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燕莉(河南省水利厅)
陶行知先生说: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
我国近代著名水利学者、教育家李仪祉先生“终生尽职于水利事业,幼而学,壮而行,老而成。从事水利工程教育凡十年,门人遍国中,成绩裴然;从事江河治导工程凡九年,泽被十七省,救济灾民无算;从事灌溉工程凡十五年,灌田三万顷,惠普三秦”。
先生两次留学德国,接受了大量西方科技、文化、民主思想,是西方文明的早期受益者。但在当时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环境中,中华民族处在生死危亡的历史关头,先生读书不忘救国,积极反抗殖民者的侵略。在亲眼目睹了欧洲水利大发展给这些国家带来的巨大成就后,将之与旧中国落后贫穷面貌对比后,得出了“水可兴国、诚信然矣”的论断,抱定科学救国、教育救国的宏伟志向,把振兴中国水利,造福中国百姓做为终生事业。
胡步川写有李仪祉先生年谱。先生7岁始识字,17岁至同州府考取第一名秀才,20岁入关中学堂,习英、日文,用学了半年的日语,翻译了一部冈田雄治的《日本国史》。22岁,先生应于右任招,赴商州(现陕西商洛市)为中学堂教员,教书生涯从此开始。1904年先生考入京师大学堂,赴北京入预科德文班。1909年,先生28岁,由西潼铁路筹备处派赴德国留学,报入皇家工程大学土木工程科,攻铁路水利甚勤奋。1912年初,他拒绝了柏林东方学院聘请他教授中土文学的优厚待遇,回到国内,又拒绝了民国政府让他作津浦铁路局局长的委任,相约旧日同学朋友在西安边家村创办了私立三秦公学,任该校教务长兼德文、物理教员。
三秦公学是辛亥革命以后陕西仿日本公学体制成立的一所介于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之间,以理工教育和留学教育为主的新式学校。因深感科学、实业与振兴地方的密切关系,加上学校办学初期集中了大量的数、理、化、生、地、蚕桑方面教员,所以形成了以传授西方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为主,以留学预备教育为主的办学特色。学校所开课程主要有国文、英文、日文、德文、地理、历史、数学、算术、几何、算学用器画、物理学、化学、博物、蚕桑、图画、体操、乐歌等。所设科目中,由李仪祉先生主持的“附设留学预备科”最具特色,先生将该科分为英文、德文、日文3班,每班学生以20名为限,并拟定入学规则。在1912年6月23日的开校日演说场上,李仪祉先生作了“教育家的眼界”的演说,教师学生“拍掌之声,如雷震耳”。学校设有学生自治会、演讲会、踢球会等,每年春季还举行课外旅行等活动。1913年三秦公学派送第一批留日、留欧学生30余人,其数量几乎占了当时陕西省留学生的一半。三秦公学虽生存不足3年,但它的创办为西北大学提供了大量生源,也为陕西近代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师资基础。
1913年,时任陕西省水利局局长的郭希仁要去欧洲考察水利,经友人推荐李仪祉先生陪同。在一起赴欧洲考察过程中,两位先生目睹欧洲许多国家水利之修明,深感旧中国水利事业之落后,郭希仁力劝原在德国攻读铁路土木工程的李仪祉先生改学水利,“与其学它艺,不如学水利,吾乡之郑白渠,废弛久矣,曷弗于吾辈手俾复之”。这次考察后,先生没有跟随郭希仁局长回国,直接留在德国,进入丹泽工科大学攻读水利专业,并投在德国水利科学家恩格尔斯门下求学,从此先生转而致力于水利教育和水利工程技术,为发展我国近代水利事业奋斗终生。
先生两次赴欧留学的年代,中国正是军阀割据,内乱不断,一片黑暗、愚昧落后局面。堤防破败,洪涝频繁,赤地千里,饿殍遍野。而当时欧洲正值大兴水利的时期,大江大河得到初步治理,洪水得到控制,灌溉事业发展,围海造田,改造盐碱,疏浚航道,极大地推动了德、法、荷、比等国经济的发展。先生留学期间,不仅刻苦攻读西方现代科技知识,还实地考察了欧洲的莱茵河、多瑙河及罗纳河的治理。1915年,33岁的李仪祉先生二次从德国学成回来后,当时国内正是袁世凯妄图复辟帝制、疯狂镇压“二次革命”的时期,到处是白色恐怖气氛。面对如此混乱的时局,再宏伟的抱负也难得实现。先生再次次拒绝了全国水利局和陕西当局给他的陕西水利分局局长的任命。当时的水利局长不过是一张空头支票,做不了任何与治水有关的事情。正在他满腹韬略无以施展时,张謇先生在南京创办了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当时国内设有土木工科的大学极少,而能专注水利学科者更为少见,因此国内水利人才异常缺乏,张謇创办该校即欲培养高级河海工程专门人才,以弥补这一缺憾。先生应邀担任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教务长,参与了学校筹建工作,并担任数学、地质、力学等科主讲,兼教机械工程学、路工学、水工结构学等多门课程。先生“贯彻精神,乐育不倦,穷搜中外治河书籍、矿物标本、建筑材料,制作各种河工模型,赴国内各河流域视察形势,著为文章,用作课外教材。而先生之学不限于水工,凡天文、气象、地质、数理、史地以及文艺宗教,莫不深入堂奥,故其培植学生多有成绩,今日国内得有如许水利人才,及举办如许水利事业者,信非偶然。”
