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娟
(贵州大学 人文学院,贵州 贵阳550025)
殷商甲骨卜辞中已有“孝”字,“商代卜辞中的‘孝’字上面是‘爻’字即‘交’,下面从子,意为父母结合生子,因而人子对父母行孝是基于报答父母生育之恩”。[1]77孔子解释“孝”为“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2]13。中国最早的辞书《尔雅》对“孝”的定义是:“善父母为孝”[3]142。后来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都沿用了这一说法。尽管孝的含义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有所增益、演变的,但善待父母这一主题含义是永恒不变的。善待父母不仅包括赡养照料父母,还包含尊重父母。《礼记·祭义》有论:“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4]1214供养父母只是低层次的孝,在供养的基础上尊敬父母,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孝。此外,因感念父母的恩慈而引发的对家园的牵挂,对亲族长辈的敬重与怀恩,以及以父母之心临人的民胞物与情怀,都是以善事父母为心理基础的,理应在孝的含义范围之内。本文即是在此内涵的基础上来剖析黄庭坚的孝道思想。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宋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他的一生历经坎坷,仕途不顺,两遭贬谪,终卒于贬斥地。就是这样饱经磨难的生命却创造了世人景仰的成就,在文学、书法、思想的三座大山上勇攀高峰,成为有宋一代学者型人才的群星中璀璨夺目的一颗。文学上,他的诗歌与苏轼并肩齐称,并称为“苏黄”。他还热心指点青年诗人,以系统的诗歌理论和创作实践开创并主盟宋代诗坛上绵延最长的诗歌流派——江西诗派,成为一代诗宗。在书法艺术上,黄庭坚也是卓有建树,善行书、草书,自成一家,与苏轼、米芾、蔡襄一起被后人誉为“宋四家”,还在书学上颇有造诣,于中国书法艺术理论史上占据一席之地。不仅如此,他还以心性论为切入点来革新传统儒学,成为卓有建树的思想家。
哲宗元祐年间,黄庭坚官至太史,可以说才高位尊,仍亲力亲为,服侍父母,极尽诚孝之心。他对母亲的饮食起居悉心照料,极为周到。每晚将母亲用过的马桶亲自洗刷一番,从不间断也从不差使用人代劳。黄庭坚因亲涤溺器的美好德行被后世景仰而载入《二十四孝》,成为孝子的典范。作为一个泽及后世的大家,他的孝不仅渗透到平日的生活里,还贯穿于他的整个学术思想,他的文学创作中也浸润着浓浓的孝道情思。
1.思想渊源。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5]167“在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度下,家族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它的稳定对于维系社会秩序和统治制度是至关重要的。儒家通过宣扬‘孝’、‘悌’,就是从纵横两个方面强固这一血缘纽带。孝悌是‘仁’的基本含义之一,是‘仁’的精神向社会扩散的始发点。”[6]223黄庭坚秉承儒家教义,对孝义之道自然重视有加。
分宁黄氏家族奉行儒家道义,也有孝义的传统。黄庭坚说黄廉“平生忠信孝友,自以无负于上下神祗。”[7]33黄襄辞世,庭坚亲撰《叔父十九先生祭文》云:“叔父孝恭慈仁足以助乡官之化,明哲淑慎足以追大雅之风。”[8]1733正是有着家族传统的渊源,有故祖长辈榜样的召唤,孝友在黄庭坚生命里扎下了根。
2.重视孝义并以民胞物与之情怀推己及人。“维心之本光,作而攸远高明。盖养之以浩然之气,学之有缉熙,圣功也哉!”[8]528-529。“物无不致养而后成器,况心者不器之器乎?”[8]617黄庭坚反复强调养心治性,认为人们应该从内心出发,用严格的自觉要求来约束治理心性,循序渐进,最终造就一种完美的品格。在《东郭居士南园记》中,他曾写道:“问学之泽虽不加于民,而孝友移于子弟;文章之报虽不华于身,而辉光发于草木;于是白首肆志而无弹冠之心,所居类市隐也。”[8]436这段言论鲜明地揭示了黄庭坚的价值取向——无论最终成就如何,只要用心加强仁义孝悌的道德修养,锤炼文学等学问素养,最终总能有所成就并傲视于群,光华披泽于世。在这里,黄庭坚在论及道德修养层面时突出强调孝友。
