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历史先声与庄严号召——纪念列宁《论战斗唯物主义的意义》发表90周年

2012-08-15 00:54黄连元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2年12期
关键词:唯物主义资产阶级列宁

黄连元

(江汉大学 《地方高校发展与评估》编辑部,湖北 武汉 430056)

列宁晚年在领导苏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同时,非常关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工作。1921年3月,随着新经济政策的实行与经济政策的调整,苏俄思想理论战线上的斗争更为激烈。国内外地主资产阶级势力竭力扶持唯心主义哲学和宗教神学,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领域向马克思主义展开进攻。为了开展对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宣传教育,列宁3月12日专门撰写了《论战斗唯物主义的意义》一文[1]。在这篇被称为“列宁最后一篇哲学论著”的文章里,[2]列宁为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着重分析了当时思想文化领域的现实状况,提出了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的迫切性,揭示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斗争的尖锐性,就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舆论引导、现实保障与科学方法进行了科学分析,这对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工作乃至整个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全局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透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现状来观察,就能深刻体会到:列宁的文章虽然是在90年前面世的,但其对当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意义不仅丝毫没有被减弱,而且显得更为突出;非但没有过时,而其现实价值更为彰显。

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结成三种联盟,共同捍卫马克思主义

列宁提出了具有深远意义的统一战线问题,即在捍卫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共产党员同非党员唯物主义者、现代自然科学家以及历史上的唯物主义哲学家要结成三种联盟,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

第一,共产党员同非党员唯物主义者的联盟。这是绝对必要的,是捍卫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批判哲学和宗教唯心主义的现实需要。首先,这是由工人阶级政党的性质决定的。列宁批评了共产党员中那种认为单靠革命家的手就能完成革命事业的错误观点,认为这是非常危险的的错误之一。然而,革命家只能起到先进阶级的先锋队作用,这是真正富有生命力的,这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所在。而无产阶级先锋队要能真正引领全体群众前进,必须把群众团结在自己的周围,这是完成其先锋队任务的基础。其次,这是引导各种社会思潮的需要。虽然当时俄国先进社会思想中的主要思潮都具有坚实的唯物主义传统,但俄国民粹派仍被当时所谓“最新成就”的欧洲科学假象所迷惑,难以透过各种假象分辨它是替资产阶级及其偏见和反动性效力的实质及各种表现形态。为此,共产党员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吸纳所有拥护唯物主义的有识之士来反对哲学上的反动,实现共产党员与非共产党员的唯物主义者的联盟,否则“就根本谈不上什么有成效的共产主义建设”。

第二,马克思主义者要同现代自然科学家结成联盟,这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究其原因,对马克思主义者而言,经历着急剧变革的现代自然科学,在思想领域不断出现一些或大或小的反动的各种流派和哲学学派。然而,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必须高度重视自然科学领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使自然科学家们关注并参与这项工作。这就存在着与自然科学家实现联盟的必要性;应该看到,自然科学家们倾向于唯物主义,勇于宣传和捍卫唯物主义,反对怀疑论和唯心主义。列宁以爱因斯坦为例说明:19世纪末以来,自然科学的许多大革新家,甚至是多数大革新家,并没有对唯物主义原理进行任何主动的攻击,这样就存在结成联盟的可能性。

从科学本身而言,现代自然科学的快速变革与发展,各个领域正处在深刻变革的历史时期,必然使自然科学无法离开哲学的结论。这是因为:首先,所有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要抵制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袭,与资产阶级世界观的复辟坚持斗争,必须要有坚实的哲学论据;其次,如果离开唯物主义的指导,自然科学家们在作哲学结论时,仍就摆脱不了那种束手无策的尴尬。为此,现代自然科学家要成为现代唯物主义拥护者,要做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所以,自然科学家要自觉地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只有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坚持唯物主义,才是坚持现代唯物主义。唯物主义者也必须学习和研究辩证法,既要学习研究马克思的《资本论》和各种历史和政治著作中的辩证法,以及经典作家有关辩证法的思想,又要学习马克思从唯物主义角度对黑格尔辩证法的理解并进行系统研究。

第三,列宁所说的统一战线,还包括当今的马克思主义者与历史上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的联盟,即共产党员和一切彻底的唯物主义者要与资产阶级中的进步分子,在一定程度上要结成联盟。这是无产阶级政党不倦地进行无神论的宣传和斗争的迫切需要。列宁对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那些唯物主义者及其著作还着重提及,例如18世纪末战斗的无神论者的文献,要求密切关注用各种文字出版的所有文献资料,不论价值的大小都翻译出来或摘要介绍。他高度重视这种联盟,认为“不敢同18世纪即资产阶级还是革命阶级时期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结成联盟,就无异是背叛马克思主义和唯物主义”。当然,“当这些进步分子变成反动的时候,就要坚决地揭露他们”。

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舆论引导:重视反宗教宣传,加强无神论教育

写作这篇文章的初衷,据克鲁普斯卡娅回忆,是列宁认为“我们这里反宗教宣传搞得太肤浅,有许多庸俗化的做法,反宗教宣传没有同自然科学深刻地结合在一起,很少揭示宗教的社会根源,不能满足在革命年代迅速成长的工人们的要求”。[1]387为此,列宁严厉批评国家机关的反宗教宣传工作做得非常软弱无力,非常不能令人满意。所以,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善于唤起最落后的群众自觉地对待宗教问题,自觉地批判宗教”,亦即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重视舆论引导,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

