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兵,秦克寅
(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山东 淄博 255049)
慈善事业是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进入21世纪,党和政府积极鼓励宗教组织在国家引导和管理下从事有益于社会发展的公益活动,佛教慈善事业也因而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近年来,学术界、佛教界陆续召开了多次“宗教与公益慈善事业”相关主题的学术研讨会。不过,我国佛教慈善无论是慈善实践还是学术研究均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外宗教慈善相比较尚存在较大的差距,远不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同时,随着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的日益突出,生态环保也越来越成为公益慈善事业的重要方面。但是佛教慈善对生态环保的关注非常薄弱,大陆佛教界、学术界有关佛教慈善的论文鲜有论及生态环保者,这与当前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迫切需要很不适应。
佛教慈善向生态环保的拓展本身是与佛教传统慈善和佛教慈善的现代化相互关联的。从其与佛教传统慈善的关系来看,佛教本身是一种产生、成长于古代社会的思想文化,佛教慈善因而带有古代文化的特质,这主要体现在佛教慈善主要是建立在佛教主体德性修养实践基础上的,其思想出发点是主体对精神超越的追求,是为培养主体自身的慈悲精神,增长主体自身的修行功德服务的。佛教慈善向生态环保的拓展要体现佛教自身的精神特质,还应保持佛教传统慈善观念和组织实践的主要方面。如突出对大众宣传生态环保意识、将生态环保意识作为佛教主体本身应具的德性修养的一部分,突出佛教领袖德性修养和人格魅力对大众的带动作用和感召作用等;从其与佛教慈善的现代化关系而言,生态环保在当代已成为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重要方面,而生态环保实践本身是一项现代化的社会实践,这就决定了佛教慈善事业向生态环保的拓展本身应建立在佛教慈善的现代化基础上,继承和发展国内外现代化慈善事业行之有效的理念、内容、运作模式和相应的制度支持,充分发挥佛教主体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同时,由于当前我国佛教慈善的现代化尚未完成,这也决定了佛教慈善向生态环保的拓展必将始终与佛教慈善的现代化纠结在一起,随着佛教慈善的现代化在思想观念和实践方式方面与时俱进。本文关于佛教慈善向生态环保的拓展就是要在此认识基础上,从佛教慈善观念和佛教慈善实践两个方面分别论述。
关于佛教慈善观念向生态环保的拓展,可以从佛教传统慈善观念的内涵及其局限、向生态环保拓展的可能性、拓展的内容,以及思想模式等方面进行论述。
佛教传统慈善观念包括慈悲观、布施观、因果报应说、福田观和报恩观等多方面。(1)佛教视慈悲为“佛道之根本”。所谓“慈悲”,《大智度论》中说:“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大慈者,念令众生得乐,亦与乐事;大悲,怜悯众生苦,亦能令脱苦。”[1]也就是说,所谓慈悲,就是尽力帮助众生,让众生得到快乐,解脱痛苦。佛教济贫赈灾、施医赠药、恤孤养老、护生放生等慈善实践则是佛教慈悲济世观念的具体体现;(2)“布施”是大乘佛教“六度”、“四摄”之首,是佛教济世利众、教化众生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佛教慈善内容的重要方面。佛教强调应想方设法帮助需要帮助的众生,认为布施分为财施、无畏施、法施三种。“财施”是指在物质钱财方面资助众生;“无畏施”是指在众生处于困难危险境地时施以救助,使其免于恐惧;“法施”则是指向众生宣传佛法,帮助众生净化自身,入佛智慧;(3)福田说肯定主体通过慈善行为能够培植自身福田。