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谟哲学中的历史之维

2012-08-15 00:52汶红涛
关键词:休谟人性人格

汶红涛

(复旦大学 哲学学院,上海 200433)

休谟哲学中的历史之维

汶红涛

(复旦大学 哲学学院,上海 200433)

休谟哲学常常被诠释为一种具有心理主义倾向的经验论,但其作为一个历史学家的身份在其哲学研究和探讨中较受忽略,因此,休谟哲学中所隐藏的历史性和历史意识的向度并未受到充分重视。文章旨在通过对休谟文本的再度诠释,揭示和展现其哲学中的历史意识,这也是一种深化和准确理解休谟哲学的新维度。

经验论;印象与观念;历史意识

休谟是近代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也是一位彻底的经验主义者。他认为人类的全部知识都来自于经验,这种经验称之为感觉,人通过感觉经验到外在事物,进而在心灵中产生内容。他把人的感觉区分为印象和观念。“印象”是由感觉和反省直接给予的感觉材料,它是生动的、活泼的,具有强有力的力量,心灵无法拒绝,只能接受;而“观念”只是印象消失后流下来的摹本或者在思考和推理中,印象模糊的像。根据印象和观念的区分,休谟提出“印象先于观念的原则”作为予以检验的标准。在《人类理智研究》中,他说:“我们如果猜想,人们所用的一个哲学名词并没有任何的意义或观念(这是常见的),而我们只须考究:那个假设的观念是由什么印象来的”?[1]这就是说,一个观念是否具有认知意义取决于它是否来自某个印象。对休谟而言,一切真实的观念都可以追踪到它的来源印象,这个经验主义的意义检验原则被称之为“印象优先原则”或“观念可还原性原则”。这一认识论的原则常常被诠释为一种现象论或者心理主义的经验论,从而开启了后来的逻辑原子论及分析哲学。笔者认为,这只是对休谟哲学理解和诠释的一个维度,而其另一种更为重要的维度却较为忽视,这就是从历史性和历史意识的维度对休谟哲学的理解和诠释,因为,首先,休谟不仅仅是一位哲学家,而且是一位历史学家,作为一个历史学家,休谟的哲学思考和体系充满了历史意识和现实关怀,他的哲学思考以及其著作《人性论》虽然充满了近代哲学的思辨性和体系性,但都是在其所在的历史背景和生活世界中形成和建构起来,因此渗入了强烈的历史意识和生活世界的经验省思。其次,在休谟的哲学思考都是以对“人性”的研究为基础和前提,而“人性”并不是一个抽象体,休谟所谓的“人性”是在社会与历史中的人性,这一“人性”有着历史与社会生活的场景。因而,休谟“人性”研究中的历史意识维度,值得我们注意和探究。

在《人性论》中,休谟把人的人性划分为两个部分:理性(知性)和情感(激情),第一卷“论知性”和第二卷“论情感”分别对应这两个部分,这两卷共同构成休谟哲学的思辨部分,而第三卷“论道德”则是休谟思辨哲学在实践领域的运用。“论人格同一性”一节是休谟人性问题的核心,从休谟对这一问题的讨论中,我们可以明显地发现其哲学思考中的历史性和历史意识。

