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观的基本特征

2012-08-15 00:51张海龙
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江泽民建设发展

张海龙

(哈尔滨体育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150001)

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推进到新阶段。从“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再到“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紧密结合当代中国发展实际,创造性地对发展的基本问题作出了科学回答,确立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中国共产党关于发展的思想和理念日益清晰,关于发展的理论体系日益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理论日益成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观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从邓小平同志开创这一理论先河,到江泽民同志推进到新阶段,再到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对这一理论体系作出高度概括和全面阐释,人们得以清晰地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观内在的逻辑关系和思想关联。一方面,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凝结全党的智慧和心血,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相继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发展的思想、理论和观点。这些不同时期的发展学说首先具有各自相对独立的特点,具有发展的时代性和阶段性特征,是一个辩证否定和不断创新的动态过程。另一方面,它们又共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改革开放的相同时代背景之下,和平和发展的时代主题未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观始终表现出一以贯之的连续性和鲜明的整体性特征,不同理论阶段之间不存在绝对的界限。因而,从总体上认识和把握这一理论体系的基本特征,对于我们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观的精神主旨,全面审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观的思想内涵,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推向历史新阶段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坚持生产力标准,把经济发展放在首位

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了“发展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强调中国的发展首先在于经济的发展,这是邓小平发展理论区别于中国传统发展观和西方发达国家发展理论的本质特征之一。在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等沉痛的历史教训之后,邓小平清醒地意识到,必须把经济建设、生产力的发展置于一切发展的首位。把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不仅关系到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更加关系到抵御西方反华势力对我国进行渗透和颠覆的能力,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邓小平同志的领导下,我们党坚定不移地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重新确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导地位。邓小平认为,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但在现阶段“实质是搞四个现代化,最主要的是搞经济建设,发展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1]邓小平基于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历史总结,对中国社会主义如何发展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下定决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发展的重点。他指出,社会主义最根本的任务,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他要求全党和全国人民始终抓住这个中心、这个根本,毫不动摇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要获得与资本主义的比较优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是体现在它的生产力要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高一些、更快一些。”[2]他反复强调,我们面临种种挑战,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必须抢抓机遇,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在论及社会主义的本质时,他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放在第一位。为了加快发展,他不断强调,能发展就不要阻挡,有条件的地方,要尽可能快一点,加快发展步伐,实现跨越发展。“我国的经济发展,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3]1992年南方谈话时,邓小平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标志着邓小平以生产力为最高标准的发展思想体系的升华和完善。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进一步指出,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第一要务”,是相对于其他各种要务而言的。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说明在我们所面临的各种繁重任务中,经济发展是处于首要地位的根本国策和中心任务。也可以说,在当代中国社会前行的诸方面要求中,发展是第一位的重要要求;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发展是第一位的内在需要;在中国人民根本利益实现的艰苦历程中,发展是第一位的重要手段。在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江泽民同志更是把“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作为其中最基础的条件。他在2002年5月31日出席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所作的重要讲话中,再次强调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时江泽民进一步指出,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必须抓住机遇,珍惜机遇,用好机遇,加快发展。不难看出,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仅强调了发展在当代中国的突出地位,也进一步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的庄严使命,表明了我们党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思路和决心始终未变。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任何国家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都必须高度重视发展问题,首先是生产力的发展。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只有牢牢把握住发展这一时代主题,坚定不移地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江泽民同志又进一步提出:“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4]这是江泽民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的新的科学论断。在发展的道路上,我们不仅要克服历史遗留的矛盾、老大难的问题,还会不可避免地遇到一系列新的矛盾、新的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既是前进的阻力,也是发展的契机。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江泽民强调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并且发展要有新思路。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发展观,是对邓小平、江泽民发展观的继承、发展和凝练。作为发展主线中一个新的阶段,科学发展观第一关键词也是发展。它既没有丢掉发展,也没有削弱发展,而是继承了我们党发展第一的一贯思想,并且进一步提出要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来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义,同样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对此胡锦涛同志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离开了发展这个主题就没有意义了。”[5]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是突出了党的根本宗旨和发展目的;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突出了发展的内涵和要求。它既不是不重视发展,更不是不要发展,而是创新了发展的理念,丰富了发展的内涵。总之,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进一步指出,之所以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因为“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也就是说,当前我国面临的主要矛盾没有变,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没有变,必须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二、坚持辩证的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协调发展

