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话语误解研究述评*

2012-08-15 00:54陆世雄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7期
关键词:学者关联话语

陆世雄

(河池学院 外语系,广西 宜州 546300)

国内话语误解研究述评*

陆世雄

(河池学院 外语系,广西 宜州 546300)

本文从历时的角度对国内话语误解研究作一番梳理,旨在揭示这一研究的发展历程及最新动态。笔者认为,国内话语误解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修辞学理论主导阶段,关联理论主导阶段和指导理论多元化阶段。不同阶段均出现不同的代表人物,其中第二阶段的宗世海对误解研究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受其启发,很多学者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出发研究误解,也有不少人另辟蹊径,使得话语误解研究成为了当今认知语言学界的一个重要课题。

话语误解;研究;阶段

2003年,宗世海发表题为“误解研究的历史、现状和问题”一文,试图把国内外学者研究误解的历史和现状作一番描述,然而文章中所谓的“历史和现状”不过是国内外相关研究所采用的不同方法及得出的不同研究结果的一个概述,没有从历时的角度归纳误解研究的发展轨迹及特点。

其后,另一位误解研究的主要学者张少云“对国内外误解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作一个尽可能全面的介绍和梳理”时,也大致沿袭了宗世海的做法。

事实上,多年来国内学者并没有真正地把误解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作过系统的描述。鉴此,本文拟作一次尝试,限于篇幅,描述的范围仅限于国内的相关研究。笔者认为,自1983年以来,这一研究领域大致走过了三个阶段:修辞学理论主导阶段,关联理论主导阶段和指导理论多元化阶段。

一、三阶段说

1.修辞学理论主导阶段(1983-1999)

宗世海发现,从修辞学角度研究误解的主要人物有冯寿忠,石云孙,谭学纯,王希杰,赵毅和马洪海。冯寿忠的“‘误解’初探”被认为是国内最早以“误解”为题的论文;该文分析了误解的定义、特点、分类、基本条件以及如何运用等问题。遗憾的是,20世纪整个80年代,研究误解的除了冯寿忠再也没出现第二人。在他之后的近10年时间,国内误解研究存在一个断层。

这一阶段的代表人物是赵毅。在其硕士学位论文“言语交际中的误解”当中,赵系统地研究了话语误解现象。他把“理想的交际中”由于解码造成的信源与信宿之差称为误解,并依据理解结果标准把误解细分为失解、减解、增解和转解四种。关于误解的根源问题,他认为,在言语交际中每一次解码的参与因素有三种:语码、语境和理解者。他逐一论述了误解产生的各个根源,并坚信“尽管误解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形形色色,但是从这三方面去探讨其根源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前人对误解根源的看法多数属于单一根源说,或多个根源彼此不相干说,只有赵毅例外。宗世海肯定了赵毅的作法,但同时认为赵的具体见解存在缺陷,尚不能看成是“成熟”的误解成因解释理论。

这一阶段还有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对误解略有涉及,如王得杏,李志平,蒋晓莉,旷剑敏,但其影响均没有赵毅的大。这一阶段的另一个特点是,学者们的研究相对独立。主要表现在,他们对于误解的认识差别巨大。在冯寿忠看来,误解在本质上是“一种有理想和目的的,积极美化语言的现象”,是人们在说话和写文章的过程中加以运用的一种修辞方法,目的是“为了使语言明确、生动、具体、形象”。显然,冯所谓的误解与后人探讨的误解是有本质区别的。第三个特点是,他们对于交际的认识局限于语码模式。宗世海曾经指出,赵毅始终持交际的“语码”说,其中的“语境”基本上是游离于听话人之外的。

2.关联理论主导阶段(2000-2006)

进入新世纪,误解研究逐渐成为语言学界的一个研究热点;这一点宗世海功不可没。2000年,他发表博士学位论文“汉语话语中误解的类型及其因由”。而后,在此基础上又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其中,“误解研究的历史、现状和问题”一文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详尽的分析,并对研究成果加以评价。“误解分类的理论与实践”一文表明宗借鉴了西班牙学者尤斯·拉莫斯的研究方法,同样利用关联理论对误解进行探讨,并在这个框架下采用意义标准把误解分为两大类四小类。2005年,他发表“论误解的形成机制”一文,推出误解成因二因素说,认为导致误解产生的因素只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说话人话语方面的因素,另一个是听话人心理方面的因素。

宗世海是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研究误解的。在研究初期,他认为,“用认知语用学的关联理论可以对误解的形成机制做出统一的、更为深入的解释”。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他发现,斯泼伯和威尔逊的关联理论对误解所做的解释只揭示了其产生的心理因素,而忽视了其话语因素;而且,在心理因素方面,关联理论只指出了其普通心理,却没有注意到某些误解的产生还与说话人的社会心理有关。

宗世海对于误解研究下了很大工夫。资料表明,至2005年他总共收集了约800个汉语误解实例。其研究深度凡人难以企及,可以说把这一研究推上一个高潮。其后的学者均受到宗的影响,大多沿袭了宗的方法,利用关联理论,解决的问题不外乎误解的定义、误解的分类和误解的形成机制,难有重大突破。

同样在博士学位论文中系统探讨误解的还有孙亚。他以莱考夫的理想化认知模式为理论框架,重点阐述了言语表达的不理想和认知推理的不确定性如何导致误解,最后把误解的直接原因归结为语用者激活了不同的理想化认知模式或投入理想化认知模式时产生差异或运用了不同的认知推理模式。不过,孙亚的误解定义略显宽泛。他认为,误解是说话人意欲表达的意义与听话人所获得的意义之间不等同的情形。换句话说,交际过程中只要出现两种意义不等同的现象,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造成,均可以称为误解。显然,他倾向于把误解与曲解混为一谈。

