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阳
(河南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论批评性话语分析的原则和方法
余 阳
(河南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批评性话语分析已有 30年的发展历史,其基本理论渊源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宗旨是揭露不平等的权力关系。其主要方法有:系统功能语法分析、语篇体裁交织性分析和话语历史背景分析。这三种方法各有侧重,互为补充。它们使批评性话语分析成为传统的社会和文化分析的重要补充,使其变为一种社会行动,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
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原则;方法
“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这一术语由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哈里斯首创。1952 年,哈里斯在美国《语言》杂志第二十八卷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话语分析》的文章。从此,它作为现代语言学的专门术语被广泛使用。“现在我们普遍认为,话语分析是从20世纪60 年代中期开始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的。”话语分析吸收了包括语言学、符号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教育学、文学、哲学、认知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逐渐形成为一门专门研究交际中的语言使用情况并涉及多个学科的学问。20 世纪 70 年代,话语分析这门新学科进入了正常的科学发展阶段。
到目前为止,话语分析仍然处于它的正常发展的初期阶段。在英美国家,对话语分析的研究到了 20 世纪50 年代才有了明显的进展。我国学者对话语分析的介绍和研究起步较晚,到了 20 世纪 80 年代才有较大的发展。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很多话语分析者都是 Halliday理论的支持者和应用者。其创立的系功能语言学理论对话语分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一书中, Halliday明确指出,他建构功能语法的目的是为话语分析提供一个框架,这个框架可以用来分析英语中任何口头语篇和书面语篇。“他有关语言性质、语言系统、语言功能、语言结构、语言与语境相互关系、衔接与连贯相互关系等一系列理论问题的看法对话语分析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但令人遗憾的是还没有很多人用系统功能语法作为语篇分析的理论指导。
批评性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是西欧语言学界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语言学思潮,其源头为批评性语言学。批评性话语分析从它诞生之日起就被打上了强烈的批判烙印,它是对主流语言学的反叛。20世纪的现代主流语言学,即结构主义语言学和形式主义语言学认为语言是抽象的、封闭的、静止的、自己自足的系统,将语言与社会割裂开来。随着社会语言学、语用学和篇章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开始把语言研究与社会、政治和历史相互联系起来,认为语言是动态的、具体的、开放的系统。Fairclough提出了批评性话语分析的三大论点:(1)语言是一种社会实践(sociapractice),它是社会秩序的一种永恒的介入力量,从各个角度反映现实,通过再现意识形态来操作、影响社会过程。 (2)在社会文化环境中,语言与价值观念、宗教信仰和权力关系之间是一种互为影响的关系。(3)语言的使用可以促使话语的改变和社会的变革。Fairclough 承认批评性话语分析并非“毫无激情而纯客观的”社会科学,批评性话语分析家都是带着激情和强烈的责任感而投入工作的。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独特之处就是它帮助被统治和被压迫群体反对统治者。它公开表明自己的动机是为被压迫群体谋求解放。这并不意味着批评性话语分析缺少坚实的理论基础,也不意味着批评性话语分析的学术标准低或方法不严谨。
Fairclough和Wodak阐述了批评性话语分析在理论和方法上应遵循以下六条原则:
(1)批评性话语分析关注的是社会问题——对社会发展和矛盾在语言和其他符号中的表现进行剖析,而不是为了纯语言研究而分析语言的运用。批评性话语分析与传统的社会和文化分析是一种互补关系。
(2)话语反映权力关系——批评性话语分析强调权力关系在话语中的体现。权力关系通过话语得以巩固或变更。以媒体和政治之间的权力关系为例,从表面上看,采访者在很大程度上(如话题、角度、时间等)对被访者有控制权,但实际上被访者常常打破这种格局。采访往往变成争夺控制权的较量,被访者会打断采访者的问题或借回答问题之机大做政治演说。但是,说“话语反映权力关系”并不等于说话语实践和权力关系之间有一种固定不变的对应关系。批评性话语分析将“话语之中的权力”和“话语之上的权力”区分开来,前者相对稳定,后者则是不断变化的。改变或创新话语实践也会导致权力关系的改变和更新。
(3)话语是社会和文化的构成要素——话语与社会文化实际是一种辩证的同构关系,即互相包含、互相影响。语言运用对社会和文化(包括权力关系)的再现或更新有直接的关系,这就是话语权力。各权力阶层都想争夺这一权力。话语构成社会文化,因为它描写着世界、确定着社会关系和身份。任何语篇,哪怕只是语篇中的一个句子,都同时具有三种功能:表意(描写现实)、人际(建构社会关系和身份)和语篇(使语篇各部分相互衔接、连贯)功能。
(4)话语是意识形态的工具——既然话语具有上述功能,它自然成为意识形态的工具,即通过特殊的方法描写和建构社会,再现权力关系(除了不平等的阶级关系,还有不平等的性别和种族关系)。但是,说“话语是意识形态的工具”并不等于说语篇中的所有观点(包括老百姓的常识)都具有意识形态的宣传性质。要就此作出判断,光凭分析语篇还不够,还必须考察语篇是如何被解释和接受以及它们产生了什么样的社会效果。
(5)话语具有历史关联性——话语不可能在真空中产生,也就不可能在没有历史背景作参照的情况下得以解读。以撒切尔夫人的讲话为例,解读时必须考察她以及她所领导的政府以前说过什么,制定过什么法律和政策,采取过哪些具体的措施和行动,媒体曾做过什么样报道等。至于她讲话中提到的“40 年代”、“戴高乐的远见”、“福克兰群岛战争”(the Falklands War)等,其联想意义的解读则更离不开相关的历史知识。
