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教育视野下的大学语文教育——以韩山师范学院为例

2012-08-15 00:49刘文菊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大学语文文学模块

刘文菊

(韩山师范学院中文系,广东潮州 521041)

文学教育视野下的大学语文教育
——以韩山师范学院为例

刘文菊

(韩山师范学院中文系,广东潮州 521041)

大学语文教育包含文学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母语教育、民族文化教育、健康人格教育、社会性别意识教育等,共同担负着培养现代化人才的教育重任。文学教育视野下的大学语文教学可以尝试新的教改措施,诸如:教学内容模块化,教学形式讲座化,经典解读创新化,主题教育当下化,教学风格个性化等。

文学教育;大学语文;教学改革

文学教育既是我国语文教学传统里文道统一教学原则的贯彻和体现,又是西方19世纪以来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重要理念,中国现代思想家和教育家王国维、蔡元培、胡适、叶圣陶、张志公等都十分重视文学教育,他们基本上都认为文学教育最主要是一种精神教育,是对人进行精神和文化熏陶的教育。有当代研究者认为:“文学教育是指语文教学中以文学作品的审美属性为基点,以文学接受为形式,以高效、顺畅的状态系统为标志,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以学生的能力发展和人格建构的整合为目标和归宿的一种教育思想的行为。”[1]因此,文学教育不仅一直是中小学基础语文教学中的核心话题,而且也是高校语文教学的焦点问题。大学的文学教育除了在中文专业实施以外,最重要、最普遍、最广泛的教育阵地是大学语文教育,通识课程《大学语文》是高校非中文专业的一门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担负着文学教育的重任。大学语文教育包含文学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母语教育、民族文化教育、健康人格教育、社会性别意识教育等,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母语能力、语文阅读能力、民族文化承传能力,培养积极健康的人格和科学的性别观念,共同完成培养现代化人才的教育目标。当然,在大学语文教育中实施文学教育不能公式化、概念化、教条化、口号化,而是要将这些教育理念化整为零,通过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各个环节中,在文学经典的阅读中实现文学教育的目的。文学教育视野下的大学语文课程可以尝试一系列的教改措施,诸如:教学内容模块化,教学形式讲座化,经典解读创新化,主题教育当下化,教学风格个性化等。

一、教学内容模块化

人文精神以人道、人性和人格为本位,以关注人的价值和人的生存意义为出发点,以“以人为本”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为终极目标,是人类的生存之本。人文精神是大学语文教育的灵魂,是大学语文与现实人生产生联系的桥梁,是大学语文产生实质性教学效果的关键。在不同阶段,语文教学的侧重点不同,在中学以前,语文教学主要以学习语言知识、提升语言能力为主,兼涉零散的文学知识的学习,人文精神未得到明确、系统的点拨;到了大学阶段,语文教学的侧重点转移到了文学及人文的层面,并把这两个层面紧密联系起来,以文学性为基础,以人文性为重点;以系统勾勒文学史发展脉络为知识基础,以深入揭示文学史发展脉络中展现的人文精神为精髓。

为凸显大学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多数大学语文教材都采用人文主题式模块,即用若干个人文教育主题词将教学内容划分成若干模块,每个模块的选文打破文史脉络和不同文体的限制而统一在一个相同的主题之下。人文主题式模块以徐中玉版《大学语文》为代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按照主题或关键词分为12个单元:仁者爱人、和而不同、胸怀天下、浩然正气、冰雪肝胆、洞明世事、以史为鉴、故园情深、礼赞爱情、关爱生命、亲和自然、诗意人生,这12个主题词已经包涵了人文精神的精髓。丁帆版《新编大学语文》(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2005)和夏中义版《大学新语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也是这种划分方式,人文主题式模块成为大语教材的主流。还有一部分大语教材按照文学史脉络来划分,如杨建波版《大学语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分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3个模块,文史式模块法在大语教材中所占比例也很大。另有大语教材尝试将主题式模块与文史式模块组合起来,如邢福义版《大学语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分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以及语言运用、人文视野5个模块;也有的尝试将主题式模块与文体式模块交叉重合起来,如陈洪版《大学语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分为现代文、古代文、诗歌、西文汉译4个模块,明线是按照文、诗、词、歌、译文的不同文体来划分,暗线是按照不同的主题来组合选文。不管是采用哪种模块式教学,都是为了理清脉络,便于在一个完整的体系中实现文学教育的目的。不过,目前通用的这几种模块都各有利弊,人文主题式模块因强调文本的意识形态性而容易遮蔽文学蕴藉的复杂多义性;文体式模块因强调工具性而容易导致大语课变成实用文体写作课;文史式模块因强调文学史而容易导致大语课变成微型的文学史课,如果在具体的教学中能灵活多样地或明或暗、或实或虚、或详或略兼顾人文性、文学性、工具性则为最佳模式。我校采用陈洪版模块架构,分为4个教学模块,再附之以温儒敏版专题讲座式模式,分为16个专题。

