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琛姣,高小华
(赣南师范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农民市民化进程中市民意识培养的路径选择
——以江西省赣州市中心城区为例
何琛姣,高小华
(赣南师范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市民意识是农民市民化的最本质特征。农民的市民意识培养是推进农民市民化的切入点和重要目标。本文以江西赣州中心城区为例,针对农民市民化进程中市民意识转变所呈现的特点,探索培养农民市民意识的路径。
农民市民化;市民意识;江西赣州市中心城区
赣州是江西南部的一个设区市,总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占到江西的1/4;总人口890万人,占到江西的1/5,其中60%都是农民,农村人口所占比例较大。引导农民进城,加快城镇化建设是促进赣州快速发展的一条重要措施。而作为赣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赣州中心城区,2011年建成区面积达81.2平方公里,人口达74.26万人。赣州中心城区GDP仅占全市的18%,城市人口仅占全市人口的6.5%。按照2010年赣州市政府编制的《赣州市特大城市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到2013年底,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到100万,初步形成特大城市框架。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4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到140万人。培养农民的市民意识,对于增加城镇人口总量,推进农民市民化,加速赣州中心城区的崛起,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推进特大城市建设有着重要作用。
市民指在城市长期居住的,从事非农产业,以市场经济原则、契约原则为行为准则,对城市有归属感,为城市的发展作贡献的群体。 市民意识有很多方面,一般包括:地域意识,对本地本城市的认同;邻里意识,举止行为是和生活方式等文明习惯;规则意识,民主调解,民主协商,依法办事的民主法制意识;文化消费意识,高尚的精神追求及教育意识等。
农民市民意识的形成是农民市民化的重要标志。农民市民化不仅指农民由居住在农村转变为居住在城市,从农村户口转变为城市户口,由从事农业生产劳动转变为从事非农业劳动;而且更重要的是其思想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社会组织形态等由农村范式向城市范式转变,最终成为一个符合城市文明要求的具有现代市民素质的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居民。
培育农民市民意识,是促进农民市民化的重要机制。农民市民化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社会文化问题,除了制度和政策上的约束之外,它受文化传统和社会价值观的影响较大。现代市民意识体现市民社会的文化精神和行为方式,能保证市民社会按照现代市场经济和现代契约精神运作和发展。在城市化进程中,从心理、思想和行为方式上推进传统农民向现代市民的转变,改变农民过去封闭和保守的观念,引发思想观念和文明素质的革新,积极、有序地引导农民逐步增强“软实力”。因此,提高农民市民意识,不仅关系着农民能否顺利融入城市社会,还是关系到城市现代化建设进度、水平和成效的重大问题,也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内容。
到2011年,赣州市城镇化率为42.5%,初步形成了较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的城市功能、宜居的生活环境和繁荣的城市产业。在城市化规模扩大和速度加快的同时,职业非农化和地域城市化并没有直接带来农民市民化的结果。赣州农民市民化进程中,农民市民意识转变遭遇到不少困难,且更集中反映于赣州中心城区。主要表现为:
1.农民转换身份的意愿大不如前。人们在讨论我国推进城市化发展问题时总是暗含或假定农民都是愿意转变为城市居民的。随着中央和国家支农惠农力度的不断加大,农民的恋乡情结更加浓厚。相比较而言,农民在计划生育、土地分配、生产生活补贴等诸多方面可享受到一些优于城市居民的待遇,而且农村社会保障力度加大。凡此种种,使农民对转换市民身份的愿望远不如过去那么强烈,近年来办理“农转非”的人数呈逐年下降趋势,2006年赣州市中心城区有9112人办理“农转非”,到2008年降为6557人,而要求“非转农”的人数有所上升。
2.农民对城市价值观的认同度不高。乡村传统、封闭的文化与城市现代、开放的文化具有不同的文化特质。农民在农村社会成长、生活,农村社会是自然经济的产物,整体上承袭着自我封闭、轻视竞争、安贫乐道等传统价值观念。比如,小富即安的小农经济观念使得农民缺乏基本的就业观念,很多农民在进入城市后,或是自满自足,或是抱着“等、靠、要”的思想,缺乏就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农民市民化过程中,传统的小农意识受到冲击,而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观念体系,如权利意识、民主意识、契约意识、理性经济的精神等又未确立。因此,城市和农村两种价值观,使他们处于双重拉力的矛盾之中,再加上城市社会本身变化迅速,存在着大量互不相同甚至完全对立的文化因子,不仅使得农民无法重塑自身的价值体系与文化认同,而且还使得农民以原有的生存伦理与安全道德标准去衡量市民化进程中的社会公平与正义。
