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宏旭, 赵 峥
(1.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数计系,河北 承德 067000 2.四川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4)
马戛尔尼使团眼中的清代承德经济与社会史料价值分析
滕宏旭1, 赵 峥2
(1.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数计系,河北 承德 067000 2.四川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4)
马戛尔尼使团1793年使华过程中关于清代承德经济和社会的记录,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使团成员对城市规划、黄教寺庙及喇嘛、承德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叙述是研究清代承德、建设“避暑山庄学”的宝贵资料。
马戛尔尼;承德;经济;社会
1793年,英帝国以给清朝乾隆皇帝祝寿为名派出了马戛尔尼勋爵率领的使团,于9月14日在承德避暑山庄觐见了乾隆皇帝。对这一历史事件,中外历史学家分别根据相关史料和自身视角进行了许多解读,做了大量相关研究。但学术界往往关注的是马戛尔尼使团与清政府在政治经济礼节等层面的互动与冲突,对使团所记载的中国经济与社会生活似乎还缺乏更深入的挖掘与研究。马戛尔尼使团所收集的很多资料,对认识清代中国经济与社会具有宝贵的史料价值,承德作为清朝全盛时期的第二政治中心,一直是清史研究的热点。戴逸教授就曾倡议建立“避暑山庄学”。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马戛尔尼使团的史料,从中分解出一个英国使团眼中的清代承德经济与社会的形象,为 “避暑山庄学”的建设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除去马戛尔尼使团与清朝官员的谈判与会见、觐见皇帝的礼仪程序、参加皇室典礼以及参观皇家园林及其周围寺庙外,在热河主要有如下一些社会活动的记载:
(一)使团对热河的城市市容和参观人群的特别描述。1793年9月8日举行入城式。在入城前后,使团对热河的自然地质环境、城市面貌和参观群众作了记载。在入城式进行过程中,斯当东在参观群众中尤其注意到了“身穿黄色长袍,头戴黄色圆帽”的“此地喇嘛庙内的比较低级的僧侣”,并着重指出“皇帝信仰的喇嘛庙是佛教的一个宗派。这些人穿着尊贵的黄色服装,属于神圣的宗教团体,但附近群众却似乎对他们不表示任何尊重,而他们自己的举止也体现不出中国有身份的人表现的那种尊严感觉。”使团在入城式结束后随即在热河镇下榻,大约就是今承德市酒庙桥附近原来的佟王府,“从这里可以俯瞰全镇和一部分御花园”,“整个热河除了官员们的公馆而外,普通老百姓住在极端低劣的草舍,里面挤满了人。街道弯曲不平,尘埃满地。紧在旁边的御花园、行宫和庙宇则十分伟大壮丽。富贵和贫穷上下悬殊简直无可比拟。”
二、使团对热河郊外自然环境和农民生活的描绘。次日在谒见礼节往返磋商当中,几位使节团员到热河郊外作了一个短途游览旅行。斯当东对这次旅行中观察到的景象做了极为细致的描写:“一行人等上到郊外高地,俯视群山环抱中的热河全镇。这里的土地虽然也很肥沃,但耕作得没有中国内地那样精细……过去这些山上似乎长满树木。现在留在山的最上面和最外面的完全是一些短小的草木。所有邻近地带看不到能用的木材。这是前人只砍伐树木而不培育新苗的不幸后果。由于山上没有树木,因此空气异常干燥。本地雨量稀少,老百姓不得不家家打井以资灌溉。这里水桶不是木制,而是编织得非常精细、绝不漏水的柳条桶。农民的主要食物是高粱和其他谷类,园子里种了很多大蒜和其他香辣味植物,这是他们的副食品。从山顶往下看,有一些很漂亮的房子,最初以为是大官的公馆,后来知道是一些本朝皇帝建的喇嘛庙。”
(一)马戛尔尼使团对热河城不多的描述是研究清代城市史的宝贵材料
使团在热河下榻以后,斯当东对热河城内令人触目惊心的混乱和规划的叙述并非孤证。乾隆皇帝曾在避暑山庄对侍侯在侧的内大臣博尔奔察说:“此地气候极清淑,大胜京师,洵无愧避暑山庄也!”博尔奔察回答说:“陛下就宫内言之耳。若外间城市狭隘,房屋低小,民人皆蜗处其中,兼之户灶衔接,炎热实甚,故民间有谚曰:‘皇帝之庄真避暑,百姓却在热河也。’”这两则史料提示我们:避暑山庄之外的热河街景、百姓的人居环境与富丽堂皇的皇帝行宫、皇家寺院和贵族官邸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热河作为一个城市的形成与兴起,是与避暑山庄的建立分不开的。这使得承德在发展过程中,既是为避暑山庄服务的,又是与它对立的。避暑山庄的营建前后经历了八十多年,是经过精心设计和周密规划的,而山庄之外则从来没有任何规划。一些王公大臣、品级不高的办事官员和蒙古王公也因年年来热河而修建了府邸。皇室贵族和官员占据了热河最好的地段,占地面积也最大,老百姓则被迫聚居在“户灶衔接”的环境中。赵世瑜教授指出:“清代城市的研究者往往感到困惑。因为在中国的城市中,很难发现明显的富人区和穷人区,高宅大院和贫家小户常常同挤在一条街上。这种情况显然是存在的。”肮脏、混乱的街道和房屋“紧挨”“伟大壮丽”的宫殿旁边,虽然并非是承德作为清代城市所独具的特征,但却提示了影响清代承德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使团对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在热河的情况予以了特别的关注,这对更全面地了解清政府的民族宗教政策提供了一个有力的佐证。
