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霞
(衡水学院 应用化学系,河北 衡水 053000)
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是我院化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对于培养学生能力,特别是实验动手能力起着重要作用,其教学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基本理论以及基本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认真科学的进行实验的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为了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创新精神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为培养综合性科研和应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对目前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一些大学开设的分析化学实验内容单调,缺乏创新,由于四大滴定分析法是分析化学理论课的重点,酸碱滴定是重要的一种分析方法,因此,在现有的分析化学实验项目中滴定分析实验占 80%,其中酸碱滴定占50%,学生反复使用酸碱滴定管,练习滴定操作,内容过于单调,缺乏新意,学生积极性低。可以开设一些其他类型的实验,提高学生实验的积极性。
分析化学实验课开设的实验项目大部分是验证性实验[1],样品是实验老师提前处理好的,实验方案也是成熟的,学生进行实验时只需照方抓药,就可以完成实验,得到实验结果。实验内容过于简单,学生实验结果也相差无几,个别懒惰的学生只做一次实验,编造出2、3次的平行实验数据。长此以往,学生无法养成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作风。
培养学生要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随着知识的积累和实验技能的提高,部分学生想学习更多的知识,开阔眼界,我们要及时鼓励他们,并为其提供必要的实验条件,委派专业实验老师进行指导。这部分学生人数虽然不多,但这一举动激发了其他学生的创新意识,纷纷要求加入创新行列。我们学院设有大学生创新项目,学生积极响应,踊跃申请。创新实验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并且培养学生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科研工作打下基础。
“学有常规,教无定法”,教学方法必须因生因课因时而宜,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我们把多媒体引入教学,改变了实验课程粉笔式教学模式,将静止的内容动态化,微观现象宏观化,抽象知识直观化,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启发式、研究式教学,随时提出一些问题促使学生思考,活跃了课堂气氛。
每次实验之后,要求学生对本次实验进行总结,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意外情况进行分析,这样不断的对实验过程反思,总结,可以使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避免在以后类似的实验中犯同样的错误,并且要求学生写在实验报告上。教师也应对本次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使学生明确引入误差的因素有哪些,并及时反馈给学生,使学生充分理解所学内容,牢固地掌握本实验的方法、原理、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分析化学教学改革的实施证明:改革后的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更符合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体现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教育理念[3]和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使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更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4]。
[1]徐瑞云,蔡,叶伟林,郑丹.地方院校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1):316-318.
[2]孙万虹.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与探讨[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0(76):74-76.
[3]曾振芳 黄秋婵 张贞发 郑广进.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 科技信息,2012,(9):175.
[4]周晓霞.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2(17):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