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构建初探

2012-08-15 00:49:02彭刚华乔支卫樊孝俊康长安吴志强陈军平
环境科学导刊 2012年4期
关键词:质量事故环境监测管理制度

彭刚华,乔支卫,樊孝俊,康长安,吴志强,陈军平

(1.江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江西 南昌 330029;2.南昌市环境监测站,江西 南昌 330020)

流域水环境监测是指以流域为单元,对流域范围内的水环境质量进行监测的活动。流域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是为了使监测数据和评价结果具有可比性、代表性和科学性而统一实施的质量保证内容和质量控制过程。在美国,由于美国环保署没有建立系统性国家级水环境监测网及监测队伍,流域水环境监测主要由合同实验室 (商业性私营公司、其他部门或公益机构)按照美国环保署提出的要求进行监测,各州地区环境保护局及协会承担监测机构的质量管理工作。在英国,主要在流域层面上实施以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性集中管理,在较大的河流上都设有流域委员会、水务局或水公司,由其统一流域水环境监测与管理、水资源规划以及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在法国,流域水环境管理,实行的是“综合—分权”管理,如各流域都有一个流域委员会和水理事会,流域委员会旨在促进流域内各机构履行其作用和职责,水理事会除了执行流域委员会决定的同时还承担流域范围内的水环境监测与质量管理等各项具体技术工作。目前,我国暂没有建立专门对流域范围内水环境监测的管理机构,但在流域水环境管理方面,流域委员会、流域范围内的水利和环保等部门各承担不同类型的工作。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相应的流域水环境污染事故也时有发生,污染物种类不断增多,污染造成的危害也不断加深,从而对流域水环境监测技术和质量保证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为提高流域内水环境监测水平,统一跨省和省内流域水环境监测机构的管理,规范流域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保障水质监测数据和信息的准确可靠,开展新形势下具有流域特点的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的研究,以及建立流域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是当前环境监测网络建设中非常迫切的任务,是为环境管理部门和政府决策部门提供流域水管理科学依据的重要手段。

1 我国现有流域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存在的不足

我国现今的流域水环境管理中,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体制,而是多层次、多部门,分区域管理,给当前的流域水监测带来了一定的局限,具体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体制上没有形成流域性的监测管理制度;二是没有建立完整的流域性的质量管理体系。

1.1 流域水环境监测管理体制问题

环境监测管理体制直接影响环境监测和环境管理行为的规范,直接影响环境监测事业的发展。现行的监测机构按行政区域设置,造成了监测站分布过多,而功能又显得不足,监测资源不能得到有效配置。同时,因为对环境质量实行的是地方政府负责制,这就在环境质量数据上,或多或少地会受到一定程度的行政干预。另外,除环保部门的监测站外,其他诸多部门也在从事“环境监测”、发布流域水环境信息,在社会上造成了“数出多门”的现象,而相应的流域水监测的质量管理活动也无法统一、有序地开展。

1.2 流域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问题

目前,我国流域水环境监测没有制定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存在机制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的问题[1],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专门的水环境监测机构认证制度和认证标准

我国对水环境监测机构没有专门的认证制度和标准,许多环境监测站目前都统一由国家技术监督部门进行资质认证。环境监测所涉及的行业不同,其特点也不一样,应根据环境实验室的专业特点,制定完整的环境监测实验室认定制度和认证标准,使环境实验室的认证工作更加系统、更加完善。

(2)实验室的认证管理多停留在质量保证(QA)方面

现行的实验室资质认证管理工作,偏重质量保证 (QA)方面,没有具体的质量控制 (QC)要求,或者说质量控制 (QC)指标不全。实验室认证工作由于时间短,工作量大,认证过程中仅对申请的实验室进行理论考试、文件查阅、盲样考核、操作演示考核,忽略了对实际工作中的质量控制手段的考核[2]。

(3)实验室认证没有量化的评审、考核体系

我国现行使用的《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共19个要素,并有针对性地设定了104个评审要点,但是并没有建立相应的量化考核体系文件,没有对评审要点进行量化考核,操作性难以把握[3]。

(4)流域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不健全

在我国流域水环境监测按属地管理,管理上制度不健全,没有统一的监管机制,缺乏详细的实施规定,没有相应的责任追究机制,没有流域综合管理的监督和评估机制,没有广泛的公众参与机制,没有规范的信息公开和共享制度[4]。因此,有必要引入第三方管理模式,或者建立上级部门统一监督管理的模式。

(5)监测项目不能体现各流域水环境特点

流域水环境的日常监测主要依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两个标准进行。统一规定的监测因子没有体现不同流域水质状况和污染因子的特点,容易导致水质监测项目与水环境状况不相适应的现象,使流域水质量评估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差和片面性,其科学性、合理性也难以得到保证。

2 流域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构建研究

我国现行的流域水环境监测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现代环境管理的要求。流域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的缺失,也严重制约着环境监测事业的健康发展。研究构架我国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创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制和机制,形成管理措施有效、技术手段先进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管理体系,满足环境管理日趋科学化、定量化和法制化的要求,使环境监测信息更具有公正性和权威性,成为环境管理、执法和决策的科学依据势在必行。

