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萍(黄河河口研究院)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污染事件正成为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重大环境问题,尤其是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往往不仅造成经济上的重大损失,而且对生态环境影响极大,严重时将危及人民的生命安全,所以有效地控制此类事件的发生并将其损失降至最低,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社会现实问题。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处理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仅要从流域整体层面上进行统一管理,还要立足各个地区进行区域管理,因此需要尽快在黄河河口地区建立科学有效的应急处理机制。
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是指由于违反水资源保护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与行为,以及意外因素的影响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致使水资源受到污染,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社会经济与人民财产受到损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突发性事件。突发水污染事件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因偶然原因导致污染物在短期内大量排放造成水污染,如2012年1月15日发生的广西龙江镉污染事件,沿岸及下游居民饮水安全遭到严重威胁;另一类则是污染物长期排放产生累积效应,最终在某个时间骤然造成水体严重污染,产生重大影响,如2007年5月太湖蓝藻爆发导致无锡市饮用水源被污染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具有危害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属于水资源保护工作的范畴,但是与常规的水资源保护管理工作不同,有其工作的特殊性。
总结多起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善后处理方式,以下一些共同之处我们可以借鉴:
2.1 尽快提出应急处理措施,为降低损失赢得主动。包括及时向下游地区通报事故情况,公告告诫住在受污染区的居民面临的危险,立即关闭受污染的自来水厂,采取其他方式为居民提供安全饮用水等。
2.2 积极地致力于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机制的建立,进一步增强应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能力,编制《应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建立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体系,保障供水安全和水生态安全。
为应对黄河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依据黄委出台的《黄河重大水污染事件报告办法(试行)》和《黄河重大水污染事件应急调查处理规定》,初步研究和草拟《黄河河口地区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报告办法》与《黄河河口地区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落实水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区域内有关各部门在突发性水污染事件中的基本职责、责任范围及有关权利、义务,完善信息报告体系,建立黄河河口地区黄河水污染预警预报系统,预估黄河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发展变化,提高黄河河口地区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
突发性事故报告的及时与准确是能否实施应急处理措施的关键。目前许多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发生后,肇事者往往刻意隐瞒污染事实,不愿承担污染造成的后果,逃避责任,而且,在信息报告、通报和公布的过程中,隐瞒伤亡、损害情况甚至瞒报整个突发事件的现象时有发生。事故情况没有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事故信息没有及时向下游地区和相关部门通报,也没有及时向社会公众发布,往往延误了处理污染事故的时机,也使居民受到损害。因此,完善信息报告体系,确定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领导责任制与报告值班制,明确水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区域内有关各部门的报告职责与报告责任范围,清晰相应的信息报告与交流的方式、途径,以及相应的法律责任等是十分必要的。
通常对突发事件的有效应对关键在于通过众多职能部门的协调努力,最大限度地采取预防措施,制定相应计划,并在事故发生时做出及时的反应和处理。一旦发生突发事件,会有许多不同部门参与应急,所以各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与协作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针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发生,组织成立黄河河口地区专门领导小组,组织会商,确定有关应急措施,向有关部门提供相关技术与支持,加强水行政主管部门与区域内有关各部门相互配合、相互协作,统一领导与协调本地区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应急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加强水质监测能力建设,提供准确及时的水质信息,是快速反应机制的技术保障。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大水文水质自动监测设施及实验设施的投入,并制订人才培养计划,通过举办各种专项水质监测技术培训、技术研讨等措施,不断提高水质监测人员素质。高效、准确的水质监测,为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应急调查和处理提供信息服务与技术支持。
综合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建立黄河河口地区黄河水污染预警预报系统,预估黄河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发展变化,逐步建成一个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能够全面支持黄河河口地区水资源保护工作的数字化、信息化体系。
通过研究和草拟 《黄河河口地区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报告办法》与《黄河河口地区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建立黄河河口地区黄河水污染预警预报系统,完善信息报告体系,增加水文水质自动监测设施及实验设施与巡查、通讯设备等应急配备,并对应急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强黄河流域河口地区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建设。
总之,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对经济和生态环境造成重大破坏,而且对社会生产、生活秩序产生极其不良的影响,严重时将危及人民的生命安全。要有效地控制并将事件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需要尽快建立科学而有效的应急反应机制,积极防范,提高应急指挥的快速性、有效性及科学决策水平,为保护黄河水资源提供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