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认识统一战线的历史地位和现实作用

2012-08-15 00:46周淑真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民主

周淑真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 100872)

统战理论研究

再认识统一战线的历史地位和现实作用

周淑真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 100872)

本文对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实践与定位进行了历史的回顾,论述了新世纪以来我国社会变迁以及国际形势新变化对统一战线提出的新要求、新呼唤,对其现实作用和价值意义进行深刻分析,尝试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统一战线本质及内涵作新的概括和表述。

统一战线 历史地位 现实作用

统一战线作为领导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总战略和总政策,在当代世界已成为特指并为中国共产党所特有。它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不断地创新与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法宝,统一战线在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实事求是的实践勇气,服务于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总路线、总任务。面对21世纪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新变迁和国际形势的新挑战,在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如何发展,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重大的实践问题,因此有必要对统一战线的历史地位和现实作用及相关理论问题进行新的探讨,并作出新概括、新表述。

一、统一战线历史回顾与定位的新认识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作用和意义:

(一)国民革命统一战线确立党的统一战线思想

(二)工农民主统一战线确立统一战线的阶级基础

八七会议后制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党在这一时期将农民问题的一系列基本观点运用到统一战线理论发展之中。制定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的土地路线,从而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牢牢地建立在工农联盟的基础之上,奠定了此后统一战线的阶级基础。

(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争取抗战胜利的基本保证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努力建立和扩大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包括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以及一切爱国阶级、阶层的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来促进国共合作、推动国民党抗战。这一时期党不断进行实践探索和理论总结,基本形成了统一战线的理论体系。

首先,将统一战线确立为党的三大法宝之一,奠定其历史地位。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的侵略,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1935年党的《八一宣言》号召各党派抛弃过去的成见,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陕北瓦窑堡会议通过《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正式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战略方针。毛泽东在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系统论述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路线、方针与策略。其后红军与正在陕北“剿共”的东北军、西北军实现停战,形成了共同抗日的同盟关系。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主张下,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迫使国民党政府停止内战。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从此逐渐形成国共两党合作的局面。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十八年的经验,已使我们懂得: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导者、推动者和实行者,并在统一战线实践中逐渐发展壮大起来。

其次,强调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是决定抗战全局和胜负的关键。同时毛泽东提出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一致性的原理,即在抗战时期民族斗争是第一位的、最紧迫的任务,但是没有民主、民生这些属于阶级斗争范畴问题的适当解决,就不能实行广泛的人民动员以战胜日本帝国主义,抗战同解决民主、民生问题互为条件,不能分离。党正是根据这一原理,确立了既团结又斗争的统一战线策略,制定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基本政策,形成了对顽固派作斗争的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原则和具体政策。

第三,创造“三三制”民主政权建设形式。党为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创造了“三三制”民主政权建设形式。强调我们所要的是活泼的、有组织有能力的、适应战争环境的、受群众拥护的政权机关。任何一个大党,不应以绝对多数去压制人家,而要容纳多方。在政府中,共产党员只要占三分之一,并在质量上有优越的条件,就可以保证党的领导权。

第四,建立与民主党派的合作关系,为多党合作制度的建立创造了前提。周恩来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在多次同国民党谈判、协商团结抗日具体事宜的同时,重视同国民党党内民主人士和国民参政会中的各界知名人士的联系,支持小党派合组中国民主政团同盟,这些都为解放战争时期第二条战线的形成,为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确立了多党合作和各界别的联合

抗战胜利后,在中国前途和命运发展的转折关头,中国共产党建立了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各民主党派、开明绅士、其他爱国分子、少数民族同胞和海外侨胞在内的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在解放战争和建立、建设新中国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统一战线理论和实践在这一时期不断完善。

首先,以明确的行动纲领凝聚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党根据解放战争发展的进程,适时提出为建立新中国而斗争的基本政治纲领和各个发展阶段的动员口号,从“和平民主团结”、到“武装自卫”,从“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到“将中国革命进行到底”,将中国人民团结凝聚成无坚不摧、所向披靡的强大力量。党制定和实施关于农村工作、城市工作、在国民党统治区和国民党军队中工作等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组织建立起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和建立新中国提供保障。

(2)因为所以AE=OF=FB′=CG.又因为AB∥OC,所以四边形CGEA是平行四边形.因而DE∥CA.

其次,建立多党合作制度和确立八字方针。1948年,在中国民主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之时,中国共产党发表的“五一口号”得到各民主党派的热烈响应。在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的共同努力下,1949年9月21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正式召开。它建立新的国家政权并代行人大职权,大批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加中央和地方政府,民主建政即标志着多党合作制度的建立。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民主党派原有的阶级基础不复存在,党从革命历史和建设的实际出发继续鼓励民主党派发挥作用。并且通过中共八大,把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方针确立下来。

第三,统一战线职能的拓展。民主革命时期党的统一战线主要是为团结同盟者、打击敌人、争取革命胜利和夺取政权服务的,建国后统一战线的主要任务是服务于现代化建设事业,其职能在理论上得到不断探索和拓展,民族工作与宗教工作、知识分子工作都纳入了统一战线工作范畴。