将福田划分为悲田和敬田两种。所谓“敬田”,是指恭敬、布施佛法僧三宝;所谓“悲田”,是指慈悲救济贫病孤老。在悲敬二田中,佛教更关注前者;(4)佛教“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报应观念,与中国传统道德中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观念相结合,是佛教慈善行为的主要动机之一;(5)报恩说。佛教中有报三宝、父母、国土、众生四重恩之说,其中,报国土恩包括慈悲济世、服务社会,关注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内容,报众生恩则包括济贫赈灾、施医赠药、恤孤养老等服务人群内容。
佛教传统慈善观念具有自身的思想特质,由此也形成了其自身固有的优点和局限。这主要体现在:首先,佛教传统慈善观念主要是从主体自身的德性修养、功德福报、因果祸福出发阐明佛教慈善实践的思想基础。这种思想观念的优点在于它能调动主体慈善行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其局限则表现为由于主要关注的是主体自身的德性修养、功德福报、因果祸福,而不是对他人、社会的利益,因而易流于关注慈善行为的自利方面,其慈善行为带有较强的随意性、暂时性,缺少现代慈善理念中的公民意识、公益精神和平等意识,不利于主体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培育,也不利于组织起应对社会不同层面需要的系统的社会慈善体系;其次,在佛教传统慈善观念中还存在缘起无我和因果报应观念之间的矛盾,一方面,佛教认为一切现象事物均是因缘和合而成,人也是五蕴和合的产物,并不存在实体性的“自我”。缘起无我观念有助于大乘佛教主体发起舍己利人、慈悲救世的行为。由此出发,佛教慈善观念有可能开出或涵摄现代慈善理念中的公民意识、公益精神及平等意识。另一方面,佛教又继承了印度传统宗教因果轮回观念,肯定业报轮回主体的存在。从业报轮回观念出发从事慈善活动,则会产生从个体自身福报功德出发的自利观念;再次,佛教以心灵的解脱为人生追求的根本目标,认为对财富和权力的追求并不能给人们带来预期的幸福,相反成为人生痛苦的根源,主张追求心灵的超越和安宁。由此,佛教主要是教导人们摆脱物质名利对人的束缚,获得心灵的宁静。从慈善角度而言,佛教所谓“利乐有情”,除了指满足众生生存利益外,其主要内涵是指帮助众生解脱精神的痛苦,获得心灵的安宁。因此在今天,当人们讨论慈善的话题时,有人就此提出“心灵慈善”、“软慈善”的概念;在讨论布施的内容时,强调“诸布施中,法布施最”。应该说,这一观念应该说抓住了佛教的根本,而且从长远意义上说,解决了人们价值观和心灵安宁问题确实是实现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协调的基础。但是从其消极意义言,这一观念也可能给佛教主体不积极从事世俗慈善事业以借口,特别是在社会危机、生态危机非常紧迫的情况下,以此为借口不积极参与现实的公益慈善事业就显得格外不合时宜。
佛教传统慈善观念向生态环保的拓展在思想模式上要求立足佛教慈善传统吸收融合现代慈善理念。具体而言,就是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吸收融合现代慈善观念中的公民意识、公益精神和平等精神。所谓公民意识,即强调佛教主体作为国家公民应具有公民的责任意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生态环境建设做出自身的贡献;所谓公益精神,即强调佛教主体进行慈善活动应避免单纯从自身德性修养、功德福报、因果祸福出发,而更多地关注社会公益事业的需要,积极参与到生态环保的公益慈善事业当中;所谓平等精神,即自他平等,以一种平等心、尊重心帮助济助对象,克服施受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主客疏离感和不平等心态。不过,佛教传统慈善观念的现代化本身不应是以现代慈善理念简单取代佛教传统慈善观念,而应立足佛教传统慈善理念的根本,在佛教慈善理念的基础上吸收融合现代慈善理念。如以心灵慈善为根本,将慈善行为建立在佛教慈悲精神基础上,突出主体自身的德性修养,在此基础上涵摄现代慈善理念。同时,佛教慈善理念中的慈悲利他、缘起无我思想本身也能够与现代慈善理念的公民意识、公益精神、平等精神相互融通;个体德性修养本身也能够将内在的精神超越与外在的慈善救世圆融一体,从而涵摄现代慈善实践理念。就生态环保而言,则要求关注心灵环保对于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注重宣传佛教注重精神追求,否定物质贪欲观念对于转变人们人生价值观及生活方式的生态环保意义。