二、教学形式讲座化

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大学语文的性质是非中文专业的选修课程,考核形式是考查,2学分,32学时,这仅有的16次课怎么安排,确实值得深研。在教学实践中有一些研究者开始尝试将教学形式变革为专题讲座式,即将教学内容分成16个专题,专题的划分标准是多元的,可以是文本主题、文体专题、作家专题、诗词专题、文化专题、女作家专题等等,每个专题类似一个学术专题讲座,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相互联系,环环相扣,按照一条明晰的线索(多数是文学史脉络)串联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这些专题既可以是一名教师通讲,也可以是数名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选讲,由多名教师组合成大学语文教学团队开展专题讲座模式,教学效果显著,但在实际操作时难度较大,需要来自校方规章制度的支持。北京大学的大学语文课程率先尝试这一教学模式,温儒敏版《高等语文》(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以文学史为线索,以文化研究为主题分为“《诗经》与中国诗歌的起源、《离骚》与骚体传统、《易》与中国古代神秘文化、《论语》《孟子》与儒学、老庄与道家文化……”25个专题,每学期由5-6名教师选讲其中的16个专题。上饶师范学院构建专题教学体系的经验也值得推广:“专题教学体系由专题阐述——范文精讲——学生交流——平行阅读——单元拓展五个部分构成,打通课内课外,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2]我校于2006年开始采用专题讲座模式教学,共16个专题:诗经—《秦风·蒹葭》、庄子—《秋水》、楚辞—屈原《渔父》、唐诗—李商隐《无题》、宋词—苏轼《临江仙》、韩愈与潮汕文化—《祭十二郎文》、江南小品文—张岱《西湖七月半》、鲁迅《野草》—《复仇》、现代散文—沈从文《鸭窠围的夜》、现代传记—汪曾祺《金岳霖先生》、现代寓言—王小波《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古代女性文学—李清照《声声慢》、现代女性文学—张爱玲《天才梦》、大学生指南—胡适《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语言的魅力—王蒙《语言的功能与陷阱》、演讲的魅力—马丁路德《我有一个梦想》。以具体文本解读为中心,兼及文学常识、文史脉络、时代文艺思潮、作家生平创作、人生信仰、思想品格、文学成就等,以点带面呈现某一历史时期的文学地形图,由一名教师独立完成教学任务。2011年开始在2009级地理专业进行教改实验,由多名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新的大语教学团队由中文系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文艺理论、文献学、语言学等不同专业背景的3名教授、1名博士、4名硕士组成,以后将逐步推广。

三、经典解读创新化

从一般意义上说,文学教育就是对中华经典的传承,因为文学经典承载着民族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和血脉,大语教学的重心要放在文学经典的解读上。我校自2008年开始实施“经典新解”教学模式,运用当代中外新理论、新视角、新方法对中国文学中的经典名作进行细致的文本解读,以“文本本位”为核心,对经典“好文章”进行新颖解读,或推翻前人成说,或发前人所未发,或解决旧问题,或提出新主张,既新人耳目,又言之有据,充分挖掘经典名作的多重文学蕴藉。具体从4个方面实施:

1 .经典重读,回归语文本体。大学的文学教育要不要重读经典、如何重读经典是当下大学语文教育探索和实践的关键问题之一,有些大语研究者认为大语教材不宜重复中小学已学过的篇目,这种观点有些机械,其实,从不同层面、不同维度、不同视角解读文学经典,会挖掘出无穷的文学蕴藉。如果回归到语文本体,剔除附加在文学经典上过多的时代因素、政治背景、意识形态干预、功利主义色彩等,重读那些耳熟能详的文学经典,方能重现经典的艺术魅力。我校的经典新解案例教学改革选取了古典文学的6个专题开展,教学效果显著:锲而不舍的人生哲学——《诗经·秦风·蒹葭》经典内涵解读;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庄子·秋水》主旨新解;心灵的对话与冲突——屈原《渔父》经典内涵解读;令人心醉和心碎的爱情悲歌——李商隐《无题》解读;“字字是泪、声声是愁”的女性悲歌——李清照《声声慢》新解;韩愈与潮汕文化——韩愈《祭十二郎文》新解。

2 .经典新读,回归文本本位。让中国文学经典在当代焕发出新的文化意义,是大语教学中需要处理的一个主要问题,如果再用传统的解读方式,很难引起当代大学生的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试行“高品质,低输出”的大众文化通行原则,将传统文学经典“软化”为深受学生喜爱的“新经典”解读方式,并且回归文本本位,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以文本解读为中心,每个专题运用新视角、新方法、新观念详细解读一篇文学经典,重新激活学生的语文兴趣,对因应试教育所造成的语文课负面影响进行纠偏复位,按照学者温儒敏的话说是要把中学时代被“败坏”的胃口调试过来,[3]使学生再度爱上语文课。如,我校的大语课特辟了女性文学研究专题,把李清照、张爱玲等女作家从传统文学史的框架中突显出来放在中国女性文学史的维度上解读,强化了社会性别意识教育。