第四,以平等方式团结各方。在处理统一战线内部关系问题上,中国共产党坚持同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宗教团体等平等相待,与他们求同存异;在处理统一战线内部矛盾问题上,采用团结—批评—团结的方式。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从50年代后期开始遭受严重挫折,相关理论探索也基本缺位。在“左”的思想理论指导下,“文革”十年动乱中,统一战线实际处于停滞和被取消的状态。

(五)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是社会主义劳动者、建设者和爱国者的大联合

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统一战线工作。统一战线服务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任务,在多党合作、民族宗教、非公有制经济、海外统战和知识分子工作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发展,主要有:

第一,统一战线范围扩大。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扩大为两个范围的联盟,一是将新的社会阶层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纳入统一战线范围,体现了统一战线在理论上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实践上承前启后的包容性;二是明确统一战线作为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广泛联盟,建立以爱国主义和祖国统一为旗帜的海外统一战线,使统一战线工作在新形势下取得重大发展。

第二,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要素细化。党的十二大明确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从“八字”到“十六字”的字数变化体现了一种政治情怀,表明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合作的决心和诚意。1989年中共中央明确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1993年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载入宪法,为这一制度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在新世纪把政治协商列为科学决策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方面加强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对多党合作制度的发展意义重大。

第三,创造性地提出并实施“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促进祖国统一大业。按照“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香港、澳门已实现顺利回归十多年,“一国两制”方针在港澳的成功实践,为台湾问题的解决创造了制度条件。

通过对统一战线历史地位的再认识,我们可归纳出:(1)统一战线在各个历史时期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始终为贯彻党在不同时期的总路线、完成党在不同时期的总任务服务。(2)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问题上,有一个从被动到主动、从自发到自觉、从策略方针到战略原则的过程,显示了党与时俱进的品格和实事求是、直面现实的勇气。(3)在三大法宝中统一战线是首要法宝。历史证明,统一战线可以保障党自身的发展和所领导的政治力量的大发展,可以有效促进党的建设,可以有力地支持武装斗争。(4)统一战线是党率领群众克敌制胜的有效组织形式。历次统一战线无不最大限度地涵盖各个方面,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更是包括了两个范围的联盟、34个界别、15个方面的人士,涵盖了人民群众中的大部分,统一战线工作是党的特殊的群众工作。(5)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是政治方向和政治原则的领导,党的领导地位和优势是靠真理、靠政策的正确性、靠组织的力量、党的模范作用以及人民的拥护来实现的。

二、新时代新形势对统一战线的新要求

回顾辛亥革命百年来的历史,可以看到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的民族从不断沉沦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的国家从风雨飘摇、濒临灭亡边缘到综合国力大幅跃升、大踏步走向繁荣富强;我们的人民从穷苦不堪到总体上实现小康。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统一战线工作始终服务于每一个历史发展阶段的中心任务,从而为民族独立、国家繁荣、民生小康的实现提供保证。随着时代发展和历史条件的变化,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社会变迁以及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对统一战线提出了新要求和新呼唤。

(一)党的历史方位的新变化对统一战线提出新要求

党在世纪交替之际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标志着党由革命党向执政党的深刻转变、由代表特定阶级利益的政党向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政党转变。新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成为拥有83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成为领导中国建设、改革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政党。这就要求统一战线服务于党在历史方位上的新变化,维护党的领导地位、促进党自身的建设、服务党治国理政和实现科学发展的任务。统一战线工作的本质是为执政党协调社会各阶层各界别关系、加强其社会基础和为社会经济政治发展提供途径和工作的平台。在党掌握的国家和社会资源中,道德资源最为可贵,也最容易流失。党的道德资源是通过党风等体现的。党风是全党在政治、思想、组织、工作、生活等方面体现的态度和行为,并相互感染形成的风气。在长期的统战工作中形成的协商的领导方式和民主的工作作风,是党能够赢得各民主党派、社会各界各方面衷心拥护的重要道德资源。如何从统一战线的角度思考增加和扩大党的道德资源,是新形势对统一战线工作的新要求。

(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对统一战线提出新要求

我国已经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市场经济是用市场机制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经济运行方式,它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开放性的特征,即多元主体在法律范围内平等、自由地通过竞争追逐经济利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生活成为人们生活中最基本的需要和基础,因此要求统一战线在关注政治领域的同时必须关注经济领域,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必须注意由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对社会带来的利益区隔,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来应对和解决。

(三)和谐社会建设对统一战线提出新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由计划经济逐步过渡到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由于利益的区别客观上分化成多个社会阶层。新世纪以来,社会结构继续分化,新兴社会阶层和群体不断出现,多元化多层次的社会结构所产生的社会关系、社会问题、社会矛盾日益复杂。同时人们的权利意识增强,利益表达和利益诉求愿望增加,畅通利益表达途径和渠道使各个利益集团和谐相处成为社会建设的中心任务。构建和谐社会在于有良好地、及时公正地、有序地化解各种冲突和矛盾的制度机制。这就要求统一战线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党群关系,扩大多党合作制度对社会各方面力量的融合度,通过人民政协这一有效的制度载体,更好地表达社会各方利益诉求和政治意愿,协调关系,化解矛盾,通过合法有序的制度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消除产生社会不和谐的根源。

