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忠明
(安福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防科,江西 安福 343200)
肺结核病是一种主要经呼吸道传播的国家乙类管理传染病,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目前结核病控制措施主要是通过发现和治愈结核病传染源,以减少人群受结核菌感染的机会;另一途径是对已受结核菌感染的对象采取减少发病的措施。为了加大安福县结核病病人发现工作的力度,使结核病病人能够早发现、早治疗,减少传播,2010年1月1日至2011年7月1日,安福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涂阳肺结核病人家庭密切接触者筛查工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选择经本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防科确诊的252例传染性肺结核病人的家庭密切接触者568例,其中男312例,女性256例,年龄5~75岁,平均(40±0.5)岁。
对568例被确诊为涂阳肺结核病人家庭密切接触者进行结核菌素(PPD)试验,对反应硬结≥5mm,咳嗽、咳痰超过2周或者有咯血史、厌食消瘦、月经不调等症状者,无论PPD反应结果如何都进行胸部X线透视,胸透异常者拍摄胸部X线片1张,痰涂片3张。PPD试验统一使用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PPD 0.1mL(5U)在前臂屈侧做皮内注射,注射后48~72h查验反应。以反应硬结平均直径≥5mm判定为阳性,平均直径≥20mm或有水泡、坏死、双圈等表现的判定为强阳性。
568例涂阳肺结核病人的家庭密切接触者中,PPD反应硬结平均直径≥5mm者356例,PPD反应阳性率为62.7%;PPD反应硬结平均直径≥20mm或有水泡、坏死、双圈等强阳性反应者114例,强阳性反应率为20.1%。共拍摄胸部X线片176例,其中查出有肺结核活动性病灶者30例,占PPD筛查总人数的5.3%。痰涂片检查阳性者12例,占筛查总人数的2.1%。
肺结核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其80%以上发生在肺部,而肺部又是直接与外界相通的器官,其病灶内的结核菌容易排出体外,所以肺结核病人特别是痰涂片阳性的病人是结核病的传染源。据有关资料显示:一个未经治疗排菌的活动性肺结核病人,1年内可传染15~20名健康人,而被感染者一生中发生结核病的机会约为10%,这些病人又会作为传染源去感染别人[1]。
本次筛查中涂阳肺结核病人的家庭密切接触者共568例,其中PPD反应结果呈阳性者356例,阳性率为62.7%,显著高于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全国人口结核病感染率44.5%的数据[2];PPD反应结果呈强阳性人数114例,强阳性率为20.1%。本次筛查的568例中共摄胸部X线片176张,其中查出有活动性肺结核病灶者30例,占筛查总人数的5.3%;痰涂片检查阳性者12例,占筛量总人数2.1%。
通过本次调查,笔者体会到:肺结核病人特别是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病人其所在的家庭是一个特殊的环境,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成员是易受结核菌感染和发病率高的人群,对他们进行早期健康检查和结核病监测都具有实际意义和流行病学意义的。郭玉凤等[3]报道,一位22岁女性涂阳肺结病病人被误诊,在家居4个月后引起家庭内结核病爆发的情况,家中9人,有8例感染了结核,6例发生结核病,可见涂阳肺结核病人传染性之强,它也说明了肺结核病人早就医,特别是早诊断、早治疗、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性。肺结核病是一种应当受到全社会乃至全人类共同关注的传染病,对涂阳肺结核病人的家庭密切接触者进行筛查,可以早期了解结核病感染的情况以及更早、更多地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特别是传染性肺结核病人,从而早期治疗,以达到控制结核病传播的目的。
[1]徐红.肺结核病人追踪结果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2009,21(8):415-41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资料汇编[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9.
[3]郭玉凤,李振魁,刘清珍.误诊引起家庭内结核病暴发的调查[J].中国防痨杂志,2007,29(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