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桂荣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外语系,安徽合肥230061)
英语专业综合英语又称基础英语,课程基础阶段内容广泛,涉及到对学生各方面的英语能力的培养,比如听说读写译。而各项英语技能的提高都要建立在对词快的灵活掌握。这里所说的词块不是单纯的指英语单词及其搭配,有关词块的概念在下一章再做介绍。在基础英语课堂上,传统的词汇教学就是对课本所罗列的生词一一解释,解释每个单词的词义包括本义、比喻义或引申义,有时会介绍一些搭配。而一旦进入课文,对所学的单词,学生似乎似懂非懂,甚至无法正确理解在本课中的意义。而且对所学的单词,学生本能很灵活地应用到语言交际中。笔者通过基础英语的多年教学观察总结,认为学生不能理解的原因首先是没有词块意识,其次词块掌握匮乏。鉴于此,笔者拟结合词块教学理论,针对学生面对的问题,对词块教学在基础英语中发挥的效用进行探讨。
词块教学近年来在二语习得领域引起巨大反响的理论之一。该理论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由Nattinger和Dc-Carrico提出的[2-3]。他们将人们习惯上认为的短语词汇定义为长度不等的词块,并认为词块是约定俗成的,具备功能的复合物,比之按语法规则拼装而成的句子,他们在交际中出现的频率更高,具有更为明确的习语意义。Lewis[3]在其他语言学家的研究基础上提出“语言并不是由语法和词汇组成,而是由大量的预制词块组成。”词块不同于传统的词。Wray将其定义为“一串预制的连贯或者不连贯的词或其他意义单位,它整体储存在记忆中,使用时直接提取,无须语法生成和分析。”由此可见,词块理论对于语言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由于词块具有较为固定的语法结构,稳定的搭配意义和特定的语用环境,这为英语专业基础英语教学提供了视角。
Lewis(1997)[1-3]将词块分为四类,(1)多词词(poly -words),这是学习者需要熟记的基本词汇;(2)高频搭配组合(high-frequency collocations),它们是自然语言中频繁出现的词汇组合;操本族语者本能的知道哪些词可以搭配在一起,而哪些不行。了解这些搭配是自然、地道的掌握语言的基础。(3)惯用语(institutionalized utterances),指某一语言社团长期使用而固定形成的语言表达形式。惯用语常常是语法正确并具有明确语用意义的完整句子。(4)句子框架sentence frames),它们通常是带有空位的结构性短语。
当母语表达方式类似于英语时,学生通过汉语思维记忆词汇可能比较容易和省力,母语对英语学习产生的这种积极作用,我们称之为词汇正迁移;当母语表达方式不同于英语时,学生通过汉语思维记忆词汇会对英语学习产生干扰,导致学生延缓了学习进程,甚至在运用词汇时产生误用,母语对英语学习产生的这种消极作用,我们称之为词汇负迁移。学生在记英语单词时,为了方便,通常是找对应的汉语,结果在英语应用中就会出现中式英语,导致母语负迁移现象严重。
学好英语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积累词汇,有不少学生想当然的以为词汇的基数增大,英语自然会提高,于是有些学生就花大量的时间来背诵词汇表。笔者经常听到学生抱怨,记不住单词,好不容易记住了,过几天就忘记了。还有的学生说,记住的单词不会恰当运用。
以上两个问题的出现,从更深层次分析,学生没有掌握词汇学习的策略,在记单词时没有词块意识,孤立地记,没有学会总结,导致脱离语境。这样记单词,很难达到长期记忆,也很难在阅读中理解或在写作或口语中灵活恰当使用。
词块教学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 有利于提高学生词汇学习的效率,促进英语水平的全面提升。大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系统和语义系统已经发展成熟所以通过词块教学进行英语授课可以使他们更容易理解并接受新知识[4]。一方面因为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的是一个个整体的语言词块,这样学生就能把一连串词汇像单词那样作为一个不可分的组块储存在大脑中,并在需要时自动检索和激活,即使他们可能不知道词块内部之间的关系。鉴于词汇在英语学习中的核心地位,在基础英语教学中强调词块的有效学习是必要的,但是要注重方法、策略的运用。
许多学生也已经意识只学习语法规则和孤立的单词是无法达到能真正用英语交流的目的,首先可以设法增强学生的词块意识,培养学生识别词块的能力。参照以上Lewis对词块的分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实际操作,让学生去发现词块。笔者在英语专业基础英语的教学中尝试引进词块教学,在每单元预习阶段,由教师讲解转变为学生主动参与,首先让学生依据词块的分类,在课文中标出所出现的各类词块,提高学生观察、辨别词块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词块意识。同时,可以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率。比如,现代大学英语第四册第三单元Why Historians Disagree一课,这是一篇说明文,学术性极强,句子复杂,比较难理解。通过学生的朗读可以发现,学生断句不准确,也就反应出学生词块意识不强,这样也就阻碍了对文章的理解。为此,笔者指导学生首先在文章中标出词块,然后核对学生标的是否准确,是否全面。