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政府职能转变影响

2012-08-15 00:49:13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2年8期
关键词:政府职能职能市场经济

李 翔

(武汉纺织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政府职能转变影响

李 翔

(武汉纺织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张力,我国政府必须充分认识和理解自己在全球化进程中所肩负的责任,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方式,切实从根本上实现政府职能由“个能型”向“规范化服务型”转变 , 使政府更好地为公众利益服务。

经济全球化;政府职能;转变

一、概念的界定

(一)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内涵

经济全球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经济全球化是指在新的科技革命和社会生产力发展到更高水平的推动下,社会在生产的各个环节 (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和各种资本形态(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运动超出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过程。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就是资本的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国际化发展的客观趋势,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

马克思从第一次科技革命所引起的产业革命和社会革命中,就已经看到了科学技术的巨大力量,认为“蒸汽、电力和自动纺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1]”。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已发展成为以科技革命和信息技术为先导,涵盖了生产、贸易、金融和投资各个领域,囊括了世界经济和与世界经济相联系的各个方面及全部过程。其主要表现为:国际分工从过去以垂直分工为主发展到以水平分工为主的一个新阶段;世界贸易的增长和多边贸易体制的形成;国际资本流动达到了空前规模,金融国际化进程加快;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日增;国际经济协调的作用日益加强。经济全球化作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到底能给人们带来什么?衡量经济全球化的利弊与得失,最为关键的问题是研究经济全球化给中国提供了哪些机遇,带来了哪些风险和挑战,政府如何转变行政职能,维护民族和国家的切身利益。“推进政府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是决定中国能在多大程度上分享经济全球化利益的一个关键。[2]”

(二)政府职能的基本内涵

政府职能,亦称行政职能,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时应承担的职责和所具有的功能。政府职能反映着公共行政的基本内容和活动方向,是公共行政的本质表现,主要内容包含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社会职能等。

在市场条件下,政府的职能主要是两个方面:纠正市场失灵和超越市场、引导市场。一般地讲,对于市场经济自身运用的相当完善的地方,政府无须干预。在这些方面,政府的职能有限,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就无事可做了。恰恰相反,政府的作用在市场条件下是相当重要的。首先,政府的作用是纠正市场的固有缺陷(市场经济本身就有滞后性、盲目性、自发性的缺陷,不是万能的)。市场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弱点和消极方面,比如经济危机间断性爆发、人为哄抬物价行为、假冒药品事件等等,为了弥补市场的这些缺陷,政府就需要担负起相应的经济职能和行政职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市场经济的消极面。其次,政府的作用是超越市场、引导市场。政府干预市场不仅仅是为了纠正市场缺陷,更重要的是超越市场。主要表现在通过对某一阶段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进行深入的研究,采取财政补贴、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等手段,为下个阶段的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前做好准备。超越市场就是要求政府能够站在市场之上,控制市场的总体运行,防止其自发发展造成的危害。

二、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向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与企业、居民、市场的关系已逐步向市场经济转轨,但是反映在政府官员的思想认识与行为上,还在很大程度上带有计划经济的痕迹[5]”。在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如何进一步发挥政府在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政府如何运用市场法则来进行公共事务管理、提高公共行政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乃是目前面临的现实而又紧迫的问题。

(一)政府公共行政管理的转变

中国作为后发国家,政府行政创新的重要内容就是公共行政管理机制与国际接轨。这主要是指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逐步向国际规则靠拢的行政管理结构、职能及运行的范围、准则和方式等。金融体制、财税体制和外贸体制的改革,重点就是创新行政运行机制与国际规则接轨。

(二)政府权力中心的转变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权力是凌驾于一般公民权力之上的,行政权力支配一切。而在全球化时代,社会环境瞬息万变,社会需求多元化,政府难以继续试图向社会提供垄断性服务。政府必须严格依法行政,政府运作的基本规则应从以往运用行政权力进行强制性干预,转变为通过制度供给引导服务对象按照政府规范实施行为,即由权力行政转向规则行政。

(三)政府自主能力的转变

全球化背景下,政府自主能力主要反映政府能否超脱地处理自己与国内民族资本和外国资本的关系。以全球为范围,追求超额利润的跨国公司总是将后发国家作为其产品的生产地和销售地;后发国家总是以控制国内市场途径来维护自己的生存空间,政府不仅要限制跨国公司的行为,保护民族资本,而且要本着效率与公平的精神,对市场和企业进行管制。全球化进程中提升政府能力,意味着政府代表整个民族和国家利益进行自主决策和施政能力的提高。

(四)政府运作透明化的转变

全球化必然对政府行政提出遵循透明度原则的强制性要求。当前,中国政府不断加快网上政府建设,通过互联网公布职能部门的联系方式和办事程序,开设了“政府公报”、“政府信息”、“政府法规”等窗口栏目。不仅如此,政府更应当继续增强信息的公开化程度。除依法应当保密的事项外,政府应当公布各项行政法规,特别是那些影响管理相对人权利和义务的行为标准或工作程序。这便是所谓的由暗箱行政转向透明行政。

中国政府转变职能同时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市场化和经济欠发达三重挑战,这就使中国政府职能转变的任务比任何一个国家都更为艰巨。中国政府职能转变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体制环境。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间的竞争,体现为谁更能有效地吸引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要素来发展本国经济,增强本国经济竞争力。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则是通过建立一个高效率的市场,充分发挥本国的比较优势,使本国投资环境更具竞争力。这包括一整套关于产权保护、公平交易、平等竞争、诚实信用等市场经济的制度与法律,以及高效、廉洁、透明的政府工作部门与官员。另外,在着力营造一个对资金、技术与人才富有吸引力的环境的同时,要完善与加强宏观经济调控机制,增强抵御外部经济冲击的能力,更好地迎接经济全球化的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三、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

