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引流治疗外伤性硬膜外血肿68例临床分析

2012-08-15 00:43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2年6期
关键词:挫裂伤外伤性骨瓣

郑 医

河南夏邑县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夏邑 476400

外伤性硬膜外血肿是神经外科常见病之一,传统治疗方法是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操作复杂、创伤大、费用高。2005-05—2011-06,我科共收住外伤性硬膜外血肿305例,其中68例采用钻孔引流的方法治疗,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8例均经CT检查确诊,男51例,女17例;年龄5~79岁,平均34.5岁。伤后浅昏迷15例,嗜睡48例,清醒5例,头痛68例,呕吐51例,肢体活动障碍23例。术前GCS 8~10分19例,10~12分38例,12~15分11例。颅脑CT检查结果:血肿位于额部25例,额颞部31例,枕部及后颅凹12例。合并颅骨骨折52例,合并硬膜下血肿或脑挫裂伤8例。按多田氏公式计算,本组血肿量25~50 mL,平均38.8 mL。手术距受伤时间6 h ~5.1 d。

1.2 治疗方法 均采用钻孔引流的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根据颅脑CT扫描,在头皮距血肿最厚处作一切口,长2~3 cm。(2)常规颅骨钻孔,吸除部分血凝块后放12~14号脑室引流管一根,达血肿腔内1~2 cm,从引流管注入尿激酶生理盐水1~3 mL(含尿激酶5万~10万U)。(3)夹闭管1~2 h后放开,引流管外接无菌闭式引流袋,注入1~2次/d[1]。动态复查CT,血肿消失或基本消失(<5 mL),即可拔除引流管。本组引流时间3~8 d,平均5 d。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酌情便用脱水剂,慎用止血药。

2 结果

术后症状完全消失58例(85.3%),好转7例(10.3%),中转手术3例(4.4%)。好转患者中一侧肢体瘫痪(肌力3~4级)4例,癫2例,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1例。

3 讨论

外伤性硬膜外血肿传统手术治疗操作复杂,创伤大,术前准备时间长,并发症多,费用高。探索一种操作简单、创伤小、效果好的手术方法是神经外科医生追求的目标。钻孔引流术治疗外伤性硬膜外血肿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操作简单,易行。(2)不受年龄和重要脏器功能的限制。(3)患者心理负担小,易接受。(4)费用低。文献证明[2],尿激酶颅内应用安全、有效。作者选择的手术适应证是:(1)出血量在20~50 mL。(2)伤后病情稳定,无进行性加重表现。(3)有明显的颅高压症状。(4)有或无轻的意识障碍。(5)有神经系统定位体征。(6)不合并硬膜下血肿或脑挫裂伤。(7)年龄<16岁。(8)GCS>8分。上述几点应综合考虑,需要说明的是年龄<16岁的患者,因身体处于发育阶段,骨瓣开颅可能会对颅骨的生长造成不利的影响,手术适应证可适当放宽。另外,采用钻孔引流治疗外伤性硬膜外血肿的同时应做好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准备,在引流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若病情逐渐加重,血肿量逐渐增加,应及时中转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以免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对血肿量>50 mL,临床表现呈进行性加重,意识障碍程度较重,合并硬膜下血肿、脑挫裂伤或已形成脑疝者,均不宜采用钻孔引流术。关于手术时机选择[3],以伤后6~8 h为妥,因此时出血基本停止,血肿对脑组织的压迫产生的病理变化尚属可逆。总之,外伤性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方式应根据患者伤后出血量、血肿部位、病情演变等因素综合分析,制定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钻孔引流是微创手术,可作为治疗部分外伤性硬膜外血肿的首选方法。

[1]沈洲明,伏承平,崔立跃,等.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86例临床分析[J].临床神经外科等杂志,2008,5:214.

[2]朱毅,韩世福,成力伟,等.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钻孔尿激酶引流术的临床应用[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5,11:114.

[3]程振国,孙来广.立体定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7,13:6.

猜你喜欢
挫裂伤外伤性骨瓣
针对双额脑挫裂伤的治疗策略的研究
CT“李琦岛征”和“黑洞征”对脑挫裂伤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对冲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去骨瓣减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外伤性歪鼻的手术矫治
双侧平衡去骨瓣对重症闭合性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观察
部分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疗效观察
标准大骨瓣开颅治疗重型对冲性额颞脑挫裂伤38例分析
外伤性肩关节后脱位的临床诊治分析
去骨瓣减压术后继发脑积水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