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与研究

2012-08-15 00:47宋春初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科研活动创新能力科技

王 辉,宋春初

(1.石家庄经济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31;2.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 人事处,河北 沧州 061001)

自主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是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近年来,随着科技创新带来的巨大变化,社会对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招聘单位到高校挑选毕业生,不仅关注学生的课业成绩,更关注学生的管理能力、动手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同时,越来越多的社会现象也提示我们:缺乏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的大学生将难以适应充满挑战、充满变化的工作岗位。因此,高校必须主动适应现代市场变化的需要,顺应高等教育教学的发展方向,着力构建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系。

1 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内涵

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是大学生科学研究创新能力的简称。科学研究活动是一种专业活动,而顺利地完成科研活动所必需的科研创新能力是一种特殊能力,它是大学生从事科研创新活动时需具备的诸多能力的有机结合,直接影响大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时的效率和质量。同时,科研创新能力与科研活动之间是一种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互为条件的关系,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是大学生开展科学研究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而科研创新活动又是培养大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创新能力只能在创新活动中得以充分体现。因此,综上所述,对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定义如下:大学生了解并熟悉相关专业科研的基本流程,利用创新思维深化专业知识,对相关问题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并作出归纳总结的能力。

2 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2.1 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的参与率低,未能彰显科研创新能力

研究表明,高年级大学生已初步具备了成年创造者的研究方法与思维方式。因此,在科研氛围浓厚的高校里,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可行的。然而,从目前大学生科研现状看来,参加科研的学生人数总体偏少。“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我国青年学生课外学术科技领域的最高赛事,它集中展示了大学生科研能力佼佼者的水平,然而这些学生只是大学生群体中的少数。虽然各个学校都举办科技活动,如科技文化节、科技活动月、科技活动周等,但水平层次差别很大,很多科技活动科学含量很低,亲自动脑动手参与的学生较少,大多数学生未能彰显科研创新能力。

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如下:大学生具有科学研究的意识,但不善于利用和创造条件。大学生普遍具有思考、创新的动机,渴望进行研究,但由于学校的条件、师资科研指导力量有限,部分学生缺乏主动创设和利用学校资源、向经验丰富的教师或同学请教的意识,因此学生往往不能把握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不能关注到相关学科的知识迁移。同时,由于缺乏广泛的沟通和对社会的全面了解,大学生的研究目标不够明确,科研创新热情难以转化为实际行动。

2.2 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的成果不容乐观

目前我国大学生在科研领域普遍存在着科研创新成果少、成果形式单一、成果转化率低的现象。

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第一,对信息、资料的检索和搜集不充分。信息的检索和搜集、筛选和确定等是每项科研活动都必不可少的过程,也是确定课题、检验选题是否有意义和价值的重要环节。而相当多的大学生对信息的检索和搜集不重视、不充分,表现为课题的参考文献量过少、内容陈旧,对相关领域、相关研究的前沿和动态的了解和把握不够,显然,以此为基础写出的论文必然信息含量小、可信度低,总体质量欠佳。第二,缺乏科技论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方面的知识。撰写科研论文是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有效手段,是总结记录科研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只有具备了较强的写作能力,才能将科研成果最快、最新和最佳地公诸于世,服务于社会。但是,许多大学生对科技论文的写作格式、规范及写作知识不了解,表现为格式不规范、符号不符合标准、语言口语化、上下文不连贯、论点不明确、论据不充分、条理不清楚、缺乏必要的分析归纳等。第三,缺乏从事科研创新的良好心理素质。大学生初涉科研活动时往往会不知从何做起,或者感到有问题需要思考和探讨,却无法用语言或书面方式明晰地表达,或者已经确定了一个主题,又苦于找不到足够的支持材料加以论证等。一些大学生科研之初热情高涨、信心百倍,当遇到困难时便不知所措,甚至灰心丧气,导致科研活动停滞或无法深入下去。

3 科研创新活动对大学生发展的意义

大学生通过参加科研创新活动,可以极大提高自身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现代大学论文式科研创新的基本过程是提出问题——查阅资料——制定规划——申请立项——实践调查——得出结论——撰写论文——结题答辩,其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学生认真求证,在吸取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独立进行探索,整个过程就是一个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

一方面,学生科研创新活动是教学活动的持续和深入。参加科研创新活动,可使学生对已学教材有更深的了解,对未知课程培养学习兴趣,对实验技能有更熟练的掌握。通过查阅资料,收集信息,可了解到本学科最前沿的科研进展情况,接收到最新的科研信息,丰富课外知识,开阔眼界;通过实践操作,可逐步学会从事研究工作的步骤和方法,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使教与学达到有机统一。另外,科研活动能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师生关系平等融洽,有利于营造自由的学术氛围,从而有效地解决教与学“两张皮”的现象,对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及考研工作起到推动作用。

