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亲属称谓语中语言性别歧视比较研究

2012-08-15 00:53
关键词:英汉语言文化

丛 丽

(沈阳建筑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8)

语言性别歧视是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热门,国内外的许多语言学家在此领域作过有意义的探索,试图证明不同性别在语言使用上的差异,进而阐述了性别差异产生的原因。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存在对女性的歧视现象,这大体是父系社会男权至上的必然结果。但由于英汉民族文化的差异,英汉两种语言中性别歧视表现形式不同,有其各自的特点。这种语言性别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英汉亲属称谓语中也有集中的体现。

亲属称谓语是指人们在基于血亲和姻亲的关系上形成的称谓系统,确切地说是指以本人为中心确定亲族成员和本人关系的名称,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是人们血缘或婚姻关系的一套特殊的语言符号的反映。中西方传统文化与历史发展的差异,孕育了汉英两种语言在亲属称谓语上的民族特色与语言特征。

“语言忠实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忠实反映了它的各种游戏和娱乐、各种信仰和偏见。”[1]亲属称谓系统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语言性别歧视现象。

一、英汉亲属称谓中存在的性别歧视

亲属称谓语是反映人们血缘和婚姻关系的词语,是一套特殊的语言符号。亲属称谓语有面称和背称,例如:爸爸、妈妈是面称,父亲、母亲是背称。一方面它和一般语言符号一样具有指称功能,另一方面它又有当面称呼的作用。

作为言谈交际的先导,称谓语能反映一个民族的传统与文化。英、汉两种语言中亲属称谓和社交称谓的差别能折射出中西历史文化和两种民族观念中伦理道德观的不同之处。亲属称谓语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因素,从一个侧面反映一个民族的社会形态和文化传统。

(一)英汉亲属称谓语中语言性别歧视的相似性

1.英汉亲属称谓词义中的性别歧视

在16世纪,“aunt”一词逐渐染上“gossip”语义,如:

The wisest Aunt telling the saddest tale?(1590 Shakespeare:Midsummer Night’s Dream)

在现代英语中,“aunt”一词的泛化又染上了新的贬义:“aunt”一词从基本语义“婶婶”泛指一般老年妇女。

同样,汉语中大部分表示女性亲属称谓的词语也具有贬义。含有“妈”的女性亲属称谓的词语都具有贬义色彩或甚至用来表达一些脏话、咒语[2]。

2.从词汇结构看性别歧视

由于长期的语言习惯,在亲属称谓形式中男女两性的语序大都遵循男先女后的原则。表示男女两性的词同时出现的前后顺序也能反映出语言或社会对女性的歧视,决定两个并列的词的前后顺序的因素是多样的,但往往语义显著且文化占优势的一方放在首位,如:father and son,gold and silver,great and small,this and that,here and there 等。但当男女同时出现时,则遵守“男先女后”的顺序,如“brother and sister,father and mother,husband and wife”等。如汉语中的“夫妻、夫妇、子女、公婆、兄妹、父母、祖父母、伯父伯母、岳父岳母、夫唱妇随”等等。这种先后顺序实际上就是一种尊卑观念的体现。语言性别歧视是由语言使用者对待某一性别的歧视态度而造成的,英汉语中的语言性别歧视是大量的、普遍的。

(二)英汉亲属称谓语中语言性别歧视的差异性

亲属称谓语作为一种基本词汇在民族语言中形成一个严密的系统,相对稳定,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社会生活、文化传统、民族心理等方面的特点。虽然民族与民族之间有类似的文化现象,但类似并不等于完全相同,存在的差异是辨别这些亲属称谓的关键。语言承载着各自民族的文化特征,在亲属称谓系统中英语亲属称谓笼统、简单、粗疏,而汉语的亲属称谓精细、复杂、严格。

各种语言都相应地具有表示家庭成员关系的亲属称谓系统。据调查,汉语现代标准亲属称谓语中父系和母系称谓词量并不对等,父系称谓语为245 个,而母系称谓语为65 个。

在古代中国,只有长子才能继承财产。在一个以祖父为中心的家庭中,只有父之兄才能继承祖父的遗产。因此,很有必要区分父之兄与父之弟。人们称父之兄为“伯父”,父之弟为“仲父”,仲父之弟为“叔父”,叔父之弟为“季父”。由于仲父、叔父和季父不继承祖父的财产,详细区分父之弟显得没太大的必要,于是,后来便以“叔父”统称父之弟。

女子在家庭中没有地位,而且没有继承权,因为早晚要嫁到外姓人家,成为另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一员。于是,人们不再区别父亲的姐姐或妹妹,统统将她们称为“姑”。母亲是外姓人,母亲的兄弟姐妹当然也是外姓,属于旁系亲属,不能继承这个家庭的财产,因此也没有必要区分他们的长幼。于是人们就分别用“舅”和“姨”来统称母亲的兄弟和姐妹。

