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将无党派人士工作纳入参政党理论研究范畴——兼谈无党派人士工作的研究方法

2012-08-15 00:46范前锋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无党派人士参政党知识分子

范前锋

(武汉市社会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24)

应将无党派人士工作纳入参政党理论研究范畴
——兼谈无党派人士工作的研究方法

范前锋

(武汉市社会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24)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大,对统一战线的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本文通过对多家研究机构理论成果文本的统计学分析,得出了目前参政党理论研究忽视了对无党派人士工作研究的结论。笔者认为要将这项研究纳入到参政党理论研究范畴之内,并提出了开展无党派人士工作研究的指导思想、原则和方法。

无党派人士 参政党

一、问题的提出:无党派人士从来都是“有党派性的”,其参政亦在中国特色政党体制框架之内

由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发起,联合湖北省八个民主党派省委会组建成立的湖北省参政党理论研究专业委员会,是专门从事参政党理论研究和宣传的组织。其成立以来共组织召开了六届学术年会,公开出版了“参政党理论研究”系列文集六辑。其对参政党建设实践中新课题、新问题的研究,开拓了研究新领域,发掘了研究新深度,为统战理论宝库增添了崭新内容。

但基于对研究成果文本统计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在这个全国成立较早的参政党研究机构的全部成果中,完全缺乏对无党派人士工作研究的涉及。在已经出版的六辑论文集中,一共收集了讲话、论文、主旨报告253篇,其中题目中包含“无党派人士”字眼的文章0篇,仅有2篇(分别散见于第一辑和第二辑)文章题目中包含有“新的社会阶层”字眼。

这个结论也能在全国其他几家类似研究机构的成果中得到充分印证。如,通过对今年4月民进中央——中央社院参政党建设理论研究中心在京召开的第一次“参政党建设理论研讨会”的30篇入会论文的检索统计,我们发现没有一篇从标题到内容涉及无党派人士工作研究的文章;浙江社院“参政党建设研究中心”自2007年初成立以来的所有论文,也没见关涉到无党派人士工作方面的主题性文章;中央社院的参政党理论教研室及中国政党制度研究中心,可说是全国成立最早、成果最丰的两家研究机构,也不见有这方面的研究内容。无党派人士工作研究的受重视程度也由此可见一斑。这就促使我们思考一个问题,参政党理论研究要不要将无党派人士工作纳入研究范畴?答案无疑是肯定的,这样做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可取的。

事实上,中国共产党从来都是将无党派人士作为有党派性的政治力量看待,将无党派人士工作纳入到中国特色政党体制框架之内的。周恩来曾说过,“无党派民主人士在形式上虽没有结成党派,但实质上是有党派性的”,“其实是没有党派组织的有党派性的民主人士”。中国共产党的这些做法在今天看来也很有现实的政治意义。其特殊意义就在于向世界宣示:今日中国,即使不去组建新的政党,这股力量也一样可以参加到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在政党体制内参政议政。这在世界政党制度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是中国共产党几十年政治实践的智慧结晶,是一种历史性独创,更是一种适合国情的中国特色和中国优势。

然而,作为无党派高级知识分子活动载体和参政平台的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不是一个专门的研究机构,无法承担工作研究的职能。因此,无党派人士工作及其理论研究的重担,就责无旁贷、当仁不让地落到了参政党理论研究机构的肩上。我们应自觉将无党派人士工作及其理论研究揽到参政党理论研究的范畴之内,并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长期开展。

二、新时期无党派人士的群体特征及其社会基础

(一)无党派人士的群体特征

新时期的无党派人士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一是社会基础在扩大,代表性更加广泛。无党派人士群体主要分布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医卫等十多个领域,覆盖面广,人才背景广阔,具有广渥的社会基础,社会联系千丝万缕。尤其是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无党派人士群体尤其是代表人士的绝对数量在增加,社会基础更加广泛,更具广泛的代表性。二是知识层次较高、参政意识明显增强。新时期的无党派人士很多都受过良好教育,大多具有博士学历或留学背景,具有较高专业知识水平,很多都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政治见解独到,加之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思想活跃,民主观念较强,能向党和政府提出有益的意见建议,能使国家的政治生活更加活跃、富有生气。三是位置超脱,作用独特。无党派人士因其置身普通群众之中,“群而不党”,社会联系则更为广泛,在人际关系中具备独立性、中立性等特点,更能脱身于党派利益之外,从而得到群众的普遍认同和接受,方便以民间身份和中立姿态从事活动和发表言论,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起到独特作用。

