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文胜,周兆锋,祝小军
(盐城工学院 工程训练中心,江苏 盐城 224051)
工科院校非机械专业金工实习教学探索与实践
夏文胜,周兆锋,祝小军
(盐城工学院 工程训练中心,江苏 盐城 224051)
金工实习是一门实践性专业基础课,对于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这门课程在工科院校非机械专业实用性技术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顺应教学改革形势,本文针对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金工实习教学工作中在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加强管理机制、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
金工实习;非机械专业;探索;实践
工科院校为社会发展服务,以培养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办学宗旨。据统计,近几年来,我校会计、工商管理等专业的毕业生,就业于制造类企业的占就业学生总数的比例均在 70%左右。为了适应这一新的形势,我校针对一些非机械类例如工商管理、会计、工业设计等专业开设了金工实习课程。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熟悉机械产品生产的一般过程,掌握一定的工程基础技能和实践知识,在处理专业问题时具有良好的机械制造知识背景。这样,本课程和先修课程《工程图学》,以及后续课程《机械制造基础》,一起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工程素质培养体系,为学生的专业课学习和今后从事制造类的相关工作奠定了必要的基础。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普遍感到非机械类专业学生对本课程学习兴趣不强,空间想象能力、理解能力较差,存在着教学吃力、教学效果不佳等情况。
金工实习课程所包含的内容多,覆盖面广,包含传统加工和现代加工等方面的内容。课程内容的构建应该以专业培养目标为导向,优化教学内容,重在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传授。在本课程内容构建中,针对非机械专业,我们紧紧把握以“基本工程素质教育”为目的,确立了以传统加工的车铣刨磨、钳工、铸造、电焊和现代加工的数控车工、加工中心、数控线切割以及简单地创新制作为整个实习过程的教学主线,建立了符合事物认知规律的教学体系。在具体教学内容上,根据各专业的特点,特别是应该按照学生实际工作需要,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将金工实习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阶段,即基本操作技能的实训阶段,先进加工技术的实训阶段,创新设计与制作阶段,并在金工实习过程中将这三个阶段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学生通过金工实习这一教学环节,熟悉掌握基本的加工方法,学习先进的加工技术,并最终将所学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用于实际生产。
第一阶段:通过基本操作技能的实训,指导学生对传统加工方法(如车、铣、刨、磨、钳、铸、焊等)的基本技能进行学习,在掌握各项技能的基本操作的同时,了解传统机加工设备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当学生具备基本操作技能之后,指导他们对现场典型的加工零件进行分析,了解加工对象的加工工艺过程,并对制定的加工工艺进行分析,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相结合。该阶段是金工实习中最为基础的重要环节,通过该阶段的实训,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充分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第二阶段:通过先进加工技术的训练,指导学生学习数控加工、特种加工等新技术、新设备的操作与训练。通过对现有先进加工设备的认识了解,让学生接受先进的、综合的制造技术训练,培养他们的系统工程意识和创新意识,为创新设计与制作打下基础,同时也为他们适应社会的需求提供条件。
第三阶段:通过创新设计和制作,让学生充分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对产品并进行制造。在前两个阶段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设计简单产品,自行选择加工方法,设计制定加工工艺,并负责完成产品的整个生产加工过程,并由教师和学生对其设计加工的产品进行讨论交流,分析设计作品的创新性、加工方案的合理性、经济性等。
通过以上三个阶段的实训,学生在知识的运用能力上及实际操作能力上都得到了锻炼,使他们能够初步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地加以运用,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2.1 理论讲解与示范操作合理分工,发挥指导老师的特长
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非机械专业学生理论课每周上三学时,二周共六学时,加上第一次实习动员绪论课一学时,总共七学时,是比较适宜的。理论讲课内容和工人师傅在每个工种所讲内容要有明确区别。工人师傅主要讲每个工种所用的工具、设备的用途及使用方法并作示范操作,对于加工工艺过程也应该结合所加工的工件来讲。至于每个工种涉及的理论知识、加工原理主要由理论课老师完成。这样安排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指导老师的特长,并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练习操作技能。整个理论课要有一定的系统性,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针对非机械专业学生,用六学时左右,就可以把金工实习教材每一章中理论性较强的内容串讲一遍。虽然讲课学时比较紧张,但由于同学们学习的东西是他们正在车间经历的,理解起来其实并不困难,讲课效果很好。
2.2 借助先进设备仪器,将系统化的知识及先进的制造技术引入课堂
在金工实习过程中,借助多媒体,通过教学课件、影片的播放,使学生在对传统的车、铣、刨、磨、钳、铸、焊等基础加工方法系统认知的同时,对国内外先进的制造设备、生产工艺和方法也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这样即可以加深教学内容,压缩原来传统加工实习的时间,提高实习的教学效率,又为了解加工行业的国内外现状及发展的高端技术创造了条件。
2.3 通过实习过程中指导方法的合理设计,提高实习效果。
结合不同专业的实习内容,对实习中每个工种的教学过程进行系统设计和安排。在金工实习中不同的指导方式对学生学习的效果将产生不同的效果。例如在车床加工教学时,如果采用由指导教师一开始就车床操作的每个要领一次性全部讲完并示范的方法,当学生开始操作时,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对此采用分步骤、分阶段讲解、示范的方法,针对每一操作内容具体讲解操作方法,然后由学生示范操作,对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具体分析与讲解示范,这样在加深学习内容的同时,提高了实习效率,同时也避免了不合理操作带来的损失,提高了教学质量。
2.4 把握认知规律,采用引导式教学方法
引导式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师的启发之下,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事物的方式去认知事物。引导式教学更符合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规律,能够较好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例如在讲解现代加工的数控编程时,根据不同零件的功能和应用范围,以及性价比进行比较、分析,让学生有了较为直观的感受。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易于接受,对所授知识容易获得更深刻的印象。
