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资产评估准则比较与启示

2012-08-15 00:45:44张卓群王晓洁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2年3期
关键词:基本准则评估师准则

张卓群,王晓洁

(河北经贸大学 财政税务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61)

中美资产评估准则比较与启示

张卓群,王晓洁

(河北经贸大学 财政税务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61)

我国资产评估行业从20世纪80年代末起步至今已走过二十多个年头,资产评估准则也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美国的资产评估行业在经历了上百年的发展日趋成熟。基于资产评估准则的对比分析,中国资产评估准则发展应注意加强可操作性,实现准则修订的常态化,尊重利益相关者的诉求,促进资产评估准则统一,深化资产评估研究等。

资产评估准则;程序性准则;实体性准则

一、中美资产评估准则起源发展过程

(一)美国资产评估准则的起源和发展

1.美国资产评估准则的起源。美国20世纪80年代爆发了由房地产业蔓延到金融行业的储蓄和贷款危机,这场危机使得全美境内3 234个储蓄贷款机构中的747家倒闭,直接经济损失879亿美元。1986年9月美国国会调查后认为,抵押资产的不当评估是此次事件的重要原因之一。当时美国资产评估行业尚无统一的资产评估执业标准,评估师在执业的过程中缺乏统一的准则指导、约束和规范。1987年,8家来自美国和加拿大的专业评估机构和协会共同组建了美国评估促进会,该促进会推动和制定了美国第一部资产评估准则——《专业评估执业统一准则》(Uniform Standards of Professional Appraisal Practice,USPAP)。如今USPAP已经是被美国评估行业广泛认可和接受的评估执业准则。

2.美国资产评估准则的发展。1989年1月30日,美国评估促进会下设的评估准则委员会正式成立。评估准则委员会的主要责任是对USPAP条文进行修改、解释、增补和废除。自评估委员会成立后,几乎每年USPAP会被修订和增补。从2006年起,USPAP每两年更新一次,有效期从当年的1月1日起到次年的12月31日止。USPAP的最新版本是2012—2013版。

(二)中国资产评估准则的起源和发展

1.中国资产评估准则的起源。中国资产评估行业起步较晚,大致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并且中国资产评估行业的产生是基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和过渡这个大的历史背景,其最初的目标是服务于国有企业改制、私有化和产权交易。这就使得中国资产评估相关法规和准则的出台具有单一性和非连续性的特点。整个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资产评估行业都是处于摸索前行的状态,评估师的执业也没有统一的指导规范。20世纪90年代末期,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无形资产的评估比例大幅增加,由于缺乏评估准则,社会上出现了许多无形资产的虚假评估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00年,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并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后又分立),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和财政部专家的努力下,由中注协于2001年7月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评估准则——《资产评估准则——无形资产》。

2.中国资产评估准则的发展。2004年2月25日,财政部发布了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制定的《资产评估准则——基本准则》和《资产评估职业道德准则——基本准则》。这两个基本准则的发布,标志着中国资产评估准则体系的初步建立。时至今日,中国资产评估准则体系已经包含2项基本准则、9项具体准则、8项指导意见和4项评估指南,初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资产评估准则体系。

二、中美资产评估准则内容比较

(一)基本准则比较

中国资产评估基本准则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为《资产评估准则——基本准则》和《资产评估职业道德准则——基本准则》,而美国主要为《职业道德规则》。

1.基本准则相似之处。中国《资产评估职业道德准则——基本准则》主要由基本要求、专业胜任能力、与委托方和相关当事方的关系以及与其他注册资产评估师的关系四部分组成。美国《职业道德规则》包含由行为、管理、保密和工作记录保存四部分组成。从准则内容角度看,美国《职业道德规则》的主要内容相近于中国《资产评估职业道德准则——基本准则》的基本要求部分,而美国关于专业胜任能力专门有《专业胜任能力规则》进行规范,其地位与《职业道德准则》相同。美国还有两个单独的准则而中国未单独列示,即《工作范围规则》和《管辖除外规则》。

2.中国特有之处。纵观世界各国资产评估准则,截至目前只有中国有《资产评估准则——基本准则》。这是中国特有的一个创新。中国的基本准则对资产评估这项业务作出了科学的界定,对注册资产评估师的职业行为提出了基本要求、操作准则、报告准则和职业责任。这些方面在其他准则中予以了细化。所以基本准则是后面各项准则的总概括和总指导。

