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刚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外国语学院,广东中山528400)
清末民初的翻译与中国近代文化构建
李天刚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外国语学院,广东中山528400)
中国近代文化;清末民初;翻译;文化构建
中国近代文化在冲决封建旧文化的网络中构建、发展新文化。其构建形式包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发展和对西方文化的译介、借鉴和接受,它涉及制度文化和思想文化建设两大层面。清末民初指甲午战争以后到五四运动前这一历史时期,中国适逢陷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深渊,中华民族处在民族存亡、保国存种的严重时期。特殊的历史语境和文化语境决定了清末民初的翻译必将肩负着构建中国近代文化的厚重历史使命。译者面对民族存亡择书而译,求救国﹑图自强﹑谋复兴,大力传播西方文化,为近代中国文化创造了新的文本存在形式,增添新思想、新内容,开拓新方法、新境界,极大拓展了近代中国人民的生活视野、艺术视野、文学视野、学术视野和政治视野,构建了中国近代思想文化。
甲午战争以后到五四运动前即所谓的清末民初(1898—1919)时期。这一时期的历史特征是中国陷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深渊,中华民族处在民族存亡、保国存种的严重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化语境是中国处在封建主义、资本主义思潮并存的时代,处在中国传统文化和资产阶级文化相互激荡和撞击的文化洪流中,同时中国处于内忧外患的更加激荡复杂的内外矛盾中。中国面临外部强权势力的威逼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其文化心态已失去了“求知于世界”的和平心态,而“以将亡而始兴学”的焦灼心情正视西方文化,审慎选择翻译西书,寻求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近代化。梁启超在《论译书》(1897)中说“处今日之天下,则必须以译书为强国第一义”(郭延礼1998:12)。特殊的历史环境、文化语境和文化心态决定、制约着这一时期的翻译,也使得这一时期的文化构建呈现其独特性。这一时期的翻译不再是在从前和平悠然的环境和心态下展开,而是在外强坚船利炮的压力下,为了抗夷、制夷而师夷之长技,采外域文化精粹而纳之。译者以自觉的心态,强烈的动机和综合的眼光从事这一翻译文化事业。这些有识之士“心怀求道取经救国救民之愿望”(王克非2000:64-65)清末民初的翻译一开始就被赋予厚重的历史使命,译者面对民族存亡择书而译,具有极强的目的性和功利性,求救国﹑图自强﹑谋复兴,并依靠翻译大力传播西方文化,积极构建中国近代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清末民初的翻译主要是社会科学的翻译和文学翻译,著名翻译家首推严复和林纾,正所谓“译才并世数严林”,“严译八大名著”与“林译小说”齐名,而介绍西方哲学出力最多的当推梁启超。
“文化”是一个汉语古典词,又在近代被藉以翻译西洋对应词,从而赋予它新的内涵。“文”与“化”配合使用,首见于《易·贲卦》的《象传》“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作为整体词的“文化”,是“文治”与“教化”的合称,已沿用近2000年,其精髓是“人文化成”,“文治教化”。
十六、十七世纪,英文和法文的“Culture”的词义逐渐由耕种引申为树木禾苗的培养,进而指对人类心灵、知识、情操、风尚的化育,从重在物质生产转向重在精神生产(冯天瑜2005:9-12)。
文化(Culture)作为内涵丰富的多维概念被众多学科所探究、阐发、开端于近代欧洲。这是因为历经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的欧洲人,意识到风俗、信仰、观念、语言都是一个历史性的动态过程;率先开辟世界市场的欧洲人还发现,人类文化呈现共时性的多样化状貌。英国文化学家泰勒认为文化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这是被视为经典的广义文化界说。文化的本质内蕴是自然的人化,是人的价值观念在社会实践中对象化过程与结果,包括外在文化产品的创造和内在心智、德性的塑造。因此,文化可分为技术系统和价值系统两大部类。前者是表现为器用层面,是人类物质生产方式和产品的总和,构成文化大厦的物质基石;后者表现为观念层面,即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形成的价值取向、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凝聚为文化的精神内核。这两者便是通常说的物质文化(或器物文化)和精神文化(或观念文化)。介于两者之间的还有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冯天瑜2005:12-13)。
由此可见,价值系统文化或精神系统文化是文化的精神内核,而意识形态、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是它的主要表现形式,而文化的基本功能为“人文化成”、“文治教化”,其本质内蕴是自然的人化,是人的价值观念在社会中对象化的过程与结果,包括外在文化产品的创新和内在心智、德性的塑造。本文所要考察的是广义文化中观念文化的构建问题。
