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龙江商品粮大省的节水增粮

2012-08-15 00:49:58禚洪景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2年11期
关键词:旱田黑龙江省节水

禚洪景

( 海林市水务局,黑龙江 海林157100)

1 节水增粮行动的背景

近些年来,国家对粮食安全的关注前所未有。这既源于2007年下半年起,因撒哈拉以南地区因干旱严重减产等多种原因,造成了全球粮食价格的飞涨,全世界有39个国家因饥荒发生动荡,其中海地政府因此而垮台;也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各国政府应对金融危机所采用的凯恩斯经济思想,导致了货币超发引起的通货膨胀。在我国,支持“三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适当调增了农产品价格,自2009年后,一涨再涨。

2009、2010年引起全社会普遍关注的最大经济社会问题就是物价。据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彭森介绍,国务院曾先后下发170 余个文件给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直指物价上涨。为了控制住事关社会稳定的农产品价格暴涨,那两年政府各部门均作了巨大努力,但效果不佳。当农业经济学的蛛网理论于2010年底在我国失效,最剧烈的物价上涨就发生在当年的四季度时,决策层终于认识到目前的我国农业现状,已不能满足13 亿人口的需要。农业的水土热资源中,只有水还有潜力可挖。因此,只有在水利方面有所创新,才能解决我国物价不断高砌的难题。这是2011年中央第一次出台涉水一号文件的大背景。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政党和政府,它出台的一项政策一定是针对经济社会问题的”。

通俗地讲蛛网理论,是农产品的规律,都是本期产量,决定本期价格,本期价格决定下期产量。就是说农产品往往是今年多了,明年少,后年又多,大后年又少。它这是市场自我调节的结果。比如说当期农产品产量减少,于是就会导致价格上升。

按照蛛网理论,既然2010年初的农产品价格飙升了,就会引发下期产量的增加。产量增加会导致2010年年中、年底农产品的价格一定会陡降。但非常不幸,最剧烈的农产品涨价恰好发生在当年四季度。事实上,直至今天的食品价格仍在高位。

为什么经济学的蛛网理论在中国不管用? 这是因为蛛网理论中市场自我调节的基本前提是具备农业资源。中国目前的问题恰恰是农业资源不能满足需要。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尤其是近几十年耕地承包后的掠夺性耕作,已经严重的破坏了已有农业资源。

当决策层到年底时认识到事关社会稳定的物价,其根源是农业资源不足,而在农业资源“水土热”这三要素中,耕地不可能再增加,积温基本是恒定值时,只有“水”还有潜力可挖。因此,只有靠增加灌溉面积以提高产量,来满足社会需求、进而平抑物价了。

与此同时,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每年减少耕地600 万亩左右,可用于农业生产的水资源更加不足,并且每年还净增人口800 万,到2030年全国净增人口2 亿。由此可见,用于粮食生产的决定性物质基础在不断减少,而粮食消费群体却不断增加,“一减一增”,凸显我国潜在的粮食不安全程度。

因此我们认为,以上是中央把水利提到前所未有高度的根本原因,也是这次节水增粮行动的大背景。

2 黑龙江省的节水增粮

黑龙江是农业大省,保有耕地居全国之首,去年全省粮食的总产量已是全国的1/10,产量和商品量均居全国第一,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中坚力量,可以说没有黑龙江粮食的高产稳产,就没有国家的粮食安全。这次黑龙江省承担了国家“节水增粮行动”中40%建设任务,也说明了黑龙江省在我国粮食安全中的主要战略位置。

但黑龙江省也与全国一样,若以现有农业资源来继续增产,更受制于水土热资源的限制,当耕地和积温已是定值时,目前只有水还有潜力可挖。

事实上,黑龙江省在农业水资源的挖潜中也是困难重重。水田区的中小河流在灌溉期断流,旱田区的地下水水位不断下降,都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黑龙江省正在用推广控制灌溉技术,来缓解水田的缺水,而旱田,则迎来了这次节水增粮行动。

黑龙江省的节水增粮项目,主要安排在该省中西部和北部的旱田区。包括黑河南部、绥化、哈尔滨西部、齐齐哈尔、大庆全部,这个区域保有耕地约占全省耕地50%,但绝大部分是旱田,70%属于靠天吃饭、没有灌溉设施庇护的雨养农业,多年平均降雨量在400 ~450 mm,水资源量只占全省水资源总量6%,但耕地面积却接近一半。因此水土资源属于严重的不匹配,农业生产几乎年年受到干旱影响,是传统旱区,其粮食丰欠主要取决于雨水调和程度,是影响全省粮食高产稳产主要因素。

