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模式的构建
——以S高校为个案

2012-08-15 00:52彭雪华
关键词:职业生涯辅导评估

彭雪华

(西南石油大学 人事处,四川 成都610064)

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模式的构建
——以S高校为个案

彭雪华

(西南石油大学 人事处,四川 成都610064)

通过对S高校的实地调研,文章呈现出该校职业生涯辅导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而从职业生涯教育现状和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提出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的阶段性实施模式,针对职业探索期、职业准备期、职业实践期和效果评估期进行各有侧重的职业生涯辅导。

职业生涯;阶段性;辅导模式

职业生涯辅导乃是从职业指导演变而来。职业生涯辅导是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帮助个体在客观分析自我特征和环境的基础上,树立职业规划意识,确立职业发展目标,培养职业技能,提升职业素养,从而促进个体职业生涯发展的系列活动。[1]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辅导,对于实现学校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之间的有效沟通,促进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以及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问题也很多,本文试以S高校为例,分析相关问题。

一、我国高校职业生涯辅导的现状调查

为了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辅导的现状有一个详细的了解,以便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笔者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S高校进行调研。本次调查的对象是S高校一至四年级的全日制本科生,共涉及23个学院,涵盖了文、理、工、医四个学科门类。随机发放问卷800份,收回689份,回收率为86.13%,有效问卷638份,占79.75%,同时,还对相关学生和教师进行了深度访谈。调查结果如下:

(一)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了解程度

据调查,11.3%的学生没有接触过职业生涯辅导,其中还包括6.3%的大三学生和7.4%的大四学生。了解职业生涯教育的学生中,只有50%左右的学生是通过学校宣传接触的。在接触过职业生涯规划的学生中,仅有4.9%的学生对此非常了解,而高达60.8%的学生只是一般了解,以上都说明学校还需加大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宣传和教育力度。

(二)大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及职业规划情况

总体上讲,大学生普遍缺乏清晰的自我认识和详细的职业生涯规划。据调查,7.0%的学生清楚自己职业发展面临的优势与劣势,50%的学生有明确的择业方向。61.6%的学生参加过社会实践活动,但只有20.1%的学生参加的是与专业相关的。只有8.3%的学生对将来从事职业的具体内容“非常了解”,66.9%的学生是“一般了解”,不到20%的学生清楚自己未来三到五年的职业发展道路。

(三)大学生的择业观

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相互需求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错位。在回答“求职时考虑的首要因素”时,近半数的学生选择了“兴趣爱好”和“报酬高低”,只有15.6%的学生考虑“是否符合职业生涯规划”。不少大学生在求职时被一些外在和暂时性的东西所吸引,没有考虑长远的职业发展道路。而用人单位看重的则是毕业生的职业素养,特别是工作态度、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以及人际关系的处理等。

(四)大学生对学校职业生涯辅导的评价

大学生对学校职业生涯辅导的认可度不高,没有充分利用学校职业生涯辅导方面的资源。在对职业生涯辅导的满意度调查中,超过50%的学生感觉一般。在面临职业选择困惑时,多数学生是通过网络解决,只有7.3%的学生去过学校的职业指导中心进行咨询,不到10%的学生对学校的人才测评及报告解释的服务满意,而近50%的学生并没有接受过此项服务。

(五)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辅导的需求状况

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辅导的需求十分迫切,共计96.7%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展职业生涯辅导。在回答“您希望得到哪方面的辅导(多选题)”时,学生的选择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本专业的就业前景(68.5%)、职业生涯规划(66%)和职业能力倾向测试(62%)。在回答“您对哪些职业生涯辅导方式感兴趣”时,最受同学欢迎的是“职业体验”(75%),其次是“职业生涯规划课程”(67%)和“职业倾向测评及解释”(65.7%)。

二、建立职业生涯辅导的阶段性实施模式

针对高校在开展职业生涯辅导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笔者提出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的阶段性实施模式的初步构想。每个年级的学生,处于不同的年龄阶段,有其相应的职业发展任务,高校应充分考虑到他们的身心发展状况,针对不同年级开展各有侧重的职业生涯辅导。

(一)职业探索期

大一为职业探索期。这个阶段的大学生职业意识开始萌芽,学校应着重引导学生融入大学环境,介绍专业的发展方向及相关领域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以便确立职业发展目标,从职业发展的长远角度制订学习计划。这一阶段的职业生涯辅导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

一是引导学生认识自我。自我认识是进行职业规划的第一步,不同类型的人有不同的发展道路。自我认识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有必要借助心理测量学科的研究成果,引导学生进行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倾向的测试,使学生在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明确自身优劣势的基础上,初步定位个人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

二是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专业指导重点在于引导学生科学认识专业,包括专业培养目标,毕业生的主要去向,专业领域对学生知识、素质和能力的要求。除了通过院系教师的讲座,可以邀请本专业有所成就的校友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分享他们在专业领域的成功经验,激发新生对专业的热情。

