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技术评估要点研究

2012-08-15 00:54:58秦勇军毛媛媛
环境影响评价 2012年5期
关键词:施工期环境影响水利水电

秦勇军,毛媛媛

(重庆市环境工程评估中心,重庆401121)

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技术评估要点研究

秦勇军,毛媛媛

(重庆市环境工程评估中心,重庆401121)

根据近年来对重庆市水利水电工程环评文件的技术评估和实际工程调研情况,对水利水电工程环评技术评估中需关注的要点和重点进行了研究,并从工程概况及工程分析、工程环境影响、环境风险、移民安置、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水利水电工程环评的技术评估要点,以期科学公正的评估工程的环境可行性,提高环评文件的实际指导意义,并为审批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水利水电;环境影响;评估要点

Abstract:According to technological evaluation of EIA documents and actual engineering research on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projects in Chongqing in the past years,this paper focuses on essentials and points of technological evaluation of EIA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projects,and proposes essentials of technological evaluation of EIA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project overview and engineering analysis,environmental impact of the project,environmental risk,resettlement,public participation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etc.,in order to assess the environmental feasibility of the project more scientifically and impartially,improve the practical guiding significance of the EIA documents,and provide the scientific basis for decision-making for the government departments.

Key words: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project;environmental impact;essentials of assessment

水利水电工程一般以发电为主要功能,同时还兼顾防洪、灌溉、供水等功能,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由于水资源利用方式的改变或兴建大坝而引起,无论是调节性的大型水库,还是径流式引水发电、抽水蓄能发电等开发方式,其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都是通过构筑物对河道的阻隔、水沙情势的变化、库区淹没以及移民与工程施工而造成的。

水利水电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技术评估主要是对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评估,确定其是否可为生态或社会所接受[1]。其内容主要包括对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质量评估两个方面。

对建设项目的生态影响进行评估的目的主要是:评估影响(性质、程度)的显著性,以决定行止;评估环境保护目标的重要性,以决定保护的优先性;评估价值的得失,以决定得失与取舍。评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目的主要是:评估评价工作执行政策法规的情况;评估评价工作的科学技术水平;明确建设项目的环保措施和管理策略;评估报告书文本的规范化程度。

根据近年来对重庆市水利水电工程环评文件的技术评估和实际工程调研情况,本文对水利水电工程环评技术评估中需关注的要点和重点进行了研究,并提出水利水电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技术评估要点。

1 工程概况及工程分析评估要点

1.1 工程概况

包括主体工程、辅助工程、环保工程及大临工程,主要关注工程内容是否完整,工程与相关规划的符合性分析(流域规划、水资源规划、水电规划)及规划实施状况。

1.2 环境保护目标的调查与识别

关注是否涉及基本农田与基本农田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及其他需要特殊保护区域,同时应关注施工期敏感目标。

1.3 枢纽工程选址、正常蓄水位选择与运行调度方

结合工程库区、输水工程沿途的环境敏感目标分布及其与工程的区位关系,重点关注工程选址、选线与运行调度方案的环境可行性与环保措施合理性分析。

1.4 施工方案及施工组织

根据工程施工规划与工程区的生态环境状况,按照施工区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及其保护要求,重点结合施工区的道路交通条件、施工交通组织与施工道路建设方案,关注工程施工规划与工程区布置的环境可行性与环保措施合理性论证[2]。

1.5 施工期与运营期产排污分析

施工期产排污核算及运营期产排污分析时,关注产排污是否满足环保要求,涉及移民安置的,要关注安置区环保措施。

1.6 其他关注点

关注人群健康、局地气候与土壤环境的影响,若工程具有城镇供水功能,应关注水质保护要求及清库方案,并明确清除物的处置方案(包括数量、性质、去向及处置点等)。

2 工程环境影响评估要点

2.1 生态环境影响

(1)重点关注工程建设生态完整性分析,对环境保护目标与自然景观的影响分析和生态保护、修复措施论证[3](如料场开挖的景观影响评价与景观保护要求、施工迹地的恢复等)。

(2)应关注重要生境和敏感目标分布及与工程的位置关系,工程施工对重要生境和敏感目标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对于国家或地方重点保护动植物,应根据其生活习性及生境的要求,细化保护措施(工程避让、移植、异地重建等)[4]。

(3)针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的环境影响评价,还应重点关注保护要素,工程与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位置关系以及法律法规的符合性(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隧道工程应对输水隧洞建设造成疏水而导致的地表植被的影响预测评价与缓解措施论证,分析是否会导致其结构、功能改变,是否会对保护对象或重要景点造成不利影响,据此提出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

(4)水生生态评价范围的完整性,应包括库尾以上流水河段,关注评价河段的水域生境特点(特别是库尾以上流水河段、坝下减水河段与汇水支流)以及鱼类“三场”分布情况,结合流域水资源开发现状分析,阐明评价水域的水生生态特点、演变趋势及其变化原因。

(5)大坝阻隔、泄水过程均化、鱼类生长繁殖期泄水水温下降、大坝泄洪气体过饱和等对坝下流水河段水生生物、特别是鱼类资源的影响。同时,还应关注低温水对下游种植物的影响。

(6)施工期鱼类保护措施,成库后对产漂流性卵鱼类繁殖的影响、库区水位消落对库区产粘沉性卵鱼类繁殖的影响及鱼类繁殖季节的环保对策措施;建设过鱼设施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鱼类增殖放流方案的可行性、有效性分析,落实增殖放流站的选址,必要时提供增殖放流站建设方案和平面布置图。

