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海龙,郭桂爽
(1.绥满高速公路牡丹江至哈尔滨段大修工程建设指挥部;2.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高速公路大修工程一般具有质量要求高、工程量大、时间紧、交通压力大、安全隐患多的特点。质量与进度的平衡,安全的保障,是项目管理人员工作的重点。笔者结合绥满高速公路牡丹江至哈尔滨段大修工程工程管理经验,就在大修工程中的质量管理要点进行分析,旨在为大修项目管理积累实践经验。
绥满高速公路牡丹江至哈尔滨段大修工程起点桩号为K165+120,终点桩号为 K431+390。全线原有沥青路面7.360 km(单侧),其他均为水泥混凝土路面。原道路为双向四车道,路基宽度24.5 m,路面宽度为2×11.0 m(局部段落路面宽10.75 m),中央分隔带 1.5 m,土路肩 2×0.50 m(局部段落土路肩宽0.75 m)。为改善行车舒适性,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经过重新勘察论证后,设计在原水泥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路面。根据设计文件,本项目的主线路面主要结构形式如下:原水泥混凝土路面+应力吸收层+改性沥青AC-20混凝土+改性沥SMA-13混凝土。在加铺新沥青混凝土之前,对原路面存在的病害进行彻底的处理。
施工组织是项目开展的纲领。在开工前,需要理清各分项工程的施工先后顺序和衔接点,根据气候条件和预计投入的人员、机械,安排切合实际情况的施工时间和施工顺序。合理的施工时间是施工质量得以保证的前提条件。作为工程管理人员,需要根据施工组织,科学、合理的安排每个阶段的任务,并督促实现,避免压缩前后工序的时间,防止形成恶性循环,使有效施工时间得到保证。
实体工程质量的优劣,一方面取决于施工行为的规范与否,另一方面取决于用于工程实体的原材料品质。如何保证选用品质优良的原材料,是工程管理人员需要提前开展的工作。原材料的选择往往比较耗时,有些地材的加工还需要根据工程需求进行调整,调整后需要再进一步的进行相关的检测,检测合格后,需要在专门的实验室进行相关的配合比设计,通常需要3个月或更长的时间。作为高速公路大修项目,建设周期短,不同于新建项目。在新建项目中,有比较充足的时间留给承包方去找寻项目周边的地材,如集料、矿粉、石灰、水泥等。但作为大修项目,建设周期往往在1年以内,若等待承包商进场后再去调查选择地材,留给施工的时间就不充分了。为了节约时间,哈牡项目指挥部在开展招标、评标阶段,同时选择了专业的试验检测机构在指挥部的带领下,对全线周边可用的原材料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调查。调查过程中,一方面对地材品质进行检测,另一方面对产量进行评估。形成考察报告,供中标的承包商参考,节省承包商确定料源的时间,同时使原材料的质量、数量有了初步的保障。个别承包商有自己的固定料源供应,若质量、数量没有问题,也完全可以采用。
随着高速公路施工机械化程度的日益提高,施工机械的优良与否对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影响也越发显著了。作为建设单位(业主方),在招标阶段需要对投入本项目的施工机械做仔细深入的甄选,并在招标文件中明确提出。承包商在机械设备进场过程中,在监理单位的参与下,业主方需要进行严格的履约检查,不满足要求的机械设备,不允许进场使用。一旦出现不满足招标要求的施工机械,要限期更换。防止影响正常施工。
在沥青路面工程中,主要的施工机械是沥青拌合站、摊铺机、压路机。在选择这类机械设备时,应当选择在行业内有良好声誉,性能稳定的设备。设备使用时间不能过长,宜选择3年内的设备。对于拌合站这类不容易更换,影响重大的机械设备,可以在入场前进行考察。综合评价其性能。沥青路面施工机械选择参考以下配置。
在沥青混合料拌和站的选择上,一般选用4 000型拌合站,当施工作业量较少时,也可以采用3000型。
对于表层罩面工程,建议采用性能优良的全幅摊铺机。若有中下面层,也可以采用两台摊铺机摊铺。在工期较紧的情况下,建议多配置1台摊铺机备用。
根据沥青混合料类型的不同,要搭配不同的压路机。以AC型沥青混合料为例,建议配置3台双钢轮压路机和3台胶轮压路机,双钢轮压路机自重不小于12 t,胶轮压路机自重不小于25 t;对于 SMA类型的沥青混合料,建议配置5台双钢轮压路机。
