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凤花,霍秀英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河北 张家口075000)
口底蜂窝织炎是颌面部最严重的炎症之一,它是多间隙同时感染的疾病,通常波及双侧颌下间隙,双侧舌下间隙,双颌下间隙[1]。感染均为继发性,感染途径多来源于牙源性感染,如根尖周炎、冠周炎,其次是腺源性感染,如淋巴结炎、扁桃体炎。损伤性,医源性、血源性感染较少见[2]。此类病例起病急,且全身及局部症状均较明显,多有畏寒、发热、头痛、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局部均有较明显的红、肿、热、痛及区域性淋巴结肿痛,张口受限,吞咽困难,多数患者经简单的抗炎治疗无效并出现呼吸困难后才加以重视,来院治疗。
自2008-07~2010-03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共收治口底蜂窝织炎患者18例,其中牙源性感染6例,腺源性感染11例,医源性感染1例。经当地医院治疗5~7 d后局部症状未见好转,反而出现全身不适、头痛、乏力、颌下区肿胀、张口受限、吞咽困难,继而出现呼吸困难才转入本院。
18例患者均病情重,全身症状严重,伴有头痛,乏力,呼吸困难,其中1例出现中毒性休克经纠正好转。首要的治疗方法就是解除气道阻塞,及时切开引流,甚至行气管切开术,保证呼吸畅通。因此,在转运病人到手术室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为了确保病人转运过程的万无一失,我们认真考虑转运中的风险因素[3],分析和评估转运中的每个环节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
1.3.1 建立绿色通道 转运前与手术科室及手术专用电梯联系,确保绿色通道,避免延误抢救时机。
1.3.2 告知病人及家属转运风险,稳定其心理状态 在目前医疗纠纷中,绝大多数纠纷不属于医疗过失,而是部分患者及家属对医疗风险不认识,不承担的反映[4]。因此我们医护人员应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病情变化及家属的心理需求,从法律的高度来尊重病人的知情权,必须把转运风险告知病人及家属。使他们有思想准备以利于建立医患互动、风险共但的新型医患关系,减少纠纷发生。
1.3.3 转运是组织协调统一 由于病人病情危重,情况紧急,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开通气道,切开引流。这就需要将病人尽快运送到手术室,因此,科室之间配合紧密,在转运过程中没有丝毫的耽误,手术专用梯在楼层等待,保证绿色通道,参加手术的相关医护人员提前准备就绪。病人一到,即开始手术,争分夺秒的抢救生命。
1.3.4 设置转运小组,配备抢救设备 转运病人时一名医生,两名护士专职负责,转运前再次评估其病情,告知家属转运风险。备齐必要的抢救药品及物品,如氧气枕2个,保证氧气的供给,监护仪一台,随时监测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建立静脉通路,以备抢救之需,另外在转运途中防止各种管道扭曲、堵塞、滑脱情况的发生。
由于采取了护理干预措施,18例口底蜂窝织炎患者从离开病房准备进行手术到安全到达手术室仅用了143~159s,顺利与手术室人员交接,途中无意外情况发生,得到了及时就治,家属感到满意。只有1例患者患有风心病20余年,全身中毒症状严重,就诊时已出现DIC,当运送到手术室与手术医护交接时,死于呼吸衰竭。但是由于采取的措施积极,患者家属了解病情和转运风险,虽然处于悲痛之中,但对医护人员的工作和服务给予了肯定。
由于对患者的病情评估及时,稳定了病人的心理状态,告知病人及家属转运风险,建立了医患互动、风险共但的新型医患关系,减少了纠纷的发生。有专家认为,任何临床活动即使是极为简单或看似微不足道的临床活动,都有风险[5]。把发生护理不安全事件后的消极处理,变为积极预防,这种积极而超前的护理干预激发了护理风险的管理。在护理工作中,有原来重视发生问题的处理,到现在注重预见管理、过程管理、细节管理及工作流程的改进,由原来发生问题再处理到能积极去预见认识和重视风险防范,激发了护理人员的创新精神,使护理人员真正融身到护理事业中,避免了以往工作中的形式主义。
[1] 邱蔚六主编.口腔颌面外科理论与实践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2] 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学 [M].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35.
[3] 陈燕.重视护理风险评估,加强安全管理 [J].护理管理杂志,2002,2(4):9.
[4] 姜国和.医疗风险与风险转移 [J].中国医院,2002,6(3):6.
[5] 陈辽平.香港医院的医疗风险管理 [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2,7(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