另一方面,科研创新活动还使大学生的课外生活突破了校园围墙的局限,把学校和社会紧密地联结起来,为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自己的职业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4 高校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作为学生科研活动的主要阵地,高校对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具有相当大的责任与义务,只有结合大学生自身特点,有计划、讲方法地运用科学管理手段,才能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1 实施综合培养计划,将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科研活动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因此对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也要循序渐进,分层次、有步骤地进行。不同年级的大学生,他们的科研意识与科研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区别。要培养大学生的科研能力,使他们树立起科研信心,就必须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分层次培养。对一年级的新生,教师要引导他们改变那种知识都有定论的思维方式,重点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探索的兴趣。对二、三年级的学生,教师要把他们的问题意识发展成为科研意识,把他们的探索兴趣发展成为科研兴趣,鼓励二、三年级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学生参与大学生科研立项活动;通过举办科学研究讲座,逐步引导,培养他们的兴趣。四年级的学生通过前三年的科研活动已经初步具备了科研能力,所以,他们科研活动的主要形式就是撰写毕业论文与进行毕业设计,使自己的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成为具有一定价值的科研成果。

4.2 改革考试方法,建立适合科研创新人才个性发展的评估模式

创新是收敛思维与发散思维的有机结合。而现行的考试制度则是强化标准答案意识,强化收敛思维而抑制发散思维,因此,有必要对现行考试方法进行改革。将以知识和理论为主要内容、闭卷笔答为主要形式、百分制为成绩衡量标准的考试模式,改为适合就业要求的学生成绩考核方式。考核的题目和内容不对学生保密,在课程一开始,就通知学生考核项目、考核方法和考核标准,让学生及早了解自己要达到的职业能力,增加其学习的主动性,因此是“开卷”的。在知识的考核上,根据实际的综合题目,采取小论文、小答辩的形式进行,在实践能力的考核上采取实际操作方式进行。

4.3 建立健全激励和评价机制,为学生科研创新活动提供政策和制度保障

4.3.1 建立大学生科研专项基金

学校应建立健全“大学生科技创新和创业行动”专项基金,资助优秀学生的课外学术科技研究成果和创业项目。建立学生科研津贴制度,给在科研工作中表现突出并获得一定成果的学生颁发荣誉证书、奖金,甚至推荐其中的优秀者免试读研究生。表彰奖励学术科技创新和创业行动,同时资助有前景的成果转让与开发。

4.3.2 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

建立健全大学生科研组织机构,广泛开展各种兴趣小组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完善大学生科研活动的场所和设备,为大学生科研活动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例如:开展学术交流、学术讲座、品牌学术活动,举办科技创新文化节,成立学术类社团。同时,高校有关职能部门应达成共识,成立由党政领导牵头、相关部门参加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和创业领导小组”,为大学生科研创新工作“铺路搭桥”,开设“绿色通道”。也可以在学校的学术刊物上开辟大学生专栏,把特别优异的大学生科研成果在专栏中发表。如在学校学报上开辟“学子论坛”,不定期发表本科学生中的优秀论文,以鼓励大学生科研写作的热情。

4.3.3 充分发挥高校教师的重要作用

大学生的科研活动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教师的科研能力直接制约着大学生科研活动的开展和科研水平的提高。所以,高校要采取有效措施,充分调动学生申报项目的积极性和教师指导学生项目的积极性。

4.4 开展丰富多样的科研活动,为学生科研创新营造浓郁的校园氛围

积极邀请校内外的专家、学者到校举办学术报告会和学术讨论会,为大学生介绍最新学术发展动态,使学生在汲取科技前沿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了与专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坚持举办一年一度的科技活动周,展示大学生最新的科研成果,并对大学生科技成果进行评比和交流。内容广泛的学术报告和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活动,使学生置身于百家争鸣的学术气氛中,使学生的创新意识进一步强化,创新能力也得到良好的发展。

同时,科研创新竞赛是激发大学生潜能和创造力的最佳手段,高校应以各类科技竞赛为依托,搭建参与技能实践比赛的平台,积极开展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比赛。主要竞赛种类如下: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等。

高校还可以从实际出发,根据自身的科研创新能力,建立科研活动基地、科技园区,使之成为大学生参加科研工作的有效基地。大学生可以以勤工助学、兼职等方式,从事科研工作或生产实践,加深对科技的认识,掌握科技的发展趋势,并把科技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力,为企业提供服务,从而提高自身的科技素质。

4.5 总体把握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工作

学校要鼓励学生研究前人未做过、未想过的事情,只有这样,科研创新才更有科学意义,也更有挑战性。其次,要讨论课题研究的实际应用价值,从而有所创新、突破。同时,要注重学术的道德问题,不能窃取他人的研究成果。这样,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才能得到更为全面的培养, 为他们以后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5 结语

提高大学生科研能力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开展基础性的学术活动、实施训练计划和提供相关平台,提高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使其成为21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实现高校教育顺应现代化发展的目标。

[1]王茹.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机制探讨 [J].天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

[2]毕开凤.论当代大学生科研意识的激发与培养 [J].杭州商学院学报,2004(1).

[3]吕春燕,孟浩,何建坤.研究型大学在国家自主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分析 [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5).

[4]尹喜云,李鹏南.科研训练: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6).

[5]阎小平,成旭.浅论高校素质教育中的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 [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8(6).

[6]王海燕,涂敏.科研能力的培养应从本科生抓起[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1).

[7]蒲俊文.关于加强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 [J].科技创新导报,2009(6).

[8]彭安,向本琼,张根发.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模式和机制探讨 [J].高等理科教育,2010(2).

[9]唐铁军,王平祥,王春潮.课内外结合,构建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体系[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0(4).

猜你喜欢
科研活动创新能力科技
计算机学科科研活动行为规范建议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机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科竞赛和科研活动体系建设研究
科技在线
国际商务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的动力与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