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产教结合、校企合作 服务地方产业结构调整

2012-08-15 00:47:58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卜文刚曾晓彤
湖北农机化 2012年6期
关键词:产教职业院校办学

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 卜文刚 曾晓彤

2010年7月,国务院正式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今后10年的教育改革与发展进行了总体规划。

这次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把职业教育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明确要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并对新形势下推进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做出了战略部署。

1 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的现状

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就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教育部2002年提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方针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明确了职业学校的办学特征和发展方向,各地也积极地探索校企合作的正确发展模式,但此时的校企合作只是停留在探索阶段,没有政府的政策支持,企业也忙于生产,职业院校很难与企业真正形成合作。

2005年国务院颁布《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此时的校企合作才真正走上了探索和发展之路,5年来校企合作在不同的地区以不同的合作方式展开。

“2+1学制”是校企合作中最普遍的形式,学生在校学习两年,后一年到企业顶岗实习和毕业实践,企业可以和优秀学生续签劳动合同,这种模式也是最简单最容易的操作模式之一;后来校企合作又出现了“半工半读”的方式,即学生每学期可在企业带薪实习几个月后再回到学校继续学习理论。这种形式有利于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也有利于家庭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以学分制为依托的“弹性学制”是西方发达国家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校企合作中的一种重要尝试,在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可以算学分,学生只要修满学分,可提前毕业,可滞后毕业。增强了学生在校时间的灵活性,但也为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与就业单位实行“订单培养”也是目前校企合作采取的主要手段之一,企业以“定制”的模式,按照一定的数量,提前预订毕业生。一般,学校会以企业冠名班的方式进行招生,按照企业的需求进行培养,企业也会安排部分专业技术人员到院校里讲授专业课程,这是目前最值得推广的校企合作方式之一,但仍存在学校实习设备无法满足企业实习课程需要,学生没有真正进入实际的生产环节当中的矛盾。为了突破这一系列的学习与实践之间的瓶颈,必须对新的校企合作的内容和模式进行探索。

2 推进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新政策、新方向

《教育规划纲要》的提出,为职业教育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指明了新的方向,制定了新的政策,为探索中的校企合作方式从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学校全局上形成了总体的要求。《纲要》要把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并专章规定了职业教育今后10年的改革发展,到2020年,我国的职业教育要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明确了政府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明确将“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作为未来10年推动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深入推进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纲要》系统规定了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和支持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10项政策。这些政策的提出为今后校企合作的建设提供了制度性的保障,将职业教育的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规划,提出职业教育的发展要围绕产业结构升级方向和企业用人需求及时做出调整。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指明了政府与行业协会对于校企合作开展的责任和统筹。对学校和企业的合作模式进行了规定,要求企业和学校融为一体,教学与生产紧密对接,企业人才参与教学,企业参与学校教育评价机制。发挥企业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中的作用,建立健全教育与行业合作、学校与企业一体共同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机制。促进职业教育紧紧跟上产业发展步伐,进一步密切学校与行业和企业的联系。

3 职业教育与地方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联系

当前,我国正在全面推进产业振兴规划的实施。产业由低端向高端升级、企业提高生产力、产品提升竞争力,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来支撑。2012年以来,国家启动实施了节能环保、新兴信息产业、生物育种、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各地的产业结构升级也随着国家的调整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地方的产业也正在进行着积极的整合及转型,新的产业的出现及整合必然会带来大量人才结构的调整需求,如何在职业教育中发挥院校优势,积极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也是职业院校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与肩负的责任。没有高素质人才的及时供给,企业的发展也必将受到限制。在学校与企业的紧密合作的进程中,要真正实现校企之间沟通与互惠,政府和行业协会的指导作用是不可缺少的。

4 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日前,教育部将湖北省等几个省、市、地区列为“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试点地区”之一,并要求试点地区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创新政府、行业及社会各方分担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机制,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

目前职业教育的发展关键在于社会对校企合作的认识程度和支持力度,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建立只靠地方企业及职业院校的努力是明显不够的,而政府的主导,行业协会的指导是形成企业与院校之间实现沟通的重要纽带。政府要切实将职业教育的发展放在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位置上,把职业教育发展当作解决就业、促进本地企业生产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件战略性举措来抓。行业协会也要推荐行业内优质企业与当地优秀院校进行合作,并对校企的合作方式进行指导,调动企业积极性,加强职业院校与合作企业在专业调整、实训基地建设、学生实习实训、教师实践进修、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技术工艺和产品研发等方面的合作,让职业院校与企业的一体化办学形成长效机制。职业院校也可将企业优秀培训教材、企业培训课程体系、企业培训成果等引入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体系之中,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和再教育。

地方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发展,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优秀人才的加入,人才的培养离不开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职业教育要真正做到面向社会、服务于企业,就需要有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校企结合的职业教育办学机制的出现。这对于解决就业、实现地方经济发展、完成地方产业结构调整有着重要的战略性意义。

[1]鲁昕.《深入推进产教结合校企合作 大力培养产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2010年中国职业教育与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对话发言》.

[2]冯津.《校企合作内容和模式的探讨》.

[3]余祖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机制研究》.

猜你喜欢
产教职业院校办学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中国市场(2021年34期)2021-08-29 03:25:38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6:56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3:12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商周刊(2018年22期)2018-11-02 06:05:30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51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