黄庭坚强调的孝道并非局限在一家之内,他还将这种仁义精神由家族推广到社会,表现为佛家博大的慈悲情怀。《论语·学而》:“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2]4-5《孟子·梁惠王上》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黄庭坚努力践行孔孟的教诲,以民胞物与之情推己及人、接纳万物。《鲜自源广心斋铭》中写道:“细德险微,爱憎彼我。君子广心,无物不可……天下为量,万物一家。”[8]534他的民胞物与精神主要表现在对黎民百姓的关心和救世济民的主张上。这样的思想情怀在其诗作中也有充分体现,将在下部分论及。
他正是真正领悟到了父母之心的甘苦,所以用父母之心来要求世人。《解疑》一文中这样写道:“昔陶渊明为彭泽令,遣一力助其子之耕耘,告之曰:‘此亦人子也,善遇之。’此所谓临人而有父母之心者也。夫临人而无父母之心,是岂人也哉,是岂人也哉!”[8]783在他看来,有父母心的官员理应体恤百姓,百姓要友好互助,同时他也是这样要求自己的。
3.不遗余力地践行孝义主张。如何坚持孝义,让它成为根植于自身本体的永恒的品质呢?黄庭坚常常用耕植来比喻道德修养。他认为想获得道德修养方面的丰收,需要一个规范自身、不断完善的持久过程。“以心为田,我耒耜之。慈祥弟友,种而茂之。忠信不贪,苗而立之。敦厚恭敬,水而耰之。师友琢磨,耔而薅之。先王遗言,又时雨之。仁义有年,左右取之。”[8]533-534对待孝义,就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般草率对待,而是要严肃认真,持之以恒地去呵护这颗根植于我们心田的幼苗,用师友之间的相互切磋、先王圣人的遗言来培育、滋养它,让孝义之花在我们心里永远绽放。
仅有孝心还远远不够,黄庭坚认为要坚持不懈、严肃虔诚地去践行它。他在《晋州州学斋堂铭·优仕斋》里说:“君子无一日不学也。岂惟日哉,无一时不学也;岂惟时哉,无须臾不学也。学哉身哉,身哉学哉!”[8]530这里,他以一丝不苟的态度来对待道德修养的践行,不仅要身体力行地去实践,还要须臾不可放弃。《晁氏四子字说》里论道:“有本之水,其志于海也。蚤夜以之。是以圣学者贵夜行。日之晋也,亨乎大明,万物效之形名,非以其健行故邪?”[8]617“夜行”就是日夜兼行,不遗余力地去实践、锤炼的意思。
1.竭诚事亲。黄庭坚身居显位,侍奉母亲却悉心周到,竭尽孝道。每天晚上他都亲自为母亲洗涤便桶,一天也没有忘记自己应尽的职责,也从不让女婢代劳。有人问他为什么不顾自己身份,亲自给母亲洗涮便桶。他回答说,孝敬父母是出自子女对父母至诚感恩的天性,是做子女的本分,哪有地位高低与身份贵贱之别。还有人问,为什么不让女婢代劳,这原本是女婢的本职工作。他回答说,为父母做事是为人子分内的事情,如果不亲自动手而请别人代劳,就不能表达自己的诚意。这也正是践行了《孝经》中的“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9]38。《礼记·祭义》有论:“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4]1214供养父母只是低层次的孝,在供养的基础上尊敬父母,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孝。黄庭坚就是亲力亲为让母亲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儿子对自己的敬重,这是做到了真正意义的孝。无怪乎元代郭居敬(一说是郭守敬之弟郭守正所编,另说是元代郭居业编)将黄庭坚的孝亲行为列入二十四孝中。
