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杰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15)
“任务型学习”在大学英语读写译“Lead-in”中的应用研究
郭 杰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15)
任务型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以任务完成为学习目标实现的标志,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创造出真实的语言环境,并且把语言的使用作为一种自身经验和知识的积累,重点培养学习者的主动学习能力。而课堂教学作为我国学生学习外语的一种重要而传统的途径,必然在学习者知识构建的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尝试把任务性学习理论应用到大学英语读写译课堂中的Lead-in环节的教学当中,试图探索传统的课堂教学条件下如何让课堂导入部分最大限度发挥其作用,并给学习者学习新知识产生积极而正面的影响,从而提高大学英语读写译的教学效果。
任务型学习,大学英语,课堂导入
自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4试行)》的颁布和实施以来,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经历了诸多的改革和探索,使得大学英语的教学课堂模式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简单的传播语言知识,发展到现在以学生为中心,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对所学语言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模式。如今,大学英语教学进行分课型改革后,大学英语读写译的课堂教学环节更为重要。因此,如何平衡教师在教与学中的位置,如何行之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让学生主动获取新知识得以学以致用,是教师在教授读写译课程中必须解决和处理好的问题。
课型改革后的大学英语读写译课中,“Lead-in”即课堂导入环节,占据重要地位和作用。一个成功而切合学习主题的“Lead-in”不仅能够把所讨论话题自然而顺利的引入所学课文,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而且还能很好的激发学生语言学习的原动力和自信心,对于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功不可没。但是就笔者从教经历而言,目前大学英语读写译的课堂导入环节存在诸多问题,例如一味参照教师用书,照本宣科,所传达的背景知识枯燥乏味;教师所用多媒体设备比如 PPT进行话题讨论,问题回答等形式单一,忽略了学生兴趣点,降低了学生的参与程度;教师无法做到与时具进,所准备的lead-in材料过于理论化和空洞化,与学生的思维和现实差别太大,学生无法主动输出知识。鉴于以上在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尝试把“任务型”学习理论应用到大学英语读写译的lead-in教学环节当中,试图改变其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在这一环节的参与程度,更好的为“读、写、译”基本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
“任务型学习”是最初由 Prabhu从教学设计的角度提出来的,他把任务看成是一种活动,目的是让学习者通过运用语言来完成任务的方式习得语言。Nunan(1991)认为任务型语言教学是将真实的语言材料引入学习环境,给学习者提供学习语言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把学习者个人的经历作为课堂学习的重要资源。Skehan(1998)把任务型学习看成是强调意义的活动,把学习过程看作是“做中学”。Willis(1996)把任务定义为:目标定向的活动,学习者在实际活动中运用语言来获取真实的成果; 并把其分为“前任务”、“任务环”和“语言聚焦”三个阶段。
任务型学习理论首先强调输入材料的真实性,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师生或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通过完成任务来习得知识。其具备以下基本特征:
(1)任务型学习是以任务为学习动机;
(2)任务型教学是一个问题求解和意义协商的过程;
(3)以产品的呈现、汇报来展现任务的完成情况同(刘春燕,钟志贤,2004)。
因此,本文借助于Willis的“任务型学习”三分说理论,即“前任务”、“任务环”和“语言聚焦”,以大学英语读写译课程中的“Lead-in”教学环节为研究对象,着重探究任务型学习理论对其教学过程的指导作用。
任务型学习理论的基本主张在于一种语言的学习和掌握建立于交际意义的层面上,衡量其学习目标实现与否的标准是能否运用所学语言在构建的真实语言情景当中,把被分配给的任务完成。一般认为,通过运用语言完成任务的方法,是可以促进语言学习的(程可拉,2003)。
在大学英语读写译课堂上,对于至关重要的环节“Lead-in”的教学,我们可以尝试从“前任务”、“任务环”和“语言聚焦”这三个阶段来进行。首先在“前任务”阶段,教师要把所学课目需要由学生亲自完成的任务进行安排和分配,并给出要求和建议,例如整个任务内容重点,完成形式,完成时间等,使学生能都带着清晰的目标和任务进行思考和准备。其次,在“任务环”阶段,则是学生运用目标语言,借助各种材料和设备,对所分配任务进行呈现。这一环节重点在于学习者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学习者在此阶段通过合作式的学习,构建交际空间,最大限度的操练目标语言,把自己所准备的学习任务转化程自身的经验和知识,创造出新的真实的语境和情景。最后,在“语言聚焦”阶段,学习者会在展示完成任务的基础之上,运用目标语言,借助于利用背景材料,图片或者多媒体设备,对所现有的任务成果进行交流和分析等,指导者根据学习者的成果展示,进行评价和总结,最终使得任务型学习理论的最终目标得以完成。以下就《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为个案研究对象,具体论述如何把任务型学习理论应用于课程的Lead-in教学环节当中。
任务型学习模式的突出优点在于语言被赋予了真实而有意义的交际,强调语言使用及其流利性和准确性,并且明确了参与者的职责和角色(方雪晴,2011)。因此,在大学英语读写译课程中,为使教学效果最大化,我们可以依据Willis的任务型学习理论的三分说,对“Lead-in”环节的教学模式进行尝试和探索。