标准化、精细化施工是牡哈高速大修工程的指导思想。如何实现标准化和精细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每个项目都有自身的特点,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是必要的工作。在本项目中,指挥部邀请了在路面、桥梁、安全、计量方面的专家,对全线相关人员进行了系统的培训,提升专业水平。
在施工现场,各标段之间也需要进行相互交流、学习。每道工序起始阶段,指挥部会组织各标段相关人员到施工标准化、精细化最高的标段施工现场进行参观学习,共同提高施工水平。
大修项目的特点,对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具备良好的专业水准,还需要具备高度的机动应急能力,管理要有效率。为此,指挥部在岗位分工上,将各部们管理人员划分到各个标段,由主管工程的副指挥直接领导,一旦施工出现问题,责任追究到个人。有效提高了管理的效率,有助于现场问题的及时解决。另外,通过定期召开例会的方式,将各施工标段出现的问题进行会诊,及时形成处理意见,可以有效推动项目的开展。
本项目旧路主要为水泥混凝土路面,旧路病害以断板为主。处理方式根据断板情况采用了换板或打裂压稳的措施。换板比较容易操作,但对于打裂压稳,目前的检测方法以观察为主,没有更加量化的检测方法,比较难把控。是旧路处理的难点。若打裂压稳不到位,会导致裂缝过早的反射到沥青面层。为了尽可能的做好这一工作,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了高程沉降观测法,洒水观测裂缝法,同时邀请设计院专家到施工现场进行指导。旧水泥路面处理完成后,在其表面铺筑了2 cm厚的高粘改性沥青应力吸收层,用以防水和减缓裂缝的反射。
对于新加铺沥青路面的质量管理,主要从两个大的方面着手。
(1)原材料进场时的质量管理。
在原材料质量管理上,采取了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技术服务单位三方检测的模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严格按照不低于规范要求的频率进行检测,技术服务单位根据材料变化情况进行抽检。基本上杜绝了不合格材料的使用。
(2)现场施工质量管理。
在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是沥青混合料的生产和摊铺现场的碾压。为了控制好这两个环节,在指挥部的统一部署下,采取了以下措施。
①要求监理单位安排专人进驻拌和站,监督混合料的生产过程,不允许随意调整配合比。并引进了拌和站远程监测系统,用于对生产过程的监测。
②为了促进摊铺现场的碾压,除配置充足的碾压机械外,要求各标段项目管理层要至少有一名副职及以上人员在场监督碾压过程。同时,指挥部加强了巡查力度,分组巡查各标段碾压情况。
③开展分阶段普查路面施工质量活动,确立奖罚制度。不定期对各标段施工的沥青路面压实度、厚度、渗水系数等关键指标进行抽检,并通报抽检结果。
黑龙江省近年来的高速公路建设多为新建项目,大修工程尤其是水泥路面改造为沥青路面的大修工程较少,积累的经验不多。高速公路大修工程与新建工程相比具有相通而又不同之处。对工程管理人员是一个新的挑战。笔者结合牡哈高速公路大修工程的工作经历,总结出以下经验供工程管理人员分享。
(1)施工组织是工程顺利推进的大纲,务必科学、合理、切实可行。
(2)原材料的质量、数量是工程实体质量的基本保障,也是工程进度的保障。否则,质量和进度无从谈起。
(3)机械设备是硬件,没有优良的机械设备,不会有优良的施工质量和理想的施工进度。
(4)人员是软件,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都必须专业、敬业,需要参加必要的培训。
(5)大修工程中,旧路的处理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是质量控制的要害所在。务必要尽善尽美,锱铢必较。
(6)施工过程的标准化、精细化要落到实处,参建各方需要共同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