3 .经典活读,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如何读活文学经典,让当代大学生在日常的文化生活中感受到文学经典的艺术魅力,这也是当前语文教育改革的焦点问题,与不同的地域文化联系起来活读经典是一种新的尝试。潮汕文化是中国地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态之一,作为一代宗师的韩愈与潮汕文化的发展更是密不可分,这些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是我校大语教学与科研的重要内容。为了突显潮汕地域文化特色,在文学教育的脉络中梳理“潮州山水喜姓韩”的历史文化渊源,在教学上设计了“韩愈与潮汕文化”专题,以《祭十二郎文》文本解读为切入点,通过学习韩愈的文学创作特点和成就,深入了解韩愈与潮汕文化发展的渊源关系,为了能使文学经典“活”起来,特意引导学生参观游览潮州八景中的“韩祠橡木”和“鳄渡秋风”,既提高了文学素养,也强化了传统文化的教育。

4 .经典悦读,提升语文素养。为了让学生愉悦地阅读文学经典,在阅读中感受到乐趣,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既要改进课堂教学方法,采取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气氛,也要拓展第二课堂,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利用网站资源,通过图片、音频、视频文件,与文本文件对照,构建多姿多彩的文学阅读活动。

四、主题教育当下化

当代视野之下的文学教育贯穿在大语教学中体现为要让文学经典充分“活”在当下,不同模块、不同专题的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所见所闻、所感所受、所思所想,文学教育的主题要与当代文化、当代生活血脉相连,展现时代精神风貌,把文学经典的解读与挖掘当代生活方式、民风民俗、传统节日中的文化意味相结合。如,在端午节来临时讲解“心灵的对话与冲突——屈原《渔父》经典内涵解读”专题,了解端午节的发展历史,感受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崇高的人格魅力,深思屈原精神的当代意义,实现人格教育的目的;清明节来临讲解“让亲人带爱远行——韩愈《祭十二郎文》新解”专题,正确理解清明节的传统文化意义,在祭奠亲友活动中珍惜人生、珍爱生命,实现生命教育的目的;五四青年节来临讲解“锲而不舍的人生哲学——《诗经·秦风·蒹葭》经典内涵解读”专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人生观、价值观,实现情感教育的目的;妇女节来临讲解“天才女作家华美的梦想与烦恼的现实——张爱玲《天才梦》新解”专题,通过展现张爱玲大学时代独特的女性生命体验,揭示传统男权文化对女性的束缚与压抑,树立现代女性价值观,培养现代女性意识,实现社会性别意识教育的目的。

五、教学风格个性化

人文精神的培养不能靠强行灌输,而是要通过教师的知识魅力、思想魅力、人格魅力、个性魅力来感染、熏陶学生,网络时代的教育越来越凸显个性化教学风格的重要性。大学语文教学要构建教师个性化的教学平台,逐渐呈现审美化、艺术化、个性化和心灵化。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倡导语文教师要实现个性教学,“需要教师敢于表现自我,这是衡量教师蕴藏的知识底气、心理素质、教学水平、创新能力的标尺,也是不断完善自我,追求个性发展的动力。”[4]教师要敢于表现自我,善于流露个人的主观感情色彩,用自己的个性之美感染学生,通过学习方式的个性化、教学策略的个性化以及教学评价的个性化让教学充满个性。大学语文精品课程建设中最重要的是组建一支教学团队,由不同专业背景、不同研究方向、不同教学风格、不同个性风采的教师组成,呈现出多元化、动态化、复合化的整体风貌,在各自擅长的专题讲授中尽情挥洒个性教学的魅力:或慷慨激昂、或清丽婉约、或深沉抑郁、或轻快俏皮、或幽默诙谐、或激情奔放、或飘逸灵动,把大语的课堂演绎得更加绚丽多彩。

[1]王保升.试析文学教育的基本内涵[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4.

[2]韩世姣.构建大学语文专题教学体系的探讨[J].教育学术月刊,2008:12.

[3]温儒敏.大学语文:把“败坏”的胃口调试过来[N].人民日报,[2005-12-06].

[4]郭玉壶.语文课呼唤个性化教学[J].陕西教育,2004:3.

College Chinese Education in the Perspectiveof Literature Education

LIUWen-ju

(DepartmentofChinese,Hanshan NormalUniversity,Chaozhou,Guangdong 521041)

Chinese education includes literature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mother tongue education、national culture education、health education、social gender consciousness personality education,etc, shouldering education task ofmodern talents cultivation.In the perspective of literature education college Chinese teaching can try the new educational reform measures,such as:the teaching contentsmodular,lectureform teaching,innovative literature classic reading,currenteducation theme individual teaching styleetc.

literature education;college Chinese education;teaching reform

G642.0

:A

:1007-6883(2012)02-0067-04

2011-05-13

刘文菊(1968—),女,湖北郧西人,韩山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责任编辑 温优华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文学模块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我们需要文学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大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探索
我与文学三十年
集成水空中冷器的进气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