(6)语篇与社会的关系是间接的——社会文化结构及其演变过程与语篇之间自然有关联。但其关联是间接的。其间充当中介的是“话语秩序”(orders of discourse),即与特定场合或情境相关的话语实践规则。英国政策、文化以及政治与媒体的关系有什么变化,都或多或少反映在政治话语秩序的变化之中,如撒切尔夫人把传统中在政治话语秩序中严格区分的话语(如保守和自由话语)的体裁交织起来,把政治话语与日常生活话语秩序交织起来,把媒体采访与政治演说体裁交织起来。此类交织导致话语秩序和语篇体裁界限的变更,然而这种变更终究还得靠语篇的语言特征来实现。如此,语篇与社会通过话语秩序这个中介发生了间接的联系。
4.1 系统功能语法分析
系统语言学认为语言具有三大功能:表意功能、人际功能和篇章功能。及物系统是表现表意功能的一个语义系统。Halliday认为及物系统是人们用语言描述现实的基石,它把人们的所作所为、所见所闻描述成各种不同的过程,并指明各种过程的参与者和环境成分。现实世界中的同一过程,在语言上却可以用及物性系统中不同类型的过程来叙述,或者用同一过程,但变换参与者的位置。选择哪一种过程,怎样安排参与者的位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意识形态。例如,如果一部有关第三世界的记录片始终把第三世界的穷人当作及物性动词的宾语,那就必然给读/听者留下这样的印象:穷人是被动的牺牲品,而不是斗争的参与者。人际功能是指能表达作者/讲话者的身份、地位、态度、动机以及他/她对事物的推断的功能。它直接与态度、观点等相关,是一条展示意识形态作用的捷径。如对何人使用何种称谓体现着作者/讲话者的态度,如尊敬、同情、鄙夷、友好、中立等。
4.2 语篇体裁交织性分析
Fairclough发现当代英国的公共机构有“商品化”的趋势,从话语方面看,主要表现在话语秩序的重组和语篇体裁的交织上。他发现公共机构话语日益“聊天化”(conversationalization),原来的公共话语和日常生活话语秩序被打乱,二者疆界各有伸缩。他认为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的疆界变化部分地通过这种话语实践的变化而得以实质化。语篇体裁交织性分析强调作者对语篇生成的修辞意图,强调读者在理解语篇时对这种修辞意图的理解。系统功能语法分析是对作者如何选择性地利用语言系统所作的分析,而语篇体裁交织分析则是对作者如何选择性地利用话语秩序和语篇体裁所作的分析。
4.3 话语历史背景分析
Foucault强调话语的历史性。德国的 SiegfriedJager 深受Foucault的影响,认为话语是跟行为和权势有关的被制度化和规约化的语言形式,话语是历史长河,任何话语都有其历史渊源,它既影响着现今又决定着未来。奥地利批评性话语分析家Wodak与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合作分析战后奥地利国内的反犹太人倾向,他们使用的就是历史背景分析法。该方法系统地综合各种历史资料,对话语的不同层面进行剖析和阐释。他们对瓦尔德海姆在1986 年参加总统竞选中所作的所有演讲、他的竞争对手的演讲、国内外有关他的报道和街头巷尾老百姓的闲聊,作了历史背景分析,发现作者/演讲者很喜欢借古喻今,这是逃避指控的最佳策略,因为从法律角度讲,他们毕竟没有明白地喊出“打倒犹太人”的口号。应当指出,历史背景分析必然包含语篇交织性分析。前面介绍的语篇体裁交织性分析注重不同语篇体裁的交织,但intertextuality既有体裁交织又有语篇(文本)交织的意思,话语历史背景分析所包含的 intertextuality分析主要是指文本交织性的分析。
批评话语分析是一种以社会为本的语言分析方法。它实际上凸显了语言中人们熟视无睹的权势关系与意识形态。相对于主流语言学和主流话语分析,批评话语分析更注重从社会制度和社会构成来寻求解释话语的成因。更重要的是,它在强调社会对话语的影响的同时,还注重研究话语对社会的反作用力,充分认识到话语在现代和后现代社会中对社会文化变化和再生产所起的重大作用。批评话语分析尽管还称不上是一种语言研究的新流派,但它却代表着一种语言研究己的新视角。批评话语分析作为一种语言分析的方法,为许多社会科学如社会学、政治学、传播学、社会语言学所采用。它对语言教学甚至整个学校教育的启示也是重大而深远的。
[1] 陈中竺. 批评语言学评述[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1).
[2] 辛斌. 批评语言学与英语新闻语篇的批评性分析[J]. 外语教学,2000,(4).
[3] 萧莉,徐立新. 批评性语言意识与外语教学实践[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4] 戴炜华. 语篇分析中的语言分析和篇际分析[J]. 外国语,2000,(1).
The Analysis of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YU Yang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whose theoretical base is Marxism, has a history of thirty years and aims at reveal unbalanced power relationship.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mainly has three ways, which are systemic functional grammar analysis, genre analysis of the interleaver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discourse analysis. These three methods focus on different aspects and complement one another. They enable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to be the important complement of traditionally social and cultural analysis as well as a kind of social activity, which boosts the progress of human society.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theory; principle; method
H0-06
A
1008-7427(2012)02-0095-02
201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