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文精 王晓林 曹晓东
(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山西 太原 030012)
左权县地处太行山中段的石质山区,全县辖10个乡镇、204个行政村,总人口1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50万人,属于典型的农业县。全县国土总面积2 028km2,其中耕地 1.67万 hm2,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该县2005年提出开发生态庄园经济以来,目前已建成生态庄园221处,经营规模达到2.27万hm2,累计完成投资1.82亿元,经济效益达到3 000多万元,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开辟了城乡一体化、农业现代化的创新发展之路。
左权县为什么要开发生态庄园?主要是基于特殊实际情况:一是山大沟深,生态脆弱。左权县为典型的太行山中段西侧山区县份,山岭沟壑占到全县总面积的80%左右,且绝大部分是干石山区,山大、石多、土少,生态比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二是村庄众多,人口分散。全县最多时曾有1 000多个村庄散布全境,到2000年底,还保留着379个行政村、336个自然村,平均每村不到200人,100人以下的村庄就有200多个,加快城镇化步伐是发展的一大难题。三是移民搬迁,空村呈现。进入新的世纪,县委、县政府立足山区和人口分散的特点,实施大力度地扶贫移民搬迁工程,大力推进城镇化步伐。从2001年至今,全县共搬迁行政村11个、自然村150个,移民4 981户、共计1.60万人,加上群众自主搬迁,全县累计移民3.70万人,县城人口由2000年的不足2.0万增加到现在的5.40万人。随着移民搬迁进程的不断加快,一些空壳村随之出现,原有的土地撂荒,几十年积累下来的水、电、路、房屋等资源被闲置。
县委、县政府基于上述实际,在充分利用移民搬迁遗留的资源上做文章。围绕生态建设、城镇化发展、“三农”工作,积极引导各类社会资本从城市到乡村、从企业向农业拓展,创新了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模式——生态庄园经济。概括地说,左权县生态庄园经济是依托移民搬迁旧址遗留下来的耕地及荒山、荒坡、荒沟、荒滩等自然资源,鼓励、引导社会资本以租赁、购买土地使用权等方式集中一定规模的土地,运用和投入现代生产要素,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林业发展为重点、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农业产业开发和经营组织模式。从生态庄园经济发展性质来看:其产业类型主要有规模种植、特色养殖、农产品加工及多种经营开发模式,特别是集种植养殖、旅游观赏为一体的综合庄园正成为一些较大规模庄园的发展目标。其经营形式主要由企业或大户独资、股份制、自然人合作、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民营经济为主,也有少数农村集体经营形式。三是资本要素的组成主要有民营企业家、普通农户、离岗机关干部、在职职工、周边省市外来人员及外商等多种成分,显示了生态庄园经济吸引力的不断扩大。
传统的农耕经济模式是劳动力加土地的一家一户分散经营。而生态庄园经济模式,必须具有一定面积的耕地、宜林荒山荒地以及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左权的茂丰生态庄园经济开发有限公司创办初期,民营企业家以31万元竞得后庄村北山、北圈自然村荒坡荒地的使用权,面积311.34hm2,将原有的空穴村改造成“农家乐”,期限50年,为公司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日月星庄园依托200hm2荒山和村庄,打造成远近闻名的太行山风情旅游区。这些典型实例表明,应当把立足点放在城镇化程度比较高的、已经实施整体搬迁的移民山村,才能实现规模化经营。
“能人”即有眼光、有资金、善经营、会管理的企业家。茂丰生态庄园经济开发有限公司由优秀企业家赵保明创办,按照“生态林盖帽、用材林垫底、农家乐游憩”的发展规划,5年累计投资870万元,仅2010年庄园总收入就达到230万元,成为带动周边农民致富的领头人。
左权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把握机遇,在生态经济发展的政策制定、宣传发动、资金扶持等方面,因地制宜用足用活相关政策,相继研究出台了涉及生态庄园经济开发的土地使用、闲置住宅、土地承包经营流转、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县域金融业、农村信用社支持、司法保障、财政贴息、经济林发展、畜禽、药材、水利财政补贴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对生态庄园的建设程序、技术和资金支持、司法保障等方面做出了详细规定,为引领和保障生态庄园经济健康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发展现代庄园经济,当务之急是恢复生态。过去生活在山庄窝铺的村民大多是靠山吃山,生火做饭靠上山砍柴,现在搬迁移民了,首要任务就是生态保护和植树造林,发展生态庄园经济成为造林绿化的有效载体和新型模式。截止2010年,全县生态庄园经济开发者用于植树造林的资金已超过5 000万元,累计造林面积达到4 173hm2,占全县造林面积年度计划的30%以上。宝泷、华鼎、茂丰、日月星等一大批生态开发有限公司的庄园,不仅开发面积大,而且在发展经济林的同时大力发展生态林,以生态林来保障经济林的发展环境,反过来以经济林的效益促进生态林的发展,形成了良性循环,促进了多林种、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的林业生态网络体系建设,为全县荒山荒坡治理、生态环境改善提供了典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生态庄园经济是非公有制经济,追求一定的经济效益是主要目的。如果忽视了社会效益和公共利益,生态庄园经济就不会得到大众支持和社会认可。左权县委、县政府在生态庄园经济建设中充分注意到了这一点,他们在引导当地就业增收时主要以三种形式为主:一是土地流转。可为土地原有者带来直接效益,用农民自己的话说就是“离乡不丢地、不种保效益”。目前,农民从土地流转中获益达1 000余万元。二是股权效益。如龙泉乡顺源繁育养殖生态庄园,将周边村庄农户零星散养的黄牛合伙入圈,由庄园统一养育、统一出售、统一结算、按股分红,年收入90万元,带动入股农户增收14万元。三是劳务收益。左权县人均耕地少,每户农民仅仅耕种几亩薄田,大多处于隐性失业。生态庄园经济在经营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常年工和季节工,许多外出打工人员不用外出即可“农民变工人,就近能打工”。据统计,全县生态庄园常年用工2 000多人,季节性用工6 000多人,工资报酬年均1 500万~2 000万元,为农民增收拓展了空间。庄园主通过承担社会责任,与农民共同分享了经济发展成果。
