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 超
在ICU的临床护理中,床头抬高措施一直被国内外诸多权威机构所建议推崇。早在2003年,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的预防指南中建议:在没有绝对医学禁忌的情况下,将病人床头抬高30°~45°[1]。因机械通气病人大多病情危重、放置胃管、使用镇静剂等,食管括约肌功能缺失或关闭不全,极易造成胃内容物反流与误吸[2]。床头抬高被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委员会(JCI)认为是监护和提高危重症病人护理质量的一项核心措施。床头抬高旨在使病人上胸部抬高,处于高位,此举符合生理,能较大程度地降低因吸入导致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风险因素。但尽管如此,在众多研究结果中,不难发现,床头抬高在临床实施的依从性仍然不容乐观。在诸多影响因素中,最直接地反映即是临床缺少能简单准确的评估工具。为此,自制了一种简便的评估工具,此工具制作简单、费用低廉,取得的结果客观。现将其介绍如下。
取长2.5m、宽5.0cm的白扁带,一端绑上一小重物(可为废弃的小药瓶),一端悬挂在天花板轨道上。根据重力作用的垂挂法,使其自然下垂。然后测量使床头抬高到30°,以病人舒适体位为准,双足不顶床尾,尾骶与外床框形成角度也为30°。以病人双肩位置做一与床头床垫相平行的水平线与垂直下挂的白扁带交叉点做一记号,同理再做抬高角度至45°的记号。将两点记号之间涂成绿色,将30°记号以下涂成红色,将45°以上位置涂成黄色。
由于病情需要,临床实际操作中还需考虑到病人的压疮和体位引流等方面的问题,因此需定期更换体位,主要以左侧卧位、右侧卧位、仰卧位为主。但无论何种体位,皆要求无禁忌病人的床头抬高角度至少为30°。当病人处于侧卧位时,以与床垫接触的肩膀为水平基点视线平行观察是否在垂挂的涂色白扁带的绿色区域内,以此来衡量床头抬高角度是否达标。同法观察病人处于床头抬高仰卧位时抬高角度是否达标。为防止病人下滑,可同时支起膝下支架5°~30°,摇低小腿部10°~20°,使膝关节处于功能位[3]。对受压部位,及时做好压疮的预防措施。对每位重症病人皆做到每日双下肢被动运动应用间歇气囊压迫装置(IPC)和循序减压弹力袜(GEC),以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ICU虽然使用Stryker电子按钮病床,床尾电子显示版面上具有床头角度显示器,可在护理流程单上精确记录,平时由质控护理组长来督察和改进床头抬高的实施,但仍缺少相互监督的机制来完善,导致床头抬高角度的记录和实际床头抬高角度并不完全一致。使用自制的评估工具,临床工作者能一目了然,并能在第一时间及时纠正未达标者,起到相互监督和督促的效果。白扁带涂成红、黄、绿3种颜色,和交通红绿灯取异曲同工之意,表明当观察者站在床尾所见颜色为红色时,显示角度不达标,需留心改进;当所见颜色为绿色时提示此时角度已在所建议范围内;当所见颜色为黄色时,则说明角度已大于45°,鉴于剪切力过大和病人舒适度考虑,提示是否该适当调整床头抬高角度。此种工具制作简便,费用低廉,如无精确的量角器,也可根据三角函数定律和重力作用来确定达标区域。在没有Stryker电子按钮床的ICU也同样适用。临床实践过程中发现病人由于各种原因容易下滑,虽说床头抬高角度已达到所需要求,但对提倡床头抬高以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初衷来说并没有临床意义,同时降低了病人的舒适度。因此,此种工具考虑到应以病人的双肩为水平基点来确定达标区域,使床头抬高做到实处,实现病人真正的上胸部抬高。同时支起膝下支架,摇低小腿部,使膝关节处于功能位,既能防止病人下滑,也可避免长时间膝关节伸位所致的关节酸痛和僵直。此项工具在理论上可行,也符合临床实践。
[1]Tablan OC,Anderson LJ,Besser R,et al.Guidelines for prevention of health-care-associated pneumonia,2003:Recommendations of CDC and the Healthcare Infection Control Practices Advisory Committee[J].MMWR Recomm Rep,2004,53(RR-3):1-36.
[2]刘雪喻,徐芳,赵燕燕.机械通气病人半卧位的规范应用现状及分析[J].护理研究,2001,25(10):2741-2742.
[3]陶红,张云高.半坐卧位的生物力学机理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1997,12(11):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