这一阶段的主要研究者还有:申毅攀,程智勇,林元龙,熊林春,迟语。这5位研究者当中,有4位明确指出他们的研究是以关联理论为框架的。除此之外,这一阶段的特点还有:出发点是认知语用学的角度,认可的交际模式属于明示-推理模式,普遍受到国外学者尤其是尤斯·拉莫斯的影响,而语料大多是汉语的。

3.指导理论多元化阶段(2007至今)

这一阶段尽管仍然有不少学者利用关联理论来探讨误解,如张晓丹,孙熙阳,雷炳辉,但指导理论多元化的局面开始呈现,学者们利用的理论还包括语用修辞理论、互文性概念、顺应理论、心理空间理论和图式理论。主要研究者有:张少云,姚玲丽,朱文娟,李瑾瑜,刘慧,宛心等。

张少云的博士学位论文“话语误解动态研究”涉及的问题主要有误解的实质,误解产生的机制以及误解消除的策略。她从语用修辞的角度出发,对话语构建与话语理解过程中产生的误解问题进行探讨。她认为,误解是言语交际过程中听读者无意中错误理解说写者的话语信息或话语意图的言语理解现象。从张少云的定义可以看出,她把研究范围扩大到了书面语交际。

张少云从话语因素、语境因素、心理因素三个角度入手,着重阐述了误解形成的根源与机制问题。她认为,引发误解的主要话语因素有歧义、模糊、省约等,这些因素为误解的产生提供了物质条件,为听读者做出非说写者期待的理解留下了空间。但在多数情况下误解是由语言手段、言语动机、话语角色、语境信息、社会心理等多方面的因素综合作用而成。听读者所依据的心理和语境因素失当便会导致其对说写者话语意义或话语意图的误解,产生语用障碍或信息差。另外,张少云还探讨了误解的调控策略。

姚玲丽从互文性角度来解释会话中的误解,其依据的理论是法国后结构主义批评家克里斯蒂娃的互文性概念,目的在于帮助言语交际者了解误解的形成过程和内在意义,为人与人之间避免误解提供参考。她认为,交际中误解的产生正是源于听话人解读发话人发出的当前文本(甲文本)时,因受到其他文本的影响,而产出偏离发话人文本的文本(乙文本)。

朱文娟则利用了维尔索伦的顺应理论来研究冲突性交际中的误解。她从语境关系顺应、结构客体顺应、动态顺应和顺应过程中的意识程度等四个方面来解释误解现象。她认为,在冲突性交际中,交际双方为了交际的成功都会顺应心理、社交或物质世界,如果双方的顺应不协调就会产生误解。

同样利用了顺应理论来研究误解的另一位学者是宛心。她将语境分为语言性语境和交际性语境;前者包括语音、词汇、句法和语篇四个层面,而后者则包括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三个层面。通过举例分析,她得出结论,“语言使用者在运用语言时在任何一个层面上达不到顺应都会产生误解”。

利用心理空间理论的有刘慧。借助于法康尼尔1985年提出的心理空间理论,刘慧认为,基于概念整合模式可以总结出误解的两大认知成因:一是说话人的话语提供的输入空间所含信息不明确;二是听说双方认知操作过程中建立的输入空间所含信息不一致。她以误解产生的主体——人的认知活动为基点,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分析误解的认知操作过程,总结了误解产生的认知成因。

这一阶段,明确利用图式理论来研究误解的学者有李瑾瑜和孙瑜。事实上,在第二阶段,国内已经有学者利用认知图式的概念来研究误解,如陈明芳、杨信彰,但没有李瑾瑜的研究那么系统、细致。李瑾瑜认为,前人用于误解研究的理论都无法从根源上解释误解的本质和形成过程。于是,她就以图式理论为框架,对言语误解进行了描述和解释,重新对误解的定义、分类、根源以及形成机制进行探索。她还认为,误解的原因不是听者的语言或其他能力缺陷,而是由于个人背景因素差异而导致的必然的图式选择处理错误,并据此下定义:言语误解现象是听者触发了一个与说话人原意不相符的认知图式造成的理解现象。

此外,同样在硕士学位论文中探讨误解现象的还有张小雨,周雪,卢玉芳。前两位学者主要就误解与刻意曲解的关系展开对比研究,她们均认为误解与刻意曲解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现象。卢玉芳则研究了误解的两个诱发因素:语言的模糊性和缺乏主体间性。

二、结 语

如上所述,国内话语误解研究从上世纪80年代发端,至今大致历经了三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的研究为该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第二阶段是研究发展的关键时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最终使得这一研究领域在国内呈现了一派繁荣的景象,而指导理论已呈多元化趋势。回顾这一研究,笔者检视了学者们所作的系统研究得出的成果,主要考察对象局限于硕士或博士学位论文。当然,国内仍有不少学者撰文探讨误解现象,他们同样推动了修辞和语用研究的发展。

[1]陈明芳,杨信彰.言语交际中误解的认知成因[J].外语电话教学,2005,(6).

[2]程智勇.汉语言语交际中的误解类型及形成机制[D].西安:西北工业大学,2006.

[3]冯寿忠.“误解”初探[J].山东师大学报,1983,(6).

[4]雷炳辉.心理认知视角下的言语误解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1.

[5]李瑾瑜.图式理论下的误解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8.

[6]林元龙.关联理论与话语误解[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6.

[7]刘慧.心理空间理论与话语误解[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8.

H31

A

1006-5342(2012)07-0055-02

2012-05-14

猜你喜欢
学者关联话语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不惧于新,不困于形——一道函数“关联”题的剖析与拓展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一带一路”递进,关联民生更紧
奇趣搭配
智趣
学者介绍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