文化概念内涵的丰富性和文化形态的多样性决定了文化构建形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因为文化可分为物质文化(或器物文化)和精神文化(或观念文化)两个大的方面,文化构建也可对应地划分为物质文化构建和精神文化构建。文化构建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创新、改造、变革及转化等积极活动,它可以具体表现为发明某一器物,改进某一设备,催生某一生产方式,更新人们的观念,改变思维方式,培养审美情趣等社会实践。这里主要讨论构建近代观念文化中翻译所起的作用。
中国近代文化既是一个文化的范畴,也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它一般是指始于鸦片战争,止于五四运动。近代文化构建包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发展,也包括对西方文化的译介、借鉴和接受。近代中国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从鸦片战争到洋务运动时期的器物层面,进而从戊戌维新到辛亥革命的制度层面,再到五四运动的思想层面。近代文化发展的三层面,一层比一层加深(龚书铎2005:44-45)。这里所谓清末民初是指甲午战争后到五四运动前的这一历史时期,相应考察的是这一时期的思想文化建设。
近代中国的社会现实是近代文化抉择的出发点。文化和社会现实分不开,它本身也是社会的一部分。因此,构建什么样的文化是由社会现实来抉择的。文化也必须关心社会现实,发挥它的功能。如果文化疏离了社会现实,或者阻碍社会现实的发展,则将被社会现实所冷淡或抛弃。近代中国社会的主题是独立、民主、富强,中国近代文化构建也相应地围绕这个主题来展开(龚书铎2005:62)。值得注意的是,近代文化的构建是在一系列政治运动的发展中进行,并在这一系列政治运动中发挥了极大作用。救国、反侵略、革命等是为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地位,为了赢得民族的独立、民主、富强,这是中国文化重建能够真正实现的前提,也是我们理解中国近代文化构建的前提。
近代文化构建的方式从大的方面看主要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等一系列社会变革运动。从具体行为实施看,特别在甲午战争后,随着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爱国运动的蓬勃发展,“文学救国”、“教育救国”、“科学救国”等主张被人们提了出来,一个新的文化运动正在兴起和发展。有识之士纷纷开办学堂、译书、办报刊、兴出版,了解、吸取新知,如饥似渴。他们多以资产阶级思想为指导,在冲决封建旧文化的网络中发展新文化,为中国文化增添新思想、新内容,开拓新方法、新境界,使中国文化步入了近代文化的领域(龚书铎2005:228-229)。值得一提的是,在构建近代文化大厦的过程中,翻译起了巨大作用。译介西方学说,为救亡图存向西方寻求真理,对中西文化进行分析、筛选和整合,中西并举、会通,建设和发展新文化。翻译活动贯穿近代文化构建始终并独树一帜,功不可没。本文主要探讨甲午战后和辛亥革命前后这一历史时期的翻译活动对近代文化的构建。
清末民初是中国翻译史上第三次高潮。处在亡国灭种边缘的中华民族如饥似渴地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纷纷设立专门翻译机构,从事翻译者之多,译品覆盖领域之广,名家名作不断涌现,翻译繁盛一时。
翻译本身既是民族间文化交流的主要方式,也是对译入语民族文化构建的重要方式,它将异国文化、语言和特定文本转变为本民族的语言和文本形式,为自己民族文化增添了新的文化存在形式。加之对外来文化思想的筛选和会通,大大丰富了自我民族文化,开拓了民族视野。另一方面,对外来文化的译介,也极大地传播、推广了原著和原语文化,在某种程度上,翻译具有世界意义,因此凭借翻译所进行的文化构建也就具有了世界意义。
翻译所涉猎领域的广泛性、译品的多样性和译品中所蕴含的思想、内容的丰富性,一旦化为读者的文化行动,就会引起多文化领域的文化构建。不仅如此,翻译活动本身又是对翻译文化本身的构建。翻译实践活动的丰富和翻译理论的升华为现代翻译学科建设奠定了基础。
(一)严复的翻译对文化构建的意义
严复是中国近代文化史上一位杰出的启蒙思想家。他对中国近代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他对文化构建的方式主要是通过翻译西学;其次是著书撰文、兴办报纸、开办学堂等。撰文是直接形式,办报为宣传、普及形式,同时以报刊为其登刊翻译的载体;以撰文为其翻译的拓展,同时在翻译中渗透着撰文的思想和宗旨,从而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得益彰的文化构建网络,这足以彰显严复对文化构建的深度和广度。
严复又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他学贯中西,他以“必将阔视远想,统新故而视其通,苞中外而计其全,而后得之”(王栻1986:560)的态度译介西学。严复的翻译体现了对中英两种语言的精通和两种文化的会通。他择书而译,所译书目自成体系,皆为西方资产阶级经典学术著作。严复翻译中的翻译对近代文化构建具有独特而深刻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严复通过翻译物化和创造了新的文本存在形式
