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校企合作培养创新高职会展人才
——基于广东省会展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之校企对话环节的思考

2012-08-15 00:45罗绮琦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7期
关键词:会展校企院校

罗绮琦

职业教育

深入校企合作培养创新高职会展人才
——基于广东省会展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之校企对话环节的思考

罗绮琦

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了我国会展业将以较快速度发展的目标,如何抓住机遇尽快培养出高素质的会展人才,满足行业发展之需,已成为业内特别是会展院校有识之士共同关心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指导广东省内高职院校会展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广东省会展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广州科贸职业学院举行。大会特别设置了校企对话环节,力图将校企深入合作落实,面对面探讨高职会展人才培养中的问题,直面高职会展教育的缺陷,展望会展行业未来发展。

校企合作;创新;高职会展人才

“十二五”期间,我国部分城市为会展业单独制定了“五年规划”。十七大明确指出,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与此同时,国家提出了要大力扶持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这意味着中国会展业将有更好的发展机遇和前景。同时我国会展硬件设施建设不断升级,如,2011年规划的商务部与上海市政府投资230亿元的国家会展中心项目与重庆国际博览中心都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会展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会展人才的支撑。近年来我国高职高专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发展迅猛,截至2010年,设置有高职教育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院校全国已有近百所,专业教育同行业和产业已形成较大的关联度,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办学方向和办学思路越来越明确,人才培养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产学结合的办学方针得到落实。

2011年12月,广东省会展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广州科贸职业学院举行。大会特别设置了校企对话环节,多所高职院校参与了对话,围绕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创新高职技能型会展人才,探讨了诸如作为高职院校不能只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还需要关注操作能力、综合素质等因素;逐步建立并完善较为全面的德才兼备的人才培养方案,突出职业能力拓展,实现无缝隙就业;以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强调校企深入对接来构建专业课程的系统性,以培养学生岗位适应性和针对性等。深入校企合作成为院校、企业、社会、学生共同关注的问题,同时也被认为是创新高职会展人才培养实现的一个重要途径。校企合作的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可以如何改进、能够实现何种目标是院校、企业、社会、学生四方共同关注的焦点。

一、校企合作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以广东省内开设会展专业或在其他专业下设置会展方向的高职院校为例,学校大都认识到了校企合作的必要性与必须性,如,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与广州益武国际展览有限公司长期保持友好密切合作关系,该公司拥有百多名高素质的员工,多年从事展览会的策划、设计、销售、推广及展览工程的建造和客户服务的工作,从专业介绍到提供实习岗位,再到参与教学计划和就业,都为本校会展专业学生的培养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系领导还多次组织专业教师外出参与展会。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与广州光亚展览有限公司合作,每年固定为学生提供多次实习机会如烟酒展等。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营销系会展专业教师开辟了港澳展览企业合作的渠道,学生可以获得赴境外参与会展实习实践的机会。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几个方面。

1.企业与院校沟通不足,企业导师与院校专业教师的互动也不够。校企深入合作的分寸如何把握?校企深入合作在会展企业商业机密的保留方面如何保持默契度?会展企业鉴于行业发展的特殊性,多设置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以及省会城市等,地理位置较为偏僻的高职院校在学生实习的环节便会遇到管理方面的极大难题,如住宿、安全等。笔者经过与企业管理层的探讨与调研,发现会展企业认可实习生长处的同时也指出了很多不足之处,例如,只重理论传授不重实操技能;只重文化知识不重整体素质,如待人接物的礼仪、工作岗位的规范与纪律等;可从事会展营销与接待的人好招,真正能够从头到尾承接会展活动的招商、搭建、管理、评估全程的人才很少或者需要较长时间培养和锻炼。

2.企业对会展人才的需求不稳定。会展企业由于其自身所处行业的特性,对实习生与毕业生的需求量随其企业工作量而定,备展时间长而真正布展时间短,人才需求存在低谷与高峰的差异,短期用工现象明显,人才储备意识不足,对人才培养的投入意识也不足。以广州地区的高职院校为例,校企合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如广交会期间的会展专业学生参与实习,一般的院校都特地在教学计划中就广交会举行时间空出实习周,处于实习期间的学生全面停课以配合企业需求和行业特性。

3.会展专业师资不足。国内会展研究生层次教育凤毛麟角,本科会展教育也仅限于广州大学、广东商学院、中山大学等,都设置在旅游专业下。拥有会展企业工作背景的教师更是寥寥无几,所使用教材与现实严重脱节,造成从会展企业人士眼中看学生是“理论不实、实操不强”的双短板。一些院校虽说有投资较大的会展实训室,但学生使用较少,对人才培养意义不大,没有充分发挥实训的作用。学生在实习岗位往往是接待、安保、搬运、搭建、电话通讯等边缘岗位,涉及核心岗位的机会不多。