3.农民行为方式与城市发展不适应。由于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推进,农民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交往方式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但是农民市民化进程中,许多人不了解城市活动的基本规则,表现出法制观念淡薄,对城市管理中的一些制度法规、市民准则等视而不见。在活动中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一种盲目的自主性和自由度,缺乏对自身行为影响力的认识和控制。再有农民的过客心理使其不愿意积极主动介入城市社会。有的农民变市民后从不与当地居委会打交道,在社会交往上,仍奉行以血缘、地缘关系为纽带的交往方式,不愿意主动吸纳城市文明。而农民的消费观念比较单一,经济收入主要用在日常的生活,或购买电视、摩托车等耐用消费品上,很少或几乎没有多余的收入用在休闲娱乐方面。农民闲暇时间主要花费在看电视、闲呆、聊天、社会交往等消遣娱乐活动上,而真正用于提高农民素质的一些学习提高型、发展型活动的时间则很少。长期受以土地为中心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及与此相对应的行为方式的影响,对城市快节奏和多元的生活方式无法适应。
1.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对农民的吸引力,提供农民市民意识培育的制度保障。一方面,通过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机会。目前赣州市中心城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3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4492元。赣州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制约着农民市民化的进程。需要依托50平方公里的赣州香港产业园、15平方公里的赣州沙河工业园和10平方公里的赣州钴钼稀有金属产业基地,发展优势产业集群和主导产业,为农民工进城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同时,以赣州市中心城区的新市民创业担保贷款中心和中小企业孵化基地为平台,支持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工创办企业。另一方面,健全体制机制,实现新市民与市民同等待遇,消除新市民存有的差距感。完善社保制度,解决人们后顾之忧。根据地方财力状况和农民的实际特点,逐步将被征地农民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体系;推行“农民工就业登记和社会保障一卡制”;确保新市民在社会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计划生育、子女就学、卫生防疫、证照办理、人事聘用、科技申报、资格评聘、劳模评选等方面,与市民同等待遇。
2.开展职业培训,提高农民在城市的适应力,增强农民市民意识培育的素质基础。只有通过在城市中就业的渠道,通过与城市其他一同就业市民的思想文化交流,观念碰撞,才能打破村民小富即安、小打小闹的小农经济意识、落后的思想观念和生活上的陈规陋习,才能进一步提高就业技能,才能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赣州市中心城区现有农村劳动力17.16万人,占农业人口的67.9%,其中非农就业人数9.01万人。在9.01万农民工中,具有高中或中专以上文化程度人数1.35万人,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人数7.66万人。农民工含初级工4.06万人,中级工1.35万人,其中获得劳动保障部门颁发的三级(初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农民工只有919人。当前需要深入实施“农民知识化”和“公民职业化”工程,对未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鼓励其进入职业教育学校接受专业的职业技术教育,实施“双证”(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制,让新增劳动力掌握一技之长,以及传授些投资理财和创业方面的知识,改变其只会“扶犁把、握锄把、捏镰刀把、扛棒棒”的形象,创造平等择业就业的条件。同时,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促进公平就业,为他们提供职业介绍、信息交流、就业指导、法律援助、困难救助等服务。在此基础上拓展与城市生活相适应的能力,逐渐成为城市产业中的创业者和现代职业体系中的就业者,进而在非农产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增进和提升自己的各项社会权利,逐步融入城市生活。