严复译介西方社会学经典名著,以中文形式为中华文库创添新的文本存在形式,这本身就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正是严复的翻译,中国文化宝库中才会有十多种西方资产阶级的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和名学(逻辑学)著作,留有为世人称道的八大社会科学名著,它们分别是赫胥黎(T.H.Huxley)的《天演论》(1897),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原富》(1902),斯宾塞(H.Spencer)的《群学肆言》(1903),约翰·穆勒(J.S.Mill)的《群己权界论》(1903),孟德斯鸠(Baron de Montesquieu)的《法意》(1904-1909),甑克思(E.Jenks)的《社会通诠》(1904),约翰穆勒(的《穆勒名学》(1905),耶方斯(W.S.Jevons)的《名学浅说》(1909),合称“严译八大名著”。他通过翻译,采域外之文萃,用中国古汉语表达,张传统文化,赋予译文和原著以新的内涵,将中西文化熔于一冶,构建普世文化和天下情怀,形成中国近代文化别样美丽的风景线,为中华文化增添新品,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精神食粮。
2.严复的创造性翻译为中国近代文化增添了新的或被赋予新义的内涵极为丰富、深刻的术语、词汇
在严译《天演论》中他就创造了诸如“天演之道;物竞;天择;存其最宜;自营;克己;势如争长相雄;强者后之,弱者先绝;好甘而恶苦,先己而后人;厚人类之生;精神强固;故善保群者,常利于存;不善保群者,常邻于灭;与天争胜;转害而为利;群性;人人以损己益群;固将沉毅用壮,见大丈夫之锋颖,强立不反,可争可取不可降;早夜孜孜,合同志之力,谋所以转祸为福,......时乎时乎! 吾奋吾力!”等等(严复1981)。这些词汇有的为严复在引入西学时的中文独创,有的则是旧意赋新,让时人甚至今人读起来令人警醒,催人振奋。这些译笔简炼信达,精神饱满,意气完足,气宇轩昂,豪迈宏阔,宛如时代号角,唤我努力,催我奋进。联系史实,其影响深远,意义宏巨。
3.严复通过翻译引进西方学说和先进思想,改良中国旧文化,开拓了民族视野
文化是人创造的,是人的文化;人又是在文化环境中受陶冶,是文化的人。因此,文化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人的问题。近代中国文化抉择过程中,从器物、制度和思想逐渐集中到人的问题上来(龚书铎2005:69)。严复以其远见卓识把对人的改造作为关键性的问题提出来。1898年,严复在其著名的政论文章《原强》中提出,中国要富强,不仅在于诸如练兵、利器等治标之举,更重要在于治本。他认为“自强之本”在于“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三大端。严复翻译《天演论》能恰到好处地把握到进化论的形与神,并用自己造诣极高的古代汉语,选用自己意向读者喜好的表达形式,和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归纳到具有自己时代特点的文化构建中,构建和宣扬进化观念、竞争观念和奋发进取观念。
严复特别强调人的观念的变革,诸如竞争的观念,奋发进取的观念,民权的观念,自由平等的观念,群体意识等,以塑造有独立自由人格的“新民”,并认为这是变革社会的根本(龚书铎2005:69)。严复所传播的西学,向国人介绍了进化论;鼓吹了自由贸易论;阐发了民权思想;宣传了科学方法论(龚书铎1988:255)。这些思想无不丰富和活跃了中国当时的学术。同时严复这些思想、学说的选择、摄取和传播无不体现了他中西会通的观点。
严复提倡自由、平等,追求个性解放,使人从奴隶性中解放出来,实现人格的独立、自由,把人从封建主义思想文化的奴役中解放出来,成为有独立人格、自由的人,由奴隶变成人(龚书铎2005:71)。他在翻译On Liberty时,将其译为《群己权界论》,它鲜明地表明提倡自由,但不把自由绝对化,追求自我欲望的无限制膨胀,而应将个人自由和群体、社会的利益结合起来。为了不使读者对“自由”发生误解,把书名作这样的翻译,以表明个人自由和群体自由的关系和各自的范围。严复在吸收《论自由》中精神的同时,也继承和发扬了传统文化中“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舍已为人”等优秀文化遗产,并使之更加发扬光大,使中西文化会通、融合、发展。
严复通过译介西方科学著作,跨越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实用主义思想和以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派的“中体西用”的肤浅的理论,深入西学观念领域,引进近代西方先进科学思想,作为改造中国人世界观的理论基础,作为思想启蒙的武器,进而从根本上彻底改造中国。他希望通过他的译作,传播西方文明,并希望将其根植于中国当时社会,催化社会改良和进步。
(二)林纾的翻译与近代文化构建
林纾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文学家和翻译家。他留在近代文学史上的业绩主要是翻译文学。“林译小说”已成为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具有特殊的文学价值和历史地位。
“林译小说”开阔了中国人民的生活视野和艺术视野,改变了中国人轻视外国文学的陈腐观念。“林译小说”让中国读者不仅了解到世界各地的自然风光、风俗、民情,以及资产阶级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更重要的是它能使中国人民改变了对外国文学的看法。“林译小说”为中国读者打开了一个新天地。
