提高。着力科学经营,加强森林抚育和低产低效林改造,逐步优化树种结构,提升林分质量和单位面积蓄积量以及森林的生态功能。

猜你喜欢
造林全市绿化
沿海地带造林实践与探讨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浅议造林的意义
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的探讨
绿化用女贞树上的果实,可以采来入药吗?
城市绿地绿化种植与养护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