(四)国际形势的新挑战和祖国和平统一对统一战线提出新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全面提升,2010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世界老二”被炒作,“中国威胁论”抬头,中国面临的国际压力骤然增大,深陷经济金融危机和战争泥潭的美国对华戒心增强,加紧动用军事、经济、贸易、金融各种手段打压中国。日本及一些西方国家因被中国超越而心有不服,发展中国家则因中国实力增强要求中国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台湾问题的美国因素不容小觑,祖国和平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前提。新形势要求统一战线要把握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挥自身优势服务于和平发展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五)互联网技术的新发展对统一战线提出新要求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社会发展变革具有巨大推动作用。新世纪以来,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兴科技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产生深刻影响。美国拥有超强的互联网技术能力,如英特尔、微软、谷歌公司分别占据硬件、软件和搜索引擎等技术优势,再结合Twitter(推特)、Facebook(脸书)等互联网社交平台优势,美国已将自己打造成一个超级互联网技术帝国。2011年从突尼斯到埃及再到利比亚的“阿拉伯之春”就是借助推特、脸书等互联网技术传播发起的。我国不仅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网民数量也居世界首位,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1年7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报告显示,截至当年6月底网民已达到4.85亿,与“推特”相似的微博用户从6311万快速增长到1.95亿。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已经使传统的单位人和社会人变成了网络虚拟人,这些网络虚拟人很多来自新兴社会阶层和群体,他们年轻、学历较高、思想活跃。在互联网时代要求统一战线工作者在密切关注现实世界的同时,还要关注网络虚拟世界,做好这部分人互联网线上、线下的统战工作。

总之,新形势呼唤统一战线服务于党和国家的科学发展并实现自身的科学发展,服务于党治国理政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服务于党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实现执政使命。

三、新形势下统一战线的新概括、新表述

综上所述,新的形势下统一战线应概括和表述为:统一战线是新时期党治国理政、实现科学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法宝;是党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是党协调各方现实利益与网络虚拟世界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法宝。其现实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广泛性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而且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这种广泛性与统一战线的范围直接相关。改革开放以来,统一战线对象和范围由8个方面增加到15个方面,与之相应的是人民民主的范围不断扩大。人民民主是综合党内民主、党际民主和社会民主的最大范围的民主,而统一战线是各党各族各界各阶层人民的大联合,可以发挥自身功能和作用促进人民民主的发展。近些年已形成以党内民主带动社会民主的新理念,而党内民主建设与统一战线互为保障、相互依托。统一战线可以通过不断完善民主党派的监督机制促进党内民主,同时通过不断完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机制促进社会民主,保障党和国家的科学民主决策,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强调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新时期统一战线范围中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和目前尚未纳入统战范围的新兴“虚拟经济从业人员”都属于经济领域人士,他们的从业范围主要在第二、第三产业,从事的行业多属于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最重要依靠力量之一。新时期统一战线可以充分调动和激励这些群体的积极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三)促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腐败、贫富差距、社会不公平等问题日益突出,社会进入矛盾多发期,党中央适时提出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创新社会管理就是要形成党、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分工共治局面,来解决社会矛盾和实现社会和谐。在当代中国已有的各项政治制度中,以界别构成为组织特点的人民政协,作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集中了各民族各党派各团体和海内外各方面的代表和优秀人才,体现着社会公平正义原则并以政治协商的活动方式来表达社会各界别和各方面的意见要求、代表社会各群体各界别的利益,为及时公正地化解各种社会冲突和矛盾提供渠道和路径,这种广泛参与的治理形式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四)促进社会文化大发展和大繁荣

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代表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这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需要继续深入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要求不同主体共同丰富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统一战线涵盖各民族各党派各团体和海内外各个方面的代表和优秀人才,“求同存异”、“和而不同”是统一战线的文化精髓,充分包容诸多“异”和“不同”的主体,服务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新的形势下,统一战线可以发挥文化主体多元的优势,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五)促进中华民族大团结和国家的和平统一

辛亥革命所激发的中华民族自觉意识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变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已经确定,而国家统一是民族复兴的前提,实现这一目标依然任重道远。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不仅面临着霸权主义和世界金融危机影响下的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还面临着消除近代历史留给中国的各种“遗产”的艰巨任务,这些“遗产”涉及主权、治权、制度、体制等重大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处理,考验着执政党的智慧、能力和水平,也考验着统一战线这一法宝的效能。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讲话中指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我们一定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巩固和加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和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广泛凝聚中华民族一切智慧和力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万众一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新时期统一战线涵盖的五大关系领域,能够通过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促进五大关系和谐发展,进而促进国家和民族的大团结、大统一,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D613

A

1671-2803(2012)04-0003-06

2012-06-07

周淑真(1954—),女,河北南宫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水 木

猜你喜欢
民主
人民民主好在哪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中国式民主
生态民主
美国的民主与尊严
以政协参与立法深化协商民主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好民主 坏民主
中国的民主无须别人说教
协商民主与偏好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