“林译小说”不仅向中国人民输入了新思想、新礼俗和新的文学观念,并且使中国人民看到了西洋文学在形式、结构、语言和表现手法上的卓绝之处,大大地开拓了中国作家的艺术视野。
“林译小说”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传达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自由的新思想。
林纾译书其选择权固然主要取决于口译者,但他在译书时总是力图通过序跋、评论、按语向读者灌输爱国主义思想。林纾译《黑奴吁天录》就是最明显的一例。他从《黑奴吁天录》中看到黑奴受虐,联想到我旅美华工的备受凌辱和折磨。他始终希望通过译书来抒发自己救亡图存的爱国思想。“纾年已老,报国无日,故曰为叫旦之鸡,冀吾同胞警醒”,“以振动爱国之志气”。林纾的译序与跋,在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民族危亡日益加剧的情况下,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激动人心的力量。
“林译小说”中包蕴着资产阶级思想启蒙意义,具有一定的民主、科学的思想,也有反封建的因素。以《巴黎茶花女遗事》来说,小说的爱情描写就带有西方个性解放、人格独立、男女平等的性爱意识和新的特色。《迦茵小传》中林纾笔下的迦茵是资本主义社会中一位备受凌辱、轻蔑而又富于反抗精神,热烈追求爱情幸福的女性。林纾以饱满感情的浓墨重彩,描写了一个美丽善良而又甘愿牺牲个人、成全他人幸福的女郎,表现了林纾不同于世俗的反传统的进步意识,以及反封建的思想。
“林译小说”扩大了近代小说的题材,介绍了西洋小说的流派和创作方法。较以中国古代以才子佳人、侠义公案和讲史为主要题材的小说类型,“林译小说”丰富多彩,琳琅满目。在他的160余种小说中,有爱情小说,如法国小仲马的《巴黎茶花女遗事》,英国哈葛德的《迦茵小传》;也有家庭小说,如日本德富健次郎的《不如归》;有社会小说,如英国迭更司的《块肉余生记》和《孝女耐儿传》;也有历史小说,如英国司各德(今译司各特)的《撒克逊劫后英雄略》;有冒险小说,如英国达孚(今译笛福)的《鲁宾逊漂流记》;有侦探小说,英国柯南达利(今译柯南道尔)的《歇洛客奇案开场》(A Study in Scarlet);也有伦理小说、军事小说、实业小说、政治小说、讽刺小说等等。
“林译小说”基本上传达了原著的艺术风格,且文笔生动流畅,富于表现力,自有它不朽的价值。
林纾不懂外文,主要靠口译者的解说,但由于长期从事翻译,再加上他卓越的文字表达水平,使他的翻译颇能传达原作的风格情调,特别是他精心翻译的几部作品,如狄更斯的《孝女耐儿传》,《滑稽外史》,司各德(今译司各特)的《撒克逊劫后英雄略》,华盛顿欧文的《拊掌录》等名著,译文都较好的保持了原著的风味。林纾的译文颇能传达原著的风格情调,他有时还给原作添油加料,使文字更加生动。从翻译的角度来讲,这是不足取的;但林纾对原文的这种加工改造有时也确实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尽管“林译小说”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不足,但它在中国翻译文学史上的地位是重要的。林纾以他翻译小说的实践,提高了小说的文学地位,又以他古文家的身份,用他那洗练、明快、隽永的文笔译了160余种西洋小说,也扩大了小说的影响。”林译小说“为处在封闭文化环境中的中国读者打开了一个新的天地,开拓了人们的生活视野和艺术视野,对于近现代小说创作和翻译文学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和重要的贡献(郭延礼1998:263-299)。
(三)梁启超的翻译与近代文化构建
梁启超(1873-1929),是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又是一位翻译家。他先后创刊了《清议报》(1898年12月),《新民丛报》(1902年元旦)和《新小说》(1902年11月),除了批判封建专制,宣传维新变法外,他还介绍了西方新的政治、哲学和文化思想。这些新学说、新思想、新理论,大大开阔了国人的文化视野和学术视野,对传播西方文化有很大贡献。
梁启超不懂西文,略通日语,他翻译的作品不多,有日本小说,也有从日本转译的欧美国家的作品。前者有他译的日本东海散土的《佳人奇遇》,后者有他自日文转译法国儒勒凡尔纳(Jules Verne)的《十五小豪杰》等。
《十五小豪杰》是由日本森田思轩的《十五少年》转译而来,该小说的原著为法国的儒勒凡尔纳的Deux Ans de Vacanes。梁启超只译了前九回,后九回由罗普续译。这部小说的翻译是一种典型的“豪杰译”。这部小说在当时却产生了很大影响。这主要因为小说所倡导的在恶劣环境中顽强拼搏、团结战斗的精神与处在民族存亡危机中的中国人民的思想有共鸣。除翻译小说外,梁启超还译过拜伦的两首诗。由于拜伦曾参加过希腊人民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战争,并为之献身,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热爱和尊重。他所写的歌颂民主自由,争取民族独立、富有反抗精神的诗篇,也给在帝国主义侵略和压迫下的中国人民以极大的鼓舞。