本文结合国内流域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实际需求,从流域水环境监测管理、监督、流域水环境监测机构资质认定、质量事故行政追究和流域水环境监测机构内部质量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构架了流域水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监督、考核、评价、追究等一系列体制、机制。

2.1 流域水环境监测管理体制研究

2.1.1 流域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监督规定

(1)流域水环境监测机构的设置和质量管理基本要求

多省流域的监测机构由国家环保部指定或者招标选定,省内流域的监测由当地省环保厅 (局)指定或者招标选定。流域监测机构应制定本单位质量管理体系,该体系应覆盖组织机构、环境条件、人员、设备、监测能力、样品采集与运输、监测方法、数据管理、数据评估、监测报告以及质量事故预防、追究机制等监测全过程。

(2)流域水环境监测质量监督机构的设置

流域范围内的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与监督以流域为基本单元,不受行政地域管理局限,实行流域化统一管理。流域水环境监测机构的质量管理与监督工作由流域水监测质量管理技术牵头单位负责组织与协调,同时接受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统一管理。

流域水监测质量管理技术牵头单位设置的原则是省内流域由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作为主管单位,指定省监测中心 (站)作为技术牵头单位。省际大流域由国家环境保护部作为主管行政单位,指定区域环境监测技术中心作为技术牵头单位。

(3)流域水环境质量监督管理内容与形式

流域水环境质量监督管理的内容包括:根据流域的特点,对流域内监测因子和监测点位的确定,测试方法的筛选,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措施的落实,监测数据的质量评估等内容。流域水环境质量监督方式包括统一质量活动计划、定期巡查、不定期抽查等形式。并定期对开展的质量巡查 (抽查)、质量评估活动进行分析总结,发布质量分析报告。

2.1.2 流域水环境监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

流域水环境监测机构实行资质认定制度。资质认定是证明流域内水环境监测机构具备相应的业务能力的方式,认定工作由流域内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承担流域水环境监测的机构,应依法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能够对流域内地表水提供环境监测服务,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监测数据和结论,并对所出具的监测数据或结论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必须取得相应的流域水环境监测资质。

2.1.3 流域水环境监测质量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制度

流域水环境监测主管部门应制定“流域水环境监测质量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实行流域水环境监测质量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制度,是加强流域水环境监测质量,确保流域水环境保护成效的重要措施。责任追究制度对于防范环境监测质量事故,提高流域水环境监测质量,科学、准确地反映流域水质状况,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质量事故责任追究制度的内容应包括:①对流域内环境监测机构异常数据进行分析讨论;②监督与指导流域内环境监测机构质量事故的整改;③对流域内监测机构的重大质量事故,特别是对人为修改、伪造监测数据的行为进行责任追究等。

2.1.4 流域水环境监测信息和报告发布制度

流域范围内的水环境监测信息与监测报告,应以流域为基本单元,由流域水监测质量管理技术牵头制定专门的发布制度,统一信息发布方式与渠道,避免各为其主,各执一词,信息混乱的现象,同时接受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统一管理。

2.2 流域水环境监测机构内部质量管理制度研究

为了提高流域水样品分析质量和水平,加强各级流域水环境监测机构样品分析质量工作的管理,结合实验室工作的实际,实施分析质量检查验收,流域水监测机构应制定完善的管理机制。制定包括环境管理制度、人员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制度、样品管理制度、报告管理制度、流域水环境监测机构实验室定期对比制度和流域水环境监测机构实验室定期自查自评、质量事故预防等内部管理制度。如流域水环境监测机构内部质量事故预防制度,应包括:流域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质量运行记录、质量自查活动、质量监督活动的检查与预防;杜绝人为修改、伪造监测数据的行为,对流域水监测过程中的质量事故的分析与整改等。

3 结语

本文从流域水环境监测管理、监督制度、流域水环境监测机构资质认定、流域水环境质量事故行政追究、信息和报告发布制度和流域水环境监测机构内部质量管理等五个方面,对流域水环境监测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简要介绍,对规范流域水监测的质量管理提出了较为系统的制度建设设想,可为流域水监测的系统性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1]彭刚华,梁富生,夏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及发展对策初探[J].中国环境监测,2006,22(2):46-48.

[2]孟伟,秦延文,郑丙辉,等.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技术研究(Ш) -水环境流域监控技术研究 [J].环境科学研究,2008,21(1):10-16.

[3]彭文启,张祥伟.现代水环境质量评价理论与方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4]胡冠九,袁力,李国刚,等.构建流域水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初探[J].三峡环境与生态,2011,33(4):59-62.

猜你喜欢
质量事故环境监测管理制度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电子制作(2019年19期)2019-11-23 08:41:54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8:30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中国军转民(2017年7期)2017-12-19 13:30:10
浅谈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事故处理方法
价值工程(2017年8期)2017-03-25 09:22:44
基坑工程事故原因分析与控制
对环境监测数据造假必须零容忍
公民与法治(2016年4期)2016-05-17 04:09:15
加强药品流通领域的监督管理
便携式GC-MS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