(二)具体准则比较

中国评估准则将具体准则分为两个部分,程序性具体准则和实体性具体准则。而美国评估准则体系则没有这个分类。

1.程序性准则比较。中国程序性具体准则包含评估报告、评估程序、业务约定书和工作底稿。这四个部分完整地组成了一套资产评估的流程指导意见。在形式上程序性准则趋于完整,而对具体的操作规范并未给出详细的指导,可操作性不强,在实务中可参考的价值并不是很大。美国的评估准则体系并没有将资产评估程序单独列为一套通用准则,而是分散在各个实体性准则之中,每项评估业务都有具体的、适合该项业务特点的程序规定。美国资产评估准则非常重视程序性准则,而且对每个程序给出了非常详尽的规范,实际操作性非常强。

2.实体性准则比较。中国的实体性具体准则包括五类,即机器设备、不动产、珠宝首饰、企业价值和无形资产。美国的资产评估准则大概可以分为六类,即不动产评估、评估复核和报告、不动产评估咨询、批量评估和报告、动产评估、企业价值评估。(1)实体性准则相似之处。在实体性准则类别方面,中美差异不大的准则有不动产、企业价值和无形资产。虽然美国并未单独颁布无形资产评估准则,但是其企业价值准则中涵盖了无形资产评估的相关要求。(2)实体性准则不同之处。中国的机器设备、珠宝首饰准则与美国的动产准则比较。中国实体性准则中有两个动产类准则,即机器设备和珠宝首饰。美国对于动产的界定分为两部分:一是不动产以外的所有有形资产;二是被公众视为“个人的”可辨认的有形资产,如装备、艺术品、古董、珠宝、收藏品、机器设备等。美国动产准则所涵盖的范围比较宽泛,不止包括机器设备和珠宝首饰,而且包括了装备和古董。美国在动产方面的评估范围比中国更大,在实际操作中为评估师提供了更广泛的执业依据,值得中国在制定相关动产准则中加以借鉴。(3)美国特有之处。第一,评估复核和报告准则。在执行评估业务时,有时会用到其他评估师和专家形成的评估意见,在这时候通常需要进行评估复核。评估复核是指执行评估复核业务时,作为复核人的评估师应当形成并报告关于其他评估师和专家工作质量的可信意见,并明确披露所执行的工作范围。中国在评估复核业务方面没有单独的规定,只是在各个准则中予以提及。美国在这个业务上从复核人的客户和复核报告的预期使用者到复核业务的工作范围再到复核人应署名声明的内容规定都十分具体。这说明美国对待使用其他专业人员的工作成果十分谨慎,对客户十分负责。第二,不动产评估咨询准则。评估咨询是指为解决某问题进行分析、推荐或者提供意见的行为和过程,其中需要形成价值意见,但价值意见仅是为形成业务结论所进行分析工作的一部分。美国对不动产评估咨询业务进行了单独的规定,这是由于美国不动产市场十分发达,不动产交易的体制也十分健全,咨询业务量很大,需要一部相关准则提供执业标准。中国的评估准则仅对评估鉴证类业务作了详细的规定,截至目前对咨询业务没有出台相关准则,在这个方面还处于空白。第三,批量评估和报告准则。批量评估是指在某一日期通过采用标准化方法、引用共同数据、进行统计测试等方法对某类群体资产进行评估的过程。批量评估的基础是大量数据,适用的资产是相似度比较高的资产,例如对于房产税征收的税基评估、相似房地产批量的价值评估等。由于美国资产评估行业比较发达,各类资产评估数据的可得性和完整性较高,所以有足够多的数据可以建立模型,进行批量评估。中国在批量评估这个领域处于起步阶段,还未出台相关准则。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评估业务量逐年上升,对于房地产或机器设备的批量评估将成为未来研究的重点之一。美国的这个准则,对批量资产尤其是不动产的批量评估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值得中国借鉴。

(三)其他方面比较

作为对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的补充,中国还出台了一系列的指导意见和评估指南,大致包含的内容有价值类型、法律权属、金融不良资产、专利、投资性房地产、著作权、商标、实务期权、国有资产、质量控制等。有些因为此类资产评估业务较少,不需要上升为具体准则;有些因为中国在此领域起步较晚,经验不足,还不能够上升为具体准则。美国除了资产评估准则外,还配备了一套资产评估准则说明,主要用于帮助在资产评估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疑难和特殊问题,其包含了折现现金流分析、追溯性价值意见、未来价值意见、不动产和动产市场价值意见中的合理展示期、报告和电子传递等,参考性和可操作性都很强。

三、中国资产评估准则发展和完善的几点启示

(一)加强可操作性

美国评估准则从颁布起,就成了世界各国评估行业的重要参考标准和模仿对象。这是由于美国资产评估行业有着上百年的发展和历史积淀,其所制定的准则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能够真正成为指导行业的标准和规范。近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资产评估业务与日俱增,其种类也是日新月异,有许多新的资产评估业务出现,成为行业里难以解决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急需一部富有操作性的准则,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指导评估师的业务。中国资产评估准则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操作性不足,评估准则内容过于宽泛空洞,所以中国应加强资产评估准则的可操作性,结合中国国情向美国资产评估准则体系靠拢。