每晚如此侍奉可能是人们的美好愿望。但《豫章先生传》里却有如此记载:“尽夜视颜色,手汤剂,衣不解带,时其疾痛痾而敬抑搔之,至亲涤厕牏,浣中裙。”[6]64这是老人卧病不起时的情形。在此之前,亦即元祐六年黄庭坚参与撰写《神宗实录》,是年三月著作完成。但此时,黄庭坚已卷入险恶的政治风波中。无意升官的黄庭坚上书请求将升为起居舍人的恩赐转授给老母,黄母因此获封安康郡太君。元祐六年六月,黄母逝世,黄庭坚丁母忧回乡。居乡丁忧期间不胜乌鸟之情:“哀毁之馀,生意几尽,先患目疾,几至丧明。忧患以来,全废文字,又得脚气。”[7]279因悲痛过度,黄庭坚只得沉浸在禅宗中寻求解脱。事母至孝、母逝哀痛的黄庭坚在当时就以“孝友”著称。苏轼称赞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魂玮之文,妙绝当世”[10]714。
2.敬重长辈。黄庭坚的孝不仅表现在对父母双亲的感恩和回馈上,还体现在与长辈的深厚情谊和对长辈人格的敬仰上。黄庭坚的母亲李夫人的弟弟李常(字公择)是对黄庭坚的成长有重要影响的人。黄庭坚仅十岁时丧父,后即随李常游学淮南。也就在淮南游学期间,黄庭坚因年少丧父和才思敏捷受到孙觉的赏识与怜爱,孙觉将女儿许配给他。约十年后孙氏夫人病逝,黄庭坚十分悲痛。后得到谢景初(字师厚)的赏识,与其女成婚。黄庭坚对李常、孙觉、谢景初的养育教诲、赏识、知遇之恩深铭于心,与诸长辈交情颇深。元祐五年,黄庭坚舅父李常与岳父孙觉相继逝世,这给黄庭坚的内心带来了极大的悲痛。他在《与邢和叔书》中写道:“至亲中失公择、莘老二德人,哀念不可忘。顷来意绪常愦愦,饥饱或不省识也。”[8]1741诗歌作品中也有此份情谊的反复表述,下文将论述。
1.念母慈,思兄弟,恋家乡。《赣上食莲有感》云:“莲实大如指,分甘念母慈。共房头戢戢,更深兄弟思。实中有么荷,拳如小儿手。令我念众雏,迎门索梨枣。莲心政自苦,食苦何能甘。甘餐恐腊毒,素食则怀惭。莲生淤泥中,不与泥同调。食莲谁不甘,知味良独少。吾家双井塘,十里秋风香。安得同袍子,归制芙蓉裳。”[11]61诗人在赣州食用赣南特产白莲,发现莲子甜美甘洌,就联想到莲子的美味都来自于慈母莲蓬的恩赐与厚爱,进而因挤挤于一蓬的莲子们想到了手足兄弟的深厚情谊,形象而又贴切。若不是作者时时怀有孝悌之心,哪会见物起兴?拳拳之心,可触可感。再进一步看到莲子中间的嫩芽,自然地想到自己可爱的小儿女,一种天伦之情轮回流转于诗行。一般的诗人可能就止于此了,可是黄庭坚没有,深思参悟的他携带着佛家的思想,更深一层地想到莲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性,从而联想到官场的污浊,进而生发出由来已久的故乡之思,归隐之念。整首诗中对亲人的拳拳之心,对国家的忧心思虑,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对家园的永久眷念,看似泾渭分明,实则相互交融,不可析解,浓浓的情谊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新喻道中寄元明用殇字韵》后两句:“但知家里俱无恙,不用书来细作行。一百八盘携手上,至今犹梦绕羊肠。”[11]593这首诗作于黄庭坚从萍乡赴往江州,途经新喻探望兄长之后。全诗用语古朴却情深意切,对家人的永久牵挂与不舍,对手足情深的铭记之心可感可触,打动人心。
《夏日梦伯兄寄江南》云:“故园相见略雍容,睡起南窗日射红。诗酒一年谈笑隔,江山千里梦魂通。河天月晕鱼分子,槲叶风微鹿养茸。几度白沙青影里,审听嘶马自搘筇。”[12]20清新古健的诗风里传递出浓浓的思乡念兄之情。鱼儿产卵、鹿茸生养的天然画面把此种美好的思念之情烘托得分外浓郁和醇美。
2.感念李常、孙觉、谢景初、黄襄等长辈的知遇教诲之恩。《奉和公择舅氏送吕道人研长韵》云:“少也长母家,学海颇寻沿。诸公许似舅,贱子岂能贤?辕驹蒙推挽,官次奉丹铅。”[11]979又《再和公择舅氏杂言》云:“外家有金玉我躬之道术,有衣食我家之德心。使我蝉蜕俗学之市,鸟哺仁人之林。养生事亲汔师古,炊玉爨桂能至今。岁莫三十裘,食口三百指,寒不缉江南之落毛,饥不拾狙公之橡子。平生荆鸡化黄鹄,今日江鸥做樊雉。人言无忌似牢之,挽入书林觑文字。”[11]980-981舅甥二人虽有辈分之差,但却忘年相知。正如黄庭坚所说:“往岁某尝从学数年,虽以甥舅礼意见畜,出入闺闼无间,然自有物外相知之鉴。”[7]326他在学问上受到舅父的支持与教导,同样在人格修养上也被舅父的高洁人品熏陶渐染。在此文中,黄庭坚称誉舅父“细观其内行,冰清玉洁,视金珠如粪土,未始凝滞于一物”[7]326。
