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市农业局 陈 斌
荆州市农机化管理办公室 冯锦刚 付 明
荆州市石松农机贸易有限公司 章安松
为贯彻落实荆州市委、市政府“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三化”同步,加快荆州振兴”的发展战略,5月上旬,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局局长陈斌率农机考察团到黑龙江省等地开展了农机项目考察和招商引资活动。实地考察了黑龙江省农机化,开展了农机项目洽谈,发布了我市农业招商引资信息,并结合本地实际,对我市农机化发展工作进行了认真研究。
(1)内容丰富。5月3~10日,市农机办组织沙市、江陵、松滋、公安、石首等5个县市区农机局长(主任)及荆州石松等农机企业负责人共13人,赴黑龙江省等地进行了为期7天的农机项目考察和招商引资。考察组先后实地调研了黑龙江省农机大市场,参观了哈尔滨市松北农机装备产业园,观摩了黑龙江省北大荒农机博览园和友谊农场5分场2队农机作业站,考察了约翰迪尔(佳木斯)农业机械有限公司和约翰迪尔(北京)总部,与黑龙江省农机公司、约翰迪尔公司以及天津拖拉机制造有限公司等进行了项目合作洽谈。
(2)感触深刻。这次考察活动尽管时间较短,但活动安排紧凑,考察现场令人震撼,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启发大,触动大。黑龙江省农机大市场一年40多亿元的销售额,让大家深刻感受到打造荆州农机专业大市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考察了哈尔滨松北农机产业园中的东金戈梅利公司和金洋现代公司后,石首市农机局长李胜华感触地说:石首市的农机制造企业必须学习他们的经验,只有抓招商引资和企业整合才能做大做强,才能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参观约翰迪尔(佳木斯)农业机械有限公司后,湖北金驰机器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太平惊叹于约翰迪尔公司现代化生产车间和企业科学管理机制,激动地说:和约翰迪尔相比,我的企业就像是农机制造作坊;在参观了友谊农场农机作业站后,农机局长们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北大荒艰苦创业的精神和科学发展的理念,加快提高我市农机化作业水平。
(3)成效明显。活动中,考察组边看、边听、边谈、边议,感觉很有收获,部分项目对接已初见成效。在约翰迪尔公司(中国)总部,和约翰迪尔公司达成了联合开展机采棉项目合作的意向。5月14日,即考察组返回的第四天,约翰迪尔公司就安排专人来荆州就如何开展机械采棉项目合作进行了磋商和实地考察,5月28日,约翰迪尔公司机采棉专家到荆州商议制定了机采棉项目实施方案。湖北金驰机器制造有限公司和黑龙江省农机公司也达成了产品销售协议,黑龙江省农机公司主动要求承接金驰公司产品在黑龙江省的销售业务,预期年销售额在1000万元以上。
黑龙江省总面积45.4万km2,总人口381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809万人;现有耕地面积2亿多亩(1hm2=15亩),农业人口人均耕地面积10亩,耕地总面积和人均占有量居全国首位。近几年来,黑龙江省坚持把农业机械化作为加快建设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来抓,突出装备现代大机械,重点培植大型合作社,着力发展农机产业园区和农机工业,农机化事业呈现出加快推进、跨越发展的良好态势。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的特点:
(1)农机化综合作业水平高。到2011年底,黑龙江省大中型拖拉机、插秧机保有量均居全国第一位;大中型配套农具、联合收获机保有量分别居全国第二位和第四位。农机综合作业水平达到87.7%,高于全国平均33.2个百分点,高于我市22.1个百分点。其中机耕达到97%,实现了适宜机耕地块的全覆盖;机播程度稳步提高,水稻机插率达到75%;大豆田间生产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玉米和水稻机收率分别达到了60%以上和90%以上。黑龙江省友谊农场,农机综合作业率高达98%,创造了20个农业工人耕种1.2万亩土地、人年均产粮24万kg的国内纪录。
(2)高新农机装备结构优。黑龙江省针对地形地貌特点,发挥耕地平坦连片优势,优先发展大功率拖拉机和高性能机械,提高机械作业效率;主攻薄弱环节,大力发展水稻插秧机、玉米收获机等,农机装备呈现出数量和质量同步良性发展局面。在优化农机装备中,黑龙江省十分注重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引导作用,在办理购机补贴时做到了“三个”倾斜,即:农机购置补贴向大中型拖拉机倾斜,向高科技含量机械倾斜,向玉米收获、水稻机插秧等薄弱环节机械倾斜。友谊农场是黑龙江省最大的农场,为了抑制中小型拖拉机市场超饱和农业机械的无序增长,由农场根据作业需要,制定支持补贴的机具类型和数量,实行宏观调控,促进结构优化和性能升级。