(7)工程施工期、运行期的生态监测计划和实施方案建议的可行性,水生生态监测方案中应包括增殖放流效果监测评价的内容。

2.2 水环境影响

(1)据工程坝址下游支流入汇及区间汇流、主要用水区域及用水对象分布、水域功能分区等情况,合理选择水环境控制及影响评价的断面(如水域功能区划类别变化交接断面),按照地表水环境评价等级要求和评价河段的水环境特征,关注水质现状调查分析与特征水质因子(如高锰酸盐指数、重金属因子等)的水质现状评价。

(2)关注减脱水段下泄生态流量问题,工程施工导流、水库初期蓄水期及永久减脱水段的下泄流量保障措施。同时,要特别重视工程坝址下泄流量是否满足其生态、环境与河道外综合用水需求,水库初期蓄水对下游水资源的影响及解决方案,以及设置生态小机组的可行性。

(3)应关注受水区域城镇生活污水、工业园区与重点工矿企业生产废水源强的现状调查与污染源变化趋势分析,据此有针对性地提出区域污染源治理、特别是敏感水质指标的控制要求;合理选择主要退水区域与重点水质保护河段,重视农灌退水对水源保护区的水质影响问题,关注水质影响预测评价与相应的水质保护措施论证内容,明确区域水污染源的控制指标与特征水质控制因子(如氨氮、总磷等)。

(4)区域需水量的分析,预测区域水资源量分配的变化及新的水资源平衡关系,包括流域的水量互调关系、调出和调入水量、河道生态流量、耗水量及退水量等。同时,还应关注水库富营养化与重金属富集问题。

(5)低温水问题,对于大中型水库,重点关注分层取水,结合库区水温分布状况与水库运行特征,进行水温影响预测,重视缓解水温影响的措施论证,并将其纳入工程环保措施与投资估算内容。

(6)地下水环境影响,主要是地下水环境影响的评价范围、保护目标及保护措施;隧址区上方涉水敏感目标分布(包括居民区及其饮用水源、水库、堰塘等);隧洞涌水量的预测、隧洞施工方法、治堵涌水的措施并分析其可行性与可靠性;地下水赋存特征、补给径流排泄特征、富水性和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地下水开发利用情况、地下水环境现状(包括地下水位和水质两个方面)的调查;重要隧洞影响区的井泉位置、井水位、泉流量、出露层位、补给来源和地下水用途,施工中隧洞突水对这些敏感目标的影响分析;蓄水后库水漏失和渠道渗漏对周边地下水的影响与防治措施;对于施工期和运营期的地下水监测,施工期应进行各隧洞上方代表性泉水流量、井水位的监测,营运期应进行渠道渗漏监测和灌区地下水位与水质的监测。

2.3 环境空气和声环境影响

根据区域环境现状及其敏感目标的分布情况,结合工程施工规划、工程区布置与影响源强的界定,按照区域环境功能区划及环境质量保护要求,重点关注工程施工期料场开采、工程运输对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及环保对策措施。运营期还应关注泄洪期间水雾对周边人群生产生活的影响及预警鸣笛对声环境的影响。

2.4 固体废物影响

重点关注工程弃渣处置方案,渣场选址及相应的环保措施。

3 移民安置及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估要点

3.1 移民安置

结合工程占、淹耕地及其所涉及移民数量,明确移民方式,关注移民安置的环境影响分析(如开垦土地对区域生态植被与水土流失的影响分析、用水排污对库区水质的影响分析等)与相应环保措施。

3.2 公众参与

公众参与调查形式恰当,符合《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相关要求,关注时间节点及代表性,意见分析及信息反馈。

4 环境风险影响评估要点

根据工程特性与可能产生的环境风险,关注库区与渠道输水的水质污染事故、重点河段及敏感水域退水污染事故的环境风险分析,据此有针对性的提出水质污染风险应急预案等。对于施工期,还应关注为了加快混凝土凝固而使用制冷设备造成氨泄露的环境风险。

5 环境管理、监测及验收

一是关注施工期和运营期环境监管计划和监测计划的有效性;二是是否提出相应的施工期环境监理要求;三是是否按《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 水利水电》(HJ 464-2009)要求,细化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内容,明确监测点位、频率和因子。

6 其他评估要点

(1)按照评价等级,重视主要的生态图件,必备图表是否齐备、规范。主要图件应包括地理位置图、地表水系图、工程平面布置图、环境敏感目标分布图、土地利用现状图、植被分布图、水土流失现状图、典型生态保护措施平面布置图,以及必要的水文地质图件。

(2)相关管理部门批复意见是重要的支撑文件,特别是涉及自然保护区或风景名胜区等特殊环境敏感目标,应关注是否附相关管理部门意见。

[1] 王仁钟,李 雷,盛金保.水库大坝的社会与环境风险标准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6(1):8-11.

[2] 国家环境保护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技术评估指南(试行)[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3] 何晓燕,孙丹丹,黄金池.大坝溃决社会及环境影响评价[J].岩土工程学报,2008,30(11):1 752-1 757.

[4] 陈晓年,李 颖,张威奕.大型水电工程的社会经济影响及生态环境影响分析[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0,11:161-166.

Research on Essentials of Technological Evaluation of EIA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Projects in Chongqing

QIN Yongjun,MAO Yuanyuan

(Chongqi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ssessment Center,Chongqing 401121,China)

X820

A

1674-2842(2012)05-0039-03

2012-08-01

秦勇军(1975-),男,重庆丰都人,工程师,主要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及评估工作,E-mail:qinyj0412@163.com。

猜你喜欢
施工期环境影响水利水电
水利水电工程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三线一单”与环境影响评价衔接研析
农村水利水电
水电站施工期超标洪水应对措施研究
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进入施工期
MD4-1000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
施工期高速公路改扩建作业区分流组织研究
水利水电工程赶工索赔阐述
养殖的环境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