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雁飞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外语系,湖北 十堰 442000)
21世纪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随着各国间接触的日益频繁,伴随而来的是文化的多元化。不同文化的共存和互动使得跨文化交际尤其重要。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同时又是文化的载体,因此作为交际的先行官,最富有民族文化特点的语言现象之一的社交称谓语,它保持和加强着各种人际关系,突显身份、地位、角色和相互亲疏关系以及情感好恶等,它直接影响着交际的效果。因而在跨文化交际中极其重要。为了更好地与英语国家的人进行交流,避免失误,笔者从社交称谓入手,对比中国与英美国家不同关系下社交称谓的使用,分析社交称谓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交际失误,及产生失误的原因,并对此提出了解决方案。
中西方国家社交活动中,人际关系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汉语中可用以下方式称呼彼此:
1)拟亲属称谓语。如:“爷爷”、“大妈”、“叔叔”、“大哥”等。
2)通用称谓语。如:“同志”、“师傅”等。
3)职衔称谓语。如:“医生”、“服务员”等。
4)零称谓语。如:“喂”、“嗨”等。
(2)英语中可用以下方式称呼彼此:
1)通用称谓语。如:“Sir”、“Madam”。
2)职衔称谓语。如:“driver”、“doctor”、“nurse”等。
3)零称谓语。如:“Hello”、“Hi”等。
4)亲昵称谓语。如:“darling”、“honey”等(一般多用于服务性行业)。
(1)汉语中可用以下方式称呼彼此:
1)职衔称谓语,即姓+职位∕头衔。如:“李局长”、“张主任”、“王教授”等。
2)“老”或“小”+姓。如:“老赵”、“小陆”等。
(2)英语中可用以下方式称呼彼此:
1)姓名称谓语,直呼其名。
2)职衔称谓语,即职位∕头衔+姓。如:Professor Smith、President Bush等。
(1)汉语中可用以下方式称呼彼此:
1)姓名称谓语,包括小名或其昵称。如:“张林丽”被称为“林丽”、“丽丽”或“小丽”。
2)拟亲属称谓语:a.姓+亲属称谓。如:“李姐”、“王哥”等;b.名 +亲属称谓。如:“丽丽姐”、“锦华哥∕兄”等。
3)“老”或“小”+姓。
(2)英语中可用以下方式称呼彼此:
1)直呼其名:a.以对方全名称呼。b.以对方的教名(即 first name)称呼。如:William Henry Gates一般被称为William。
2)其昵称。如:William Henry Gates亦被称为Bill,Bill是 William 的昵称。
(1)汉语中可用以下方式称呼彼此:
1)晚辈对长辈
a.拟亲属称谓语,即姓+亲属称谓语。如:“王阿姨”、“李爷爷”等。
b.姓+“老”∕“公”∕“翁”。如:称“金庸”为“金老”;“萧伯纳”为“萧公”;“莎士比亚”为“莎翁”。
2)长辈对晚辈
a.“小”+姓。如:“小张”、“小齐”等。
b.直呼其名。
(2)英语中可用以下方式称呼彼此:
1)直呼其名。
2)通用称谓语。如:“Sir”、“Madam”。
3)恭敬称谓语。如:“Your Honor”或“Your Excellency”(阁下)。
(1)汉语中可用以下方式称呼彼此:
1)姓名称谓语,包括小名或其昵称。如:“亲爱的”、“宝贝”等。
(2)英语中可用以下方式称呼彼此:
1)亲昵称谓语。如:darling(亲爱的)、Sweet heart(甜心)、honey(宝贝)等。
2)姓名称谓语,直呼其名。
语用失误是跨文化交际中的常见现象。何兆熊先生通过总结诸多学者的观点并指出:语用失误是指说话人在言语交际中使用的符号关系虽然正确,但说话方式不妥、表达不合习惯。具体说来,说话人不自觉地违反了人际规范、社会规约,或者不合时间空间、不看对象、不顾交际双方的身份、地位、场合等,违背目的语特有的文化价值观念,使交际行为中断或失败,导致交际不能取得预期效果或达到完满的交际效果,这样性质的错误就叫语用失误。[1]笔者认为这个定义似乎只强调了说话人在语用失误中的作用,但交际双方是由至少两个人来完成,而许多交际失误是出于听话人的原因。所以听话人的理解因素也应该考虑进去,即听话人常常因为某些因素误解了说话人的原意。
下面是英汉社交称谓语在使用中比较常见的一些语用失误例子。
(1)Mr、Mrs、Ms或 Miss 跟名连用。如 William Henry Gates中国人多称其Mr William。英语国家人的姓名由名 +姓,即教名+自取名 +姓(first name+middle name+last name)组成,其排列次序恰好与中国人的(姓+名)相反。
(2)将 Mr、Mrs、Ms单独作呼语,如:Good morning,Mr/Mrs/Ms。在英美国家 Mr、Mrs、Ms 不能单独作呼语,必须加上姓氏。如:Mr Smith、Mrs Baker、Ms Jones。但Miss可以,用于学生称呼女老师;一般人称呼餐馆女招待员、女店员;店员、仆人称呼未婚女子等。如:
a.Would you like to try it on,miss?