邓小平发展理论继承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则,创造性地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发展方略;在重点谋求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求以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任务。这一思想为确保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并在新的社会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应是全面发展的社会,要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协调发展。邓小平在各种场合反复谈到两个文明的相互关系,反复强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求在重点搞好经济建设的同时,努力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社会环境,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邓小平把社会发展看作是一个整体系统,强调系统内诸要素要协调发展。他认为,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方面需要综合平衡,相互协调,不能单打一,不能孤立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邓小平愈发认识到,发展并不是简单地等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不是单纯追求GDP的增长,而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江泽民继承了邓小平全面协调发展的思想,在1991年7月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70周年大会上,从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初步勾画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体框架。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详细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中国特色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以及怎样建设这样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标志着党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全面协调发展为显著特征之一的发展思路更为明确、更为清晰,进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观推进到新阶段。在党的十五大精神的指引下,党中央以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思想为指导,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出发,制定现代化建设的大政方针,形成了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等一系列发展战略。2001年7月1日,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还强调指出:“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事业。全党同志必须全面把握两个文明建设的辩证关系。”[6]这一系列重要论述充分揭示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战略和发展思路,即实现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协调统一,共同促进社会进步的全面发展观。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科学发展观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突出强调了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并集中体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目标上。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7]首先,科学发展观强调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必须坚持全面发展。这就要求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主要领域的建设和发展全面推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政治文明全面发展;力求全面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使社会各个阶层和谐互动、诚信友爱,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推进改革发展;坚持城市和农村以及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均衡发展和共同富裕,使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环节的改革发展得以全面展开、系统推进,形成整个社会安定有序、竞争合作、生机勃勃、开放多元的发展格局与和谐状态。其次,科学发展观强调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必须坚持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是针对地区和行业间的单边独进、反差较大的“畸形发展”而言的,主要是防止市场机制作用下造成的盲目发展、恶性竞争和重复建设,减少和杜绝利益驱动下的低水平扩张和资源掠夺,要求各领域、各行业、各阶层的变化发展以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保持平衡;要求人的发展、社会发展同优化自然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保持一致,使它们相互促进、良性循环;要求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以及科技、教育、医疗、住房、社保等各领域的改革相协调,形成社会发展的系统合力,避免冲突和内耗。最后,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全面发展侧重于发展格局的优化,协调发展侧重于发展系统的协调。全面发展是协调发展的前提,协调发展又是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如果一些领域、地区、行业或部门片面追求高速度、高指标、高增长,势必损害甚至剥夺另一些领域、地区、行业或部门的发展条件和利益,就可能导致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比例失调、关系失衡,导致社会问题扩大、社会矛盾加深,甚至导致国家对社会的失控,乃至满盘皆输。因此,必须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兼顾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必须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做到稳中求进。

三、坚持可持续原则,强调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原是一种来自西方的社会发展理论,根源于工业化进程中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破环、资源枯竭之间日益尖锐的矛盾,要求自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从上世纪70年代以后关于经济增长的辩论中逐渐萌发和形成的。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调查报告,首次对可持续发展给出了明确定义:“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既满足人类目前需要和追求,又不对未来的需要和追求造成危害。”

邓小平固然没有明确使用“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但他的发展理论中已经包含了丰富的可持续发展思想。邓小平提出了“持续发展”的概念;密切关注经济发展的后劲问题;高度重视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和计划生育等问题,即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问题;直接论述了关于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才是“过得硬”的发展的思想。可以说,邓小平用中国的语言开启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先河,为中国特色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作出了重要贡献,并成为邓小平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在将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同时,明确提出并确立了可持续发展观。1994年7月,中国政府正式批准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和发展白皮书》,把可持续发展原则体现到议程的各个方案领域。在编制《中国21世纪议程》的过程中,根据外交部的建议,把英文词组“sustainabledevelopment”(原译为“持续发展”)翻译为“可持续发展”。1995年9月,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8]1997年9月,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9]至此,“可持续发展”上升为我国的国家发展战略,得到了普遍认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亦开始被广泛使用。2002年11月,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10]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变得更为清晰、具体。

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提出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遵循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必须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在此,可持续发展观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并紧密融入到以科学发展观为最新成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观之中。

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之所以更加重视可持续发展,是出于对那种无视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激化人与自然矛盾,靠高消耗、高污染换取高增长的所谓“跨越式发展”的传统发展思维和惯性的重新审视和高度警惕,强调今后中国的发展绝不能自绝后路,遗患历史。2010年10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对今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作出了明确的规划。会议强调,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坚持人民性原则,强调发展以人为本

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在整个发展理论体系中,无时无处不体现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是这一理论体系的根本价值取向。

邓小平发展观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衡量一切改革、建设工作的判断标准之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重要内容之一;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价值。归根到底,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始终把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根本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共产主义崇高的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90余年来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也是一切发展的根本归宿。我们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1]邓小平文选(第 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76.

[2][3]邓小平文选(第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3,375.

[4][10]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33,545.

[5]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04-04-05(1).

[6]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157-158.

[7]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5.

[8]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279.

[9]江泽民文选(第 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6.

猜你喜欢
江泽民建设发展
敬爱的江泽民同志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江泽民同志追悼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