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 广,王五追 王青龙
(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 体育教研室,河北 沧州 061001)
中华武术的历史,源远流长,自古就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武术作为一种宝贵的中华文化遗产,历来备受全国人民的喜爱。高校武术教育在增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大学生优秀道德品质、树立民族自信心、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等方面都有着其他项目不可代替的作用。目前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学理念显示出多元化趋势,由于许多因素,在武术选修课的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改善和提高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使武术这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得到更好的传播和普及,有着十分重大的作用和意义。文中总结了高校武术选修课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为今后各高校更好的开展武术选修课提供有益的借鉴。
高校武术选修课的教学。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近年来我国学校体育选修课教学与武术选修课教学的相关著作及论文,并在网上查阅了相关体育选修课的改革资料。
1.2.2 调查问卷法
采用自编问卷。按照问卷设计原则,经多方研究设计,最后确定了本研究所需要的内容,问卷的可信度和效度符合研究任务要求。发放问卷200份,收回 200份,有效率 100%。
1.2.3 数据统计法
用excel对收回的问卷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1.2.4 访谈法
就高校武术选修课的教学情况对几位资历较高的教师进行了访谈。
表1 接触武术的时间N=200
从表1可知,大学生在学龄前接触武术的人数只占3%;在小学阶段接触武术的人数占12%;在中学阶段接触武术的人数占25%;在大学阶段接触武术的人数占60%。从调查中可以看出,高校学生接触武术的时间普遍较晚。武术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加强武术的教育的和传授,使学生们从小就能接触武术,并帮助和激励他们积极地学习和掌握,把武术这一珍贵的中华文化瑰宝更好地传承下来。
表2 大学生对开设选修课兴趣比较的调查结果 N=200
由表2可知,对武术选修课感兴趣的人数有96人,占总人数的48%。可见有很多同学对武术选修课很感兴趣。部分学生认为武术套路演练移动路线复杂,步型要求高,评价分值不科学,若有可能,学生会改选别的科目。武术是能够发展学生身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体育运动之一,应激发学生对习练武术的兴趣,对于部分学生还应加强宣传。让更多学生都加入到武术健身的行列中,让学生经常参加武术锻炼,最终养成终生体育的习惯。
普通高校基本上都开设了武术选修课,教学内容主要有24式太极拳、初级长拳、青年长拳、初级剑、太极剑、初级刀、初级棍等。由于受到教学时数、场地设施的限制,一学期教授完一个完整的武术套路对于很少接触武术运动的大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学生只是熟知了基本的动作,但对动作真正的攻防含义、锻炼哪些部位等,都不能很好的理解,也就不能完全理解武术的真正意义。
武术套路的练习,既有表演欣赏的价值,又有强身健体的作用,这些优势为武术在高校教学教材选择中的选择性课程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资源。武术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任务、教学时数,以及学生的兴趣和要求,合理的选择教料和教学内容。武术套路是由许多单个技击动作组合而成的,武术教师在教授中应注重讲解单个技击动作的攻防含义,使学生理解武术的真正意义。
完善的场地设施资源,是开展教学活动和课外活动的先决条件。场地要求宽敞明亮,地面不能太硬,室内的场地如有条件可以铺上地毯,安装上镜子。优美的课堂环境,良好的设施,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更好的减少学生的受伤,从而更利于武术运动的开展。
武术的教学方法一般有:讲解法、示范法、完整教学法和分解教学法、练习法等。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武术的动作特点,采取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办法,让学生更容易的掌握动作。例如:可以先分解教学,再把动作串联起来练习。根据学生容易忘记动作的特点,可以配合上塔式的教学方法,在教授完一小段动作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学生从第一个动作一直演练到最后教授完的动作。这样学生可以在多次的重复练习中,学习到新动作,巩固老动作,解决了难学易忘的困难。教师还可以运动多媒体等手段作为辅助的教学工具。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把学生练习时候的动作用摄像机录下来,这样在播放时,学生能主动的参与进来,积极的思考,提高学习积极性。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武术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是推广武术运动的一个平台,而武术专业知识是推广武术、顺利开展武术选修课的前提。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不仅应该具备良好的理论知识基础,还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技术水平。因此,学校应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对武术教师进行业务培训,使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方面得到优化。
1)开展武术选修课的同时,加强对学生武术兴趣的培养,学校可以按照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学期、学年的比赛和武术讲座等可行性计划,加强学生对武术知识的理解,并将之落到实处,使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武术活动中接受文化的熏陶。
2)在教学内容上根据学生的武术基础和课时情况,合理安排武术教学套路。教学方法应多元化,采取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办法,使学生更容易掌握动作。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设备,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教师应提高自身的素质,使学生掌握武术技能的同时还能了解武术的文化。
4)完善教学设备设施,使学生有一个舒适的学习和锻炼的环境。
[1]张文斌.高校武术选修课的教学研究 [J].大众文艺,2010,05:178.
[2]张茂于.武术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地位及其作用 [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21(5):176-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