自康熙至乾隆,清朝统治者把在热河修建喇嘛庙作为处理蒙古问题的要务,采取“用示尊崇,为从宜从俗之计”的方针。马戛尔尼使团在热河也的确见到了金碧辉煌的外八庙,感受到了黄教在清朝特殊的政治地位。但在使团笔下,喇嘛庙内的低级僧侣并没有显示出作为特权阶层的地位,甚至无法得到当地民众的尊重。参观普陀宗乘之庙时,使团也注意到“有些喇嘛是从小出家的。所有庙里面的喇嘛除了在庙内修行而外,还经常到庙外去替老百姓做佛事。这些喇嘛的知识水平和生活限制使他们无法在群众中获得威信而导致扰乱社会秩序”。这些与黄教在政治上备受尊崇的地位形成了比较鲜明的对照。使团敏锐地发觉了清政府对黄教的限制,这与崇奉黄教构成了清政府对黄教政策的一体两面。清政府尊崇黄教是基于利用的目的,并严加限制黄教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黄教内部则存在森严的等级制度,上层由活佛、大喇嘛组成,他们多出身于贵族,拥有庞大的庙产,成为有特权的僧侣贵族,其下层小喇嘛,多出身于平民,负担着寺庙中各种繁重的劳动,同样是受尽了压迫和奴役。这就导致黄教在清中央政府直接控制的热河不能产生很大的社会影响。
(三)使团成员对热河自然环境和日常生活的记述是全面深入了解清代承德经济与社会的宝贵史料。
使团成员以博物学的眼光,对热河的自然地质环境、温度与气候、居民日常生活都做了尽可能详细的记载,对一些现象也力求给出基于西方近代科学的解释。斯当东利用一次短暂的郊外旅行,记录了热河农民的生存环境和主要食物,尤其注意到了当地的特色生活工具——“柳条桶”。他还通过观察发现了热河郊外因砍伐过度无木材可用的状况,从而揭示了鲜为人关注的热河生态破坏的现象。这很有可能与清代热河人口的增加有关。由于古北口内土地不断集中,赋税繁苛,灾荒频仍,农民很多携儿带女,逃往需要大量劳动力修建避暑山庄的承德,搭窝棚,住马架,盖起简陋的土坯草房栖身,靠出卖苦力养家糊口,也有从事手工业的和当小商小贩、役夫甚至是乞讨的。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大大增加了承德的生态压力,再加上满足皇室和贵族享受的需求因素,周边生态环境的退化不可避免。使团所提示的这一问题从社会经济史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尚有很大研究余地。
在马戛尔尼使团的记述中,我们发现了中国官方叙述中所不同的一座城市,看到了清代承德作为城市的许多容易被忽视的侧面:人口和资源的矛盾日益突出,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城市缺乏良好规划,居民人居环境非常恶劣;备受皇帝和政府尊崇的黄教在喇嘛庙星罗棋布的热河竟缺乏民间的认同基础……将目光投放在社会经济史的视线中,就会发现在“盛世”的背景下一个畸形繁荣、并不和谐的热河。马戛尔尼使团的记录为构建具有更丰富层面的经济社会史和城市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通过作为“他者”的马戛尔尼使团对清代承德经济与社会的叙述,可以发现更多未曾注意的历史。
[1][法]阿兰佩雷菲特(王国卿等译).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
[2][美]何伟亚(邓常春译).怀柔远人:马嘎尔尼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3][英]斯当东(叶笃义译).英使谒见乾隆纪实[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
[4]马戛尔尼原著,刘半农原译.林延清解读.1793乾隆英使觐见记[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
[5]承德市文物局.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编.承德避暑山庄[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
K249
A
2095-3763-1554(2012)01-0043-02
2011-10-13
滕宏旭(1984-),男,河北承德人,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数计系财务信息管理专业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