在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担任教授的7年中,因当时中国还没有现代化水利工程,学生无实物可参观,先生就把山谷水库、重力坝、拱坝、土坝、溢洪道、水电站、船闸、灌溉区域等各种水工建筑物做成模型,进行直观教学。没有现成的水利工程书籍,就直接采用外文教材直接用外语讲课。开始时,学生听讲与阅读都感到困难,但因各门课程中专门名词不多,掌握之后,困难就少了,当时许多高等工科学校都起而效法,一时成为风气。同时,先生为避免永远依赖国外教材,经常夜以继日,自编教材,写出了《最小二乘式实用微积分》、《水功学》、《诺模术》、《实用水力学》、《潮汐论》、《水工试验》、《中国水利史》等书,系统阐述了西方水利科技的最新成果,现在水利科学上的许多专有名词都是先生所用的。先生除了课堂教学以外,还十分注重结合水利实践进行教学,带领学生考察国内水利工程,搜集大量一手资料。由于当时的中国没有一处较近代化的水利工程,一些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也因年久失修和缺乏维护而失去作用,先生就经常带领学生到各大江河勘察实习,采集矿物标本和建筑材料,以便让学生密切结合来学习水利科技。1917年夏季,正值华北大水灾,他亲自带领学生查勘河北五大河及海河水情,联系实际,示范引导,历时半年,收获颇丰,整理所得用作教材,使学生们对我国水灾的严重性获得了丰富而具体的感性认识。每年四季假日,先生带领学生作林学旅行,常登紫金最高峰、栖霞山绝顶、牛首山天阙峰,寓言志论事及采矿勘地质于浏览风景之中。1921年,先生还带领河海学生至大治及武汉三镇,参观工厂、矿山。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历时14年,1928年并入中央大学而改组为工学院,从此停办。先生在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执教7年,培养了200多名我国现代水利事业骨干科技专家,他们为国内许多重大水利工程作出了贡献。
先生教育学生要“做大事不做大官,求实际不图虚名”。先生一生担任过许多职务,有大学教授、教务长、校长,有全国性、流域性治水机构的领导职务,有省级教育厅长、建设厅长、水利局长等,但无论担任什么职务,他都把振兴中国,造福百姓做为首要。在留德学习期间,为了给国家节省资金,先生两次都没有拿学位。对此,他很坦然地说:“我不远万里来到德国,求的是学问,而不是学位。”务实、不求名利是先生一生事业的真实写照。1922年下半年,先生任陕西省水利局局长,兼陕西渭北水利工程局总工程师,开始了从事兴建农田水利的事业。先生投身陕西农田水利灌溉事业,为关中地区筹划了“八惠”:泾惠、渭惠、洛惠、梅惠、黑惠、涝惠、沣惠和泔惠渠。他所倡导和修建的“关中八惠”和陕北定惠渠、织女渠以及陕南的汉惠渠、冷惠渠,现如今已扩大灌溉面积近百万公顷,使素有“八百里秦川”美誉的关中平原37万公顷受益灌区旱涝保收,造福万代。先生不仅兴修关中水利,后来还主持参与了黄河治理、导淮工程、整治运河长江,足迹遍布祖国各地。1928年先生任华北水利委员会委员长,1929年任导淮委员会委员和总工程师,1933年任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1936年又兼任了扬子江水利委员会顾问。先生撰写了大量论文报告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历代治河的经验教训,结合新兴水利科技,提出了一整套黄河治本方略和具体措施,先生还全面规划其他大江大河的治理方案,查勘淮河,视察海河,足迹遍及长江中下游。
先生毕生致力于水利事业、教育事业,著述丰厚,多达200余册(篇)。他还曾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第四中山大学、交通大学执教,培养和造就了大批科技人才和志士仁人,为我国水利工程教育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先生和水利界同仁1931年共同倡议成立了我国第一个民间水利学术团体——中国水利工程学会,学会创办会刊《水利月刊》,整理刊印古代治水典籍,编撰、出版《水利工程设计手册》,传播水利科学技术。他于1935年在天津创立了我国第一个水工实验所,倡导进行水工实验研究,是我国近现代水利学术活动的先驱。
李仪祉先生是位兴趣极为广泛的博学多才的学者,在天文、地理、文学、史学、书法、宗教等领域都很有研究,还是一位很有造诣的剧作家。他先后编写过《复成桥》、《卢采英》、《李寄斩蛇》等三个秦腔剧本和《柯费尔公爵花厅》、《毛符家里》等话剧剧本,为东西方文化艺术交流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