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玉秋,王洪琼,陈华珠
(徐闻县南山卫生院五官科,广东 徐闻 524100)
鼻内镜手术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成为鼻外科手术的常用方法,尤其适用于鼻窦炎、鼻息肉等疾病,具有损伤轻微﹑安全性高﹑治愈率高等优点。2007年1月至2011年10月徐闻县南山卫生院对253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采取了鼻内镜手术治疗,取得良好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253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男185例,女68例,年龄23~74岁,平均(45.6±8.6)岁。其中83例单侧病变,170例双侧病变。入院前所有患者均有鼻塞、脓涕、头痛和嗅觉障碍等症状,部分患者伴有慢性咽炎等症状。所有患者均行CT冠位或冠轴位扫描检查,根据1997年海口会议鼻窦内镜手术诊断标准分期[1]:Ⅰ型117例(其中Ⅰ期25例、Ⅱ期44例、Ⅲ期48例),Ⅱ型114例(其中Ⅰ期62例、Ⅱ期34例、Ⅲ期18例),Ⅲ型22例。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变范围,确定手术种类,所有患者均在鼻内镜下行鼻部手术治疗。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和鼻部局部用药,并进行相应的术后处理。
观察患者的鼻塞、鼻腔分泌物、头痛、嗅觉等的改善程度,并通过内镜检查术腔上皮化情况,判断临床疗效。临床疗效标准参照文献[1]标准,分为治愈、好转、无效3个等级。
1.4.1 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由于患者经受疾病的痛苦,加上对鼻内镜手术缺乏相应的了解,术前常出现一些心理不适或对手术有畏惧心理,术前的心理护理对取得患者的配合和手术的成功非常重要,本院在日常护理操作中贯穿了心理护理,详细讲解手术方案是经医生讨论得出的结果,介绍鼻内镜手术的成功案例,并介绍手术的过程、注意事项、术后疗效以及一些可能的不适与并发症等,让患者对手术充满信心,配合医护人员积极治疗和做好术前准备。
2)术前准备:患者入院后,了解病情,病史及既往史,有无高血压、心脏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充血性疾病等,并协助患者进行各项常规准备。①术前1 d剪除患者的鼻毛,清洁鼻腔和全身个人卫生,男患者应剃胡须。要注意勿损伤患者鼻黏膜。②术前各项检查:包括血常规、鼻窦CT、胸部透视、心电图、出凝血时间、生化等。③指导患者改用口呼吸,以适应术后双侧鼻腔填塞的情况。并教会患者如何冲洗鼻腔和滴鼻药的用法。④对焦虑患者,术前晚应用适量镇静剂帮助睡眠。⑤术日清晨更衣,禁食水,嘱患者不戴假牙、角膜接触镜、首饰等。⑥控制局部炎症,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确保适应手术[2]。
1.4.2 术中护理
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动态监测血氧饱和度,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患者口鼻腔的分泌物和血液,保持术野清晰清洁,防止咳嗽、窒息。术中应密切注意出血量。当手术进入动脉区后,及时测量患者血压,注意止血,少量出血可压迫止血,失血多时,应给予止血药物并加快输液速度。
1.4.3 术后护理
1)一般护理:术后,全身麻醉患者回病房后,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时发生窒息,6 h后取平卧位或侧卧位,术后第1天改半卧位;局部麻醉加表面麻醉的患者取半卧位,可减轻手术区充血水肿,有助于患者鼻腔呼吸,缓解鼻塞症状,还有助于鼻腔分泌物和渗血的流出,降低感染的发生。应及时给予患者吸氧,了解术中失血量,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若血压脉搏异常,患者应平卧,正常后改半卧[3]。术后48 h内给予患者鼻部冷敷,减少组织肿胀,随后给予热敷,有助于局部血液循环和修复黏膜组织。嘱患者避免大声讲话,勿按压鼻部,避免出血。术后6 h后,患者可进半流质饮食,2 d后可进普通饮食,嘱避免刺激性食物,鼓励多吃蔬菜水果等。若发现患者生命体征、五官及精神状态异常,应及时向医生报告及时处理。
2)术后不适的护理:手术后,患者常会出现不适和手术区疼痛,医护人员应加强病房巡视,积极给予心理安慰和生活上的帮助,必要时可遵医嘱给予药物控制。加强患者的口腔护理,避免因张口呼吸而引起的咽干和咳嗽,鼓励患者多喝水,细心指导患者习惯用口呼吸。
3)换药:术后24~48 h内应取出鼻腔填塞物,若出血较多,可分次取出。并用1%地塞米松麻黄素每日滴鼻3次,注意防止鼻腔干燥。此外,每日应注意吸引患者术腔内的分泌物和血块,冲洗鼻腔,把握冲洗液温度,避免液体太冷而刺激患者黏膜,注意观察冲洗出的液体颜色和是否有脓液。鼻腔换药前,应向患者讲解可能出现的不适并指导如何配合,可与患者谈话,分散其注意力,缓解患者的紧张。
1.4.4 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后,鼻腔仍需定期冲洗和换药,术腔完全上皮化通常需2~3个月,因此术后1个月内,需每周复诊1次,2个月内每半月1次,半年后每月1次。并指导患者做好鼻腔的自我护理,注意避免感冒,防止病情复发,并密切注意不适症状,及时就诊。
经过治疗及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本组253例治愈222例(87.75%),好转31例(12.25%)。其中Ⅰ型117例患者,治愈112例(95.7%),好转5例(4.3%);Ⅱ型114例,治愈97例(85.1%),好转17例(14.9%);Ⅲ型22例,治愈13例(59.1%),好转9例(40.9%)。术后随访3~12个月,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慢性鼻炎、鼻息肉病情容易反复,在治疗的早期,患者症状改善明显,但效果随时间推移呈下降趋势[4]。术前有效的心理护理能减缓患者的焦虑、恐惧和紧张等情绪,积极配合治疗,确保了手术的顺利进行。术中针对性护理措施,可使手术平稳、顺利地进行。术后的精心护理巩固了手术效果,有效地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手术的疗效。
患者行鼻内镜手术前后,本科护士进行了上述的系统护理,提高了治疗效果。通过上述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本组253例患者在术前能够积极配合进行各项术前准备,情绪平稳,手术安全顺利;术后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未发生因护理不当而导致的并发症;有针对性的出院指导,使患者自我保健意识得到提高,自觉做到定期复诊,确保了治疗效果。
笔者体会:1)术前要注意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基本资料,在此过程中,贯彻心理护理,安慰患者,体贴和同情患者的痛苦,体现人文关怀,让患者摆脱焦虑紧张和恐惧等不良情绪,激发患者战胜疾病的信息,这能很好的促进后续的手术和康复过程;2)术中护理非常重要,良好的护理能有效提高手术的成功率,要注意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失血量,避免因护理不当而导致手术失败;3)术后护理动作要轻柔,关心体贴患者,视患者为亲人,以良好的护理服务帮助患者顺利康复,出院时应有针对性的做好院外指导,以巩固疗效。
总之,护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良好的鼻内镜行鼻部手术围手术期护理,对提高手术效果非常重要。
[1]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及内窥镜鼻窦手术疗效评定标准(1997年,海口)[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8,33(1):134.
[2]赵永昌,张春明.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围手术期护理[J].护理研究,2005,19(8):1565-1566.
[3]徐君.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围手术期的护理[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9,16(6):41-42.
[4]臧永幸.鼻窦镜下鼻息肉85例的术后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6):6473-6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