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集声音、图像、视频和文字等媒体为一体,具有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等特点,能够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在教学活动中如果由于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对所讲授内容不熟悉、理解不深刻,反而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多媒体教学具有信息量大、进度快的特点,如果不注意教学策略和方法,非机械专业的学生可能就会感到无所适从、无从下手。因此,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处理好传统教学与现代化教学的关系,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在非机械专业金工实习过程中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应该注意两个方面:一方面,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应该考虑本专业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结构。在突出教学重点、难点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增加图片、视频等媒体,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活泼性。例如在讲授铸造工艺时,我播放了多种铸造工艺的教学视频,在每种视频后对每种铸造方法的特点和使用场合进行了归纳与总结。
在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中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并不等于老师的主导作用就消失了。目前高校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建立一种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非机械专业学生的金工实习过程中,一方面由于专业背景的限制,另一方面实习内容繁杂,学生不容易建立起系统的知识结构。教师应当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时刻把握教学目标,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的起到领跑者的作用。
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必须结合本专业、本课程的教学特点,能够充分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金工实习这种实践性很强的教学环节的考核,应反映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水平能力和应用知识的掌握,应与学生其他课程的成绩,升留级、毕业密切联系,以促进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对于非机械专业金工实习成绩的考核,实习成绩分为实际操作技能和基本理论知识两部分,前者占百分之七十,后者占百分之三十。各工种成绩的计算按在不同工种实习的学时比例不同,分别所占总成绩的百分比也不同。在实际操作技能成绩中,操作技能及动手能力占百分之四十,综合练习或产品占百分之三十,劳动纪律及文明生产占百人之二十,实习报告占百分之十。通过这样的考核方式,不仅考查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实习过程中的安全工作,是该项教学工作是否能够顺利开展的基本保证,是一项重中之重的内容,需要反复强调与重视。通过借鉴与摸索,我校在实习中心相关地方安放安全规则或警示牌,用来加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并在金工实习过程中采用三级教育模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首先,学生进入金工实习中心的第一天,对他们进行实习动员,并从整体上对实习中需注意的安全问题进行教育与规范。其次,当学生按组分配到各个工种后,由指导教师针对各工种安全要求再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指出实习中应该遵守的安全防护事项,说明不注意安全将会给学校和个人带来的重大损失。最后,再由指导教师结合具体实习内容进行安全教育。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将安全意识深入到学生的头脑中,在保证了安全实习的同时,也为学生将来从事该项工作打下基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的用人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为工科院校非机械专业进行工程素质培养的重要课程金工实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针对非机械专业学生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富有实效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工程素养,为他们以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1] 陈杰来,吴祥,朱龙英.地方工科院校非机类专业《机械制造基础》教学实践[J].考试周刊,2011,(67).
[2] 吕小莲,倪受春,吴卫明.金工实习教学工作的探索与实践[J].滁州学院学报,2010,(2).
[3] 江旭.金工实习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10).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Metalworking Practice Teaching of Non-Mechanical Major of Engineering College
XIA Wen-sheng, ZHOU Zhao-feng, ZHU Xiao-jun
Metalworking practice is a practical basic course,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raining students to engineering quality and enhance the ability of engineering practice.The cours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acticality of technical personnel training system of non-mechanical major of engineering colleges.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teaching reform situation, the main problems of the teaching process against this course, it has been explored and practiced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s, and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students.
Metalworking Practice; Non-Mechanical Major; Exploration; Practice
G642
A
1008-7427(2012)08-0133-02
2012-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