在人格同一性问题上,休谟主张人没有“同一自我”或“人格同一性”的。他从经验主义的原则和立场出发,对我们习以为常的观念和原则提出了根本性的反思和解构,他以“印象先于观念”原则(或观念可还原性原则)将一切还原到印象,而后,再去理解我们所认定的观念和原则从何而来。“论人格同一性”所探讨的问题是:是否具有跨越时间的“同一人格”或者说一个人在某一时刻与另一时刻是否具有“同一人格”?对此,不同的哲学家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但是多数人同意:人具有跨越时间的同一人格,这一同一的人格即是所谓的“自我”,即使时间流逝,环境如何变化,但“自我”始终保持不变,我们可以认定过去的“我”和现在的“我”是同一个人,并且每一个刹那都能意识到所谓的自我,感觉到它的存在以及确信它完全的同一性和单纯性。对于这个问题,休谟给出了不同的解答,他正是从“印象优先原则”或“观念可还原原则”出发,进而否定“同一自我”或“人格同一”。在“论人格同一性”一节中,休谟集中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理由,他说:“产生每一个是在观念的,必是某一个印象,但是自我或人格并不是任何一个印象,而是我们假设若干印象和观念所与之有联系的一种东西。”[2](P281)“如果有任何印象产生了自我观念……也就没有那样一个概念。”[2](p281-282)“所有这些知觉都是互相差异……只能观察到一个知觉。”[2](p282)“心灵是一种舞台;各种知觉在这个舞台上接续不断地相继出现;这些知觉来回穿过,悠然逝去,混杂于无数种的状态和情况之中。”[2](P283)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休谟是从“印象先于观念原则”出发,对“同一自我”和“人格同一”进行了解构,从而消解了人格同一性问题。在休谟哲学中,知识仅仅来自于感官知觉中的印象或观念。一般所谓的“自我”或“人格”并不是一种印象,而是某种被假设跟若干印象和观念有关联的东西。即使真的有“自我”或“人格”,那必然是观念。由于自我被认为是一种持续不变的观念,所以任何观念都可以追踪到其原初的印象,因而引起自我观念的印象必然是在人的整个生命历程中保持不变的。而问题在于,休谟认为,印象总是持续变化的,没有任何印象是恒常不变的,所以,并没有任何引起“同一自我”(或人格)观念的印象,那“同一自我”或 “人格同一性”的观念就是毫无意义的虚构。在此,休谟把心灵比作一个舞台,认为各种知觉持续出现,不断更新变化,心灵不具有永久性,它会随着知觉的变化而变化。这一方面否定了自我和人格的单纯性和同一性;另一方面,知觉的变化和运动,出现与消失,凸显了知觉的历史性、社会性以及其丰富的生活世界之背景。在否定了自我或人格的同一性问题之后,我们不免要问“什么东西给予我们那样大的一种倾向,使我们赋予这些接续的知觉以一种同一性,并且假设我们自己在整个一生的过程中具有一种不变的、不同的存在呢”?[2](P283)对此,休谟做出了解释。

在自我同一或人格同一问题上,休谟认为,之所以人们会有“同一性”的虚构和错误,原因在于对“同一性”和“多样性”概念的混淆。休谟首先对这两个概念做出定义:“对于一个经过一段假设的时间变化而仍然没有变化而不间断的对象,我们有一个明确的观念,这个观念我们称为同一性观念。我们对于接续存在着、并被一种密切关系联系起来的若干不同对象也有一个明确的观念;在精确观察之下,这就提供了一个极其完善的多样性概念。”[2](品83-284)可见,同一性和多样性的观念,完全彼此对立,同一性的观念之适用于始终不变且不间断的对象,而多样性适用于接续存在的几个对象,但是,人们很容易在思考中发生错误,对于那些接续存在的对象,由于其相似性,心灵很容易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误认为是一个持续存在的单一对象。休谟认为,人们总是不能坚持哲学式的思维并消除想象中的偏见,而是最后屈服于它,并且肯定认为不论这些对象如何间断且变化,都是同一的,甚至为了辩护,人们还虚构出某些原则来联系起这些不同的对象,并以灵魂、自我或实体来掩饰其中的间断和变化。所以,人们虽没有发现任何不变且不间断的事物可以作为同一性观念的证据,但他们混淆同一性和多样性观念的自然倾向,仍会虚构出自我或人格的同一性。看来,人格同一性在休谟这里,只是心灵的想象虚构而成的一个观念,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当我们反省知觉时,它们的观念在想象中通过类似性,相近性和因果性而结合。在同一性的虚构中,除了想象、虚构等活动外,记忆起到了重要作用。

首先,就《人性论》一书而言,休谟以“人性”为研究对象,其目的正是为了给科学寻求一个确定性的基础,因而,休谟的哲学思考和研究始终是基于时代问题,呈现出鲜明的历史意识。更为重要的是,休谟作为一位卓越的历史学家,认为历史和人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在《道德原则研究》中,休谟阐明人性具有普遍原则,既然人性是最普遍的原则,休谟认为,可以依其依赖人性的多少,把其他学科为两个层次:比如数学、自然科学和自然宗教属于依赖人性程度较少的学科;而逻辑学、道德学和政治学则是依赖人性较多的学科。[3]同时,休谟主张人性具有一致性,不论在任何时空里,人性都始终不变且保持高度一致,由于人性具有一致

性,那么只要通过经验和习俗就能够把握和理解人性,而就人类所有经验的呈现方式而言,历史最丰富和最有效的记录和保存了人类经验与习俗。所

以,通过历史,我们就可以发现人性的一致性。从休谟著作的写作顺序来看,可以发现他的历史和道德以及政治论著都完成于《人性论》之后,或许这是休谟想籍由历史、道德以及政治学来印证并阐述其所谓的人性一致性观念。另外,休谟也论及了人类行为的动机,历史是对人类过去行为与经验的记录,人的行为动机当然会影响历史的发展,最终也会转化为历史发展的动力。休谟还认为,不同的习俗习惯和价值观,也会影响人类的外在表现,所以,研究历史必须对每个时代的习俗习惯和价值观深