3.加强社区管理,消除农民的过客心理,形成农民市民意识培育的社会氛围。赣州市中心城区近年加大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新市民公寓的建设力度,多渠道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确保安居乐业。2008年就启动了新市民公寓建设,计划每年在中心城区工业园建设一定数量的规划合理、设施完善、管理严密、功能齐全、服务周到的新市民公寓区。由政府提供政策优惠,确定建设标准,限定销售价格,专门向18~40岁有一技之长的、进工业园区签订了3年以上合同的农民工出售。但是,农民“城市户籍”的身份转换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远远快于他们心理角色的调适速度和生活方式向市民转变的速度。美国社会学家奥格本曾提出“文化堕距”理论,认为文化在发生变迁时,“物质文化”先于“非物质文化”发生变迁,而在非物质文化中尤以价值观念的变迁最为缓慢。由于新市民居住区往往地处偏远,人员杂乱,也缺乏有效的利益表达渠道,新市民往往不参与社区事务,安于做“边缘人”。因而,需要充分发挥城市社区的社会整合功能,社区管理者应加强管理和服务意识,帮助农民融入城市、消解结构性障碍、提升参与能力,获得更多发展机会。如合肥市和园社区以社区人口为基数、以楼栋为单位,将社区划分若干个管理网格,每个网格管理员由居委会干部、物业保安和保洁员组成,负责掌握信息、提供服务、宣教发动、民意征集等工作。还可以通过开展文明楼道、文明家庭、文明市民、新市民创业明星等评选活动,让更多的新市民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另外,还需要在城市社区培育包容开放的文化氛围和社会心理,促进新市民与城市居民平等交往、互信互助,共同营造洁净、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引导农民真正融入到城市的生活中去,增进对城市与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4.发展文化产业,丰富农民的城市生活,提升农民市民意识培育的精神动力。由于科技进步大大缩短了社会生产必要的劳动时间,新市民有了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但是现在许多人整天无事可做,不是打麻将玩扑克,就是看电视聊天,还很不习惯城市社区的生活娱乐方式。而且新市民社区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还不成熟和完善,人们参与丰富文化体育活动的机会相对较少。而人们通过参与各种旅游、娱乐、健身等休闲活动,有利于彼此间的交往和沟通,增加人际互动,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打破身份的羁绊,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同时,新市民对子女教育期望较高,但他们自身文化程度较低且忙于谋生,急需社区教育的公共服务,因此,政府要引导人们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文化活动中,要通过自身参与文化活动来实现文化接受与文化创造。另外,新市民社区宣传文化阵地建设力度与需求存在差距,无法满足新市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政府通过修建文化休闲广场和文化演艺厅、安装健身器材等公共文化设施,创建新市民夜校、新市民法律学堂、新市民道德讲座、新市民活动中心、赣州新市民网站等载体,不断激发活力,增强市民意识。围绕着培育城市意识、培养城市精神、加强道德教育、增强法制意识、提高劳动技能、丰富精神生活等主题,为新市民提供丰富的消遣和娱乐,满足其精神文化需求,提高生活质量。
总之,要使农民真正成为市民,改变职业非正规化、生活方式边缘化、地位弱势化的局面,本质上需要转变农民生活方式、价值观,培养市民美德和市民风范。而只有人得到全面发展,城市也才拥有了发展的不竭动力,才能快速推进城市化,并且保证城市化的质量。
[1] 于宝钗.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意识与行为——以辽宁省沈阳市为例[D].2007.
[2] 袁小燕.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市民化问题浅探[J].资料通讯,2005,(1).
[3] 毛丹,王燕锋.农民为什么不愿做市民——城郊农民的安全经济学[J].社会学研究,2006,(6).
[4] 侣传振.安全经济学:农民工市民化行为的文化逻辑[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0,(1).
[5] 郭星华,李飞.漂泊与寻根:农民工社会认同的二重性[J].人口研究,2009,(6).
F323.6
A
1008-7427(2012)08-0074-02
2012-05-06
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09YJ21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系赣南师范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