清末民初时期是中国传统译论发展中非常重要的形成期。严复、林纾、梁启超等不仅是翻译实践家,翻译诸多上乘作品,而且还是翻译理论家,他们提出一系列翻译思想,形成了这一时期独特的翻译理论。主要有马建忠的“善译”论,梁启超的“通学·通文”观,严复的“信·达·雅”论,;林纾的“神会·步境·怡神”说。尤其严复是中国近代翻译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翻译家,是我国首倡完整翻译标准的先驱者。他运用中国古典文论思想,吸收中国古代佛经翻译思想精髓,对自己丰富的翻译实践经验进行高度的理论概括和升华,鲜明地提出了“信·达·雅”翻译原则和标准。这著名的翻译“三字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原则和标准,应该说它是中国传统翻译的理论核心,是中国传统翻译思想的纲领。
清末民初时期的志士仁人择书而译,引进西学,他们用圆和融通的翻译形式,抱经世致用和兼采会通的态度,以文化构建为目的,他们或重纳新,或兼改旧,或以新促旧,或以旧融新,交融于当时的历史语境和文化语境,紧紧围绕独立民主富强这一近代中国大主题增添新知识,开拓新境界,构建新文化。
[1] 冯天瑜,等.中国文化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龚书铎.社会变革与文化趋向—中国近代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 龚书铎.近代中国与近代文化[C].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
[4] 郭延礼.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
[5] 王克非.翻译文化史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6] 王栻.严复集·第三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6.
On Significance of Translation in Late Qing Dynasty and Early Chinese Republic in Constructing Modern Chinese Culture
LI Tian-gang
(Zhongshan Institute,Univ.of Elec.Sci.&Tech.of China,Zhongshan Guangdong 528402,China)
significance,Modern Chinese Culture,Late Qing Dynasty and Early Chinese Republic,translation,cultural construction
Modern Chinese Culture refers to the new culture of bourgeoisie which is built up in struggling with feudalism culture.The modern culture construction includes enhancing and developing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s well as learning from and absorbing foreign cultures by translating.Late Qing Dynasty and Early Chinese Republic refers to the period after the Sino-Japanese War but before the May 4thMovement.China then was plunged into the abysm of semi-feudalist,semi-colonized society especially after the Sino-Japanese War.China was in danger of a national downfall.Translation stood up to wrest for the survival from the imperialist aggression.Chinese translators turned to the West for remedy to save the nation from extinction with the belief of sparing the nation’s survival by reviving Chinese culture.They were prudent to choose Western classics in politics,economics,literature and art to translate.As a result,they contributed a variety of translation versions with new thoughts and approaches to Chinese culture and broadened Chinese vision in life,art,literature,academy and politics.The mission of then translation functions as the endeavor for the survival and resurgence of the nation and makes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Chinese culture.
H315.9
A
2011-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