4.学生管理有难度。90后学生个性鲜明突出,院校与教师对学生的管理难度越来越大;人才考核机制呆板和僵化的现象普遍存在;行业特性和社会共性、自身浮躁造成人才流动频繁;专业课程设置不够科学合理,学生对就业方向比较迷茫;再加上学生家长和学生本身对行业和就业的一些认识误区,这些都不利于人才培养与其长期的可持续发展。但企业比较赞许学生的工作态度,如派传单的时候,企业曾派工作人员在暗中调查跟踪,翻查附近的垃圾桶,比较后发现大学生往往会老老实实派完传单,不会偷懒缩短工作时间,把传单扔进垃圾桶,相反的其他社会外聘人士则往往会偷懒。

5.会展科研薄弱。教育和科研对会展行业和企业发展的支撑作用都是毋庸置疑的,而目前高职会展教育和科研不能与行业发展实现无缝对接,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规范的职业认证培训体系也尚未形成,学生和专业教师都无所适从。

二、深入开展校企合作的思考

1.院校方应主动加强与企业合作。管理方需加强校企合作的主动性,从等着企业找上门到自己上门找企业,在允许的条件下甚至可以对企业引进优胜劣汰,为教师的成长和学生的培养打造校企合作的良好环境;打破呆板的考核机制,实现考核内容动态化、标准多元化、项目丰富化、效果良好化的同时以学生的实际接受程度为本。如不再单调使用试卷进行期末考试,而是鼓励学生在专业教师指导下进行会展项目策划或者展会模拟,亲身体会会展策划的整体流程,为无缝隙就业做准备。

2.提高院校教师的专业水平。非科班出身教师要认清自身弱势,发掘优势,校方尽量打造可以互补的教学团队,以学缘结构的差异实现多元文化教学,弥补专业性不足和实践性不足的缺陷;鼓励会展专业教师挂职到企业锻炼,参与会展企业的市场需求调查与项目策划的进行,发掘就业岗位如展位销售、活动主持、展览策划、现场管理等。很多院校认识到会展活动本身的外延的广泛性而不再局限于会展概论(或会展实务)、会展管理、会展服务与营销、会展物流、会展经济学等广义范畴的课程,而是细化了诸如会展现场管理、会展场馆搭建、大型活动策划与管理、会展电话营销等课程。如,我校会展专业学生毕业时都会在老师指导和帮助下举行模拟展会,获得兄弟院校的一致好评。

3.努力推进教材改革。笔者在一些优秀会展企业支持下,先后与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以及暨南大学、广州大学等相关老师合作参与了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会展服务与营销》、《会展实务》等教材的编写,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会展旅游》教材的编写,并参与了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年度学术成果的评奖活动,力图与行业协会和企业接轨,为高职会展人才创新培养做好铺垫。

4.企业主动参与人才培养。这有利于企业自身人才储备,把企业找不到合用好用的人才和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尴尬源头杜绝。如,会展专业大一新生入学时,企业即可参与专业介绍,为学生指明职业规划与生涯指导的前景。研讨过程中,企业肯定了学生的长处,如诚实、可塑性强、热情、不怕吃苦等,企业管理层也指出:学生的个性培养的重要性,企业可以根据这一点来进行岗位分配的对症下药。大型会展企业基于其自身发展都是求贤若渴的,但人才市场不一定能够提供让企业满意的人才,这一点应该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5.加强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教师向学生传授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不能放松对敬业精神、职业道德的培养。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外在的表现往往是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和就业后的礼仪与工作纪律等。企业方人士往往认为礼仪是“敲门砖”。在新生入学的时候就做好其专业观、职业观、人生价值观、就业观的正确引导和指导。既让学生对自身所学习的专业和未来可能从事的行业有清晰的认知,又不回避行业与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和当前就业的趋势,鼓励学生成才。

[1]刘大可.中国高等会展教育发展态势分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5).

[2]吴建华.中德高校会展教育实践之比较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

[3]王春雷.德国会展教育模式及其对中国会展教育的启示[J].中国广告,2005,(3).

[4]周春雨.中国会展市场格局正发生改变[N].中国贸易报,2011,12(28).

[5]易小力.会展教育与实践的问题与对策[J].社会科学家,2010,(2).

[6]高职高专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近年来发展迅猛[EBOL].中国经济网,2011,(6):7.

[7]吴建华.论会展理论教育与会展实践教育的关系[J].旅游科学,2008,(6).

[8]苏英.珠三角高职会展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对接探索[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2).

[9]罗绮琦.高职旅游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134模式研究[J].旅游纵览,2011,(7).

[10]王春雷.长三角会展业进一步提升的关键因素与对策[N].中国旅游报,2011-11-12.

[11]创新高职会展人才培养刍议——以广东省会展行业发展为依托[J].旅游纵览,2011,(2).

责任编辑:姚旺

G712

B

1671-6531(2012)07-0132-02

本文是教育部旅游教指委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课题(GLJKT201102041)的阶段性成果。

罗绮琦/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助教,在读MBA(广东广州511442)。

猜你喜欢
会展校企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校企合作五反思
会展列名
会展推介