(二)准则修订的常态化

美国资产评估准则由美国评估促进会评估准则委员会依照有关程序进行修改、补充、颁布和废除。从2006年起,其修改程序更为规范,修改时间也变更为两年一次。其准则变更会参照最新出现的评估业务和问题,能够做到与时俱进。中国的资产评估准则还处于起步阶段,一方面评估准则的管理没有实现规范化和体系化,另一方面也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准则的变更应随着中国经济状况和评估行业的发展而逐步改善。如中国在评估复核、评估咨询和批量评估方面处于起步阶段,在未来的评估中,随着这几类评估业务量的加大,应适时推出符合中国国情的评估准则,保持评估准则的稳定性和灵活性。这样才能对日新月异的评估实践工作进行科学指导。

(三)尊重利益相关者的诉求

资产评估、鉴证和咨询业务涉及到多方利益,如客户、评估师、评估主管机构和政府有关部门等。美国在制定评估准则时,十分注重利益相关者的参与,美国评估准则委员会的委员也是由各方面的专家组成并逐年换届。委员会每月都会发布一次《关于USPAP问题与反馈》征求意见稿,可以从其官方网站上获取,这些征求意见稿的书面回复和相关会议上的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口头意见都会成为准则修订的重要参考依据,因此才保证了评估准则的广泛性、科学性和专业性。中国在制定评估准则时,应切实做到广泛征求各个方面的意见,听取不同的声音。在收集意见的同时,应聘请各方专家作为顾问,在准则制定和修订的过程中反复推敲和论证,这样出台的准则才能保证民主性和科学性。

(四)促进资产评估准则统一

美国和加拿大有多家资产评估协会,它们联合组建了专业评估执业统一准则特别委员会,于1987年制定了统一的评估准则——《专业评估执业统一准则》。这极大地促进了美国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提高了资产评估行业的公信力。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中国的资产评估行业呈现出条块分割的局面。除了财政部管理的注册资产评估师外,主要还有国土资源部管理的土地估价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管理的房地产估价师。三个职业资格并行,就有三套行业标准,这很不利于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要促进行业发展,就应形成统一的资产评估准则体系,在统一体系下设立不同的细则,规范各种评估师的行为。

(五)深化资产评估理论研究

中国资产评估行业诞生二十余年来,理论研究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况,客观上阻碍了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和资产评估体系的完善。虽然2011年中国首次在高校设立招收全日制资产评估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国内少数高校也招收资产评估方向的博士研究生,但是资产评估专业在高校开设时日尚短,存在教学与实践严重脱节的现象。为了改善这种局面,这些高学历人才和高校教师应该依托高校有利的教学资源,加强同实际部门的联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对资产评估理论进行深入的实质性的研究,逐步形成资产评估学科完整的理论体系。在将来能够为社会输送高素质资产评估专业人才的同时,促进资产评估行业和准则体系的完善和成熟。

[1]董娇娇,尉京红.美国评估准则与我国资产评估准则的比较[J].商业会计,2011,(22).

[2]美国评估促进会评估准则委员会.美国评估准则[M].王诚军,编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郭化林.中国资产评估准则——阐释与应用[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9.

[4]汪海粟.资产评估(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校对:张增强

Comparison and Enlightenment of Assets Appraisal Criteria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Zhang Zhuoqun,Wang Xiaojie

The assets appraisal industry in China has passed more than 20 years since the end of 1980s,assets appraisal criteria also developed from nothing.In United States,the assets appraisal industry experienced hundreds of years of development.Based on the comparison analysis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assets appraisal criteria,the results provide some enlightenment that we should enhance operability,revise criteria regularly,respect the requirement of stakeholders,promote the unity of assets appraisal criteria and deepen assets appraisal research.

assets appraisal criteria;procedural criteria;substantive criteria

F233

A

1673-1573(2012)03-0047-03

2012-07-03

张卓群(1987-),男,山西大同人,河北经贸大学财政税务学院资产评估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资产评估与管理;王晓洁(1972-),女,天津静海人,河北经贸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财政理论与实践、社会保障。

猜你喜欢
基本准则评估师准则
“科技评估基本准则”摘编
我国设立矿业权评估师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制度
资源导刊(2022年7期)2022-11-10 20:07:54
具非线性中立项的二阶延迟微分方程的Philos型准则
新时代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的经济学思考
七条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
文苑(2018年23期)2018-11-15 14:13:27
追求真实性永远是记者的基本准则
传媒评论(2018年5期)2018-07-09 06:05:24
基于Canny振荡抑制准则的改进匹配滤波器
第五期中国报废汽车高级鉴定评估师培训结束
积极推动政府会计基本准则贯彻落实
一图读懂《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