b.She was a French miss engaged to tutor his children.
c.Good morning,miss!
d.Two cups of coffee,miss.
a、b句中的“miss”指的是未婚女性;c中的“miss”指的是女老师;而d中的“miss”指的是女招待员。
(3)Sir或Madam的误用。在英语国家,Sir可和姓名或教名连用,也可以单独使用。如:
a.Sir Peter was raised to the peerage.
b.Maybe you could take a seat in the lobby,sir.
但Sir不能和姓氏连用。当它和姓名或教名连用时已不再具有“先生”的含义,而是表示此人有爵位。如Sir John White或Sir John(约翰·怀特爵士或约翰爵士)。[2]
现在,Madam主要和姓氏或职务连用。也可以单独使用。如:
a.Madam Curie is a French professor of physics.
b.Madam president,you should celebrate.
c.Can I help you,madam?
由此可见,a句中,居里夫人的全名为:玛丽·居里(Marie Curie),所以可以用madam+姓氏的形式称其为:Madam Curie。b句中,是madam与职务连用,总统夫人。而在c句中,madam单独使用时,是对陌生女性的尊称,多见于商店店员对女顾客的称呼。
(4)随便用“老”/“姓氏”和亲属称谓语连用,称呼英美国家的人。如:
柔嘉笑道:“我屡次教你别这样,你改不好的。我怎吃得下那么许多!你应当尽量给姑爷吃,他们男人吃量大,嘴又馋,吃不饱要发脾气的。”李妈道:“可不是么?我的男人老李也——”
(钱钟书著《围城》)
钱钟书的《围城》中,使用了较多汉语中传统的社交称谓语,如:“李妈”、“老李”等,这些都体现了中国人在使用社交称谓语时的习惯。这致使许多中国人用这一习惯去称谓称呼英美国家的人。如:Marie Brown,很多中国人会称其“MaMa Brown”或“old Brown”。这会使听者要么觉得很奇怪,不知道在叫谁,要么很生气,觉得你在说她老。
(5)用汉语的称谓习惯滥用职务或职称。
中国人喜欢用职务+姓氏的方式来称谓他人。如:张局长、王市长、李主任等。正是这种习惯,使得中国人在称谓英语国家的人的时候,也套用这样的模式。如:
a.Teacher Brown is a good teacher!
b.Carpenter Smith was busy sawing the logs into planks.
在英美国家,只有很少的情况下才会用职务+姓氏的方式来称谓他人。a、b句中的 Teacher Brown,Carpenter Smith的称谓是不符合语言习惯的。a中 Brown老师,应该用 Mr/Miss Brown,而Smith木匠,应该说Smith,然后用插入语 the carpenter,来进一步解释说明一下其工作性质,而一般不直接称其为Carpenter Smith。
(6)依照中国人的习惯,处处使用拟亲属称谓语:将上了年龄的外国人称“爷爷”、“奶奶”;将中年男女称“叔叔”、“阿姨”。如:
A:Uncle,how do you do?
B:Please call me John.I’m not your uncle.
很明显,说话者A,沿用了中国人的习惯,称B为“叔叔”。这就使得B很茫然,立马回复:“我不是你的叔叔。”而且还提醒说话者 A,可以直呼其名。
(7)将外国人口中的“son”误理解为“儿子”。在英语国家,“son”不仅仅用作对自己“儿子”称呼,还可用作长者对较年轻的男子或男孩的非正式的称呼,也可指罗马天主教神父对前来忏悔者的称呼,常译成“孩子”。如:
a.America owes you a debt of gratitude,son.美国深深地感谢你,孩子。
b.Don’t be frightened by failure,son.孩子,不要害怕失败。
但“son”也可指基督教三位一体圣父、圣子、圣灵中之第二位,即耶稣基督,译作“圣子”,但前面必须加限定词,且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即:the Son。
(1)对中国已婚女子误以为她们的姓是其丈夫的姓。中国妇女无论结婚前后都保留自己独立的家姓。如:李红与王强结婚后,自己的姓氏不加任何变动,仍然称其李红。但在英美等西方国家,妇女结婚后一般都要使用丈夫的姓,如 Marie White与John Brown结婚,婚后女方的姓名为 Marie Brown。[3]
(2)套用英语的称谓习惯,误以为“杨绛先生”、“冰心先生”为男士。在英美国家“Mr”用于男士的姓、姓名或职务之前,译为“先生”。但在中国,“先生”除了指所有男性外,也是对有一定地位、学识、资格的人的一种尊称。如:魏巍的《我的老师》一文中,开头第一段就是:最使我难忘的,是我的女老师蔡芸芝先生。
(3)当类似“张哥”、“王姐”的称谓语翻译为Brother Zhang、Sister Wang时,误以为交际双方的关系是亲戚关系;或者认为他们是教友,因为在英语国家brother和sister一般用于在教堂时称呼教友。
(4)英美国家的人将汉语中经常用到的,“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爷还不干这活了呢!”等这些句子里的“爷”误以为是“爷爷”的意思。其实,这句话中的“爷”是说话者带有一种自负、自大、自傲和自我安慰的情感的一种自称。