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和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对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出了新要求。“我国政府的职能转变与机构改革是一个探索问题,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既体现为目标的逐步清晰,也体现为从追求量变走向质变[3]”在经济转轨的复杂环境中,中国政府的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能够取得已有的进展是很不容易的。国际社会对此也作出了积极评价。改革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和矛盾,只能通过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求得解决。中国加入WTO,对政府作用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和挑战,甚至在某些方面规定了政府改革进展的时间表,这就大大增强了加快政府改革的紧迫性。具体来讲,经济全球化对政府职能转变提出了以下挑战。

(一)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参与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按照统一的市场规则参与国际、国内经济竞争。能否通过进一步开放市场、吸引外资和优秀人才来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关键在于国内市场机制是否完善。中国经过20多年的市场化改革,初步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框架,但国企改革、建立国内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等方面还相对滞后。客观上要求政府加大市场化改革力度,推进市场化进程,充分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同时,由于市场经济本身固有的缺陷,还要求政府要加强经济调节,发挥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对经济进行适度干预,强化经济竞争力。

(二)对合理把握市场开放进程提出新要求

参与经济全球化,特别是加入WTO后,中国政府要按照承诺逐步开放市场,逐步融入到世界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市场的开放有利于引入竞争压力,优化国内的资源配置;但如果开放过快,把握不好,也可能使国内产业受到过大冲击,增加风险,对开放与改革进程产生不利影响。这就要求政府在扩大开放前加快国内改革,提高国内企业和市场对外部冲击的适应能力,同时合理把握市场开放进程,预见市场开放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到的难题,采用得力措施化解可能引起的矛盾。

(三)对提高经济调节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加入WTO后,中国经济在更深层次上融入了经济全球化,一方面可以更多地分享全球分工之利,另一方面,也容易受到来自国外的冲击。“在宏观调控方面,虽然我国政府成功地克服了亚洲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然而,与经济全球化的要求相比,我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仍然较弱。[4]”政府只有具备较强的经济调节和稳定本国宏观经济的能力,通过制定和运用财政税收政策和货币政策,对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进行间接的、宏观的调控,才能为本国企业创造一个较平稳的市场环境。特别是在国际上一旦爆发金融危机或经济危机之时,要求政府在应对危机冲击、抵御风险、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上表现出更强的能力。

(四)对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更迫切的要求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过程中,政府作为改革的发起者和推动者,始终处于中心地位。参与经济全球化,特别是加入WTO,要求政府机构更加精简,决策更加科学,政策更加透明,市场更加规范,竞争更加公平,效率更加提高。只有如此,才能建立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体制环境,才能更加有效地吸引国外的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经济要素的聚集,才能增强经济竞争力,创造出有利于增强中国经济竞争力的“软环境”,从而提高我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竞争力。

四、转变政府职能的对策建议

(一)弱化政府的微观经济干预职能

我国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接轨的国家,市场经济新体制刚刚进入相对完善的阶段,由于采取渐进的转轨方式,现阶段的政府职能明显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干预过多,比如行政审批。行政审批制度是计划经济的产物,项目众多,程序繁杂,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也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审批,完善审批制转向备案制,减少环节,提高效率;要坚决反对行政垄断,行政垄断是政府权力市场化的结果,而政府权力的市场必然滋生腐败,破坏健康的市场秩序,妨碍公平的市场竞争,影响市场机制的良性运行。无论是完善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还是遵循WTO的运行规则,尽快适应我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都要求进一步弱化政府的微观经济干预职能,使政府职能从当前众多的“越位”转向“归位”。

(二)强化政府的国家安全职能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全球范围内的商品自由贸易和要素的自由流动与优化配置,使我国政府保持市场经济的健康和稳定受到了影响,特别是实施宏观经济政策受到一定的制约。我们还要看到全球化进程伴生了很多危及国家经济安全的因素:经济渗透、经济制裁、经济封锁等。政府要通过强化自身利用经济、政治、外交等手段,以及利用WTO的磋商机制解决国际贸易摩擦的能力,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稳定的国内、国际市场。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种种很大不确定性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我国政府必须建立起国家经济安全防御体系,监测国家经济安全走势,预测国家经济安全指标,保障国家经济安全运行。经济全球化同时打破了国家对信息的垄断和封锁,政治稳定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和艰难。国际格局与政治多极化的曲折发展,国际恐怖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政治制度和文化进行渗透,严重威胁我国的政治稳定好社会安定。政府必须加强国家经济安全和政治安全职能。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 人民出版社,2009.

[2] 王东梅.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职能转变[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2).

[3] 张成福,孙柏瑛. 社会变迁与政府创新—中国政府改革 30年[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4] 尹志芳. 经济全球化视野下的政府职能转变[J].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省直分校学报,2006,(2).

[5] 徐琳. 全球化浪潮下中国政府职能的转变[J]. 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6,(2).

D63

A

1008-7427(2012)08-0076-02

2012-05-21

猜你喜欢
政府职能职能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下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
市场经济
职能与功能
十八大以来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理论发展与实践创新探析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商情(2012年48期)2017-11-08 11:46:59
价格认定:职能转变在路上
商周刊(2017年25期)2017-04-25 08:12:22
政府职能转变的积极尝试
中国卫生(2016年1期)2016-11-12 13:20:38
政府救市是市场经济的倒退吗?
IT时代周刊(2015年8期)2015-11-11 05:50:41
西方国家政府职能的演变及对我国的启示
人间(2015年21期)2015-03-11 15:23:54
浅谈会计职能是否应该进行拓展
现代企业(2015年9期)2015-02-28 18:5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