包括英国在内的整个欧洲的文明制度表现为:实行父系和母系双边继嗣制,血亲与姻亲的关系不分内外与主次。表现在亲属称谓语上,也就没有必要去细分父亲方面还是母亲方面的亲属了。

大部分从儿称谓为已婚女性所使用。已婚女子就随着她的子女称夫之兄为“大伯子”,称夫之弟为“小叔子”,称夫之姊妹为“大姑子”和“小姑子”等等。反映了旧社会妇女嫁到婆家后,将自己降了一个辈分,跟着子女称呼丈夫的亲属。

在汉语的母系亲属称谓形式中,称母亲的父母为“外祖父”、“外祖母”或“外公”、“外婆”。称姐妹的儿子则是“外甥”,女儿的儿子则是“外孙”。“表”原指“外衣”,后引申为“外”的意思。“表”字在称父亲姐妹的子女、母亲兄弟姐妹的子女为“表兄弟”、“表姐妹”。“外”和“表”字的使用,是因为母亲、祖母和妻子都是外姓人,而姐妹、女儿早晚都要嫁到外姓人家,早晚会成为外人,因此,他们的亲属当然只能是“外亲”了。

二、出现语言性别歧视的原因

虽然汉语和英语属于两大不同语系,语言的使用者分属完全不同的两个民族,但由于有着相同的进化历程,两种语言都存在着对女性的歧视现象。不同文化中普遍存在的各种语言性别歧视现象,不仅仅是一种符号表达,而且是一种政治化语言,一种文化定型,一种权势观念,一种社会心态,一种认知模式在语言系统中的反映[3]。亲属称谓形式中语言性别歧视现象,不仅是个语言使用问题,还是一种根深蒂固的社会定型意识的反映,在语言性别歧视现象背后隐藏着各种深刻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心理因素。

(一)历史文化背景

在社会文化中,人们选择一种说法,排斥另一种说法,是由主流社会的文化意识形态所决定的,它的形成被经济上、政治上占绝对优势的群体所掌控,与权力有关。千百年来父权观点或大男子主义占统治地位的历史决定了英语和汉语的词汇和语法常常反映了男性统治的社会的态度。既然夏娃是上帝用亚当的一根肋骨造成的第一个女人,那么女性语言就只能从属于男性语言。

(二)心理因素

由于受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女性成为男性的附属已经根深蒂固,普遍形成了女性为第二性的观点,演变成一种社会心理。女性的社会地位远远低于男性,其活动范围也只局限于家庭,作为男性社会的点缀和装饰。称谓语的变迁能够反映出社会文化对男性和女性的影响和不同的社会期望,女性也从心理上接受了这种从属地位的事实,女性为附属的思想已经成为一种民族心理[3]。

三、对待语言性别歧视的态度

语言不过是文化的载体,说到底是社会现实的反映。语言文字中储存的历史与社会信息非常丰富,既有信仰和文明的部分,也有偏见和愚昧的成分,它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约定俗成。用任何貌似正确的观念来改变这种约定俗成,最终影响的是人们之间顺畅的交流。由于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程度的制约,任何对语言文字的硬性规定,其效果只会适得其反,只会带来思想的钳制。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两性的要求也发生很大的改变,很多领域己不再仅属于男性,两性之间的差异将会逐渐地缩小。当社会进步到能够自动暴露语言中的愚昧或歧视成分时,社会与民众自然会依靠道德与语言的自律作出修正,从而达成新的文化认同。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一些性别歧视语言向非性别语言变化。但我们要清楚,性别歧视语言的消除要靠社会的进步,要经过漫长的时间。因此,我们在制定文字政策和进行有关的文字改革时一定要遵循语言的规律,并且在语言性别歧视研究中也要采用客观的研究方法,分清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四、结语

称谓形式的研究一直是语言学所关注的内容,社会语言学语言性别歧视研究是称谓形式研究的一种有益的补充。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英汉称谓形式中语言性别歧视研究使我们对称代系统、称谓形式与语言文化之间的关系有了一个更为完整的认识。

此外,从第二语言教学的意义上讲,重视性别称谓语的研究有助于克服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障碍,从而促进汉语言教学的发展。从实践意义上说,它能帮助人们更清楚地认识男性和女性在语言使用上的异同,对两性之间的相互沟通和理解具有现实意义。从社会意义上说,称谓语的性别差异研究能够规范一些有争议的语言现象,在社会交际中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从而对社会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发挥积极的作用。

[1]Palmer,R.Semantics[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

[2]丛丽,李琳琳.英汉亲属称谓形式中语言性别歧视现象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3]杨永林.社会语言学研究:功能·称谓·性别篇[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英汉语言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语言是刀
谁远谁近?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浅谈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方法
我有我语言
英汉文化中的委婉语应用对比分析
英汉反身代词长距离约束的语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