所以,巩固提高黑龙江省的粮食产能,关键要在以上区域的旱田增产上下功夫,这是客观要求。所以,黑龙江省把“节水增粮行动”绝大部分建设任务放在传统旱区。据估算,黑龙江省100 万hm2“节水增粮行动”建设任务全部完成后,全省每年可增产粮食59 亿kg,农民增收109 亿元,比常规灌溉节水11.37 亿m3。所以,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都十分可观。因此,只要做好“节水增粮”这项工作,黑龙江省的传统旱区就会成为全省粮食增产潜力空间最大的区域,将稳步提高全省的粮食产能。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黑龙江省10 万hm2“节水增粮行动”项目所在地的旱田区,主要种植的是玉米。而我国的玉米需求,正在因食物结构变化造成的肉制品需求增长——约2 kg粮食才能转化成0.5 kg 肉;原油价格的疯长,一旦超过了50美元这个“玉米转化燃料”的盈亏平衡点,就导致越来越严重的汽车与人的争粮。

根据海关数据,2011年1 ~4月,中国累计进口玉米176万t,已经超过去年全年175 万t 的进口量。因此,黑龙江省大规模的用旱田增产玉米,对缓解我国玉米“国内不断增产,进口不断增加,但玉米缺口却越来越大”的困境,具有长期性的重要战略意义。

3 亟待解决的难题

黑龙江省的“节水增粮行动”也不是一帆风顺。目前遇到的主要问题有大型喷灌机需要耕地的成片规模经营,黑龙江省大部分县要靠上级财政转移支付的情况下,县级筹措该项目的10%是相当的难; 农民在种粮的比较效益低、农资价格一路走高且无耕地产权的情况下,让其对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几乎是不可能。而这个项目由县级政府负责约占总投资30%的配电资金,更是难上加难。

在我国农地产权归村级集体所有的模糊产权模式下,农民只有耕地的自主经营权,近年来又赋予农民了流转权,但距离完全的财产权,还差抵押权和买卖权。这些,直接造成了政府一是无权强制流转耕地,二是无权强行在农民的耕地上搞基础设施建设,更遑论让其出工了。

从黑龙江省的情况看,凡是相对比较成功以上难题,成立了农业合作社,实现了土地流转后的规模经营后,才有可能实现大规模的连片经营,也才能引入类似大型喷灌机这样的节水增粮基础设施。但农民作为温总理所说的“理性经济人”,不给他足够、可预期的经济利益,是不会让出其耕地权益的。

实践中,之所以农业合作社难以推广,推广中矛盾重重、上访不断的原因,在于规模经营后,农民没有获得超过自己耕作的收益,甚至乡村政府给了很高的承诺,由于农民多年来对乡村政府的不信任和抵触,也很难让农民交出土地。只有像肇东市五里明镇玉米吨田项目区那样,因项目区有实力给农民足够、可预期的租地钱,耕地的规模经营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才有可能。

事实上,在黑龙江省是我国商品粮最大调出省份,各级地方政府不缺粮的情况下,国家的“节水增粮行动”已经让黑龙江省贡献了水土热资源,再让各级基层政府出配套资金,是否属于中央政府的双重收税? 这种配套办法,必然会打击农民和地方政府种粮的积极性。

以上种种难题如不能有效破解,势必会导致基层的配套资金不到位。如此,降低工程建设标准就是必然的了。

另外,还有有识之士指出,我国近几年的食品价格轮番走高,主要是蔬菜水果和肉蛋奶这些不易保存、运输的农产品。因此,我国未来十分短缺的农业资源配置,应从单纯为粮食安全服务,向蔬菜水果和肉蛋奶转移,便于运输、仓储的粮食缺口应以进口为主。

目前,黑龙江省的“节水增粮行动”正进行的如火如荼,中央财政投入的60%资金,省级财政配套的20%资金,已经全部落实。各地各部门正在积极努力、加强配合,确保2012年全省“节水增粮行动”项目的如期完成。

[1]冯建维,曹修煜. 将一号文件落到实处[J]. 南风窗,2011(08) :4.

[2]许上,刘刚. 黑龙江省“节水增粮行动”启动预计可年增粮食118 亿斤[N/OL]. 黑龙江日报,2012-04-07[2012-08-27].http: //heilongjiang.dbw.cn/system/2012/04/07/053790297.shtml.

猜你喜欢
旱田黑龙江省节水
坚持节水
品牌研究(2023年3期)2023-02-09 11:34:24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黑龙江省节能监测中心
环境保护下旱田改水田需要注意的问题
黑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旱田改水田对黑土pH、电导率及酶活性的影响
旱田改水田的关键操作技术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