(二)无党派人士的社会基础

新时期的无党派人士是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知识分子,与新一代的共产党员及民主党派代表人士有相同的教育背景。他们虽不是共产党员,但能理解和接受党的指导思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服务于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以,无党派人士是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组织发展的重要来源,是统一战线的重要人才源泉。一直以来,民主党派成员都是从无党知识分子中发展的,更不用说中共吸收大量无党派知识分子入党,成为党的骨干力量(一个著名实例就是延安时期发生的国共两党“抢夺知识分子”事件,中共吸收了40万从国统区过来的知识分子,为抗战建国做出巨大贡献)。从这一点来说,参政党理论研究的确需自觉加强对无党派人士工作的研究。

新时期无党派人士主要是以无党无派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社会群体,即以知识界无党籍专家学者为主,主要分布在科学技术(含社会科学)、教育、文化艺术、医卫、企业、政府机关和社团、中介机构等领域。而新的社会阶层的形成和发展,无疑也扩大了无党派人士的社会基础。

三、无党派人士工作的研究方法

无党派人士工作理论是一门有自己产生和存在的客体、具有特殊矛盾性和内在可循规律的崭新研究领域。这门新兴的理论既是枝繁叶茂、包罗万方的统一战线理论体系在无党派人士工作领域的实践经验总结和深层次拓展,又是中国政党制度理论在无党派人士工作中的具体运用,还是中国参政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目前这门新兴理论还很稚嫩,正处在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加工制作和构建基本理论框架的初始阶段,与相对比较成熟的中国政党制度理论和参政党理论相比,还任重道远,未有穷期。

(一)这项研究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

我们研究无党派人士工作理论,首要问题是要确定指导思想,即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特别是“同心”思想的指导。之所以要强调“同心思想”的指导,一是因为“同心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思想的一脉相承、与时俱进,是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发展,是当代中国统一战线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是指导新时期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最新理论。二是因为新世纪新阶段的统一战线一定要高举“同心思想”这面旗帜。“同心思想”理论既是统一战线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也是当前各领域统一战线理论研究,当然也包括无党派人士工作理论研究的指导思想。三是因为无党派人士工作理论是一项集政治性、政策性、思想性和工作性、实践性、操作性一体的研究,只有坚持用“同心思想”作指导并贯穿始终,无党派人士工作理论研究才能有正确方向,才能得到繁荣和发展。

(二)这项研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无党派人士工作理论研究,既要有理论的科学性、系统性,又要有实际的针对性、现实性,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特别是要加强研究当前无党派人士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新问题,包括焦点、热点、难点问题。如当前无党派人士工作中存在且亟需解决的代表人士底数不清,缺乏统一明确的甄定标准和“旗帜性”人物,缺乏培养举荐的组织渠道和成长平台等问题。二是发展创新的原则。这也是动态性原则,就是要用发展的观点来研究无党派人士工作理论。如果这项研究墨守成规、固步自封,满足于老一套,那只能使理论研究停滞不前,在低层次、低水平上重复。三是教育培养人的原则。我们研究无党派人士工作理论,要做到既出理论成果,又出统战人才。但归根到底还是出人才。出研究成果的目的也在于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行动,为多党合作事业培养人才队伍。

(三)当前这项研究的侧重点和着力点

无党派人士工作理论研究的侧重点应从过去的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研究转到对无党派人士工作的研究上。究其原因,首先是理论创新的要求。关于“党外知识分子既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又是统战对象”的理论争论已经持续了20多年,至今尚未有权威定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开展。如果我们从无党派人士角度开展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就可以避开这种争论。二是体现界别的优势。中央召开的民主协商会,每次都邀请无党派代表人士出席;全国政协专门设有无党派人士界别;中央有关部门组织的调研活动,无党派人士都是单独组团。三是具有政策上的优势。长期以来,党和政府并没有制定专门的党外知识分子这一特殊群体的政策,但对无党派人士却有许多专门的政策规定。特别是2005年中共中央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第一次专门就加强无党派人士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规定,为开展无党派人士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四是发挥统战工作的优势。以统一战线的要求出发,中央要求在人大、政府、政协、司法机关和社会团体中,都要对无党派人士做出一定的政治安排。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涉及部门多,不易形成合力,而中央文件明确了统战部门是做无党派人士工作的牵头协调单位,因此,统战系统从无党派人士角度做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推动工作的深入开展。

D665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1-2803(2012)06-0033-03

2012-10-10

范前锋(1968—),男,湖北武汉人,武汉市社会主义学院(武汉中华文化学院)副研究员,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国共两党关系史与海峡两岸关系史”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特聘研究员。

杨选锋

猜你喜欢
无党派人士参政党知识分子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视域下无党派人士民主监督效能提升研究
普洱学院召开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党外知识分子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座谈会
庆中共百年华诞 促参政党自身建设
参政党民主监督实效性诊断及强化之道
新时期加强高校无党派人士统战工作问题研究
近代出版人:传统知识分子与有机知识分子
复兴之路与中国知识分子的抉择
知识分子精神内涵的演变——基于西方几种主要知识分子理论的分析
1930年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眼中的中共——以《再生》为例的分析
提升参政党社会公信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