生态环保建设本身具有不同于其他公益慈善事业的内涵和特征,这也决定了佛教慈善观念向生态环保的拓展具有自身新的内涵和特征。其一,佛教传统慈善无论是济贫赈灾、恤孤养老,还是施医赠药、修桥补路,关注的主要是社会和谐,而生态环保关注的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其二,佛教传统慈善关注的对象主要是社会领域中的弱者,生态环保关注的对象则是其他生命存在和自然生态系统,就这一点来说,它要求佛教拓展慈悲心关爱的范围。事实上,从今天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力量的增强而言,其他生命存在乃至自然生态系统都是一定意义上的弱者,因此当代西方非人类中心主义生态思想主张赋予其他生命存在以及自然生态系统以存在的权利,将它们纳入道德关怀的对象;其三,佛教慈善向生态环保的拓展要求我们更关注“慈善”作为公益慈善事业的内涵。在英语中,与“慈善”相对应的词有两个:一是charity,主要是指出于慈悲爱心为弱者提供帮助、救济和施舍;二是philanthropy,主要是指对全人类的爱,为增加人类的福利做出努力,关注的是人类长远的、整体的利益。传统佛教所理解的“慈善”偏重于前者,关注的主要是社会中的弱者。而今天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关涉的则主要是人类整体的生存质量和长远利益,在对“慈善”内涵的理解上更偏重于后者。
需要突出强调的是,佛教慈善向生态环保的拓展不仅要求佛教主体认识到生态环境危机的严峻形势,而且应认识到当前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生态环境危机直接关联,进而将慈善救助关注点投向生态环保事业上。如近年来各地干旱、洪涝、飓风等自然灾害的频发,与气候暖化导致的气候模式异常直接相关。传统佛教慈善事业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自然灾害的救助,而今天自然灾害与生态环境危机的内在关联,则要求佛教慈善在关注自然灾害救助的同时,关注生态环保公益慈善事业,将慈善救助投向自然灾害的源头上。
从不同佛教主体的慈善实践来看,如何向生态环保拓展,我们主要从佛教生态环保宣传、佛教慈善基金会、佛商、佛教志愿者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佛教生态环保宣传是佛教慈善实践向生态环保拓展的重要方面,也是近十多年来佛教在生态环保方面所做的主要工作。如台湾佛光山举办“佛光山信徒身心环保净化法会”、法鼓山倡导“心灵环保”,组织“法鼓山社区关怀环保日”、玉佛寺举办“佛教与生态文明”学术研讨会,定期举办环保知识讲座等等,均是以不同形式进行生态环保宣传。佛教生态环保宣传一方面需要佛教界领袖认识到生态环保的严峻形势,在生态环保宣传方面起到倡导和组织作用;另一方面应充分利用现有佛教宣传教育资源进行生态环保的宣传工作。如在佛学院增设生态环保方面的课程,利用讲座、网站、报刊等形式向大众宣传生态环保意识和生活方式,举办佛教与生态环保方面的学术研讨会,资助出版生态环保图书,组织信众从事社区环保活动,向社会宣传生态环保意识等等。