(3)农机制造业发展速度快。黑龙江省把新型农机装备制造业列为全省工业十大支柱产业之一,2011年农机制造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主营收入49.6亿元,同比增长36.8%,大大超过工业增长速度,其中仅生产收割机的约翰迪尔(佳木斯)一家企业销售额就超过了7亿元。为了推动农机工业发展,黑龙江省把农机产业园区建设作为发展农机工业的重要抓手来抓,取得明显成效。从2008年起,省政府开始重点建设哈尔滨、佳木斯、齐齐哈尔、大庆、七台河、农垦松花江农场等6个现代化农机装备产业园区。其中哈尔滨松北现代农机装备产业园区项目规划面积750万m2,将成为我国农机装备技术最先进、区域农机企业最集中、产业规模最大的现代农机装备产业园区。2011年,6个农机产业园区农机装备制造业投资高达46.4亿元,同比增长231%,8个项目实现投产。截止到目前,黑龙江省农机产业园区已引进约翰迪尔、常发佳联等国内外农机企业41家,总投资额超过100亿元,园区聚集效应不断增强。
(4)农机专业大市场辐射功能强。黑龙江省农机大市场是由黑龙江省农机有限公司(原省农机总公司)于2001年开始投资兴建的大型农机商品批发、零售市场,市场占地36万m2,入驻客商200多家,100多个型号主机和其配件应有俱全。通过10多年的发展,黑龙江省农机大市场立足哈尔滨,辐射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成为涵盖营销农业机械动力设备、农机配件、建筑工程设备、商务服务会展中心、农机综合管理、物流配送服务等多功能、国内最大的农机专业市场。2010年,大市场销售额达到40多亿元,占黑龙江省农机销售总额的40%。在销售额大幅增加的同时,大市场资产价值和经济效益也在不断提升。原值每平方米200多元的土地如今已增值了30多倍,对外出租的工程机械销售市场,300 m2的露天场地2012年年租金拍卖价高达37万元,建筑面积8000m2的配件城年租金收入在400万元以上。
(5)农机合作社建设推进力度大。以现代农机合作社建设为核心,提高农业机械化综合能力,是黑龙江省结合本地农业生产实际,探索出的一条具有黑龙江特色的农机化发展道路。2011年,黑龙江省共投入资金14.8亿元,组建了1000万元以上规模的农机合作社118个,新增148kW以上拖拉机463台,总数达到3272台。全省已组建投资千万元以上的大型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558个,均配备了国际最先进的智能化、信息化农机装备。合作社建设主要利用银行贷款,贷款期限10~15年,由合作社偿还本息40%,由省财政偿还本息60%。农机合作社在黑龙江省农业生产中的主力军的作用越来越明显。2011年合作社秋季整地占全省的13.7%,深松整地占全省的21%。
黑龙江省农机化发展成果令人信服,工作经验发人深省。学习借鉴黑龙江省经验,思考我市农机化发展,要正视现状,找准差距;结合实际,理清思路;转变作风,真抓实干;坚定信心,克难奋进。
截止到2011年底,荆州市农机装备总动力达到476万kW,拥有大中型拖拉机1542 9台,小型拖拉机9085 5台,插秧机3330台,联合收割机1007 0台;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综合作业率达到65.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高于全省7个百分点。但和黑龙江省相比,我市存在明显不足。一是农机装备功率小,性能单一,作业效率低。在全市10万多台拖拉机中,大中拖所占比例不到15%,平均功率47kW,大部分是14.8k W以下的小型拖拉机。而黑龙江省大中拖占拖拉机总量的33.7%,平均功率在60kW以上。黑龙江省一台拖拉机年作业面积一般在800亩以上,而我市平均不到200亩;二是薄弱环节机械化水平较低。在我市主要农作物中,水稻机插率还不到30%,油菜和棉花机械栽播还处于起步阶段,而黑龙江省水稻机插秧水平已高达75%,玉米等主要作物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作业。因此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优化装备结构是我市农机化发展面临的紧迫任务。必须大力发展大中型、多功能农业机械,提高农业机械科技含量;重点发展水稻插秧机及配套育秧设备,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加速装备油菜播种机和联合收割机,提升油菜生产综合效益;突出装备秸秆粉碎还田和综合利用机械,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
依托大农业、大农机、大市场的优势,加快农机制造、农机物流、农机综合服务等农机产业园的规划和建设,发挥产业园在产业发展中的龙头引领作用,是黑龙江省近几年农机制造业快速发展的成功经验。荆州市地处江汉平原腹地,农业块头大,农机需求旺盛,发展农机工业具备较好的基础和优势。目前我市农机制造企业共有20多家,但规模不大、实力不强,全市农机制造企业年销售总额不到1亿元,规模最大的企业年销售额也不足4000万元。借助华中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简称农高区)建设的机遇,打造江汉平原乃至华中地区最具吸引力的农机产业园区,筑巢引凤,以园区换投资,以市场引技术,才能有力地推动我市农机制造工业的发展。当前要迅速抓好3件事:一是编规划。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科学编制园区建设规划;二是出政策。研究制定扶持政策,在用地、税收、融资担保、服务平台、科技创新、高端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三是抓招商。积极宣传我市的产业发展政策和区位优势,瞄准国内、国外知名农机企业,引进战略投资者,重点争取插秧机、收割机等制造企业落户园区。