入了解,才能掌握人类所有经验的全貌。在《论学习历史》中,休谟说:“学习历史大概有三个益处,即愉悦想象,增长知识和加强美德”[4](P236),历史不仅能够增长知识,而且能够增进智慧,同时“又丝毫不会减少我们对美德的最细腻的情感。”[4](P237)基于历史的教化,休谟提出了同情原则,通过这一原则,休谟不仅建构了他的情感主义道德学,而且建构了其政治哲学的人性基础;通过同情原则不仅可以了解不同族群或国家人民的经验与行为,而且能够在历史想象的辅助下对历史人物的行为作出道德上的判断和评价,因为在休谟看来,历史的功用在于揭露人性。由此可见,在休谟这里,历史与人性密不可分,人性始终是历史中的人性,在历史中构成,通过历史可以认识人性,揭露人性。这样的人性始终处于历史中,处于经验的生活世界中。通过历史和经验的生活世界,我们才可能真正的理解人性,认识人性。因此,从休谟对历史与人性之关联性的强调和论述,从休谟把对人性的理解和考察作为其道德哲学与政治哲学思考的基础,我们可以看出休谟哲学思考中强烈的历史意识。

其次,通过对休谟 “人格同一性”问题论述,我们也能看到他哲学中的历史意识。就休谟的“印象先于观念”原则来看,他强调一切观念都可以还原为印象,观念是印象的摹本,认识来源于印象和观念,从而一切知识和学问都以此为基础。而印象对于休谟而言,并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它不断出现、变化,在我们心灵的舞台上穿梭,由人的感官知觉所直接经验到;它来自历史的和社会的经验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世界中不断展开,被我们所感知到。由此看来,休谟视域中的世界乃是一个网络关联的观念世界,这个世界充满着复杂性和多样性。休谟否定了自我或人格的同一性,消解了自我、灵魂与实体的观念,将我们的一切认识和观念都建构在知觉不断展开于其中的历史与社会的经验生活之上,广阔的历史和经验的生活世界背景才是我们获得认识和进行思考的确实背景。

在《人性论》的第二卷“论情感”和第三卷“道德学”中,休谟特别强调和讨论了“习俗和习惯在

塑造想象,社会化那些具有语言能力以及同情感的人类的骄傲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5]也证明了利益考虑和习俗力量如何在特殊的历史情境下塑造个人、团体和社会的行为,而习俗与习惯来自于我们生活于其中的历史和经验世界,休谟对习俗与习惯的关注、对哲学的兴趣以及把哲学和实践伦理相结合的政治旨趣,都与英国政治文化的历史以及所处时代密切相关,也充分的表明休谟哲学思考背后所隐含的历史性以及历史意识,他确实是从历史的角度来思考哲学上的问题,并使两者达到融通的地步,同时将历史写作作为其展现政治哲学和观点的有效途径,尤其是《英国史》这一著作,更是呈现了休谟政治哲学思考背后的历史视域和历史意识。学者 Donald W.Livingston的著作《Hume’s Philosophy of Common Life》[6],便是从历史性和历史意识的角度对休谟的研究和理解。因此,从历史意识和生活世界的维度,研究休谟的哲学和思想,对于我们更为全面和准确的理解休谟,也不失为一个新的探讨路径。

[1]休谟.人类理智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23.[2]休谟.人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3]Donald W.Livingston and Maire Martin.Hume as Philosopher of Society,Politics and History[M].New York:University of Rochester Press,1991:26-27.

[4]休谟著,肖聿译.休谟散文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5]尼古拉斯·菲利普森,昆廷·斯金纳编,潘兴明,周保巍等译.近代英国政治话语[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6]Donald W.Livingston.Hume’s Philosophy of Common Life[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4.

The historical dimension in Hume’s philosophy

WEN Hong-tao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China)

The philosophical researches on Hume often focus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his standpoint as empiricism with psychological tendency, while usually overlook his status as a historian. Thus, the historicity and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in Hume’s philosophy are not adequately valued. Therefore, this paper endeavors to discover and display the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in his philosophy through the reinterpretation of his works, the way of which could be deemed as a new dimension t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Hume’s philosophy.

empiricism;impression and ideal;historical awareness

B561.291

A

1673-9477(2012)01-0086-03

2011-12-13

汶红涛(1983-),男,陕西眉县人,博士生,研究方向:西方哲学。

[责任编辑 王云江]

猜你喜欢
休谟人性人格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逼近人性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人性的偏见地图
“不信教者”大卫·休谟:死如其生
休谟自然主义的两个面向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功能与人性
新休谟及其实在论的因果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