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60例临床观察

2012-08-15 00:43:24何墨林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2年5期
关键词:钝性三角区胆囊炎

何墨林

河南上蔡县人民医院外科 上蔡 46380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60例临床观察

何墨林

河南上蔡县人民医院外科 上蔡 463800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治疗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LC患者的资料,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58例(96.67%)成功切除胆囊,2例(3.33%)因特殊情况中转开腹术,手术时间20~160 min,平均时间(55.0±26.5)min,住院4~8 d,平均5 d。15例患者放置引流管,1例切口感染,经治疗后康复。本组无死亡发生。结论 LC手术具有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但仍可能发生并发症,因此应严格掌握适应证、规范手术流程、合理放置引流管。

腹腔镜;胆囊切除;临床观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分为胆囊管开始切除和胆囊底部开始切除两种。传统胆囊切除术创伤大、愈合时间长、并发症发生率高,患者痛苦较大。随着腔镜手术的不断发展,此术式逐渐成为现代胆道外科常用方法。2009-10—2011-10,我院行LC 60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60例患者中男23例,女37例;年龄22~68岁。慢性胆囊炎39例,急性胆囊炎21例。伴胆囊结石26例,有息肉样病变4例。合并糖尿病16例,脑血管疾病2例,患有高血压17例,肝硬化2例,慢性支气管炎4例。

1.2 手术方法气管插管全麻,头高足低,右侧稍高仰卧位。闭合性CO2,气腹压力保持在12~15 mmHg[1],顺、逆行结合法对胆囊进行剥离,钛夹夹闭处理胆囊动脉和胆囊管,胆囊床电凝止血。对于粘连或渗血较多及胆囊三角解剖不清楚者,术后均放置引流管。

2 结果

本组60例,58例LC成功(96.67%),2例中转开腹术。手术时间20~160 min,平均(55.0±26.5)min,住院时间4~8 d,平均5 d。15例患者放置引流管,1例出现切口感染,经治疗后康复。本组患者均痊愈,无死亡发生

3 讨论

LC由于其手术干扰少、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患者痛苦小,恢复快的特点,已成为现阶段胆道外科治疗常用的方法。适应证:有症状的胆囊结石、非结石性胆囊炎、息肉样病变、、良性非胆固醇性病变、胆固醇样息肉及早期的胆囊腺癌。禁忌证:腹腔粘连严重者、无法耐受全身麻醉者、胆囊癌患者、胆总管狭窄、原发性胆管结石者及右上腹有手术史的患者[2]。

LC的关键步骤是的胆囊三角解剖。应沿胆囊左侧外缘和肝总管之间的纵沟距胆囊近侧处对三角区进行切开。可加大肝总管和胆囊之间的距离,增加手术的安全性。若粘连较多、三角区解剖结构不清晰时,可从胆囊底部入手向壶腹处进行分离,也可由胆囊底部开始进行切除[3]。若三角区无法进行分离,在胆囊管明确的情况下可对胆囊进行部分的切除,用钛夹对胆囊管的残端进行夹闭处理。

LC的并发症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中胆管损伤及腹腔内出血和胆漏较为常见。因此应注意以下几点:(1)手术操作应严格参照胆囊壶腹的解剖位置进行,向胆总管方向找出相连的胆囊管;(2)解剖胆囊三角区时,应以钝性分离为主。对于粘连较多的患者,解剖过程中首先应该对炎症粘连的程度进行判断,以钝性分离为主配合冲洗吸引。若粘连较为严重,通过上述方法仍不能分离时,应转开腹行手术治疗;(3)解剖胆囊三角区时,应尽量避免电凝电切,除较浅的粘连可行锐性分离外,应以为钝性分离为主。在分离粘连过程中出血或渗血较少时可通过冲洗电凝止血,应减少钛夹的使用,电凝止血时更应综合考虑,以防止损伤胆管;(4)若解剖位置不清晰、三角区粘连较重、结石位于胆总管与胆囊管的交汇处及出血较多,应中转开腹手术。

[1]王存川.实用腹腔镜外科手术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61.

[2]黄志强.微创外科-不断发展的技术与理念[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0,30:161-163.

[3]郑成竹.微创普通外科全真手术[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1-12.

R657.4

B

1007-8991(2012)05-0066-01

(收稿 2012-05-03)

猜你喜欢
钝性三角区胆囊炎
显微再植术在手指钝性离断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手指钝性离断伤断指再植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地震时是躲是逃?
急诊超声对钝性腹部创伤内脏破裂出血的诊断与研究
京津雄三角区高速路网智能车路监控策略探讨
正确对待黄金三角区防病又保健
蒙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蒙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65例疗效观察
钝性外力作用致四肢长骨干骨折99例分析
法医学杂志(2015年4期)2016-01-06 12:3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