(5)将“爱人”理解成“lover”。在中国,男子或女子在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妻子或丈夫时喜欢使用“爱人”一词。在英美国家“爱人”指“lover”,但“lover”的实际意为“people in love with another;regular sexual partner”是情人的意思,并不指丈夫或妻子。
造成社交称谓语语用失误的原因是多样的,有说话方原因,也有听话方原因,但交际双方产生语用失误的主要原因是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这里我们把产生语用失误的中西语言文化差异归结为以下三种:
思维是人类大脑的一种机能,是认识现实世界时的一种动脑筋的过程。人类面对自然界的现实是相同的,大脑的生理构造也一样,因而具有共同的思维能力。而思维方式是指如何实现这种能力,这一点不同的民族是不一样的,即思维方式具有民族的特点。这在社交称谓上亦有体现。如:西方人在交际过程中,不管身份、地位、长幼、交际的动机、具体的场合、关系的亲疏等,都喜欢直呼其名。而中国人在交际之前都要把这些因素考虑在内,然后加以分析,再经过反复的推敲,几经比较,最后才选出最合适、最精确的称谓语来称呼对方。这样的不同是因为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造成的:西方人直线思维,喜欢开门见山;中国人曲线思维,习惯迂回。
在许多英语国家,年龄是个比较敏感的问题。人们喜欢保持青春活力,无论年龄多大,都一心想让自己充满朝气。基于这样的一种心理,他们不喜欢与“old”有任何瓜葛。在他们眼里,“老”就意味着衰朽残年,已不中用,来日无多等。因此,西方人十分忌讳“老”字。而中国文化长期受家长制的影响,形成了“敬老文化”,“老”意味着权力和智慧。所以“老首长”、“老教授”、“老中医”、“老先生”等成了尊称。[4]
此外,西方人外向、开朗、大方,敢于表达自己的情感。所以在英语国家,darling(亲爱的)、sweet heart(甜心)、honey(宝贝)等称谓语,不绝入耳。而中国人比较内向、含蓄,在公开场合下恋人之间很少用这些来称呼彼此。
东西方在价值观上大有差异。在西方国家,个人价值至上,人民推崇个人主义,以自我为中心,强调个人存在的价值。同时,“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人人生而平等”,这一观念深入人心。因而,不论地位尊卑、辈分高低、年龄长幼,英语国家的人都喜欢直呼其名,或仅使用通用称谓语(sir、madam)等表示同等关系的社交称谓语,以显示其相似社会特征,如职业、职位、年龄、教育、种族等,或建立一种平等关系。
中国人通常习惯使用表示血亲关系的词(kinship terms)去称呼他人。整个社会成员(认识或不认识)都可以用亲族称谓的纽带维系。这主要是由于中国数千年来都有聚族而居的传统,中国人高度重视宗法血缘关系,认为“天下一家亲”、“四海之内皆兄弟”。因此,在人际交往中,中国人多采用拟亲属称谓语,认为这样能够缩小说话人与说话对象之间的距离,显得彼此更亲近。其次,中国文化素以谦虚、礼让著称,强调个人服从集体,集体利益至上,这就使得在交际中,中国人是以他人为中心的交际定式,即在交际时,把自己摆在一个较低的位置,尽量表现的谦卑恭顺,以抬高对方,以示礼貌。最后,中国自古以来就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这在社交活动中称谓语的使用上亦有体现,如年龄的长幼、辈份的高低、权力的大小等这些在交际过程中都要表现出来。交际者之间的权势关系始终伴随着交际,影响着交际的过程和结果。例如,为了突显交际对方权势、地位较高,权势、地位较低的一方通常礼貌客气地在对方姓氏后边加以职务,以示尊重,以示身份有别。这就是为什么汉语中表官衔、级衔的称谓语数不胜数。
综上所述,社交称谓语是传递给对方的第一信息,是言语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因而具有重要的社会功用。然而,不同国家的社交称谓语的产生、存在和延续有着明显的历史和社会根源,是具有各自民族特点的。因此,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要具有敏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cross-culture awareness),充分了解英汉社交称谓语的异同,避免本族文化的影响,遵循对方的交际准则,注意不同民族的心理和习惯,只有这样才能成功地对外交流与合作。
[1]THOMAS J.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J].Applied Linguistics.1983(4):96-97.
[2]胡文仲.英美文化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98.
[3]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53.
[4]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编[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4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