再次检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比之前有很大的提高。例如,第八段有一句:Historians investigating the United States’entry into World War I will find in addition to German submarine warfare a whole series of other facts that could be relevant to the event under study.。这个句子有多种词块,首先要识别带有空位的句子框架类somebody finds something,识别了这个框架对整个句子就有了大致的了解,空位Somebody和something分别由historians和a whole series of facts来填补,其次要能识别半固定短语in addition to something/somebody。这样的话,句子的意义就明朗多了。通过词块识别法,学生能较准确理解文章,看似复杂的句子也都迎刃而解了。
在课文讲解过程中,对有些词块可以通过为学生提供该词块真实的应用语境,强化学生对该词块的理解和记忆。为达到语言的实际输出运用而做准备。比如讲到Why Historians Disagree课文中 if the Germans were able to defeat the French and the British and thereby emerge as the sole major power in Europe一句中something emerges的用法时,可以通过the mobile storytelling projects have emerged over the last few years或few emerging media and technologies have been immune from the critique,来强化学生对something emerges词块的掌握,同时加深学生对emerge内涵的理解,emerge不单单是指come into view,还指 come into prominence;其次还可习得something emerges的变体 emerging something,如 emerging economies,学生就可以更加灵活地掌握这个词块。
课文讲解结束后,为了强化学生对本课词块的记忆同时训练学生学会实际运用所学词块,也就是词块的输出能力,可以设计各种活动,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尽量应用所学词块。把所学词块列出来,让学生根据这些词块编故事然后分角色表演;或者给出一篇完形填空短文,让学生用本单元所学的词块填空;或设计一些与课文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尝试用新学的词汇回答等等。现代大学英语第四册第二单元Waiting for the Police,课文讲解后,笔者首先让学生把课文改写成剧本,这本身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通过阅读学生改写的剧本,发现学生能注重对课文中词块的利用;然后,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笔者仔细倾听,发现他们对语音语调的把握很准确,可见学生对词块在该语境中所传达的内涵有所领悟。加上预习课文时对学生词块意识的培养,讲解课文时对学生词块意义的强化。本单元结束后,笔者对学生进行了常规的单元测试,发现学生对本单元学内容掌握有明显的提高。
词块教学的目的是把学生的注意力从单纯的语法学习和孤立的词汇记忆转移到系统的词块学习上,通过三步走:辨别词块、强化词块和输出词块,帮助学生将学到的词块记忆从短期记忆转变为长期记忆,同时这些储存在学生大脑中的词块还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宏观语篇意识。在英语专业综合英语教学过程中引用词块教学,笔者发现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还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初见成效后,笔者欣喜不已,大大增强了教学的信心,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更为系统的实施词块教学法,将之有效地融合到综合英语教学中,提高基础阶段的学习效果,为高年级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张洪莲.词块与词块教学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3):20.
[2]赵明,谢力.词块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2):40.
[3]Thornbury,S.The Lexical Approach:a Journey without Maps[J].MET,1998,7(4):21.
[4]Solange Moras,Sao Calos.Teaching Vocabulary to Advanced Learners:a Lexical Approach[J].www3.telus.net/linguisticsissues/teachingvocabulary.html,July 2001.
[5]杨立民.现代大学英语精读4[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