首先,在开展反宗教宣传、加强无神论教育方面,列宁提出要翻译出版18世纪末战斗的老无神论者的著作,并在人民中广泛传播,以实现无产阶级的舆论引导。一方面,这是恩格斯1874年6月在《流亡者文献》中对现代无产阶级领导者的嘱托;[3]另一方面也是回应当时诸如“18世纪无神论的旧文献已经过时、不科学、很幼稚等等”、“不会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修正意见来补充旧无神论和旧唯物主义”的担心。他认为,那些锐利生动的无神论著作在打击盛行的宗教唯心主义、唤醒人们宗教迷梦方面,往往要比那些枯燥无味地转述甚至歪曲马克思主义的读物有效得多。当然,对前述的辩护与担心,列宁指出:18世纪的文献肯定会有幼稚和不科学的地方,但是,在出版时可以适当删节和附上短跋,指出人类在批判宗教方面的新进展与最新著作;马克思主义的所有比较重要的著作都已经有了译本,相信人们能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加以修正。这些都能确保无产阶级的舆论导向。

其次,列宁重视揭露宗教的社会根源,提出要利用书籍、小册子和具体事实的对比,来揭露宗教的社会根源,说明现代资产阶级的阶级利益、组织与宗教团体及其宣传组织的关系。并且,要批判当时某些利用现代科学主要成就对宗教作“科学批判”的“资产阶级的思想奴隶”,这些代表人物不是“为现在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效劳”,就是“公开帮助剥削者用更为卑鄙下流的新宗教来代替陈旧腐朽的宗教偏见”,对此,要坚决地揭露他们,实现无产阶级的舆论导向。

三、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现实保障:学会运用政权,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一如既往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注重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建设。通过短短几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列宁深刻地体悟到:“在革命时代夺取政权要比正确运用这个政权容易得多”,“俄国工人阶级有本领夺得政权,但是还没有学会利用这个政权”。这是他针对当时在苏俄的意识形态领域与文化建设中的混乱情况有感而发的。列宁“不仅要夺取政权,更要善于运用政权”的思想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列宁强调要划清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发挥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优越性。据克鲁普斯卡娅回忆,列宁在写作这篇论文时曾阅读某本反宗教宣传书籍,“他对此书反宗教宣传方面不大满意,但喜欢书中对资产阶级民主制的批评。”[1]388在文中,列宁认为资本主义所谓的“现代民主”,无非就是对资产阶级有利的东西作宣传和舆论引导。所有这一切,无疑就是要宣传反动的宗教、蒙昧主义思想,以达到为剥削者辩护的目的。为此,无产阶级的宣传教育也要实现正确舆论引导,确保舆论导向。在批判披着科学、民主外衣的“伪科学”时,列宁对两种民主进行了比较,认为:“布尔什维主义革命才是唯一彻底的民主革命”,他在文中指出:“尽管在布尔什维主义革命以前已经有过很多次自称为民主革命的资产阶级革命,但是,只有布尔什维主义革命才第一次在这方面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它既反对反动思想和农奴制度,又反对统治阶级和有产阶级通常所表现的假仁假义”。列宁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区别于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于,“它的法律不把假仁假义、妇女及其子女的无权地位奉为天经地义的事情,而是公开地并以国家政权的名义对一些假仁假义和一切无权现象作不懈的斗争”。

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科学方法:凸显事实教育,改进传统教育方式

列宁非常关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方法。他指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如果以为,只有通过纯粹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这条“直路”,才能使整个现代社会的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和手工业者从愚昧无知和囿于偏见的境地中摆脱愚昧状态,“那就是最大的而且是最坏的错误”。因为这种教育在方法上,对马克思主义仅仅只是一种转述而已,完全没有选择适当的事实来予以说明,表现在文字上是极为枯燥无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此类转述充斥我们的出版物,并且常常歪曲马克思主义。

为此,列宁强调马克思主义教育中的事实教育方法。就反宗教的宣传教育而言,应该以各种方式接近人民群众,向人们提供无神论的各种宣传材料,说明实际生活中各方面的现实状况,以引起他们的关注,使那些对宗教迷信的人们得以唤醒,用不同的方法从各个方面使人们从精神上振作起来,要用许多具体事实和对比来揭示宗教的根源和本质。就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而言,从占世界人口大多数的中国、日本、印度的新兴阶级,因其在历史上无所作为和沉睡不醒、欧洲许多国家至今仍处于停滞和腐朽状态的人民,他们日益觉醒奋起斗争的事实以及新兴阶级和民族逐步觉醒的事实,充分证明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就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宣传教育而言,要对黑格尔的唯物主义观点作深入的探讨和解释,对马克思在运用辩证法中的实例,以及现代帝国主义战争和革命所提供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等方面的辩证法实例加以阐明。

总之,列宁的这篇文章,发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历史先声,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庄严号召。当前,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遏制、牵制和西化、分化。有效抵御境外敌对势力的思想文化渗透,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也是对我们的重大考验;国内社会思想观念多元、多样、多变更加明显,社会思想更加活跃、更加复杂,一些杂音噪音时有出现,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任务更加繁重;互联网等新兴媒体迅猛发展,成为社会思想文化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用先进文化占领互联网阵地的任务更加艰巨。在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新形势、新要求的前提下,重温列宁90年前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关论述,对于我们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加强包括唯物论和无神论教育在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与鲜明的现实价值。

[1]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22-331.

[2] 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导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225.

[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6.

猜你喜欢
唯物主义资产阶级列宁
唯物主义何以言“否定之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前世”“今生”与“再生”
列宁晚年意识形态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实践唯物主义不是方法
哲学唯物主义不必拥抱量子力学的多世界解释
“新唯物主义”与马克思哲学
1920—1927年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认知及影响
民意调查:列宁和斯大林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列宁的赠言
纪念列宁
毛泽东对资产阶级军事思想的批判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