黄庭坚对孙觉的知遇教诲之恩也是铭记心底。在《祭外舅孙莘老文》中言:“我初知书,许以远器,馆我甥室,饮食教诲。道德文章,亲承讲画,有防有范,至今为则。”[8]1731《黄氏二室墓志铭》称自己“得闻言行之要。启迪劝奖,使知向道之方者,孙公为多”[8]1386-1387。饮食起居上的照料,道德文章上的教诲,为黄庭坚立身行事铺平道路,指明方向。这样的恩情自是铭记一生,永不相忘。
《和师厚接花》云:“妙手从心得,接花如有神。根株穰下土,颜色洛阳春。雍也本犁子,仲由元鄙人。升堂与入室,只在一挥斤。”[71]843从嫁接花卉这样的生活小细节入手,以普通花卉经妙手嫁接后也能成名贵牡丹为例,进而悟出粗鄙之人如冉雍、仲由经孔子点拨也能升堂入室的道理,彰显禅悟机锋的同时不无对师厚岳父学识品格的赞誉和谆谆教诲的感念。
黄襄字圣谟,号台源先生,终生不仕,喜好庄老之学,风调脱俗,庭坚与其唱和颇多,诗文中无不表达对叔父的景仰和敬重。如《次韵叔父台源歌》云:“吾家叔父天与闲,晚喜著书如漆园……时从甥侄置樽俎,此地端正朝诸山。除书谤书两不到,紫烟白云深锁关。乡人讼争请来决,到门怀惭相与还。呼儿理琴荡俗气,果在巢由季孟间。”[11]1145作者将叔父比作圣哲先贤庄周,认为叔父的思想境界在鄙视富贵功名的巢父、许由之间。
3.要求以父母心临人,企盼道德重建。前文论述了黄庭坚有感于父母之心的温厚,希求将此种温情撒播世间,要求人们以父母之心来临人的同时,更是要求官员做好父母官,体恤关爱百姓。当看到统治者不恤孤寡,滥用苛政,作威作福,陷黎民于水深火热之中时,泣血写下众多诗篇,诗中对丧失良知的官员进行了猛烈的道德批判。
这样的诗歌中,一律把官员比作父母,把百姓比为赤子,借以唤醒昏官内心沉睡的良知,唤起父母官对百姓应有的慈爱。《虎号南山》云:“岂弟君子,伊我父母,不念赤子,今我何怙!呜呼旻天,如此罪何苦!”[11]1131诗以没有父母护佑的赤子质问苍天作比,批判的矛头直指昏聩的父母官。“相彼暴政,几何不虎?父子相戒:‘是将食汝!’伊彼大吏,易我鳏寡……”[11]1131“初来犹自得旷土,嗟尔后至将何怙。刺史守令真分忧,明诏哀痛如父母。”[12]17他用最平凡却最能打动人的父慈子孝的字眼来震撼昏庸官吏的心灵,这正是作者抓住了慈孝这一人类普遍的天性使然。
黄庭坚极为重视孝,不仅在平时的道德修养中严格要求自己,还不断用实际行动来践行孝。他不狭隘地看待孝,而是以民胞物与的情怀推己及人。诗文作品中屡屡流露孝的情怀。可以说孝贯穿了他的一生。他亲涤溺器的感人孝行深深地打动了当时乃至后世的炎黄子孙,因而被载入二十四孝,成为孝子的楷模,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画轴里增添了温润莹彩的一卷。
[1] 钟克钊.孝文化的历史透视及其现实意义[J].南京:江苏社会科学,1996(2).
[2]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 邢昺.尔雅注疏[M].郭璞,注.上海:中华书局,1936.
[4] 孙希旦.礼记集解[M].沈啸寰,王星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9.
[5] 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3.
[6] 黄宝华.黄庭坚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7] 曾枣庄,刘琳.全宋文[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
[8] 黄庭坚.黄庭坚全集[M].刘琳,等校点.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
[9]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M].标点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0] 苏轼.苏轼文集[M].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
[11] 黄庭坚.山谷诗集注[M].任渊注,黄宝华,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12] 黄庭坚诗词选[M].孔凡礼,刘尚荣,选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