当前佛教慈善基金会主要关注的是与社会和谐相关的慈善资助,而很少关注生态环保方面的资助和项目开发。在这方面,我国基督教慈善组织爱德基金会的相关工作值得佛教效法。爱德基金会有专门的生态环保项目开发负责机构。其介入的环保项目包括能源与气候变化、水、农业、自然资源的管理等方面:如为缓解气候变暖,爱德基金会在农村推广了很多能源再利用项目,如农村的沼气池,西北地区的太阳灶,为玉树提供光伏电源和太阳灶,在金沙江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水项目方面,爱德基金会开展了饮水项目、防灾减灾项目、植树造林和控制环境污染的项目,关注水质监测等;农业方面,推出“净土洁食”计划,探索发展有机农业模式的项目等等[2]。笔者认为,佛教慈善实践要进一步向生态环保拓展,应突破单纯进行生态环保宣传的模式,走结合我国生态环保建设需要,进行生态环保项目开发的道路;同时,佛教在生态环保项目开发上,还可以走与世界自然基金会、世界宗教与环保基金会等国际慈善基金会合作的道路。世界自然基金会、世界宗教与环境保护基金会均重视与各国宗教团体合作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的事业,如世界自然基金会曾主导和推动佛教进行云南“香格里拉可持续发展社区”的环保建设。世界宗教与环境保护基金会在我国曾资助和推动陕西太白山铁甲生态道观建设,其目标是把该道观建设成集人文型与环保型为一体的示范教育基地。行动计划包含承诺融生态教育于宫观建设和道教活动之中,减少烧香和鞭炮产生的污染,关注当地物种保护和支持绿化,在道观中采用节能技术及保护道观所在区域的水源等。目前,该生态项目被推广到多个省市的道观,已成为跨区域的环保努力,在我国道教界乃至整个宗教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3]。加强与国际相关基金项目的合作,一方面能够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能够学习国际基金会相关环保项目开发的经验。当然,佛教慈善基金会的生态环保实践本身还要求建立在慈善事业的现代化发展基础上,有赖于政府营造适合宗教慈善事业进一步开展的制度和文化环境,同时也有赖于佛教界有识之士的积极推动。
佛商是佛教慈善事业的重要力量,佛教慈善实践向生态环保的拓展离不开佛商的参与。所谓 “佛商”,简单地说就是信佛的商人,是以佛教思想为指导来进行经商的社会群体。在我国,“佛商”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引起社会关注,其主要代表有福耀玻璃公司董事长曹德旺、海航集团董事局董事长陈峰、双星总裁汪海、海尔总裁张瑞敏、沈阳凤祥集团董事长孙凤祥等。改革开放以来,众多佛商不仅积极参与寺院修复、济贫赈灾、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公益慈善事业,而且致力于促进社会形成公益事业的良性运行机制,为我国公益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不过,佛商在资金捐助和项目开发方面目前尚未将关注点投向生态环保事业。在这方面,我国一些民营企业家为开展的生态环保慈善事业所做出的努力,对佛商从事生态环保公益慈善事业具有借鉴意义。百名企业家成立“SEE生态协会”治理阿拉善荒漠的善举最有代表性:2001年,宋军在阿拉善盟斥资5千万建成月亮湖生态旅游景区;2004年,刘晓光、田溯宁、陈东升、王石等百名企业家在此成立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每位会员出资十万元以上,致力于在阿拉善从事防治荒漠化的工作,以缓解阿拉善沙尘暴对北京的影响。SEE生态协会对阿拉善荒漠的治理没有简单地停留在植树造林上,而是将荒漠治理与当地农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在当地开展的生态环保项目包括天然梭梭林保护与能源替代项目、生态农业、舍饲养羊、秸秆精加工等。这些项目不但给当地人带来了经济收益,还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人们的环境观念,使当地人成为自觉的生态保护参与者[4]。其对佛商参与生态环保公益慈善事业的启示应该有三方面,一是要求佛商将关注点更多地投向生态环保事业;二是可改变单纯进行资金资助的方式,参与到生态环保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实际项目中;三是佛商之间需组织起来,发挥群体优势,共同开展生态环保项目。实际上,近年来上海佛商在继承相对稳定 “信仰共同体”,共同参与公益慈善活动方面已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5],而共同的信仰基础也有助于增强佛商组织实践的凝聚力。
