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开东,程 明,汪文鑫,赵金山,柳 楠
(1.青岛市畜牧兽医研究所,山东 青岛266100;2.青岛农业大学,山东 青岛266109)
乳房炎是奶山羊常见病之一,发病率很高,属于乳腺组织的综合性炎症。在泌乳期,尤其是高产奶山羊的泌乳盛期常发生该病,有时在产前及干乳期也可见到此病的发生,给世界各国奶山羊饲养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病可直接影响奶山羊的泌乳机能和产奶量,严重时可导致乳腺失去泌乳性能,造成羊只死亡,甚至影响乳的品质,危及人们的健康。因此,积极探索奶山羊乳房炎的有效诊断与防治技术,在理论和生产中均具有重要意义。
引起乳房炎的病原微生物种类十分复杂,主要包括细菌、真菌、病毒、支原体等,最常见的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乳房链球菌、副乳房链球菌、大肠杆菌、支原体等20多种,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奶山羊乳房炎最主要的病原菌[1,2]。
采用机械挤奶的羊场,乳房炎发生的几率较高。其原因主要有:机械抽力过大,频率不定,空挤时间较长或经常性空挤,引起乳头裂伤、出血;乳杯大小不合适,内壁弹性低,机械配套不适等;机器用完未及时清刷,或刷洗不彻底,滋生细菌。
手工挤奶时,没有严格按操作规程挤奶,如挤奶员的手法不对,或将乳头拉得过长,或过度压迫乳头管等都可引起乳头黏膜的损伤导致乳房炎。
羊场环境卫生差,运动场潮湿、泥泞、粪尿、污水淤积,不及时清除;未严格执行挤奶操作规程,清洗乳房水不清洁,更换不及时;挤奶次数偏少,挤奶结束后乳头不进行药浴,干乳方法不正确,突然更换挤奶员,改变挤奶方式;日粮配合不平衡等。这些因素都可诱发乳房炎。
亚临床型乳房炎在奶山羊中是常见的,主要由细菌引起[3]。亚临床型乳房炎一般无临床症状,但乳汁电导率、体细胞数、pH值等理化性质已发生变化。亚临床型乳房炎易转变成临床型乳房炎,它是乳房炎中发生最多,造成经济损失最为严重的类型。亚临床型乳房炎在奶山羊中的发病率大约在5%~30%[4]。目前用于奶山羊亚临床型乳房炎的诊断方法主要有体细胞计数和细菌学培养分析[5]。
慢性乳房炎一般是由急性乳房炎治疗不彻底转变而来的。慢性乳房炎发作时仅表现为乳房有肿块,乳汁变清,有絮状物,身上其他症状不明显,但是产乳量却明显下降。
临床型乳房炎的特征是乳房红、肿、热、硬、痛,乳汁显著异常,奶量减少,体温升高,食欲减退,精神沉郁,严重时乳房触之冰凉,外皮为暗褐色甚至发黑,乳汁成褐红色。此时,乳房坏死,病原菌进人血液,引起败血症,危及患羊生命,其发病率一般低于5%[2]。
当前,对乳房炎的治疗主要是针对临床型乳房炎选择抗生素等进行,而对亚临床型乳房炎则主要是控制和预防[6]。
治疗急性乳房炎时,必须首先进行药敏试验,筛选有效抗菌剂,科学合理使用抗菌剂,不能乱用和滥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在治疗奶山羊乳房炎的抗生素中,可用于筛选的抗生素有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红霉素、恩诺沙星等。抗菌药物肌注或溶解在糖盐水中静注。
患病乳房灌注抗菌药物,常用药物有:青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乳炎康、阿莫西林、环丙沙星等。注入时乳导管、乳头、术者手部均要消毒;乳房内的乳、残留物应挤净;挤完乳后立即注药,注后可轻轻捏几下乳头,防止药物漏出。
在乳房基部与腹壁之间分3~4点,注射0.25%~0.5%普鲁卡因加青霉素溶液15~20 mL,连续3 d。
主要是减少日粮中的精料和多汁料,限制饮水,使羊乳房暂停泌乳。同时,增加挤奶次数,及时去除炎性渗出物,减轻乳房组织紧张度。还可以用10%的硫酸镁溶液热敷,并按摩乳房,以增强乳房的血液循环,加速乳房炎的治愈。
中草药能提高奶山羊细胞的免疫功能,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中草药制剂无毒副作用、无残留,为广大奶山羊饲养场户所青睐。现将常用方剂介绍如下:土贝母10 g,蒲公英8 g,双花8 g,苦参6 g,连翘8 g,花粉6 g,甲珠6 g,研为细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日服1剂,连服3剂。
对于奶山羊乳房炎,特别是亚临床型乳房炎,应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加强奶山羊饲养管理,改善环境卫生,注意羊体和乳房卫生。保持羊舍、羊床通风、干燥、清洁,严禁使奶山羊卧在潮湿、泥泞不堪、卫生极差的地方。奶山羊运动休息的地方,一定要保持干燥。注意季节和环境变化,并采取相应措施,制订完善的饲养管理及消毒制度,防患于未然,从源头防止乳房感染。一旦发现乳房炎病例要及时治疗,以免造成发病乳区坏死,导致发病乳区终生无奶,造成奶山羊过早淘汰。
[1] Lerondelle C,Poutrel B.Characteristics of nonclinical mammary infections of goats.Ann Rech Vet 1984,15(1):105-112.
[2] Bergonier D,De Cremoux R,Rupp R,et al.Mastitis of dairy small ruminants.Vet Res 2003,34(5):689-716.
[3] Contreras A,Sierra D,Corrales JC,et al.Mastitis in small ruminants.Small Ruminant Research,2007,68:145-153.
[4] Leitner G,Merin U,Silanikove N,et al.Effect of subclinical intramammary infection on somatic cell counts,NAGase activity and grosscomposition of goats'milk.J Dairy Res,2004,71(3):311-315.
[5] G Koop,T van Werven,H J Schuiling,et al.The effect of subclinical mastitis on milk yield in dairy goats.J.Dairy Sci.93:5809-5817.
[6] 曹随忠,杜立新.影响奶牛乳房炎抗性性状的遗传因素[J].中国畜牧兽医,2005,(167):127-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