黑龙江省农机大市场从2003年开业,用短短8年的时间迅速成长为国内农机流通行业的领跑者,年销售额过40亿元,年创利税2亿多元。荆州市是国家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农业机械需求旺盛,年农机销售量多年都在6亿元以上,但农机营销还没有形成规模化的专业大市场,销售网店散乱,其中荆州城区40多家农机销售企业散布在方圆20km的区域内,既不利于农民选机、购机,也不利于农机的技术培训、质量与安全监管、农机配件与维修服务,同时地摊式的农机销售还严重影响城市交通安全和环境整治、市容市貌。粗放分散的农机市场急需向现代型农机综合服务与交易中心转变,建立农机专业大市场有需求、有效益、有前途,要通过政府主导,吸纳社会资本投入,迅速在荆州市农高区建设农机专业大市场,早建早主动,早建早受益。
我市现有农机户10万多户,从业人员10万多人。每10个农户中就有1家是农机户,每15个农业从业人员中就有1个是机手。但众多的农机户没有形成统一的服务组织。目前,全市紧密型合作组织仅有124个,驾驶操作人员9147名,大中型农业机械9917台,进入服务组织的机手只占全市机手的10%。社会化、组织化程度低,机手信息不灵,造成重复购机,机具闲置,资源浪费,机械的服务能力没有得到有效发挥。黑龙江省扶持农机合作社发展,发挥合作社在农业生产中主力军作用的做法值得借鉴。必须强化合作社建设力度,把发展壮大农机合作社作为提高社会化服务能力的关键措施来抓,作为推广优新技术的主要载体来抓,作为推进规模化生产的重要手段来抓,新建一批有完善的基础设施、有良好的运行机制、有健全的财务制度、有较大的服务规模、有显著的综合效益的农机合作社,引导农机专业化服务组织在春耕、“三夏”、“三秋”和抗灾生产等关键时期,大显身手,开展机械化作业,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
黑龙江省农机综合作业水平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与注重农机化技术推广,特别是薄弱环节机械化技术推广是分不开的。该省以科技示范为先导,实施保护性耕作、玉米全程机械化、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示范项目,同时抓好农机化示范区、设施农业示范区和农机农艺结合示范区建设,用5~8年的时间,实现了水稻集中育秧与机插秧、玉米联合收获的机械化作业。我市农机化还存在薄弱环节,主要农作物部分关键环节的机械化水平还比较低,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要重点抓好水稻集中育秧与机插秧、油菜机械直播与联合收获、棉花全程机械作业、秸秆综合利用等重大农机化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在水稻、棉花、油菜、蔬菜、畜禽、水产等板块建设中,联合办好全程机械化示范样板;开展协作攻关,研究解决影响农机农艺融合的耕作方式和技术难题;积极探索技术推广新机制,充分调动农机制造企业、农机销售企业、农机科研院所和农机专业合作社等单位,参与农机化技术推广的积极性,促进推广主体的多样化和推广投入的多元化,形成技术推广合力。
这次考察的黑龙江省农机作业区域,地势平坦,作物种植集中连片,十分有利于大功率、高性能农业机械开展大规模作业。我市尽管地处江汉平原腹地,但地形起伏不平,田块小区分割,分散种植,甚至插花种植,再加上农户分户经营,成为影响大功率、高性能农业机械作业的“瓶颈”制约因素。提高农机综合作业水平和效率,必须不断改善农机作业环境条件,让高性能农业机械找到用武之地,充分发挥出农机装备效能。一是加强机耕道建设,让机械通行方便畅通;二是通过土地整理,实行综合开发,达到平坦开阔;三是实行土地合理流转,扩大经营规模;四是积极引导农户在作物布局、农事安排等方面实行连片、集中,以便于机械统一作业。
黑龙江省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机化工作,将农机化纳入了政府工作目标任务主要考核指标。为支持黑龙江省农机大市场建设,政府和相关部门出台优惠政策,加大帮扶力度,入驻商户可以享受税费“三免二减半”,购买商铺可以减免“契税”,经营活动执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减免工商、税收政策,工商、税务部门主动登门现场服务。我市农机化发展任重道远,要强化组织领导,争取重视支持,不断优化政策环境,推动农机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要以更坚决的态度,更有力的措施,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进一步加大对农机工作、农机产业园区和农机专业大市场的政策支持,加大对农机化技术推广的投入力度。要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将农机化纳入政府主要工作,层层建立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