三是加强对学生的学业引导。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最终都要落实到学业上来。因此,宽厚的基础知识、娴熟的专业技能及合理的知识结构是适应社会需求的客观要求。因此,高等学校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学业指导,引导大学生根据社会需求,扎扎实实学好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指导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和专业优化组合所学课程。

(二)职业准备期

大二、大三为职业准备期。这个阶段的大学生已进入专业学习阶段。教师应引导学生探索职业发展方向,并通过实习、兼职等方式进行初步的职业体验,帮助学生定位个人今后职业发展方向,拟定职业生涯规划。这一阶段的职业生涯辅导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

一是引导学生根据社会需求确立职业发展方向。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辅导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因而,学生的择业价值取向应该是社会和个人利益的统一,社会需要与个人愿望有机结合。高校在指导学生设计职业生涯规划时要密切关注社会动向,学会观察社会,收集信息,预测未来,并根据变化调整职业生涯规划。同时,作为新世纪有责任感的新一代大学生,不但要适应社会,更要勇于引领社会需要。

二是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首先,要跟据个人兴趣与能力特长规划职业生涯。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综合考虑个体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和能力特长等因素,扬长避短,即按照“择己所爱,择己所长,择己所需,择己所利”的四项基本原则,进行正确的职业定位[2]。其次,根据所学专业规划职业生涯。大学生都经过一定的专业训练,具有某一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这是他们竞争的天然优势,这是指导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的基本依据,如果要完全摈弃专业另起炉灶,无疑会浪费前期投入的成本,无形当中也增加了许多“补课”负担。

三是鼓励学生通过实践环节接触社会。西方职业理论中的行为理论就认为,个体与环境的作用是相互的,职业经验在个人的择业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应组织学生到公司实地参观、学习和实习等,增强学生对真实职业环境的了解,强化职业意识,找出自己欠缺的能力,以便有针对性地充电。

(三)职业实践期

大四为职业实践期。这个阶段的大学生面临着就业、升学和创业等多重选择和困惑,学校应开展有针对性的职前培训,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更好地实现由“校园人”到“社会人”的转变,及时调整目标和行动方案。这一阶段的职业生涯辅导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

一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在我国经济体制转型期,伴随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层次下移和数量加大的现象凸现出来,就业趋势从“精英”走向“大众”[3]。为此,必须指导毕业生转变观念,确立“胸怀理想,脚踏现实”的择业观。毕业生应具备面对严峻就业形势的承受力,更加主动地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二是鼓励学生进行职业体验。职业体验是指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参加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和行业调查等活动,帮助学生在认识职业世界的同时,也更好地认识自己,形成科学的职业观和职业期望。学校要积极建设大学生校外实习培训基地,争取利用当地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等,为用人单位和学生搭建资源融通的平台,使学生的校外实习系统化、深入化和持久化。同时,还可寻求一些正规的职业中介组织,解决大学生多样化的实践需求。

三是以创业教育带动大学生就业。国家也对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十分优惠的政策,因为创业不但能解决好大学生自己的工作,更重要的是能给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岗位,这是21世纪大学生就业的新途径。高等学校应打破传统就业观念,广泛开展创业教育,对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项目引导、技能培训及专家指导等服务。

(四)效果评估期

效果评估是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的价值判断,贯穿于职业探索、职业准备和职业实践三个时期,具体包括方案评估、过程评估与结果评估。职业生涯辅导成效的评估应做到:[4]

一是评估主体多样化。评估主体即由谁来评估。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的特点决定其评估的综合性和评估主体的多元化,以保证其评估的客观性。首先,充分引导学生反思,开展自我评估。其次,发动家长参与,家庭是学生生活的重要场所,能更客观反映职业生涯辅导的成效,同时也有利于家长参与到孩子的职业生涯辅导中来。第三,听取行业人士意见,行业人士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更实际地评价职业生涯辅导。最后,教师在综合以上评估意见的基础上,形成学生职业生涯辅导成效的综合性评价。

二是评估过程全程化。评估过程即什么适合评估。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评估的全过程即包括在校的学习过程,也包括职业生涯的全过程。在校期间的学习过程评估,是对理念、过程、内容与阶段目标的评估。离校后的评估是对职业生涯辅导后显效果的评估,重点以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道路选择的适宜度,和职业生涯目标的达成为标准。

三是评估手段灵活化。评估手段即如何进行评估。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内容的丰富性、过程的复杂性和成效的后显性等特点,都决定了成效评估应采取灵活化的手段,针对具体项目采取相应的评估手段,包括书面考核、小组讨论、行业专家鉴定、家长评判和情景模拟等定性或者定量方式。

综上所述,职业生涯辅导应该贯穿于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过程,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只有通过职业探索期、职业准备期、职业实践期、效果评估期这一系列辅导,高校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科学定位,做出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

[1]陈军.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

[2]吴海英.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模式探析[D].中国地质大学,2006.

[3][4]王晓三.国外高等学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概况与启示[J].教育与职业,2005,(1)

猜你喜欢
职业生涯辅导评估
论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
评估依据
大学生职业生涯团体辅导对促进就业的研究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
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生涯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最终评估
中日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比较研究
EMA完成对尼美舒利的评估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