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二版)》第三册中的Unit4-Section A: Five Famous Symbols of American Culture为例作为个案分析对象。首先从题目上可以判断出这篇文章的主要信息即在介绍美国文化。那么在教师设计这一课的Lead-in环节教学活动时,如果按照传统的课堂导入模式,不外乎是教师把准备好的背景材料通过 PPT等多媒体技术传递给学生,抑或是准备一些视频片段来形象的介绍美国五个文化象征。这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性大大降低,最终知识在头脑中的印象也云轻雾薄。但是如果把Willis的任务型学习理论应用到这一环节当中,教学效果就会明显提高。具体来说如下:
在前任务阶段,教师可以在这一课开始之前,让学生以4~5个人自由结组,并分配给每组同样的任务:每组准备课文中提到的五个美国文化象征的事物的背景材料,以PPT的形式进行展示。要求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全部展示过程必须使用英语。这样,学生在课下就能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搜集,整理并筛选相关资料。带着任务进行学习和准备,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参与性。
在任务环阶段,教师在课堂上给予三到五组同学展示自己成果的时间。在这一环节,学生必然会把自己团队准备的背景知识,运用合适的英语,通过自己的总结和分析,与同学们进行展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已经把英语作为了交际的手段,并且创造了真实的语言环境,把自己在准备环节所吸收到的知识转化了自己本身的一种经验和体验,收获的不仅仅是关于美国文化的一些背景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熟练的操练了语言,锻炼了自己语言驾驭能力。
在语言聚焦阶段,则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来完成。每组学生展示完自己的任务成果之后,教师可以对每组的同学就其所陈述的内容和材料进行提问(如,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importance of statute of liberty is? What do you think the other symbols of American culture are besides the five?),亦或者向其他同学进行提问,让其他学生来复述或者评价展示者们的成果。这样,学生会在成果展示之后,主动运用英语进行思维和交际,那么,这一阶段的目标也就随之完成。
基于任务型学习理论的大学英语读写译课堂导入,首先能够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一改以往传统模式的被动接受知识的窘境;其次,在前任务,任务环和语言聚焦三个阶段,都要求学生参与到其中,这样自然就提高了学生参与语言使用和建构语境的程度,使英语课堂导入不再那么的单调;最后,任务型学习理论解放了学生和教师,平衡了教师在教学过程的地位和作用,明确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下学习目标和动机。由此看来,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是主动的,教师是辅助的,学生和教师之间是互动的,这对于大学英语读写译的lead-in环节的教学效果是有很大促进作用的。
[1] Willis,J.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M].Edinburgh,England:Longman,1996.
[2] Skehan,P.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 Press,1998.
[3] Nunan,D.Communicative task and language curriculum[J].TESOL QUARTERLY,1991,(25).
[4] 程可拉.基于技术的任务型外语学习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03,6.
[5] 刘春燕,钟志贤.基于信息技术的任务型外语学习环境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4,(7).
[6] 郑树棠.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7] 方雪晴.基于认知评价理论对CALL课堂任务型学习活动设计思考[J].外语电化教学, 2011,(7).
Task-oriented Learning Applied into “Lead-in”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GUO Jie
Task-oriented learning theory focuses on that learners are supposed to finish the assigned tasks, which is regarded as the signs of learning target-fulfilling.Learners created the real and actual contexts for the languages they are going to acquire, during which the learners’ language-using is transferred into their experience-increasing on their own.This paper exerts a try to apply the task-oriented learning theory into the part of Lead-in in the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attempting to discover how to optimize the role of lead-in i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by means of which, the positive and active effects could be imposed upon the language learners.Meanwhile, the teaching effects would be enhanced eventually.
Task-oriented learning; College English; Lead-in
G423.04
A
1008-7427(2012)08-0152-02
2012-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