佛教志愿者是以佛教在家信众为主体的志愿者群体,发挥佛教志愿者在生态环保建设中的作用,对于生态环保意识和生态生活方式的推展具有重要意义。志愿者的出现是当前我国方兴未艾的民间社会关注公益慈善事业的新现象,志愿者的出现和不断发展的趋势正成为我国社会公益慈善事业良性发展的重要力量。佛教志愿者的出现相对较早,同时佛教志愿者在推动公益慈善事业发展方面也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一是佛教自身的慈善传统使佛教志愿者乐于从事公益慈善事业;二是共同的信仰使佛教志愿者群体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组织性;三是佛教领袖对佛教志愿者具有很强的精神感召力和组织作用。在这方面,台湾慈济志愿者的行为很有说服力。如台湾屏东的官员曾经发起清理河岸附件垃圾的号召,但应者寥寥。后来慈济功德会介入到这一活动中去,提出“拾一份垃圾,积一份功德”,结果很多人加入到治理社区环境的行列中来。佛教志愿者的这些优势拓展到生态环保上,必能成为生态环保建设的巨大力量。在这方面,我们仍以台湾慈济功德会为例。1990年慈济开始参与环保,在2005年,慈济在台湾注册的环保志愿者最少有44700位。慈济志愿者参与的生态环保实践包括到大专院校宣传环保,做资源回收,参加社区环保活动,到居民家中收集和分类垃圾等等。从1990年起,慈济“回收并转卖的资源超过一亿六千万新台币。”他们通过循环使用纸张所节约的资源等同少砍伐了三十六万棵20年树龄的树[6]。相对而言,大陆佛教志愿者开展的生态环保活动则刚刚起步。与此相关的倒是大陆的环保志愿者已有一定的发展,如在华夏公益网站即有专门的环保志愿者专栏。希望更多的佛教志愿者能够加入环保志愿者的行列。关于佛教志愿者能够参与的生态环保实践,应该首先还是生态环保意识和生态生活方式的宣传;其次是通过组织义务劳动,参与社区环境净化、植树造林,推动普及垃圾分类回收等,这对于增强民众的生态环保意识,形成良好的资源回收利用习惯等具有重要意义;再次,还可以学习西方生态环保运动的一些经验,如及时举报破坏环境、生态和浪费资源的行为,联合抵制一些强势企业任意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等。
佛教慈善向生态环保的拓展是生态环境建设的现实需要,在当前是与佛教慈善的现代化进程相互关联的。佛教慈善观念向生态环保的拓展具有不同于传统慈善的内涵和特征,它要求立足佛教慈善传统,吸收融合现代慈善理念,涵摄生态环保意识。佛教慈善实践对生态环保的关注目前主要集中于生态环保意识和生态生活方式的宣传方面,其进一步的拓展应结合现实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开展生态环保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项目。本文主要指出了佛教慈善向生态环保拓展的现实需要和努力方向,对于国外公益慈善的先进经验、佛教慈善向生态环保拓展的现实障碍等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1]大智度论.大正藏:第25卷.702,256.
[2]基督教慈善机构爱德基金会环保项目负责人徐庆柯访谈[EB/OL].“福音时报”网站,http://www.gospeltimes.cn/news/ 2010_11_26/15519.htm.
[3]杨君.我们帮助宗教发掘古老的生态智慧——专访世界宗教与环境保护基金会秘书长彭马田[J].中国宗教,2009,(3): 45-46;卢云峰.华人社会中的宗教与环保[J].学海,2009,(3):40-46.
[4]苏西.阿拉善SEE生态协会荒漠里的慈善实验[J].绿色中国,2009,(21).53-55.
[5]高虹.佛教慈善事业与社会福利问题研究——以上海佛教信仰实践为例[J].甘肃社会科学,2010,(3):156-158.
[6]卢云峰.华人社会中的宗教与环保[J].学海,2009,(3):4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