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芹
(中共黔西南州委党校,贵州 兴义 562400)
中华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关系探析
李红芹
(中共黔西南州委党校,贵州 兴义 562400)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及其价值观念的最高体现。充分汲取和运用中华民族创造的“和谐”智慧,以社会总体协调发展为出发点、树立和谐思维,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弘扬“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全球化为背景、融合各民族文化,以实现社会和谐发展为目标、创新传统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传统文化 和谐
纵观古今中外历史文化,人类孜孜以求的梦想就是建设一个富足祥和的社会。而且,中西方的不同论著中也皆含有“和谐”的思想诉求:在古代中国,《周礼》中有“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的精神倡导,儒学中有“中和位育”、“天人合一”、“和而不同”与建立“大同社会”的基本夙愿;在西方,古有柏拉图“公正即和谐”的政治学论断,近代有空想社会主义“和谐制度”的理想追求等……时至当今,社会的和谐依然是人类向往的理想状态。具有时代性、前瞻性与创新性的“和谐社会”乃至“和谐世界”构建的提出则昭示着“和谐”的精神诉求是我们党与国家在构建国家与社会关系以及处理国际关系中不断追求的一个崇高而又神圣的目标。可以说,古之传统思想与今之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不可忽视的渊源关系。
天人观的主旋律
“天人合一”的思想追求天、地、人整体和谐、交融与协调。在中国历史上,几乎所有的大哲学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各有不同地论述过“天人合一”,这一思想构成中国哲人天人观的主旋律。如老子主张“顺天说”,荀子倡导“制天说”,《易传》提出天人调谐说等。总的来说,“天人合一”论强调规律与行动的和谐性,认为人的行为以实现天道之求为已任,应体现宇宙大化之流行,强调人与自然的一致性,认为天道与人道、人与自然是紧密联系与和谐统一的。“天人合一”思想为如何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一种方向上的意义与思考。
《易传》中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里的“厚德载物”就具有“和”的内涵与理念。儒学强调“以仁为体,以和为用”,其间包含有中和协调的核心思想理念。如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荀子曰:“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孔子的学生有若认为“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中和”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源流。2500年前西周太史史伯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意思是不同的事物按一定方式结合在一起方可产生新事物,而相同的事物则不能够长期持续地发展下去。传统文化的“中和”思想为构建什么样的和谐社会提供了一种思想借鉴。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大同和平等的理想。儒家重要经典《礼记·礼运》中指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种“大同社会”强调选贤任能,社会秩序安定有序,人际关系团结诚信和睦,人人能够各司其职、各尽其能,生活富足,社会供养有力。这也成为中华民族执着追求和向往的理想社会形式。不仅古代如此,近代以来,康有为追求的是大同,孙中山的理想也是“天下大同”。“大同社会”为构建怎么样的和谐社会提供了一个基本架构。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在继承周公以来的思想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王道思想”,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王道思想,荀子则将其提到了更高一种境界。这一思想强调以民为本,认为君臣关系乃是一种平行的关系,主张“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关心平民疾苦,以不忍之心爱民;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认为“水可载舟,也可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一思想包含有重要的人文关怀之意,成为中国历史上“仁政”说的立足点。这为今天构建和谐社会为了什么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宗旨上的意义和思考。
中华民族繁衍了几千年,其间无论发生怎样的变化,文化终究是影响社会发展的最深层次原因之一。但是在近代,传统文化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没有能够与时俱进,其地位被削弱。而且,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文化的悄然登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政治取向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客观推动传统文化发展式微。然而一个没有价值观与文化支撑的社会,其秩序与稳定能否维持将成为大问题。当代中国要构建和谐社会,也必然要重拾式微的传统文化精神,重铸文化强国。这是实现人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需要,也是积极创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从而实现社会和谐乃至世界和谐的重要战略选择。
在这个政治、经济、思想急剧变革的时期,不同利益群体不断涌现,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也趋于多样化,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各类社会矛盾和冲突也开始加剧,如道德滑坡、贫富差距日益扩大,贫困、失业等社会病症和社会裂痕诸种矛盾增加,城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日益突出,社会关系失衡、不和谐的因素空前加大。面对上述问题我们不得不进行深思:怎样处理与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从根本上消除上述不和谐因素?这就需要照顾到各阶层群众的特殊利益,需要主张民主政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成功构建。
和谐社会构建的过程也就是在社会发展中不断协调各种关系、处理各种矛盾的动态发展过程,是人类社会理想的共性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统一,是一个历史的、辩证发展的过程。中国特色离不开中国的特殊国情与文化传统,就此种意义上而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必然脱离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底蕴。为此,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深入研究、发展和整合中国传统文化资源,批判继承中外思想文化遗产,在兼收并蓄的基础上综合创新发展促进社会发展的先进文化。
第一,创新传统“和谐”思想,以和谐思维为导向促进社会总体协调发展。和谐思维并不排斥矛盾,和乃不同事物之和,即多样性的统一与平衡。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以协调、平衡的方式稳步推进,以求得社会整体和谐发展的“和而不同”的社会,其实质是强调矛盾的统一和均衡,从而达到总体上的和谐。为此,要充分把握中国传统文化中“和实生物”与“和而不同”思想,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突破单一文化思维模式,树立和谐的思维观念,以和平促发展、以发展谋合作,从而实现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处,促使社会总体统一协调与和谐发展。
第二,适应形势的发展,变革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反对人与自然的对立,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有鲜明的人文精神,却忽视了对自然界本身的认识和改造。而这恰是西方文化注重的,也是西方文化价值所在。因此,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中西文化的有机融合,需要整合和包容传统文化,并在此基础上促进经济和谐发展以求人类全面和谐发展和世界共赢。
第三,坚持“以人为本”,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当今世界所发生的空前剧烈的变化,如山洪、地震、海啸灾害频繁发生,全球性失业、战争、贫困、疾病等问题和现象此起彼伏,归根结底,就是一种文化信仰危机使然,是文化观念的偏差造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种关系的失调。而利用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则可以在弥合协调这些矛盾上发挥重要作用。胡锦涛总书记曾多次强调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其本身就内在地包含了协调各种矛盾、统筹社会和谐发展的思想,是对传统“天人合一”思想的一种超越。由于社会的和谐取决于人的和谐,和谐社会建设的主体是人,而人的发展又是以个体为本位的。这就要求我们做工作、办事情都要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着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造就和谐的人的个体,真正实现“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
第四,树立共赢观念,营造合作的互惠网络。
现代社会是分工与合作、多样化与一体化统一的社会,特别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人们都深刻感受到国际交流、合作的必要性、重要性。因为,中国是世界的组成部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而且,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还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人们的求胜意识,为此要收到合作互补的良好效果,需要从独赢朝向多方面合作的共赢观念转变,意即在培养竞争意识的同时,营造合作的互惠网络。这些理念的达成需要我们不断汲取传统思想文化的精髓,在积极营造和谐的发展环境以促进人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上不懈努力。只有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才能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调节好收入分配关系,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需求,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够得以长治久安,才能为世界和平和共同繁荣做出更大贡献。
G120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1-2803(2012)06-0086-03
2012-11-02
李红芹(1973—)女,河南安阳人,中共黔西南州委党校讲师。
胡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