生态庄园经济在发展上具有规模化、集体化、产业化的特点,在建设内容上集合了种植、养殖、旅游等多种产业。无论是从种植业的基础设施、养殖业的优良种质资源、培育技术,还是经营管理、水、电、路配套等设施,都需要有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作为支撑进行统筹的规划设计。日月星庄园确立“发展庄园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和种、养、加、游同步开发”的经营理念,沟底规划种植良种核桃林,荒山荒坡规划发展生态林,同时还规划了养猪场、养鸡场,这个庄园生产的绿色鸡蛋每公斤卖到20元,野猪与家猪杂交猪肉质好、卖点高,效益连年攀升。龙则村的皇甫红与长治大象集团签订养殖肉鹅合作协议,已上马两个养殖1.20万只肉鹅的现代化温室,年出栏可达7批8.0万只;马厩口村的秦永红大搞稀缺彩叶苗木培育,所产苗木供不应求,圃地存苗价值350万元。
左权县生态庄园经济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在生产方式和经营机制上的创新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在经济性质上,生态庄园是民营经济;在组织形式上,生态庄园是规模经济;在产业组合上,生态庄园是多元经济;在管理机制上,生态庄园是公司经济。庄园主主动发展生态经济产业与农民土地承包关系长期稳定不变,符合依法、自愿、有偿原则,这是将中央一系列政策精神和当地实际需求相结合的典范,对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农民分到荒山荒坡如何治理提供了可行的学习案例,具有推广价值。
左权县生态庄园经济发展取得了如下效果:一是推进农业组织创新,由一家一户变为新型的经济合作组织,强化了农民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谈判(土地流转、入股等形式)和对“企业控制产业”的制衡机制。二是以新型的农业产业合作组织为主要载体,从良种培育、生产服务、营销和物流体系等建设方面入手,打造现代农业产业链。三是通过技术进步,促进农业发展,加快步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的轨道。四是立足特色、有机、健康农产品的生产基础,探索出适合部分边远贫困山区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据不完全统计,参与庄园经济的农民年均收入已是当地人均收入的一倍以上。
左权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扶贫工作一直是历届政府的工作重点。扶贫工作仅仅依靠政府投入是不够的,如何引导社会投入扶贫,左权的生态庄园经济做出了创新性实践。生态庄园的带头人有资金、有技术、懂经营、善管理,更有为改变家乡面貌的赤子情怀,他们将民间资本注入了农村。据统计,自庄园经济创办以来,全县已累计吸纳社会资金1.82亿元。随着资金的注入,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经营理念,一大批农民接受各种实用技术培训,整体素质有了提高,提升了贫困山区经济的“造血”功能。不少生态庄园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彰显,昔日凋敝、荒凉、破旧的小山村呈现出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
左权的生态庄园经济事实说明,在山区发展生态庄园经济,见效最显著的是生态建设,效益最长远的是干果经济林。庄园建立后,森林资源成为庄园新景观和绿色财富,庄园主对其倍加珍惜和呵护,宜林荒山的治理力度明显加大,资金投入增加,造林质量提高,成果保护明显,这是机制活化后出现的最大变化。庄园建立后,林业产业基地发展迅猛,每个地方均有适合自身特点的产业定位并形成了一批产业基地群,对第二、第三产业的推动作用显著增强。仅核桃经济林一项,就发展4 173hm2、近200万株,养殖畜禽77.05万头(只),经济效益和发展后劲十分可观。
左权县庄园经济发展得好,关键在于县委、县政府的发展思路新、服务意识强。他们紧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转型发展这一切入点,认真分析移民搬迁后出现“空壳村”的现实,敢于破解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在资源整合上做文章,在旧村旧址上搞开发,可谓思想解放。在服务意识上,因势利导、用足用活现有的土地流转、金融支持、法律保障等政策,结合县域经济的发展,研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措施,提升了政府的服务水平,彰显了强劲的拉动效应。通过树立标兵、重奖典范、择优扶持、给予庄园主一定政治待遇等激励措施,从经济上、政治上的荣誉让庄园开发者倍受鼓舞。左权生态庄园经济历时6年,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纵观发展的历程和现状,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倍努力。
3.5.1 建立稳定的投资机制
一方面政府要将各种补农惠农政策性投资(包括财政补贴、金融信贷、转移支付、扶贫开发等)向庄园经济优惠和倾斜,另一方面要积极制定吸引更多的本地和外地社会资金进入开发领域,通过招商引资,加速庄园经济开发步伐。
3.5.2 完善服务体系
要扶持庄园经营者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加大农民技术的培训力度,打造一支高素质、懂技术、能服务的技术骨干队伍,全力提升人力资本水平。
3.5.3 打造品牌,抓好主导产业
要将核桃发展作为庄园经济的主导产业,通过优良品种选育,在产量扩张的基础上提升品质,打造品牌。与此同时,促进生态旅游、小杂粮加工、畜禽养殖等多元发展,创造适合地域特色的精品生态庄园。
3.5.4 科学规划,延伸产业链
要认真搞好土地利用规划,坚持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牧则牧、规模经营,以庄园经济组织为载体,从良种培育、生产服务、营销和物流体系建设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加大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开发、规模化经营,打造生态庄园内部、生态庄园之间的现代化农业产业链条,形成特色、有机、健康的新兴产业体系,促进区域经常济的转型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