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艳燕
(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 广西·桂林)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民众的休闲意识不断增强,休闲产业呈现出空前的繁荣景象。此时,及时了解民众的休闲观念,进行适当的引导,对于个人全面发展、个人自我价值充分实现,乃至在全社会范围内倡导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形成健康愉悦的消费氛围有重要意义。
根据学者杰弗瑞·戈比的研究,“休闲是从文化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外在压力中摆脱出来的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它使个体能够以自己所喜爱的、本能地感到有价值的方式,在内心之爱的驱动下行动,并为信仰提供一个基础。”这个定义不仅体现了休闲产生的物质、文化基础,而且揭示出休闲内在的精神价值。在此基础上,本文研究所指的休闲观念,意为人们在休闲实践中形成的各种认识,以及在此基础上对现实的休闲和理想的休闲所持有的价值判断和态度。硕士研究生作为其中一个高学历、高生活压力的群体,对休闲活动有着更强烈的需求,也对休闲发展趋势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次调研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结构化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于2011年7月在桂林市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桂林医学院等高校现场发放调查问卷190份,采用网络发放问卷110份,有效回收问卷数分别为173份、99份,有效率为90.7%。在问卷预测试和正式问卷发放过程中,随机对被调查者进行结构化访谈,以求更加深入地了解被调查者对休闲观念的真实理解。
由于此次调查对象为桂林市高校在读硕士研究生,该群体成员在年龄、文化程度等基本人口统计因素上差异较小,在此不再赘述。样本构成中女性占58.6%,男性占41.4%。
(一)休闲现状分析
1、闲暇时间。对于自己的闲暇时间拥有状况,40.7%的被调查者选择“闲暇时间正好够用”,另有22.5%的被调查者选择了“闲暇时间较少,有些休闲活动不能参加”,上述两种情形在被调查者中占有较大的比例。通过访谈了解到,理工类、医学类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生活时间安排往往受到实验的限制,文史类、经管类、艺术类专业研究生则时间安排相对灵活,更有可能拥有连续的休闲活动参与时间。
选择“闲暇时间过多,不知怎么打发”和“闲暇时间过少,严重不够用”这两种极端情形的被调查者比例较低,分别为2.1%和2.4%,可见绝大多数硕士研究生还是处于劳逸结合的生活状态。
在被问及“假定每周工作五天,根据目前的情况愿意选择以下哪种生活”时,65.8%的被调查者选择“保持现状不变”,22.6%的被调查者选择“每周多干一天工作,同时多挣一天的工资”。从调查结果看,多数硕士研究生对待工作和休闲比较理性,对于调剂工作压力具有一定的主动性。此外,不同生源地和家境下的生存压力对被调查者的选择有很大影响,这使得他们在休闲观念和休闲现状之间出现偏差。
2、休闲活动的计划性。在选择休闲活动项目时,46.2%的被调查者“有时会”考虑该活动对自己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效用,30.8%的被调查者“常常会”考虑,而23.1%的被调查者表示“一般不会考虑这个”。
进一步问及“参与休闲活动时,是否会提前进行计划”,15.4%的被调查表示“设法打发时间,并无太多考虑”,10.3%的被调查者选择“跟随集体参与”,38.5%的被调查者会“临时进行简单计划”,只有35.9%的被调查者“会提前进行详细安排”。
对于了解和学习关于休闲方面的知识和技能,76.3%的被调查者都选择了“需要”,18.0%的被调查者认为“无所谓”,而只有5.7%的被调查者选择“不需要”。
上述调查反映出硕士研究生的休闲活动仍存在盲目性,这将非常不利于培养长期的休闲爱好和探索适合个人特点的休闲技能。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硕士研究生对接受休闲知识和休闲技能的培养持较开放的态度,通过休闲教育和引导帮助该群体形成较均衡的生活方式十分必要。
3、参与的休闲活动类型。依据纳什休闲层次论的相关内容,调查问卷列出了6种休闲活动的类型,分别是“消极行为”、“摆脱单调消磨时间”、“休养娱乐”、“工作内容在休息时间里的延伸”、“个人成长”和“投入感情和精神参与的创造性活动”,让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其中,“个人成长”、“休养娱乐”和“摆脱单调消磨时间”分别以26.1%、21.7%和20.3%的比例占前三位。该项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在硕士研究生群体中,“消极行为”一类的休闲方式较少见,但被调查群体在休闲活动中的情感体会和精神收获仍然有限,休闲质量有待提高。
(二)休闲体验评价
1、休闲设施评价。分别有37.6%和39.0%的被调查者认为居住地周围的休闲娱乐设施与服务“比较少”和“一般”,选择“比较丰富”和“非常丰富”的比例较低,说明休闲娱乐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休闲产品和服务有待丰富。
2、休闲体验评价。就休闲体验总体满意度而言,分别有50.3%、21.6%的被调查者选择“一般”和“不太满意”,只有25.7%的被调查者选择“比较满意”,选择“非常满意”的被调查者仅占到2.5%。
此外,为更加全面地了解被调查群体的休闲体验,调查问卷引导被调查者按照李克特量表的方式,在两对反义词之间以数字从1到5的程度来选择自己休闲体验的充实性、趣味性、愉悦性、和谐度、松弛度、自由度、有意义。经过统计处理,除自由度均值达到4.08以外,上述各项均值都在3与4之间,其中和谐度和放松度的均值相对较高,分别为3.86和3.78。
整体来看,被调查者的休闲体验深度尚不足,休闲体验的总体满意度有待提升。
(三)对理想休闲的认识。在了解被调查者对理想休闲的认识时,一方面让被调查者对现有的说法和自己对休闲的看法进行评价和选择;另一方面让被调查者以开放的方式表达自己心中理想的休闲是怎样的,提炼自己最看重的关键点。
对休闲的看法上,选择休闲是“紧张学习与工作后的调节”和“研究生自我完善的课堂”两项的频率较高,分别占到45.7%和27.1%,只有2.4%的被调查者选择“时间宝贵,要做的事多,休闲是以后的事”。可以看出,被调查群体对休闲价值认可程度较高。
为了解被调查者对该群体成员整体休闲状态的体会,让被调查者对“研究生休闲生活基本处于盲目、自发、消极状态”这一说法给出评价,有39.1%的被调查者选择了“不同意”,有37.4%的被调查者选择了“说不清”。调查结果显示多数被调查者倾向于对研究生群体的整体休闲状态给出相对积极的评价,但也体现出对该群体的休闲状态存在一定的担忧,从而同时表现出较为模糊的认知。
除此以外,通过对被调查者所表达的理想休闲特征进行归纳,发现硕士研究生群体在休闲中比较看重无拘无束、扩展知识面和交际圈、调节工作学习压力、彰显个性等特点,也表达了对充实生活的追求,倡导在基本生活保障和完成所承担的社会角色之外进行适度休闲。
通过此次调研,发现桂林市高校在读硕士研究生群体拥有一定的闲暇时间,对休闲在生活中的价值有一定的认识,对于工作学习与休闲的调节相对理性。但是,该群体的休闲生活尚处在较为初级的层次,在休闲生活的规划方面还不够清晰,休闲体验的深度还很有限。
因此,从观念、知识、技能、行为等方面有组织地向特定群体提供接受休闲教育的机会十分必要。各类在校群体接受正规的休闲教育,是大力发展家庭和社会范围内休闲教育的重要基础。
[1]金倩,楼嘉军.武汉市居民休闲方式选择倾向及特征研究[J].旅游学刊,2006.1.
[2]郭清秀.研究生休闲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3]王彦.基于休闲动机的消费者分群实证研究[J].江苏商论,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